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中医论文,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中医论文,供大家参考。
引言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与软组织闭合损伤的不同点在于其损伤部位的内部软组织与外界环境相通,病情的发展与预后不仅与患者身体的内环境相关,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造成此类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按病情缓急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损伤两类,急性损伤如擦伤、撕脱伤等,慢性损伤如糖尿病引起的溃疡、术后压疮等。与致损原因相对应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可以是单一的软组织损伤,也可以是多种软组织合并损伤,或者伴发其他组织的损伤,如伴发骨折等,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临床诊断变得相对困难,治疗方案也随之多样化,预后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虽然针对不同类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所确定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但创面愈合的生物化学机制和细胞体液调节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却大致相同,简单概括其愈合演变过程为:创面周围血液的凝固、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细胞基质的沉积、新的血管产生、纤维组织的形成、上皮样改变、创面向心性收缩、软组织的重塑[1]。此过程需要多种细胞、因子和生物酶的参与,并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作,共同促进软组织的愈合。但是,这一生理病理过程受到多种自身或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阻碍,且这些不利因素几乎是众多不同类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所共有的,如损伤组织周围氧气及营养物质的缺乏,导致细胞能量代谢产生障碍,细胞因子的产生减少,酶的催化作用难以正常发挥,修复功能受到抑制。同时,损伤刺激引起代谢产物增加,而创面自行引流往往不能顺畅,导致有害物质聚集,阻碍甚至加重病情。因此,这些不利因素的产生或消除与创面周围软组织的清洁程度及血液循环的好坏密切相关。目前,针对上述影响创面愈合的不利因素,彻底清创仍是治疗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首要环节,而创面的持续干净是确保疗效的前提与保障,在此基础上应用药物或器械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创面周围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及营养物质供应,激发细胞的修复功能等是重要的治疗手段[2]。如何维持创面的持续干净呢?这是临床医生与器械研发者共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德国乌尔姆大学弗莱施曼教授等人提出负压引流的概念并进行相关的临床报道后,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在此之后,经过了长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证明负压引流既能及时排出代谢产物,保证创面持续清洁,又能扩张创面及其周围毛细血管口径,增加毛细血管数量,从而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3]。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材料的极大优化,思路的不断拓展,负压引流概念与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推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治疗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研究表明,创面单纯应用VSD,引流管堵塞发生率可达到12.7%以上,从而影响其引流、护创、促愈的效果。
因此,临床上常用生理盐水经负压冲洗管对创面及负压装置进行冲洗,从而既减少了堵管的发生几率,又促进了代谢产物的及时排出,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单纯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仅达到物理治疗作用,没有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杨静静等人进行了一定改良,将生理盐水替换成呋喃西林溶液冲洗,经过临床试验研究发现,经改良方法治疗后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但是创面的细菌耐药性也较生理盐水冲洗的创面高。与负压引流技术的发展相比,中医中药治疗此类损伤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其通过独有的辩证思维,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制定不同的方药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药理研究的深入,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被发现和提取,为中药的应用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其中,从蟑螂(美洲大蠊)体内提取出的有效成分康复新液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作为经典愈溃中药提取物,临床上常用康复新液口服或局部外洗治疗溃疡或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疗效较显著,安全性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是康复新液局部外洗后常规换药,药物与创面接触时间较短,药效不能持续,且代谢产物容易蓄积,常常引起创面潮湿,有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增加了感染几率。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人通过借鉴杨静静等人的改良方法,将容易产生耐药性的呋喃西林溶液替换成康复新液,改变了康复新液的使用途径,既保证了负压引流及冲洗的物理治疗效果,又增加了康复新液的创面作用时间,同时避免的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方案
1.病例选择
1.1病例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部2015年9月-2017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且愿意参加本临床观察的患者。
1.2病例纳入标准
(1)患者年龄在18-70周岁,性别不限;(2)软组织损伤至少累及真皮及以下组织;(3)选择一处创面进行治疗,该创面面积不超过患者体表面积的3%;最小面积以能够安装负压引流装置为标准(手指并拢单掌面积为体表面积的1%);(4)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能够理解研究目的,显示对研究方案足够的依从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病例排除标准
(1)创面烧伤、化学或放射性损伤的患者;(2)创面无法彻底止血的患者;(3)创面患有皮肤病或者良恶性肿瘤,影响愈合的患者;(4)创面坏死组织结痂无法处理的患者;(5)患有凝血功能异常、贫血、糖尿病等影响创面愈合的患者;(6)试验期间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7)患有精神或其他疾病影响临床试验的患者。
........
2.治疗方案
2.1实验分组方案
拟总共收集病例45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用EXCEL软件生成数值1-45,表示按时间顺序住院就诊的患者编号,通过RAND函数对1-45的编号分别分配一个随机数,然后根据随机数进行排序,将前15的随机数对应的患者纳入康复新液组,后15的随机数对应的患者纳入生理盐水组,中间15的随机数对应的患者纳入呋喃西林组,具体分组如下:康复新液组:03、04、06、07、08、09、10、13、14、18、19、22、29、32、45;呋喃西林组:01、05、11、12、16、17、21、28、30、31、33、35、39、40、41;余下编号相应的患者编入生理盐水组。
...........
第三部分讨论........12
1.创面愈合的不利因素...........13
2.中医愈创理论。..........15
3.康复新液的药理研究进展.....16
4.负压引流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18
5.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进展.....19
6.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治疗的发展趋势.......20
第四部分结论.........21
第三部分讨论
1.创面愈合的不利因素
皮肤创面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连续性的过程[12],可以简单概括为:创面周围血液的凝固、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细胞基质的沉积、新的血管产生、纤维组织的形成、上皮样改变、创面向心性收缩、软组织的重塑[13]。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多种细胞、因子及酶的共同参与、紧密联系以及相互协作,同时要保证正常的营养物质供应、能量的交换以及代谢产物的排出,而这些都建立在良好的血液循环的基础之上,血液不仅作为营养物质、氧气及促愈因子到达创面的载体,同时也是运输代谢产物的通道[14]。然而,大部分创面周围的血管均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上被破坏,如急性切割或撕脱损伤时,被损伤区域的皮肤,以及皮肤下面软组织的血管被切断或破坏,而热能或化学物质烧灼损伤时,受损部位的皮肤及其下软组织被热量烧结,导致血液瘀积在血管内,不能实现有效的血液循环[15-16]。同时,创面周围的血管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热能的波及,全部或部分失去弹性,变得容易破裂。慢性创面的发生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该过程产生的时间相对较长,也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它的产生不仅与栓塞、压迫等物理损伤有关,还与人体内的体液环境有关,如高糖、高血脂等,使血管脆性增加,管径变小,出现局部血液循环与代谢异常,组织发生退变,进而破溃出现创口[17-18]。急慢性损伤引起血管破坏,导致血液循环减弱,有效循环灌注量减少,甚至消失。引起创面及其周围组织缺氧、营养物质、促愈因子相对或完的缺乏,细胞的能量交换受到抑制,继而出现细胞功能的紊乱,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修复功能减弱。与此同时,细胞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蓄积在创面及其周围,而这些代谢产物能够损害正常细胞,诱导产生多种损伤因子,不仅影响创面细胞的生存、分化和增殖,使创面更容易遭受感染,还可以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造成全身症状,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通过细胞及纳米水平的实验研究发现,由于血循不畅,导致创面周围软组织水肿及液体潴留,这些液体填满在创面周围的细胞间隙,使细胞与细胞之间变得孤立,信息传递与物质交换受到阻碍[19]。同时,液体的稀释作用,降低了局部组织氧分压以及营养物质的浓度,使得弥散到细胞的氧气及营养物质减少,细胞生存受到影响,细胞功能不能有效发挥。还有,液体的集聚,使创面周围软组织发生肿胀,使创缘之间的张力加大,单纯应用外力难以实现创口闭合[20]。创面的延迟愈合还与感染有关,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经常出现皮肤的缺损和(或)创缘的水肿,导致伤口不能及时闭合,甚至需要借助植皮或皮瓣移植才能使伤口闭合。#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研究以45例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康复新液联合负压引流、呋喃西林溶液联合负压引流及生理盐水联合负压引流三种方案治疗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得出以下结论:
1.三种治疗方案都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康复新液联合负压引流促进创面愈合的整体作用优于其他两种方案。但在创面面积收缩率、创面清洁时间等部分指标没有体现其优越性。
3.仍需要更多病例、更加缜密的临床研究方法来证实该结论的可靠性,以及更加深入地探讨出现差异的作用原理或机制。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