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梁启超政体思想探讨(1895-1912年)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5255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3-08-1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政治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梁启超认为改革是实现民主政体的最佳途径,而革命派认为必须革命别无他途。所以客观地看,梁启超的政体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对政体的设计也为后来的追随者预留了可供努力的空间。

导论

(二)国外研究综述

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历史转变进程中的风云人物,对其进行研究对了解中国政治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因而国外对于梁启超的研究也有相当丰硕的成果。这部分内容按照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同样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政治论文怎么写

1、对梁启超政体思想产生背景的研究

费正清认为,发生于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运动是在西方文化的传播下,中国文明吸收西方文明自我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然而由于中国的庞大,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初期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但是随着西方扩张的加重,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也在逐步加深,梁启超的政体思想显然就是西方文化对中国造成影响的产物。费正清对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尤其是政体思想的主要内容也做了非常精致的总结,他认为梁启超的政体思想与其政治理想是一体的。其政治理想主要包括实现民族主义、建立新的政治共同体以及恢复中国的社会秩序,而其政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则是通过和平改良的方式实现君主立宪政体。

申宇哲(신우철)则认为梁启超的政体思想是日本维新思想学习的产物。43鄭址鎬(Jeong, jiho)则认为梁启超的政体思想来自日本的影响较小,更多的是将美国的政体思想引进中国,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思想形成了自己的政体思想。44金显哲(김현주)认为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他坚持西方宪政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学习西方近代宪政理论,梁启超创立了其政体思想。

第三章  流亡初期的政体思想(1898—1903):从君主立宪转向民主共和

第一节  从君主立宪转向民主共和的原因

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流亡生活。流亡日本期间便利的条件以及卓越的语言学习能力使得梁启超可以直接阅读福泽谕吉、中江兆民等日本学者翻译为日文的大量书籍,借此他对西方政治学说有了更加广泛及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使得梁启超抛弃了之前的想法,开始认为国民性才是政治制度背后更为有力的文化支撑,而国民性的培养,必须进行深刻的思想启蒙,这是民主政治的必备条件。

一、变法失败后对挽救国家危机的重新认识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认识到在民众愚昧无知的情况下变法维新具有很大的局限,不过是在流沙之上建立楼阁,具有虚幻性和不稳固性。同时,梁启超结合新接触到的学说对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深刻梳理,他将变法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四点:

首先是当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还不够充分,封建守旧势力强大,而与之相对应的资产阶级基础比较薄弱,又受与生俱来的软弱性的禁锢使得他们不敢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势力,决定了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的;其次,维新派错误的将变法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没有发动群众,最终导致改革失败。105当时的光绪帝并没有掌握实权,只有一些象征意义上的虚权,对国家的军政大事并没有决定权,说了不算,而变法者却幻想通过其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这是不可能也不会实现的;再次,变法者进行维新变法的目的是在中国建立起有利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势必会损伤封建地主阶级的核心利益,但是他们却天真的寻求封建守旧派的支持,这无异于与虎谋皮。维新派虽然给光绪帝描绘了一幅光明的蓝图,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光绪帝甚至慈禧太后的支持,然而无论是光绪帝还是慈禧太后,毕竟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于维新派的主张肯定不会全盘接受,而是对照着自己的利益进行有选择的吸收,这是因为维新派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其某些改革措施势必会触动到封建地主阶级的基本利益,因此一定会遭受到其疯狂反抗,最终导致变法失败。

第五章  流亡后期的政体思想(1906—1912):从开明专制转回君主立宪

第一节  回归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

旅美归来的梁启超,遂放弃了其民主共和思想,回归到君主立宪的道路上来。然而其认为中国缺少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的土壤,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过度。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认为这种过度已经没必要了,立马开始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奔走呼号。 一、国内立宪运动的推动 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清政府就自觉开始了探索社会改良的历程。戊戌变法的失败不仅仅是维新思想在具体实践中所遭受的挫折,更是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结果。在维新变法前后,整个国家最大的共识就是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国家富强,在这一背景下统治集团与普通民众的矛盾尚处于可调和的范围内,清政府作为抵御外辱的领导力量尚且具有相当大的统治基础。155 但是在遭受了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双重打击之后,立宪的小国日本打败了两个专制的帝国,社会各界一片哗然,严重威胁清政府的统治。为了平息民怨,1905年在清政府的委派下载泽等五位大臣分别前往日本、欧洲等地进行考察。次年,载泽等人先后回国,上书清廷指出进行政体改良可以使得皇位永固,减轻来自外国的威胁并消除内乱,有利可图。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政府下诏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同时设立了预备立宪的办事机构。156此后,清政府又下令要求各省迅速设立咨议局,

政治论文参考

第二节  君主立宪政体的主要内容

虽然在经历了流亡日本以及周游美洲之后,梁启超的政体思想为了响应清政府的立宪运动已经重新回到了君主立宪制的轨道上来,然而这一时期的君主立宪制比起戊戌变法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政体思想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国会制度、建立内阁责任制、实行司法独立、开启地方自治。

一、实行国会制度

梁启超认为,天底下所有的立宪国都是应该设立国会的,这也是专制政体与立宪政体的根本区别。161在梁启超的心目中,国会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国内各个阶层的代表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在这里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交锋。而国会又同时扮演起了舞台上指挥家的角色,通过宪法来制约着各个政治派别,让他们相互制约又互相竞争,同时又使得竞争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以内。在国会当中,在宪法的制约下无论是君主还是人民都可以互相牵制而不至于一家独大。

梁启超认为国会应该实行两院制,原因有三,首先是两院制可以更多的吸引国民参与国家政治,代表更多国民的利益;其次,在一院制的框架下各个政治势力之间的利益无法得到调和,甚至还会被某个利益集团所控制,沦为为某个利益集团服务的工具,两院的话则可以彼此牵制,使其保持原来的功能。最后,国会如果采取一院制形式的话就会空前的庞大,与政府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如果国会胜利,那么整个国家会陷入无政府的状态,政府获胜的话,又会有专制的危险。而且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极大,利益诉求也极不相同,如果纯粹以人口标准来产生一院的话,在利益诉求上达不到平衡,因此梁启超极力主张在中国推行两院制。同时梁启超还认为,应该设立左院和右院,使得两个议院在名字上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而左院相当于上院,右院则相当于下院。

结语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的社会体系受到冲击,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国家的弱小以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导致传统的封建帝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昭示着中华民族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变。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开始跳出天朝大国的禁锢,开始通过学习西方列强的先进思想与技术,寻求富国强兵之道。而梁启超也是这些有识之士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政体思想也是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产物。

首先,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由此引发的民族危机是梁启超政体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根基。在西方,政体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的权利,然而这一价值在中国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异化”,它并不是为了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而进行的制度设计,而是被当做救国救民的有效手段。这种内在价值的转化也是由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因为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在西方列强的大炮下已经开始瓦解,思想和信仰体系也开始崩塌,这激发了无数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富国强兵的出路。在这些探索当中,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似乎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中国要想富强,就必须进行政体改革。而在梁启超本人的构想中,他认为中国的落后挨打并不是因为武器的落后,而是腐朽的专制统治发展到最后的必然结果。所以学习西方的技术无异于隔靴止痒,根本起不了救国救民的作用。相反,如果中国也可以像西方或者日本那样,通过进行政体改革建立起民主政治,那么中国就会获得真正的富强与独立。

其次,中国传统的思想与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融合是形成梁启超政体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源。近代中国政体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富国强兵之道而主动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这一目的的实现,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近代的国家学说、主权在民等观念都引入中国。而对于梁启超本人来讲,其少时接受了正统的中国传统思想的教育,这为他以后中西贯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后拜康有为为师,康有为的思想让他“眼界大开,为之一震”,而且也让他看到了探索国家道路的新曙光,这让梁启超又对融合中西方文化,实现政体改革的认识更上一层楼。到了后来,梁启超认为中西方文化各有自己的优异,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学习都离不开本国文化的土壤中国要想通过政体改革实现国家富强,必须对中西文化有着客观的认识。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