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肝脾同调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探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2563
  • 论文编号:el2022012920395227625
  • 日期:2022-01-2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中医论文哪里有?本项课题研究的样本较少,治疗时间偏短,治疗后仅对病人的一次随访调查,肝脾同调方的远期疗效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增加对患者的观察,扩大观察的内容以及在增加治疗后对患者的随访次数。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1.1.1 病例来源

本研究入组的68例病患均来自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病例收集时间为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

1.1.2 样本量的估算方法和依据

根据吕亚其[110]等人的《医学研究中常见的样本量估算方法》,采用两组率比较的样本量估算方法,同时参考以往研究文献中的IBS-D的有效率,确定了本项研究的样本量为对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

1.1.3 研究对象分组

此次收集的68例患者病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

中医论文参考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本课题共纳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68 例,其中 4 例患者因不能按照要求定期复查导致脱落,3 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服用了其他药物被剔除,纳入疗效分析病例共 61 例,其中治疗组 30 例,对照组 31 例,具体统计如表 1 所示。

中医论文参考


讨论


1 疗效总结与分析

肝脾同调药方具有疏肝健脾,行气止痛,胜湿止泻的功效,临床研究表明:﹙1﹚治疗IBS-D(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取得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腹痛、大便异常等临床症状,治疗组在腹痛、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不尽感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粘液便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综合疗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58.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4.1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值小于0.01。治疗组总积分低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症状、纳呆症状、身倦乏力症状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急躁易怒症状和两胁胀满症状方面,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本课题研究治疗期间,两组的患者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表明两组药物安全。﹙3﹚两组疗后的HAMA、HAMD 评分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焦虑和抑郁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本课题研究治疗期间,两组的患者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表明两组药物安全。

综上所述,肝脾同调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对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在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远期疗效好,可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2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导师从事胃肠病的临床研究多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独特的见解。总结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归属于中医的“腹痛”、“泄泻”等范畴,本病的病因涉及外感、饮食、情志、脏腑虚损等方面,《丹溪心法六郁》曰:“气血冲和,力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肝郁不达,木易克土。”最重要的病机是肝郁,而病机核心在于脾虚,肝郁脾虚证是 IBS-D 患者最主要的证型。就肝郁而言,肝木克脾土是导致泄泻的主要病机之一,如《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泻”。肝气不疏,乘袭脾土,或脾土本虚,又因情志因素导致肝气郁结,肝气乘虚克贼,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形成泄泻,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于是出现腹痛、腹胀等表现。就脾虚而言,《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则不能升清,导致精微下流而见便溏、泄泻;同时影响胃气降浊功能,浊气不得下降,浊气停滞于中焦而见腹胀满闷,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在临床上,患者就诊时多表现为胀满,腹痛,大便干结,看似是实证,但是经过详细的问诊及舌脉结合后,患者常是一个脾虚的本证。肝郁是本病的发病基础和核心,甘师认为,肥甘辛辣伤胃生湿,故嘱患者平日清淡饮食。同时导师认为精神高度紧张、动怒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肝气犯脾;或忧思伤脾,而致木虚土乘,均可使脾胃受损,运化失职,遂致本病。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致伤脾胃。”故叮嘱病患注重精神调摄,畅情志,少动怒。”


不足和展望

本项课题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1)病例全部来自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这些病例大多数来自江西省内,研究结果只能反映部分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对于全国范围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其它地区患者的疗效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扩大病例的收集范围,增大样本的数量。

(2)在收集部分数据时,由于采用积分量表的形式,患者对于这些数据的描述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可能对实验的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设计更加科学客观的量化表,减少收集数据时的主观性,这将对药方的疗效有着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

(3)本项课题研究的样本较少,治疗时间偏短,治疗后仅对病人的一次随访调查,肝脾同调方的远期疗效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增加对患者的观察,扩大观察的内容以及在增加治疗后对患者的随访次数

 (4)对于肝脾同调方的作用机理本文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后续的研究者,应该开展动物实验等基础性研究,深入的研究肝脾同调方的作用机理,为肝脾同调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