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5例「中医论文」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论文摘要 Abstract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7912
  • 论文编号:el2022031118284427138
  • 日期:2022-03-1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有可以参考的吗?本文为大家提供了中医论文的5个摘要范例,可以参考学习一下。

论文摘要怎么写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一: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唾液腺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表达及意义

阴虚证是常见的中医临床基本证候,其核心机理是津液亏虚,导致阴主濡润的生理功能减退,从而引起诸多症状的发生。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制定阴虚证普适性辨证标准量表并形成专家共识:口干是阴虚证诊断的重要辨证要点之一。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人体内阴液亏虚、阴不制阳,以致阳气相对亢盛,导致津液无以上承于口,口失濡润。津液是人体内的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参与调节机体组织细胞内外水分子的转运速率,影响机体的水液代谢过程。因此,唾液腺组织AQPs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异常表达与阴虚口干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一、理论探讨本章主要对近年来阴虚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不同造模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对“阴主濡润”的理论源流与内涵以及AQPs相关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最后,基于“阴主濡润”理论探讨了 AQPs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在唾液分泌中的作用,为阐释阴虚证辨证要点“口干”症状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依据。本章内容为论文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方向与理论基础。二、实验研究目的:1.建立阴虚津亏动物模型,探讨模型评价方法。2.探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腮腺、颌下腺组织AQP1、AQP5表达变化的意义。3.探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口干”症状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8只SPF级C57BLKS/J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3天后,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正常组9只、模型组9只。采用“热盛伤阴”法建立阴虚津亏动物模型,模型组每只小鼠每日予以0.1 mL/10 g剂量的伤阴药灌胃,正常组每只小鼠每日予以等体积的超纯水灌胃,造模时间共计8周。观察小鼠日常行为变化,造模结束后利用旷场实验观察小鼠中央格穿格次数、中央格停留时间百分比、旷场区运动总距离和速度。观察并记录小鼠肛温与“五心”温度、饮水量、唾液流率、摄食量、体质量、皮肤含水量、粪便含水量、尿胆红素等基础指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腮腺、颌下腺病理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分子生物实验技术观察小鼠腮腺、颌下腺组织AQP1和AQP5的表达变化。利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颌下腺组织p-PKA/PKA、p-CREB/CREB的表达变化。结果:(一)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灌服伤阴药期间,模型组小鼠活泼喜跳动,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更易激惹。造模结束后的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中央格穿格次数与停留时间百分比差异不显著,旷区运动总距离明显增加(P<0.01),运动速度显著提高(P<0.001)。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心前区温度、左上肢爪心温度、左下肢爪心温度以及右下肢爪心温度均显著升高(P<0.05,P<0.01,P<0.01,P<0.01),肛温、右上肢爪心温度变化差异性不显著;模型组小鼠饮水量明显增多(P<0.0001),唾液流率显著降低(P<0.05),摄食量显著降低(P<0.0001),体质量、皮肤含水量、粪便含水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正常组小鼠尿胆红素阳性例数1例,阳性率11.1%;模型组小鼠尿胆红素阳性例数6例,阳性率66.7%。(二)AQP1、AQP5在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唾液腺中的表达1.HE染色观察小鼠腮腺、颌下腺病理变化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腮腺组织中腺泡细胞形态结构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腺泡细胞有所减少,分泌管形态略微扩张;颌下腺组织出现浆液性腺泡细胞萎缩、分泌管与微血管扩张等病理性变化。2.免疫组化结果(1)腮腺组织中,AQP1分布在腺泡细胞基底膜以及分泌管上皮细胞膜,AQP5分布在分泌管、腺泡细胞顶质膜和基底膜。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腮腺组织中AQP1和AQP5的表达呈降低趋势,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颌下腺组织中,AQP1分布在腺泡细胞基底膜以及分泌管上皮细胞膜,AQP5分布于腺泡细胞的顶质膜和基底膜,分泌管上皮细胞顶质膜上亦有分布。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颌下腺组织中AQP1和AQP5的显著降低(P<0.001,P<0.01)。3.Western Blotting 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腮腺组织中AQP1和AQP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5);模型组小鼠颌下腺组织中AQP1和AQP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5)。(三)阴虚津亏模型小鼠“口干”症状的分子机制研究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颌下腺组织p-PKA/PKA、p-CREB/CREB 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01)。结论:1.“热盛伤阴”法能够成功建立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基于阴虚证临床表现“五心烦热、口干、大便干燥、皮肤干燥、尿赤、形体消瘦”等制定模型评价方法,有利于完善阴虚证动物模型评价体系。2.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口干”症状的发生与腮腺、颌下腺组织形态的病理性变化有关。腮腺、颌下腺组织水通道蛋白AQP1、AQP5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阴虚口干发生的重要因素。3.阴虚津亏动物模型“口干”症状的发生与颌下腺组织形态的病理性变化关系尤为密切,并且颌下腺组织AQP5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阴虚口干的重要因素,这一变化过程可能是由cAMP-PKA-CREB信号通路所调控。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二:2型糖尿病腻苔患者饮食因素调查研究及肠道菌群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索饮食因素与2型糖尿病腻苔的关系,为从饮食角度管控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探索2型糖尿病腻苔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为探寻腻苔的潜在生物学基础提供依据。方法:1.选取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病房及糖尿病鉴定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医舌诊结果将患者分为腻苔组与薄苔组,采用经优化的饮食习惯调查问卷,通过现场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并将收集到的2型糖尿病腻苔与薄苔患者的饮食因素进行比较分析。2.选取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病房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薄白苔10例,白腻苔10例,黄腻苔10例,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各组粪便样本进行16S rDNA测序、对菌群物种分布情况、属水平进化树、组间差异分析、差异物种分析、Tax4Fun功能预测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腻苔可能存在的生物标志物。结果:1.2型糖尿病腻苔组与薄苔组患者通过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有吸烟史、不能按时进餐、偏好苦味食物是腻苔的危险因素(P<0.05,OR>1),而适当少吃主食、掌握糖尿病饮食知识是腻苔的保护因素(P<0.05,OR<1)。2.通过比较薄白苔组、白腻苔组、黄腻苔组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发现薄白苔组肠道菌群以狄氏副拟杆菌、粪球菌、多尔氏菌、链球菌、粪厌氧棒杆菌为主;白腻苔组以罗伊氏乳杆菌、巨单胞菌属、嗜黏蛋白阿克曼菌菌为主,黄腻苔组以瘤胃球菌属、直肠无杆菌、肠道巴恩斯菌为主;经过统计学分析,薄白苔与白腻苔组间比较肠道菌群在属水平大肠杆菌、小杆菌、柑桔黄龙病菌、硫氧化湖沉积杆菌有显著差异;薄白苔与黄腻苔组间比较肠道菌群在属水平阿克曼菌、拟杆菌属、大肠杆菌属、韦荣氏球菌属有显著差异;白腻苔和黄腻苔组间比较肠道菌群在属水平阿克曼菌、韦荣氏球菌属、小杆菌、巨单胞菌属有显著差异。功能预测分析发现白腻苔组肠道菌群功能以参与人类疾病为主;黄腻苔组以参与组织系统较多,薄白苔组以处理环境信息为主。3.通过比较腻苔组与薄白苔组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发现腻苔组以盲肠罗斯氏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韦荣氏球菌属、拟杆菌属、柯林斯菌属、大肠杆菌为主,薄白苔组以狄氏副拟杆菌、粪球菌、多尔氏菌、链球菌、粪厌氧棒杆菌为主,腻苔组与薄白苔组组间比较肠道菌群在属水平大肠杆菌、根瘤杆菌属、厌氧粘细菌有显著差异。功能预测分析发现腻苔组功能以参与组织系统、改变新陈代谢为主;薄白苔组以参与人类疾病、参与细胞转化、处理遗传信息、处理环境信息为主。结论:1.本研究表明吸烟、不能按时进餐、偏好苦味食物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腻苔形成的危险因素。适当少吃主食、掌握糖尿病饮食知识可能是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腻苔的有利因素。2.通过进化分支图发现变形菌门可能为2型糖尿病患者白腻苔组的生物标记物;拟杆菌门、拟杆菌目、拟杆菌属、肠杆菌科和变形菌可能是黄腻苔组的生物标记物;肠杆菌科变形菌门为2型糖尿病患者腻苔组可能的生物标记物。

中医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三:从《孙子兵法》谈用药如用兵

目的: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内容,挖掘整理《孙子兵法》一书中战略战术思想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孙子兵学的战略战术思想在中医学领域的运用,追求的是思想上的借鉴,讲究的是战略战术上的实际应用。推动“用药如用兵”理论指导中医临床遣方用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以期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拓宽中医临床思路,同时促进人们对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与应用,发挥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方法:采用中文文献研究的方法,以“孙子兵法”和“用药如用兵”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相关文献。结合中医古籍研读,通过系统学习和挖掘,进行梳理、对比和总结《孙子兵法》一书中相关理论在中医学上的实际应用,体现“用药如用兵”的临床实用价值结果:1《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同宗同源,审视医学与兵学,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的文化基础、哲学理念、思维方法等均有相似性,兵家和医家的韬略更是高度吻合相互渗透,互相启发。2“用药如用兵”理论的发展历经千年时间得以形成,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明确于南北朝时期的《褚氏遗书》,继承发展于唐宋金元时期,昌盛于明清时期。3兵道与医道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二者的目的相似,都体现在一个“全”字上,《孙子兵法》强调了用兵的目的是为了全国,全军,全旅,全伍,全卒,而中医强调用药的目的是驱除邪,保护正气,从而达到保命全形;二者都重视行动实施之前的计算,《孙子兵法》强调未战先庙算,以五事七计来统筹全局,作为胜负与否的评判,中医则强调用药先议病,务必清楚疾病的来龙去脉,做到胸有成竹,用药才能丝毫不爽;二者都重视防患于未然,《孙子兵法》强调未战先备战,做好十足的准备,从而达到不可被战胜的目的,中医学则重视未病先防备,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且要抓住治疗先机,并强调既病防变;对于用兵和用药,二者皆是非常审慎的态度,兵家慎战争,强调非得不用,非利不动,非危不战,医家慎医药,主张不轻易服药,不滥用用药,即使用药也要中病即止;都重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兵家重视粮辎,医家重视人体的元气;都强调以人为本,《孙子兵法》重视大将的才与智,中医重视医生的德与术。4兵术与医术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在术的实施时,《孙子兵法》强调知彼知己,明确敌人的种种情况,中医重视四诊合参,重视辨别出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在面对复杂的局面时,《孙子兵法》提出攻其必救的原则,而中医提出审证求机的原则;对于“势”的应用,孙子提出借助外在的天时地利等有利的条件,加大自己军队的能量,中医更是认为辨证论治的实质就是因势利导;在面对敌人时《孙子兵法》强调因敌制胜,而中医学强调随证治之;对于行间之术的应用,兵家重视五间并起,而医家的引经药反治反佐等疗法,也是对间的纯熟应用;在实际的用兵和用药时,兵家强调奇正相合,医家强调出奇制胜。结论:通过系统并深入的研究发现,《孙子兵法》与中医学关系密切,其书中的许多兵学思想均在不同程度上与中医学的思想不谋而合。而“用药如用兵”便是二者外在结合的体现。《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原则等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的临床运用中,以兵法思想来指导遣方用药,可提高诊疗思路和诊疗效果。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四:节气变化对大学生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免疫应答及外周血SLFN12基因相关水平影响的研究

1目的以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六节气下过敏免疫应答指标、外周血SLFN12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的检测,旨在验证大学生过敏免疫应答的季节节律性,并揭示过敏性鼻炎季节性发病与SLFN12基因mRNA、蛋白水平变化具有相关性,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一定临床参考。2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过敏组、健康组共入组40例(两组各20例,男女比例1:1),六个节气重复测量。ELISA法检测不同节气人血清中IgE、HIS、IL-17、LTC4。CELLAVISION DM 96血细胞形态学分析软件检测不同节气人鼻粘膜中EOS、LYM。Western Blotting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不同节气人外周血中SLFN12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统计学分析用SPSS 23.0软件,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数据,研究方法为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3结果3.1不同节气变化对人体血清中IgE、HIS、IL-17、LTC4含量的影响血清IgE:过敏组在小满高表达、清明低表达;健康组在寒露高表达、小暑低表达。血清HIS:过敏组在小满高表达、寒露低表达;健康组在小寒高表达、小暑低表达。血清IL-17:过敏组在小寒高表达、小暑低表达;健康组在清明高表达、小暑低表达。血清LTC4:过敏组在清明高表达、小暑低表达;健康组在清明高表达、小暑低表达。3.2不同节气变化对人体鼻粘膜分泌物中EOS、LYM含量的影响鼻黏膜分泌物中EOS含量:过敏组在清明高表达、小暑低表达;健康组在寒露高表达、小暑低表达。鼻黏膜分泌物中LYM含量:过敏组在清明高表达、小暑低表达;健康组在清明高表达、处暑低表达。3.3不同节气变化对人体外周血中SLFN12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的影响mRNA水平:过敏组在清明高表达、小满低表达;健康组在寒露高表达、小暑低表达。蛋白水平:过敏组在寒露高表达、小满低表达;健康组在寒露高表达、小满低表达。3.4不同节气过敏免疫相关指标与SLFN12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的关联性研究mRNA水平:过敏组:处暑节气与IgE、HIS存在负相关关系;健康组:清明节气与HIS存在正相关关系。蛋白水平:过敏组:清明、寒露节气与EOS存在负相关关系,寒露节气与LYM存在负相关关系;健康组:清明节气与IL-17存在负相关关系,小寒节气与IgE、HIS、IL-17存在正相关关系。4结论(1)人体过敏免疫应答状态具有季节节律性,多表现为清明、寒露节气高表达,即春、秋季节过敏免疫应答亢进。(2)SLFN12基因水平与过敏性鼻炎发病相关,且具有季节变化性特点,多表现为寒露节气高表达,即与秋季过敏性鼻炎发病密切相关。(3)SLFN12基因变化与过敏免疫应答变化具有相关性,且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五:探讨Ⅳ期结直肠癌中医证型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及中医药治疗受益人群特征分析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与导师经验,制定中医证型标准,对Ⅳ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医证型与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对中医药治疗获益较大人群与获益较小人群进行比较,总结中医证型与生存期的关系及获益较大人群的特征,旨在进一步探索Ⅳ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水平及生存预后的相关性,为判断预后提供参考。1.研究目的相关报道显示,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率位居全球第二[1],形势严峻。中医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同的Ⅳ期结直肠癌患者对中医药治疗的获益程度不同,这可能与证型不同以及患者免疫功能水平各异有关。目前对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及与预后的关系研究匮乏。因此,本研究旨在初步探索Ⅳ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关系,为进一步实现个体化、精准化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2.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基于纳排标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病房Ⅳ期结直肠癌患者119例。收集患者基本人口信息、中医证型资料及淋巴亚群细胞绝对计数及相对计数,建立数据库,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初步探究Ⅳ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第二部分:基于纳排标准,本研究通过查阅病历系统及电话随访等方式,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病房Ⅳ期结直肠癌死亡患者224例,以生存期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中医药治疗获益较小组(对照组)及获益较大组(观察组)。采集患者基本信息、中药治疗时间等。并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使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图,并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总结可能影响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因素,为临床甄别中医药治疗获益较大人群提供参考依据。3.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患者基本情况:本部分研究中,男女比例为1.429:1,61~80岁为主要发病年龄,结肠为主要原发部位,肝、肺为主要转移部位,腺癌居多,恶性程度以中分化为主。2.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各项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大多均显著低于正常值范围,而在相对计数中,只有气血两虚证中B淋巴细胞相对计数低于正常值范围。3.Ⅳ期结直肠癌患者中,肝肾阴虚证与湿热蕴结证相比,T抑制/毒性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脾肾阳虚证与湿热蕴结证相比,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越低,辨证为脾肾阳虚证的可能性越大;NK细胞相对计数越低,辨证为肝肾阴虚证的可能性越大;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越低,辨证为湿热蕴结证的可能性越大。第二部分:224例Ⅳ期结直肠癌死亡患者中,气滞血瘀证与湿热蕴结证者较其余三个证型组患者生存期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药治疗时间方面,治疗时间≥12个月者较<6个月者生存期延长,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服用中药时间超过1年、辨证为气滞血瘀证或湿热蕴结证的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更长。4.结论1.Ⅳ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显著低于正常水平,主要体现在免疫细胞的绝对数量减少,而分化发育程度未见明显改变,但随着患者病情进展,仍会导致部分免疫细胞分化发育的异常。2.Ⅳ期结直肠癌患者各项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不同证型之间,降低程度有所差异。3.Ⅳ期结直肠癌患者中,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患者的多项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水平与湿热蕴结证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考虑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患者免疫功能低于湿热蕴结证者。4.各项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不同中医证型的Ⅳ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不同的降低趋势,考虑不同免疫指标的降低,对中医证型的判断可起到一定辅助作用。5.长期的中药治疗能够延长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患者的中医证型与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实证患者生存期可能长于虚证患者。

以上是中医论文摘要模板,大家可以研究学习,如果有其他论文写作需求可以在本网查阅,如果有论文写作需求,欢迎随时在线咨询。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