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论文哪里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幼儿哲学启蒙的内容聚焦于中国传统哲学,开掘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与育人价值,为幼儿拨散迷雾,破除桎梏以获得精神之盈润与身心之安顿,亦是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路径。
绪论
二、文献综述
本研究的文献搜索途径主要是网络检索和书籍查阅,网络检索主要通过中国知网、维普、读秀、施普林格等检索工具,书籍查阅主要依托本校图书馆资源及文献传递资源。文献综述主要通过查阅文献对原创图画书、儿童哲学教育、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儿童哲学探索以及基于图画书的幼儿哲学启蒙教育实践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原创图画书的相关研究
1.原创图画书的概念
“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认为图画书通过文字与图画的融会贯通向读者传达更为完善的内容和更加强烈的情感。[2]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认为图画书的本质仍为文学作品,其特殊之处在于图画书是图文交织,共同叙事并共同表达一种情感的特殊文学作品。[3]梅子涵也阐述了类似的观点,肯定了图画书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与独立的表达体系,完美融合了艺术、文学与教育三者,并进一步指出图画书中的图画并非仅是对文字的解释,而是具有文字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4]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图画书文字与图画的关系入手揭示图画书实质,进而界定图画书的概念,并在只有图文的相互融合才能成就高质量的图画书这一观点上达成共识。
虽然“图画书”的概念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原创图画书”的概念解释尚未统一,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自身对原创图画书的理解。吴晓月从出版的角度出发,指出原创儿童图画书是将引进翻译的外国图画书排除在外的,由大陆出版社和出版人策划出版的儿童图画书。[1]王萍立足于图画书的原创性,指出原创图画书是一类作品中内含文字与图画均为作者首创,形式与内容极具鲜明个性的图画书。[2]吴楠从创作者与出版社的国别出发,将原创图画书界定为新世纪以后,图画书内容和图片均由中国籍作者创作并由国内出版社出版的图画书。[3]陈云从创作者与目标读者的国别、故事内容的选择角度出发,认为原创图画书是由中国创作者自主构思主题与创作,在故事情节、图文风格以及版式设计上均植根于中国大地,蕴含中国文化气韵,潜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符合中国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的文学作品。[4]许婷婷聚焦传统文化内核增加了“蕴含传统文化精神”这一界定。
第二章基于原创图画书的幼儿园传统哲学启蒙教育行动研究准备阶段
第一节研究背景
一、研究地点
本研究的地点选定为山东省济南市J幼儿园(以下简称J园)。J园成立于1981年,是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直属公办幼儿园,也是省级示范幼儿园、山东省十佳幼儿园,共设有6个教学班,大、中、小班各2个。研究者将J园作为研究地点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J园秉持的教育宗旨与传统哲学启蒙教育追求的目标相契合。J园自办园以来始终秉承“赏识教育——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以“赏识教育”鼓励幼儿积极探索与思考,并尊重孩子每一次成功的体验,寻求和创造自己人生的意义。而传统哲学启蒙教育通过引导幼儿探讨传统哲学问题所指向的也是幼儿内心的丰盈,进而构建自己的意义世界。因此,两者之间是互通的、契合的。
第二,J园管理层与教师对本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J园园长深感中国传统哲学的魅力,自任职以来一直倡导教师跳出幼教界,从哲学的角度看幼教,并定期向教师推荐与中国传统哲学相关的书籍(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幼儿园中初步形成了学习中国传统哲学的氛围,亦激发了教师对本研究的兴趣。
第三章基于原创图画书的幼儿园传统哲学启蒙教育行动研究实施过程
第一节基于《梅雨怪》开展“人与自我”传统哲学启蒙教育主题的行动研究
一、《梅雨怪》的传统哲学意蕴分析:人与自我和谐关系的建立
(一)作者信息及内容梗概
《梅雨怪》出自著名原创图画书大师熊亮之手,熊亮一直秉持我国图画书应以自己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以本土表达方式为主,以继承和发扬传统美术为理念。[1]《梅雨怪》便是熊亮探索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杰出代表作品。
《梅雨怪》以江南地区连绵的梅雨季为故事背景的原型,讲述了“梅雨怪”坦然面对连绵雨季的故事。“梅雨怪”住在整日下雨的大雨山里,它的床铺没一个角落不是湿答答,身上没一块地方不是潮乎乎,衣服没有一次晒干过……面对如此糟糕的生活环境,它仍然保持平和的心态,从不抱怨,每天将自己的房间收拾得井然有序,出门散散步,顺道看望不愿出门的朋友,也时而邀请朋友们一起吃饭,在这无法改变的困境中,“梅雨怪”始终保持着泰然自若的心境,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个清晨的来临。整篇画面采用水墨画艺术风格,墨色的虚实浓淡渲染出阴郁压抑的情感氛围,气韵渲染极具中国味道,将大雨连绵的阴沉与压抑绘于纸上,愈加彰显了“梅雨怪”在面对无法改变之困境时心态上无可估量的强大力量,它与天地共生,又不囿于天地,携着超然心境游于天地之间,传达人与自我和谐统一的至高境界。
第二节基于《两个小妖精抓住一个老和尚》开展“人与他人”传统哲学启蒙教育主题的行动研究
一、《两个小妖精抓住一个老和尚》的传统哲学意蕴分析:以“仁”为核心的人我关系
(一)作者信息及内容梗概
《两个小妖精抓住一个老和尚》由黄小衡著、李卓颖绘,文字简洁明朗,富于故事性,彩墨画的艺术形式更具中国味道,与文字互为补充,扩展了故事的叙事空间和表现张力。与近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原创图画书不同,该图画书于“妖精抓和尚”这一颇具中国民间故事趣味的叙事框架下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基于儿童立场建构起了一个充满儿童哲学意味的中国式童话,在传统价值观中推动儿童深入思考人与人的关系。
《两个小妖精抓住一个老和尚》讲述了两个小妖精“听我说”和“就这么办”成长变化的有趣过程:两个小妖精巡山时抓住了老和尚,一心等待大王回山共享美食,等待过程中两个小妖精打猎给老和尚吃,但老和尚宁可饿着也不吃肉。眼看着老和尚饿得奄奄一息,小妖精决定下山潜入村子里偷师学艺,学会了很多美味的饭菜,与村民们、老和尚建立了真诚友善的关系,两个小妖精也爱上了人间的美食,一点也不想吃人肉了……
结语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1]是教育一直以来自我警醒的信条,也是儿童哲学的初衷与旨归。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生命的和谐,关注精神境界的充盈,亦是破除当代儿童哲学趋于功利化与工具化等异化现象的有效“解药”,而我国原创图画书根植于传统哲学底蕴的挖掘与建构,是拉近幼儿与传统哲学距离的有效载体。因此,基于原创图画书开展幼儿园传统哲学启蒙教育是一次崭新的尝试,是浸润心灵的道德工程,更是迸发生命力的尽兴之旅。
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体研究范式,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为具体研究方法,选择J园大二班37名幼儿为研究对象、教师T1为研究合作者,开展了以“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幼儿园传统哲学启蒙教育活动,并取得了包括幼儿的传统哲学素养获得启蒙,积极探索与思考人与自我、他人和自然的关系;幼儿教师的专业认知与能力获得发展;传统哲思“走进”幼儿园,促进了文化传承;研究者自身的专业认知和研究能力获得提升在内的四大成效,最终为幼儿园与幼儿教师提出相应教育建议,以期共同促进基于原创图画书开展幼儿园传统哲学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索。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幼儿哲学启蒙的内容聚焦于中国传统哲学,开掘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与育人价值,为幼儿拨散迷雾,破除桎梏以获得精神之盈润与身心之安顿,亦是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路径。与此同时,本研究选取优质原创图画书作为开展幼儿园传统哲学启蒙教育的载体,充分挖掘原创图画书的哲学育人价值,亦符合当前国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主张与倡导。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