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化瘀止血方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中医影响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5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52520535117017
  • 日期:2018-05-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中医论文,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中医论文,供大家参考。
 
引 言
 
纵观人工关节置换外科学的发展历史,不知不觉我们发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逐渐的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这些年来,伴随着制造人工关节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置换理念和手术方式的不断更新和完备,髋关节置换后的效果可以与健侧肢体媲美,在功能和使用寿命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发展到了令患者和医生都比较满意的程度,人工髋关节置换因此成为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等髋部疾病的最终治疗手段。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必然不能避免出血,失血过多会降低血红蛋白(Hb)含量,导致患者贫血、并且造成患者的输血率增多、使手术伤口愈合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提高身体感染的风险、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不良等后果。因此外科医生都必须知道控制失血的重要性。学者的研究当中表明,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失血量中隐性失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想要理想的控制术后失血量,必须以控制隐性失血为前提。手术过程中医生控制隐性失血的方法各异,除了使用止血药物之外,还可以通过缩短手术时间、保持持续较低的血压、术肢使用止血带等方法,但是在临床中发现,尽管如此,大部分手术患者的失血量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有学者认为,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术期的失血量有时可以超过 1150-2100ml[1];根据 Foss[2]等发现,进行一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例,其中围手术期失血总量大约是 1560-2450ml,其中显性失血量只占 710-875ml 左右,隐性失血量确可以达到 820-1650ml 之多,隐性失血量可以占到总失血量的百分之六十八上下。Sehat[3]解释了隐性失血(Hidden blood loss HBL)的最初概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指在较大的创伤和手术损伤之后,由血管内外渗在组织肌肉当中、肌间隙之内的血液,和存储在骨关节腔内的血液;二是指创伤刺激所引起的溶血作用所导致的血红蛋白流失;即在体外看不见的失血。
其他的研究发现隐性失血发生机理如,连硬外膜麻醉下刺激体内交感神经诱发血管水肿扩张,使血管壁通透性降低;放开止血带之后的短时间血液再灌注过程中,迅速刺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Plasmin),导致纤维蛋白溶解;回输异体的红细胞可以导致机体内产生神经-体液反应,生成超量的氧自由基直接导致红细胞受到破坏,发生溶血反应,产生隐性失血[4]。也有研究发现, 因凝血因子聚集而使老年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纤维蛋白酶溶解系统活性降低,毛细血管壁渗透能力减弱,组织间液体回流不通畅,导致血流瘀结,当机体受到创伤时,血管代偿能力减低,也会增加隐性出血。然而西医在治疗控制隐性失血方面,效果不甚理想,抗凝与止血尚不能兼顾,抗纤溶药物、凝血酶、铁剂、重组体人红细胞生成素等运用于隐性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也需进一步研究证明[5]。反复输血又可能造成输血不良反应或感染等风险,而传统的中医中药对“活血、止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隐性失血是传统中医中“血证”、“水肿”的范围,四诊合参,术后病人早期被视为骨折三期辨证初期,当辨证为“气滞血瘀”为主证,以“水湿内停”为辅[6]。根据导师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我们确立了以“化瘀止血”为主,“行气止痛、利湿消肿”为辅的的治则,在桃红四物汤的基础上自拟化瘀止血方,是以三七、茜草、炒蒲黄为君,以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乳香、没药为臣,以桃仁、红花、川牛膝、茯苓、薏苡仁为佐药,川牛膝为使药。纵观全方:三七功用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善用于失血证及跌扑损创,血瘀胀痛;茜草功用在于凉血化瘀止血,善用于瘀阻脉道的失血证;蒲黄功在止血、化瘀、利尿,尤在瘀血痛症功偏善;当归、熟地、白芍共用补血活血;川芎、乳香、没药共凑行气止痛之功用;红花、桃仁共用,化瘀活血;牛膝滋补肝肾、强筋健骨;茯苓、薏苡仁利水渗湿;纵观全方,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伤正、行气止痛兼顾利湿,活血止血相辅相成,共奏化瘀止血、行气止痛、利湿消肿之功。
..........
 
第一章 研究内容
 
1.1 病例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2 病区 2016 年 01 月~2017 年 01 月内收住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
 
1.2 试验病例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需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②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实验观察者;③年龄在 60-80 岁之间。
 
1.2.2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患者;②患者患有继发性其他骨性疾病,如:骨肿瘤、急性骨髓炎等;③股骨颈骨折合并身体其他部位骨折,如合并转子间、股骨干、骨盆骨折;④对药物过敏患者、妊娠期的患者;⑤患者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血糖、血压过高,无法有效控制;⑥病情危重不适合行此手术;⑦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或因合并其他疾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其他抗凝药物者;⑧术前发现凝血功能有严重障碍者。⑨观察期间出现手术并发症者(如脱位、感染、假体周围骨折等)
..........
 
第三章 讨 论...........13
3.1 髋关节置换与隐性失血.........13
3.2 隐性失血的发生机理.....13
3.3 传统中医对血证的认识.........14
3.4 现代中西医对隐性失血防治的研究.....15
3.5 化瘀止血药与隐性失血..........16
第四章 结 论...........18
第五章 存在问题与展望.........19
5.1 存在问题..........19
5.2 展望..........19
 
第三章 讨 论
 
3.1 髋关节置换与隐性失血
经过历代医学工作者数十年的研究与发展,髋关节置换术己成为当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效果最确切的方式,其疗效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随着国家城市化进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成熟,更多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目前髋关节置换已发展成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种较多,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髋关节脱位、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其中大部分髋部疾病需要长期卧床,为了减少并发症,早期行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11]。导致髋部手术死亡的原因比较多,比如患者心肺功能较差、麻醉意外、术中失血过大、术后突发心脑血管意外等,经学者们证实,失血过多是导致死亡最主要的原因[12]。研究发现,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发生 贫血的概率是除外骨盆骨折之外最高的[13]。以前大多数人认为手术失血就是手术过程中肉眼看的失血量,其实不然,临床过程中发现,补充的血液即便大于这些失血量,红细胞比容依然不能维持稳定[14]。因此大多数学者们认为髋关节置换术会产生隐性失血。隐性失血不单会导致贫血,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影响,其对机体的危害主要表达为:①影响切口愈合:隐性失血导致毛细血管微循环缺血缺氧,进而导致机体内炎性渗出物增加,严重者会使机体失代偿,降低有效循环血容量,使其遭受创伤的软组织恢复缓慢。②増加心脏负荷:隐性失血使交感-肾上腺髓质调节轴被激活、血容量下降、血压降低,心脏做功加快;③加快物质代谢:隐性失血刺激机体产生致热原,加重发热、贫血症状,促进物质代谢,诱发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研究如何有效防治隐性失血,将是诸多外科医生今后讨论的热点。
..........
 
结 论
 
4.1 化瘀止血方能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红细胞比容(Hct)下降值;
4.2 化瘀止血方能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红蛋白(Hb)丢失量;
4.3 化瘀止血方能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红细胞丢失量;
4.4 化瘀止血方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显性红细胞丢失量无明显作用;
4.5 化瘀止血方能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D-二聚体(D-Dimer)。化瘀止血方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可以通过减少细胞比容(Hct)下降值、血红蛋白(Hb)丢失量,进而减少隐性红细胞丢失量,从而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起到一定防治作用;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显性红细胞丢失量无明显作用;能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D-二聚体(D-Dimer),从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风险。#p#分页标题#e#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