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二孩家庭中家长对大孩教养方式的调查思考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52555
  • 论文编号:el2021122422480825884
  • 日期:2021-12-2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幼儿教育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学无止境,家长要加强学习意识,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升家庭教育素养。家长可以多向幼儿园教师了解大孩在园的情绪变化与表现,积极参加幼儿园或社区的育儿知识讲座,学习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技巧;向身边二孩家庭交流育儿经验,借鉴其他家庭有效处理二孩矛盾的方法;通过查阅学前教育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书籍丰富育儿理论素养,更好的关注大孩心理变化;利用网络查询与借鉴优秀育儿案例,及时更新育儿知识体系,让家庭教育的有效性更有保障。家长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内化提升为自己的育儿观念。只有家长不断学习并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才可以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多变的环境时探索出更科学有效的教养方式。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本研究以“二孩家庭教育”“二孩家庭教养方式”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到国内硕士论文 9 篇,期刊 27 篇,共 36 篇,其中仅有 8 篇文献与二孩家庭中大孩的教养方式直接相关,包括 5 篇期刊论文,3 篇硕士论文。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关于二孩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二孩家庭中家长对大孩教养方式的研究更少。

一、关于二孩家庭教育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学者关于多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有不同的研究重点与倾向,国外文献集中于研究多子女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子女与同胞关系的影响;国内文献集中于研究二孩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现状、二孩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二孩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与改善二孩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国外多子女家庭教育的相关研究

1.多子女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国外没有实施过生育政策,家长没有受到生育数量的限制,学者们的研究对象不限于二孩家庭,而更多是针对多子女家庭中家长教养方式做出相关研究。Aunola 等人(2015)将多子女家庭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分为情感、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三个维度,情感是指热情、回应和参与;行为控制是指自主要求、监控和制定规则;心理控制指的是严厉的惩罚,忽视、强迫等不一样的纪律。[8]Roskam(2009)在研究中指出子女数量多的家庭,孩子更多由母亲抚养,缺乏监督和物质回报;还会受到父亲不一样的管教,缺乏规则与支持;子女性别的不同也会受到父母的差异养育,男孩比女孩受到更高的纪律约束。[9]McHale 等人(2000)在研究中指出父母对不同孩子教养方式的不同取决于父母的性别、同胞的年龄与性别,在家务分配上性别分型特别明显,女孩被分配更多的家务活,如果孩子是男女性别混合的情况下,父母更倾向于与自己性别相同的孩子相处。[10]Barrett Singer(2019)在研究中指出,低学历的父母较少对子女进行差别养育,因为他们具有对同胞之间平等待遇的社会期望敏感;高学历的父母的较多对子女进行差别养育,因为他们对儿童的个性差异具有敏感性。[11]Perlman(1997)在研究中指出父母调节和影响同胞之间的互动,通常是以直接介入同胞纠纷的形式,模拟推理与解决冲突的技巧,孩子也会学习并使用如顺从或观点采择等更有效的策略来解决同胞冲突。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问卷调查对象

本研究主要在华南地区包括福建省和广东省的二孩家庭发放问卷。问卷由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填写,发放问卷 220 份,共回收问卷 220 份,回收率 100%。在剔除无效和异常数据后,最终有效问卷 202 份,有效率 91.8%。研究者使用 SPSS 21.0 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样本特征统计分析结果如表 3.1 所示。

QQ图片20211112111035

表 3.1 样本的统计分析结果(n=202)

由表 3.1 可知,样本中父亲和母亲的比例大约为 4:6;在年龄分布上,30-40 岁居多,占样本 55.%,这与研究者原先的预测相一致;学历上,本科学历的占比最大,为43.1%,其次是大专学历,占比 24.3%,说明在二孩家庭中,父母的学历是比较高的;职业上,企业职工占比最多为 36.6%,家庭主妇占比最少为 7.9%,这也预示着在二孩家庭中,父母要抚养两个孩子与工作是有一定冲突的;在家庭经济状态上,“一般”的经济水平占比最大,为 73.8%,其次是“较好”的经济水平,占比为 15.8%,侧面反映了二孩家庭的父母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才可以维持家庭的日常生活开销;大孩性别的男女比例大约为 6:4;大孩年龄在 6-7 岁分布最多,占比 53.5%;二孩性别的男女比例为4.5:5.5;在大孩与二孩的年龄差上,相差 0-2 岁最多,占比 41.1%,相差 3-4 岁和 4-6岁分别占比 34.2%和 24.8%。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


第一节 现状分析

结合对二孩家庭家长的问卷与访谈结果,对大孩教养方式的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对比不同父母的教养方式,发现父母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以下从二孩家庭的教养分工、父母对大孩的教养方式、教养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情况、父母对大孩的同胞接纳教育、对同胞关系的处理以及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大孩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二孩家庭中的教养分工

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一书中指出,抚养工作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性抚养,即给孩子提供生理上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社会性抚养,即给孩子提供社会上的需求。[79]在中国社会,每个孩子都有专门的人负责对其教养及管理,这些人包括父母、祖辈、姑姑等。在教养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即孩子的父亲与母亲,处于次要地位的即祖辈。研究表明,不同的家庭结构相应伴随着对孩子不同的教养分工格局。[80]本研究样本中的二孩家庭教养分工的具体情况如表 4.1 所示。

表 4.1 二孩家庭教养分工的具体情况(n=202)

表 4.1 二孩家庭教养分工的具体情况(n=202)

由表 4.1 可知,在二孩家庭教养分工上,和祖辈同住的二孩家庭共占比 62.8%,说明大多二孩家庭为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其中,和祖辈同住,由祖辈帮忙抚养的情况占比最大,为 36.6%,说明了和祖辈同住的居住模式使得祖辈不可避免的会对孩子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养。其次,不和祖辈同住,父母独立抚养的情况占比为 33.2%;和祖辈同住,但父母独立抚养的情况占比为 26.2%,可以看出父母在教养孩子的人物角色中居于主体地位。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通过对二孩家庭家长对大孩教养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归纳出父母对大孩教养方式在认知、态度、行为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孩产生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

一、认知方面:父母对大孩的教养观不全面

父母对二孩出生后,对大孩应如何教养的观念不够全面,认知上有偏差。父母同胞接纳教育观念模糊,关于二孩出生对大孩产生影响的认知片面。父母缺乏对大孩进行同胞接纳教育的意识,忽略在二孩出生之前与大孩做好沟通交流工作的重要性,日常亲子互动中也欠缺与大孩沟通的方式技巧。有的父母认为二孩出生对大孩仅存在积极影响,或仅存在消极影响,甚至还有父母认为二孩出生对大孩没有产生影响。认知不全面会导致父母对大孩教养的内容只涉及到其中几个方面,父母应当对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引起全面且足够的重视。

二、态度方面:父母对大孩教养态度欠佳

二孩出生后,父母存在情感偏颇,对大孩忽视程度增加,缺乏耐心。虽然二孩出生后有接近一半的父母表示自己增加了对大孩的情感关爱,用肢体或口头语言对大孩表达关爱的次数变多。但仍存在有部分父母对大孩因二孩出生产生的不良情绪持放任与忽视态度。父母在二孩出生后减少了原本对大孩投入的精力与注意力,忽视大孩的想法,更关心二孩。有的父母情绪控制能力差,甚至会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大孩身上,不尊重大孩。较多父母认为二孩出生后,自身对大孩的教育重视程度提高了。父母对大孩的期望值较高,希望大孩能更加懂事独立,能帮忙照顾二孩,为二孩树立榜样作用。相比二孩,父母对大孩的要求更高,也更加严厉。

.....................................


第五章 对策建议与研究反思


第一节 改善二孩家庭家长对大孩教养方式的建议

一、增强学习意识,树立科学育儿观念

学无止境,家长要加强学习意识,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升家庭教育素养。家长可以多向幼儿园教师了解大孩在园的情绪变化与表现,积极参加幼儿园或社区的育儿知识讲座,学习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技巧;向身边二孩家庭交流育儿经验,借鉴其他家庭有效处理二孩矛盾的方法;通过查阅学前教育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书籍丰富育儿理论素养,更好的关注大孩心理变化;利用网络查询与借鉴优秀育儿案例,及时更新育儿知识体系,让家庭教育的有效性更有保障。家长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内化提升为自己的育儿观念。只有家长不断学习并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才可以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多变的环境时探索出更科学有效的教养方式。

二、经常与大孩沟通交流,关注大孩心理和行为变化

真正的教育以尊重为基础,尊重是爱的前提条件。[97]家长在计划生育二孩之前就要尊重大孩的想法,让大孩有知情权,与大孩做好沟通交流并争取得到大孩的同意。在平时可以通过带大孩观看有兄弟姐妹共同玩耍的动画片或绘本等方式进行同胞接纳教育,向大孩传递二孩出生对他带来的意义与价值。给大孩一个逐渐接受二孩的缓冲过渡期,可以让大孩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二孩的到来。面对二孩出生后大孩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家长不应熟视无睹,更不应一味苛责。包容和关爱是大孩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避免大孩产生退行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包容大孩,用肢体、口头语言等方式表达对大孩的关爱,满足大孩的情感需求。在空余时间多陪伴大孩,增加与大孩亲子互动的次数,适时给予表扬与奖励。即使是白天忙碌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的家长,也可以利用晚上睡前的时间与大孩聊天,及时了解大孩的想法与诉求。家长在扮演好引导者和教养者的角色的同时,也要帮助大孩树立正确角色意识,适应从“独生子女”到“哥哥姐姐”的角色转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大孩接纳二孩,让大孩看到二孩出生对他带来的好处与价值,帮助大孩形成对弟弟妹妹角色的正确认知。父母倾注温情的陪伴与引导可以提高大孩的安全感,促进大孩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