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文哪里有?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养心止痛汤在配伍上不但符合中医学的遣方用药规律,而且所用中药经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所含各种有效成分对于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各项症状也均有确切疗效。
文献综述
1.现代医学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
1.1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信息
供给心脏营养的血管称为冠状动脉,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血管内壁上出现损伤,损伤后血管内的脂质等沉积在破损部位,血流不断冲击,沉积越来越多,越来越坚硬,久而久之破损处出现粥样硬化,血管腔逐渐变窄,刚开始时影响有限,但是当疾病进展加快,管腔越来越窄之后,就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甚至最后有可能坏死[3],这种基于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最后出现缺血缺氧病症表现的心血管疾病,我们一般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细胞突然出现的供氧需氧失衡所引起的疾病,被称为心绞痛。心绞痛分为两种,一种发作有可能是暂时的,症状比较单纯,仅有心绞痛表现,在一段较长时间的病程之内(按照197 9年WHO的规定是说病程需要稳定1个月以上)触发原因、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了缓解症状所采取的措施相对简单且固定,归属于稳定型心绞痛;另一种比较严重,发作尚无明确规律可寻,不在本研究之内,不多赘述。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点:同一患者每次疼痛性质一致,有些患者能够描述出自己的感受,常为“压迫感”、“压榨感”、“窒息感”等,但有些患者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究竟表现如何,此时就会笼统的说自己胸痛或者胸闷;部位分布有规律性,对于单纯只有心绞痛症状,大多出现在胸骨后、左胸前区,但此种患者占比不高,对本病来说,半数以上患者有放射性疼痛,以后背部为主,上臂内侧等部位也有可能出现,但发生率较低,同一患者的病程如果没有发生重大改变或恶化,疼痛部位固定不变;诱发因素以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为多,这些触发事件停止后很快恢复正常,此外,寒冷或暴饮暴食后也有一定的可能导致心绞痛发作;心绞痛呈阵发性发作,大多持续3~5min,如果一个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长在10~15min,一般认为属于比较严重,可能需要考虑血运重建治疗,最长一般不超过30min,超过之后考虑是其它原因的可能性更大,此时需要结合各种理化指标和器械检查报告;缓解措施较为简单固定,一般停止继续进行触发事件、原位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还能够拥有自主活动的人在1~3mi n之后即可缓解,无法控制自身活动的患者,在借助他人稳定好体位,含服硝酸甘油后,也能在1~3min之后逐渐恢复对身体的控制,常采用立位或坐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一般会伴有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心悸,舌下络脉紫暗,面色紫暗,口唇紫暗,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不寐等伴随症状[4]。
结果
1.患者一般情况
16 3例观察对象中,男性89例,占比54,6 0%;女性74例,占比45.40%,男性:女性比例为1.2:1。
讨论
1.养心止痛汤组方来源
养心止痛汤是基于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中养心汤加减化裁所得,功效益气养血、补心安神、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周亚滨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胸痹(气虚血瘀证)多为本虚标实,常牵涉心、肺、脾三脏,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根本治则,心肺同治,兼顾脾脏,形成了养心止痛汤这一方剂,疗效显著。
1.1药物功效分析
所有患者使用药物共计17类,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类为补虚类、活血化瘀类,分别为835次、41 9次。气为血之帅,心气虚则气不能推动血行,一方面血不濡经,心脏得不到濡养,不荣则痛;另一方面血行不畅,日久脉道艰涩,瘀血痹阻心脉,不通则痛,因此气虚是胸痹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一项基于多中心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表明[2 7],血瘀和气虚分别为第一和第二大常见症候要素,另外一项基于6155例,时间跨度为10年的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显示[2 8],气虚血瘀证为第一大证型,所以气虚血瘀是胸痹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周亚滨教授在治疗胸痹(气虚血瘀证)时,使用药物以补虚类和活血化瘀类为多,尤其以大剂量应用补虚药黄芪为显著特点,配伍补虚药党参,活血化瘀类药物丹参、川芎、三七、水蛭等益气活血化瘀,疗效显著。
2.周亚滨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治疗原则
周亚滨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数十载,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其指出,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尤其要考虑地域的影响,东北寒冷之地,饮食偏重肥甘厚味,相较于其它地域有所不同,所以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饮食失节、情志不调、体虚劳倦等,但临床实践中常常多种原因并见,病情错杂,此时就需数症并治,循序渐进,逐步改善症状。
(1)扶正固本,益气为主
周亚滨教授认为本病本质为本虚标实,气虚为贯穿病程始终的根本,且本病常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生理特点即是气虚体弱,脏腑功能较弱。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周亚滨教授在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视补虚药的运用,以大剂量的应用黄芪和党参为显著特点,益气扶正,同时配伍肉桂、五味子等,肉桂性温,既可温中补虚,又可理气止痛,五味子既可益气生津,又可收敛固涩,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扶正固本之功。
(2)活血化瘀为主,化痰散结为辅
周亚滨教授强调,在疾病初发之时,气虚占据主导地位,心气不足导致血液和津液输布障碍;疾病进展到中期,由于气虚不能推动血行,血瘀脉中,痹阻不通,此时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并现,治疗时需益气活血化瘀并重;疾病进展到晚期,此时由于疾病迁延不愈,气虚症状渐重,津液停聚成痰,与瘀血互结,气虚血瘀痰凝并现,病情错综复杂,治疗时除益气活血化瘀外,还需酌情加入化痰与温性药物。临证时除多用丹参、川芎、三七、水蛭、土鳖虫等药物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外,还常常使用半夏来化痰散结,诸症并治,祛痰化瘀,邪实去除则正气得护,症状得除。
结论
1.本组研究病例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季节以冬季多见,发病年龄以60-69岁多见,病程以10年以上多见,合并疾病以高血压多见。
2.养心止痛汤加减能明显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血压情况、心肌酶情况和血脂情况。
3.周亚滨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以扶正祛邪为根本大法,常以温性、归心经肺经的补虚药为君药,以活血化瘀类药、化痰药、安神药、归脾经药物为臣佐药,扶正祛邪,兼顾五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