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中医论文,DR、DKD、DPN 三种并发症核心病机均以正虚为本,痰瘀互结聚集脉络为标,形成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证候,且本病发展呈现因虚及实、虚证益甚的演变规律。DR、DKD、DPN 三种并发症发病与肝、脾密切相关。(3)DR、DKD、DPN 三种并发症临床用药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凉血药为主。不足之处:本研究只选取了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最终纳入的方剂数量有限,某些有价值的信息有所丢失,这对分析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研究结论受到影响;因个人研究能力有限,数据挖掘分析不够深入,三种并发症药物组方规律总结不够细致全面,还需进一步深入总结;通过数据挖掘产生的新处方尚缺乏临床实践及相关实验研究进行证实。展望: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尚需扩大文献来源,开展较大样本的研究,获得更加可靠的证据,并且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寻找客观实验指标,从多方面、多维度层次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进行挖掘分析。
........
前 言
研究发现[12]DR 患者较未发生病变者发生肾脏损害多出近 23%,有 DR 的患者可预测 DKD 的发生。因此借助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在发病机制上的关联性以及差异性[13],可以预测并诊断其他并发症,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治疗疾病“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思想。同时,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在消渴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了更好的应用,即在关注消渴病本身治疗的同时,注重对其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以期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iabeticmicroangiopathy, DMAP)的发生与发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疗效明确,但由于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各有侧重,针对治法具有主观性,并且缺乏相关理论的系统整理、挖掘和提高,缺乏对其用药规律及相关实验的整体研究,使得中医药治疗不能广泛有效的运用并服务于临床。因此本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support System,TCMISS V2.5)深入探讨 DR、DKD、DPN 各自药物配伍规律并分析其机制,以“药-方-证-病”整体性研究为切入点,开展具有中医药特点的研究模式,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实验研究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
立题依据
1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流行病学资料
研究发现[17],DR 患病率由 19.4%(病程<5 年)显著上升至 78.0%(病程>15 年),与病程呈正相关。中国 T2DM 患者 DKD 患病率达到 14.4%,DR 16.5%[18]。我国 DPN 筛查发现19],我国 DPN 患病率为 52.97%。DMAP 已成为医学界面临的一项严峻课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关于 DM 医疗经济负担的研究发现[20],DM 患者伴随 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及以上慢性合并发症时,其每年的疾病经济负担分别是无合并症 DM 患者的 1.2 倍、1.8 倍、2.0 倍、2.2 倍、2.4 倍。因此,DM 及其并发症在消耗大量医疗卫生资源的同时严重伤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 DM 患者因“糖”致贫、因“糖”而返贫。
2 糖尿病微血管三种并发症之间相关性
DR、DKD、DPN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三种并发症虽然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一,但体内高血糖产生的毒性物质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功能障碍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或平滑肌细胞的功能障碍是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共同原因。基于三者有着相同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其发病紧密关联。而且实验研究已经提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间发生机制有很大的关联性。康莉[21]等人从 DR 和DKD 间的关系着手,分析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与 DR 的相关性,发现 β2 微球蛋白(Beta 2 microglobulin, β2-MG)、血清胱抑素 C(Cystatin C, 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均可以成为预测 DR 发病的实验指标,且 Hcy 和 CysC 两者在微血管损伤中可能存在着协同的作用[22],胡丽[23]等人也证实了这一观点。Zhang J[24]等人研究结果表明 DR 与肾小球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判断 DKD 患者肾脏病预情况。
.......
结果.........................................17
1 三种并发症高频药物频次、归类、性味归经分布 ...............................................17
2 三种并发症高频中药组合...............................................22
3 三种并发症新方挖掘......24
讨论.........................................26
1 高频用药分析..................26
2 性味归经分析..................27
3 三种并发症高频中药组合的分析 ..................30
结语.........................................38
1 结论..................................38
2 创新与不足 ......................38
........
讨 论
1 三种并发症高频用药分析
其中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现代药理研究发现[53],以黄连为首的清热解毒类中药复方制剂对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 DM 体内血清炎症因子起着重要作用。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生地、玄参清热凉血、益气养阴生津,上述药物清热解毒,防止热伤气阴、热盛动血,使邪无所居、毒无从聚,兼有益气滋阴润燥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54],活血化瘀药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通过抑制 VEGF 与血管紧张素受体Ⅱ1 型受体 (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 AT1R)的表达水平,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陈娟等人研究发现清热解毒法和活血化瘀法均能减少 DM 大鼠血管内皮素的分泌,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形态的作用,且清热解毒法更具优势[55]。糖尿病病程久,气阴亏虚明显,气虚则津液输布障碍,痰饮内生,湿邪不化聚集为痰,且痰湿之邪应早于瘀血形成。此处化痰类药物却占很小比例。究其原因,主要考虑痰邪多由脾湿引起,故运用大量补气药以补益脾肺之气,脾气健,则津液输布有序,痰自化也,即所谓“治痰先治气”之理[56]。故善治痰者,治其生痰之源,气行水亦行,痰浊自去也。
2 三种并发症性味归经分析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DR、DKD、DPN 三病四气均以寒、温、平性药物为主,故可以推断消渴并发症以寒热错杂证候多见。寒凉药味偏多,这是由消渴病气阴两虚、内热炽盛,病久痰瘀毒互结,郁久化热的病机所决定的。温性药使用主要考虑:(1)寒凉药易伤及脾胃,使中寒复起,或寒性凝滞加重痰瘀形成,使用温性药制约寒性药;(2)消渴病久,阴损及阳,参照《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之理,选用温性药物以温补阳气;(3)消渴并发症脉络中水湿痰浊等阴邪聚集,《金匮要略》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即治疗中采取以阳治阴的原则以行气燥湿化痰。故消渴并发症常以寒温并用之法辨证治疗。平性药具有中正调和之性,对病久体虚者更适宜,调节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
结 语
(1)DR、DKD、DPN 三种并发症核心病机均以正虚为本,痰瘀互结聚集脉络为标,形成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证候,且本病发展呈现因虚及实、虚证益甚的演变规律。(2)DR、DKD、DPN 三种并发症发病与肝、脾密切相关。(3)DR、DKD、DPN 三种并发症临床用药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凉血药为主。不足之处:(1)本研究只选取了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最终纳入的方剂数量有限,某些有价值的信息有所丢失,这对分析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研究结论受到影响;(2)因个人研究能力有限,数据挖掘分析不够深入,三种并发症药物组方规律总结不够细致全面,还需进一步深入总结;(3)通过数据挖掘产生的新处方尚缺乏临床实践及相关实验研究进行证实。展望: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尚需扩大文献来源,开展较大样本的研究,获得更加可靠的证据,并且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寻找客观实验指标,从多方面、多维度层次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进行挖掘分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