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中医治疗黄褐斑选穴用药成效研究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9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90620582920808
  • 日期:2020-09-0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通过本次研究结合导师经验,得出以下结论:1.中医治疗黄褐斑选穴规律与特点:穴位以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肝俞、血海、肺俞、曲池为主;循经取穴规律:取穴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任脉、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肝经为主;腧穴分部规律:人体分部取穴以头面颈项部为主;④特定穴取穴规律:重视交会穴;⑤治疗原则:以调补肝、脾、肾三脏为主。2.五味以味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肺、肾、心为主;④特殊选药规律:增加疏肝理气药物,强调条畅情志作用;⑤治疗原则:治疗以补益肝肾为本,兼顾气滞血瘀标实。

.......

 

前言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且发病机制不明确。虽然现代医学不断发展新的理论被陆续提出,但是仍然无法全面阐释。治疗上,联合用药和综合治疗是其发展趋势。遗憾的是有关患者情志问题尚无良好解决方案。中医在黄褐斑的治疗上,疗效显著,并且在减少副作用,降低复发率,以及缓解患者情绪抑郁或焦虑等问题上优势突出。目前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证型多样,无统一标准;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各治法之间的疗效可比性不强;治法多样,无规律可循;内治法、外治法临床疗效皆佳,但如何选择搭配疗效最佳等。从古至今中医文献存在大量关于黄褐斑的研究,古代文献虽已积累了丰富的证治经验,但因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古今文字存在极大差异,以及当时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水平限制,当时的医家对本病的理解维度等问题影响了对本病的理解和治疗手段的选择。本研究将古今文献相结合,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分析古今选穴、用药特点与异同,筛选高频药物、穴位,系统分析整理研究治疗黄褐斑的选穴用药规律和特点,以期为日后有关黄褐斑的研究提供思路。
中医论文范文
.....

 

1研究背景

 

1.1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刘彩云[28]等治疗脾虚湿瘀型黄褐斑60例,总有效率为90.0%。其疗效确切,且用丸剂和口服液代替传统汤剂在提高患者依存性方面有可取之处,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却有优势。陈文辉[29]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医治肝郁脾虚型女性黄褐斑36例其中,第一疗程:14例治愈;第二个疗程22例分别于第四、第八、第十二天治愈。最终所有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李晓红[30]等用益气健脾祛斑汤医治脾虚血瘀型黄褐斑61例。得出结论,益气健脾祛斑汤临床却有疗效好且无毒副作用。黄琼[98]等用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选用局部阿是穴(即斑块集中处)总体有效率达88.9%.且研究指出烧至微红的火针作用于病变局部具有激发精气温煦养其的作用,可以促使病变局部的脉络通畅,改善局部循环。梁氏清娴[99]用艾灸百会联合针刺治疗脾虚型黄褐斑,选用穴位为阿是穴、曲池、合谷、太冲、行间、章门、太白、足三里、中胺、脾俞艾灸百会两者均为每周2次,8次1疗程,共2疗程。总有效率为90%。且研究指出艾灸百会穴可有效的加速脑部的血液流动,提高脑部的血液循环,与此同此加快面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局部代谢,从而降低一系列的过氧化反映,达到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诸如此类疗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中医论文怎么写

 

1.2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认识
正常情况下,皮肤在接受物理和化学的刺激(例:紫外线)时,易发生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反应产生自由基和活性氧类,一般通过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氧化酶三种酶进行处理。最终将自由基和活性氧类转化成氧和水,从而代谢。然而当皮肤长期暴露于上述刺激之下,过多的自由基和活性氧类,导致皮肤抗氧化系统失衡,易损伤组织,造成细胞膜内脂质过氧化,产生丙二醛。其最终代谢为氧化氮。研究发现,黄褐斑患者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氧化酶、丙二醛和氧化氮较常人高[65]。因此认为黄褐斑与皮肤抗氧化系统失衡有关。现代医学公认,日晒是黄褐斑的主要诱发因素[66]。紫外线直接作用于黑素细胞的同时引发人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双重作用下更易导致黄褐斑颜色加深[67]。防晒是预防和治疗黄褐斑的重要方法。

....

 

3研究过程....................................................................................................................13
3.1确定分析类目.................................................................................................13
3.2整理文献资料.................................................................................................13
3.3选用统计方法.................................................................................................13
4研究结果....................................................................................................................13
4.1古代文献研究统计结果.................................................................................13
4.2现代文献研究统计结果.................................................................................17
5讨论............................................................................................................................24
5.1古代文献研究统计结果分析.........................................................................24
5.2现代文献研究统计结果分析.........................................................................27
......

 

6不足与展望

 

课题收集了来自《中华医典》古代文献和来自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从2000年到2020年3月的有关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现代文献。运用统计学方法整理相关文献,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用药等方面的研究做了一些工作,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采用频数分析的分析方法对所有收录穴位、方药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使用频率的差异;将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药物进行配对组合,运用频数分析比较各组药对、穴对使用频率差异进行描述性分析总结中医治疗黄褐斑的选穴用药规律和特点。因研究时间不足、文献质量良莠不齐、文献中案例数量参差不齐、因版权等原因无法获得全文导致文献缺失、古代文字变迁带来的古代文献收录存在缺漏等问题,使得本课题所得结论相对客观,存在局限。因而进一步增加文献数量和控制文献质量方面仍需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且学习新的软件技术,提高分析能力,一进步揭示数据间反映的实际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

 

7结论
现在所得结论仍需回归临床实践,经过临床的检验才能进一步与研究结合,才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更为客观,可信度较高的依据。在文献研究过程中,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报道可知中药和针灸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多样化的治疗方法在治疗黄褐斑(缩短病程、改善局部病损)、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优势突出;在调节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优势较为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针灸和中药治疗黄褐斑的机理研究方兴未艾,现主要在通过中药或者针灸或者多种疗法治疗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雌三醇等指标,但进一步研究仍在进行中。黄褐斑是一种好发于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容易引起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西医在治疗黄褐斑上综合治疗已成为发展趋势,但针对患者情志、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尚无良好治疗方案。祖国医学认为“诸内者,必形诸外”。根据黄褐斑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黧黑斑”,“面尘”,“面黑皯”“黑干”等范畴。中医在黄褐斑治疗上,疗效显著,在减少副作用,降低复发率,以及改善患者情志问题的优势突出。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古今用药、选穴规律,以求寻为黄褐斑的临床工作和研究提供思路及文献依据。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