政治论文哪里有?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群体的政治社会化问题的探讨带来一定的启示与帮助,同时也期待能够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及特征
(二)政治社会化
1、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在政治生活中,社会成员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变的过程叫作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教化、政治系统的稳定和政治文化的传播、维系与发展来创造和维护良好的政治秩序。
由于政治社会化一直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学者们关注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因而对政治社会化的定义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从社会成员角度出发,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获得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以迈克尔·罗斯金为代表的学者表明,“政治社会化就是对政治态度和社会习性的学习”③。这种观点强调了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种观点,从政治系统角度出发,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社会成员的政治意识的过程。如政治学家格林斯泰因提出,“正式负责教育的机构有目的地对于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习惯的灌输”。这种观点强调了政治系统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种观点,从政治文化角度出发,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过程。如对政治社会化作出奠基性研究的美国著名学者阿尔蒙德就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①。这种观点强调了政治社会化对政治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二、新媒体视角下我国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现状
(一)新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朋辈群体和大众媒体等途径得以实现。而今,新媒体在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并对其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1、传承政治文化
对于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有学者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任何社会都有其独特的系统的政治文化,其形成、发展、传承的整个过程基本都依靠政治社会化来完成,通过政治文化,个体的政治行为得到约束规范,政治系统得以稳定运转,因而主流政治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延续是每个政治系统所希望的。新媒体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为政治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在传统媒体时代,政治社会化的完成主要依靠家庭、学校的系统性教育、朋辈群体间的沟通与交流、主流媒体的一口径宣传,难以得到满足的政治个体容易对大众媒体甚至主流政治文化产生反感乃至抵触心理。而新媒体的开放多元提供了全新的模式,极大地满足了个体各具差异的求知心理。同时,新媒体鲜明的融合性特点,充分发挥了其整合优势,使其呈现的内容新颖立体、有趣生动,迎合了个体的口味,有力地促进了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新媒体在实时传播的同时还能够对公众关注度有着动态的把握,可以适时地调节自己的焦点和风向,可以在任何时候充分满足每个人的不同方面的需要,为政治文化的传承保驾护航。
四、新媒体视角下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对策建议
(一)把握新媒体特性,充分发挥正面效应
要减轻新媒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就要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功能,扩大新媒体的正面效应,对其负面效应进行约束。新媒体在促进青少年政治社会化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了它的缺陷,我们不能改变它的特点,也无法完全避免它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可以抓住它的特点,并将它的正面作用发挥出来,扬长避短,尽可能将其弊端最小化。
1、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开放性特点,促进育人效果
通过多种不同的手段将新媒体的“开放性”引入育人的各个环节,诸如智慧树、超星学习通等APP,对各类专业、正规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并提供便捷的获取渠道,打造一个规范化的、全方位的、无边界的育人环境,为青少年提供更高质量、更多样化的社会资源,比如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的资源,让他们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经验,提升自身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实现他们的理想。
2、合理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性特点,促进青少年发展
鼓励青少年在虚拟平台的交流中更为大胆地、更为充分地展现自己真实的想法、观点、价值观念,不仅可以获得一个能与自身想要沟通的群体取得交流的对话平台,更好地纾解心中情感与困惑,也能通过与身份或是悬殊或是接近的其他个体的交流与讨论,使得青少年能够不断获取新思路,拓宽自身思维,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二)优化新媒体生态环境
1、健全政府对新媒体的管理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因此,我们要对新媒体的相关法律和规定进行完善,加速对新媒体的立法进程,并制定出一套具有较高可用性的新媒体规范,使之能够实现有法可依。在制定有关法律的时候,应该以新媒体的性质、特征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依据,制定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法律法规,对新媒体中各方人员的权益和责任做出明晰的界定,以立法的形式将公民的网络政治权利固定下来。让青少年个体可以参与并愿意参与其中,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政治活动进行规范,实现政治参与的秩序化、常态化和法制化。如2020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以及30多个条件、决定、答复,对网络管理与安全发挥着规范与调整作用。应当进一步完善新媒体相关法律体系,营造一个更为纯净的发展氛围,对新媒体的发展进行更好的监管。
第二,提高监管技术水平。在技术方面增加投入,高效地筛选并清除新媒体上的各类有害的政治消息,让公众能够获得正面的、健康的消息,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传播环境,确保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有序进行。具体来说:要健全资讯筛选与层级审核制度。例如,在信息发布、搜索入口,对关键词进行筛选,对不满足发布和搜索条件的信息,从来源上进行拦截。该项技术现已得到广泛运用,但在实践中存在着盲目一刀切、同音字替代等诸多问题,因此,资讯筛选与层级审核技术有待进一步加强,方能构建更加健全的监管体系。应严格贯彻落实网络实名制、完善举报制度,并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网上实名认证能对个体负面评论进行有效制约,然而,有些网页、社交平台并未严格落实网络实名制,使负面消息有了可乘之机,由于举报制度不完善,存在举报未果、审核时间过长、误封账号等诸多问题,已经发布的负面信息得以长存和传播,危害网络环境;在浏览页面、观看视频时,弹出含有不良信息或是做无用信息搜集的窗口,个人信息存在泄露并被不法分子获取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落实网络实名制,完善举报制度,并积极保护个人信息,不断净化新媒体环境。
结语
青少年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是否成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媒体的兴用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巨大的正负面影响。在新媒体视角下我们应该以一个更加客观、更加公平的态度来看待我国的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积极引导青少年成为更有活力的“政治人”。本文以新媒体视角,将青少年政治社会化作为研究目标,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相关文献,论述了新媒体在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形式,归纳了其正负面影响,深入分析了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并从新媒体自身、新媒体生态环境、现实生活环境以及青年自身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在当代国内国际形势下,研究青少年政治社会化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群体的政治社会化问题的探讨带来一定的启示与帮助,同时也期待能够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本人尚未拥有足够的相关理论知识,对于有关问题的研究分析较为浅薄,也存在一定缺陷,还请各位专家不吝批评指正,有待今后不断地进行深入发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