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现代汉语“V+了+有+NumP”结构思考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3522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4-08-2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语言学论文哪里有?本文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考察“V+了+有+NumP”结构的特点,并将该结构与相关的大量结构、相似的V+了+NumP”结构进行了对比。

第一章绪论

1.2研究综述

1.2.1“V+了+有+NumP”的整体研究

前人的研究中,有学者将“V+了+有+NumP”看作是构式,如宗守云(2013)、王明月(2014)、郭霞(2017)、王刚(2020)。宗守云(2013)在文中把该结构描写成“V+有+数量结构”,认为“V+有+数量结构”是用来表达说话人对数量主观估测的构式,且该构式在语用上受情态和时态的制约。也有前人将研究视点聚焦在句末的“有+数量结构”,把“有+数量结构”看做一个构式。王明月(2014)认为句末“有+数量结构”是带有主观评价性的表大表多的构式,该构式包含“有+名量短语(+NP)”(如:他今年有四十岁了)、“有+动量/时量短语”(如:这个问题他问了至少有三遍/三个小时了)和“有+数量短语+AP”(如:那个坑挖了有10米深)三个子构式,且“有+数量结构”与其三个子构式有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家族类聚,这种关系通过“承继联接”的途径形成和维持。“有+数量结构”构式中心意义是“表大表多”,“大、多”义又延伸出其具体所指,包括事物数量之多、动作发生次数之多或持续时间之久以及性质所达程度之深,该构式是一个系统的密切联系的意义的集合。郭霞(2017)把“他吃了有三碗饭”归纳为“NP1+V+了+有+NumP”,与实际语料中的“NP1+V+了+有+NP2”相区别。郭文认为“NP1+V+了+有+NumP”是构式,依据题元理论、中节理论和功能范畴假设对该构式进行了探讨,并对该构式的各个构件进行了详细的描写。郭文认为NP1倾向于由表有定的名词性成分充当,NP1可充当施事、客体、受事、时间和处所等语义角色。NumP可实现为包含名量的数词短语、包含动量的数词短语和包含时量的数词短语,能够充当客体、受事及时间等语义角色。

第三章“V+了+有+NumP”结构的语义特点

3.1“V”的语义特征

“V+了+有+NumP”结构对“V”有一定的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进入该结构。我们检索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BCC)、媒体语言语料库(MLC)、语料库在线四个语料库,共筛选出435条有效语料,对结构中的动词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本文采用刘月华(2004)的动词分类,把动词分为动作动词、状态动词、关系动词和能愿动词四类。我们对语料中的动词进行统计和分析之后发现,动作动词、部分状态动词、还有一类后接补充成分与动词构成短语的动词能够进入“V+了+有+NumP”结构,关系动词和能愿动词不能进入该结构。从语义上看,“V+了+有+NumP”结构中的“V”具有及物性、持续性和自主性的特征。

3.1.1选择限制

“V+了+有+NumP”结构对“V”是有选择的,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进入该结构。刘月华(2004)介绍了多种动词的分类方法,比如按及物性分类、按所带宾语分类、按持续性分类等。我们按照其中一种分类方法把动词分为动作动词、状态动词、关系动词和能愿动词四类,分析“V+了+有+NumP”结构对动词的选择。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第五章“V+了+有+NumP”与“V+了+NumP”的对比分析

5.1句法差异

我们先比较“V+了+有+NumP”结构与“V+了+NumP”结构在句法上的差异,讨论两个结构“有”的差异和“NumP”的差异。此外,“V+了+有+NumP”与“V+了+NumP”结构对其共现成分的限制不同。

5.1.1“有”的差异

“V+了+有+NumP”与“V+了+NumP”在形式上明显的区别即有无“有”。我们在前面句法、语义章节指出“V+了+有+NumP”结构中的“有”处在虚化过程中,能表示一定的实在意义,又承担了一定的语法功能。“V+了+NumP”结构相比“V+了+有+NumP”结构缺少“有”。例如:

(1)“我们在这儿呆了有两个小时了,”何塞指了指烛台说道,“一支蜡烛正好点两个小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绿房子》)

(2)这妇人却深深万福,叫了声姊姊,道:“我是他妈给娶的,娶了有两年了。”(朱湘《江行的晨暮》)

(3)我一下子吃了十个香蕉有事吗?(网络问答《快速问医生》)

(4)人民币升值2%,出口汽车的成本就提高了2%。(2005《文汇报》)

例(1)(2)中“呆了有两个小时”“娶了有两年”属于“V+了+有+NumP”结构,例(3)(4)中“吃了十个香蕉”“提高了2%”属于“V+了+NumP”结构。

5.2语义差异

“V+了+有+NumP”结构与“V+了+NumP”结构语义上也存在差异。我们在语义部分论证了“V+了+有+NumP”结构能够表示“大量”义和“估测”义,本部分我们也将从“大量”义和“估测”义角度来分析“V+了+有+NumP”结构与“V+了+NumP”结构在语义上的差异。

5.2.1有无“大量”义

“V+了+有+NumP”结构有“大量”义,而“V+了+NumP”结构没有“大量”义,下文我们主要从“NumP”的差异及共现成分的差异这两个角度来考察这两个结构的语义差异。“V+了+有+NumP”结构中“NumP”不能是绝对小量成分,共现成分一般是表示大量或是表示夸饰语气的词,而“V+了+NumP”结构都没有这个限制。

一、“NumP”的差异

“V+了+有+NumP”结构有“大量”义,所以结构中的“NumP”不能是绝对的小量成分;但是“V+了+NumP”结构中的“NumP”没有这个限制,可以是绝对的小量成分,可以反推出“V+了+NumP”结构本身没有“大量”义。例如:

(19)从我们的开道车上走下一个官员,与大墙下的门卫嘀咕了有两分钟,我们的汽车才缓缓驶入。四野是狂风劲草,大有藏龙卧虎之势。(1993《作家文摘》)

(20)他的头发白了有一半儿,眼镜后面的那张看上去极平常的脸,也苍老得离开37岁老远。(1994《报刊精选》)

(21)在我和老胡一直纠结了有一天之后,终于我“失败”了,今天去把头发染回来了。(新浪微博)

语言学论文参考

第六章结语

6.1本文的主要内容

现代汉语中,“V+了+有+NumP”结构比较特殊,有虚化成分“有”,能够表达主观“大量”义、“估测”义。前人针对这个特殊的“V+了+有+NumP”结构展开了许多研究,但就目前成果来看,前人研究对该结构的讨论还不够全面,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挖掘“V+了+有+NumP”结构的特点。我们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考察“V+了+有+NumP”结构的特点,并将该结构与相关的大量结构、相似的V+了+NumP”结构进行了对比。通过大量的考察分析,力求对这一特殊结构得到更全面、准确的认识。

首先,从句法层面对“V+了+有+NumP”结构的句法成分、句法功能和共现成分三个方面进行考察。“V+了+有+NumP”结构中的“V”之后有带宾语和带补语两种情况;“V”之后紧跟完成体标记“了”,表示“V”动作的完成,一般不能省去或删除。在前人研究及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当“V+了+有+NumP”结构没有表示大量的成分或是表示夸饰的语气词与之共现时,“有”倾向于出现;反之,“有”不强制出现,“有”不出现时原句语义也基本不变。当结构中“NumP”是绝对的小量成分时,“有”一般不能出现。结构中“NumP”可以是名量型、时量型和动量型三类。并且“NumP”有时由数词加量词组成,有时只有数词没有量词。其中,数词又可以分为约数和确数两类。此外,“V+了+有+NumP”结构能够作为句子的谓语成分,也可以独立成句或充当复句中的一个分句。我们考察之后也发现“V+了+有+NumP”结构可以和副词、形容词共现。其中,副词的位置比较灵活,有“副词+V+了+有+NumP”“V+了+副词+有+NumP”“V+了+有+副词+NumP”三类。与形容词共现时,只有一类即“V+了+有+NumP+A”,值得注意的是进入该结构的形容词要与结构的语义相容,一般如“大、多、深、久、长、高、远”等的形容词才能进入。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