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哪里有?本研究以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相关国内外文献研究结果,从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学前教育管理者与参与者等多元维度为调研对象,通过收集法规、政策、制度、规划、统计表等文件,同时进行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调研,使用 SPSS 26.0 进行综合统计,对成都市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进行结果分析,最后提出改进建议与对策。
第一章 绪论
1.2.1 国外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研究,基本围绕在政策法规、师资队伍和质量保障等三个层面。
1.2.1.1 政策法规方面
各国研究者探索学前教育普惠性政策制定:根据对国外著作和法律法规的考察,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意识到学前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2]。学前教育管理得到陆续强化,学前教育幼儿园制度相继革新,提升了学前教育的建设进度[3]。很多国家已逐渐意识到将学前教育归属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国外学者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前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明晰了主管部门在为学前教育供给公共服务方面的主要职责,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文件。如日本政府以发布法律的形式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颁布《幼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确保幼儿教学制度的正常开展,完备各类幼儿园教学设施,从而获得提振儿童教学的目的。再如,美国的《儿童保育法》,以及法国制定的《分权法》和《教育法典》等一系列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国外学者关于政府对学前教育干预和财政预算法规探究:许多外国政府都已颁布了法律来保证对幼儿园教育的强制性财政预算。例如,日本、挪威实行国家、地方政府和家长共担教育财政预算的制度。英国的《拨款法》都依靠使用制定强有力的法律保证了学前教育的财政预算到位。此外,例如,英国 EPPE 项目为推进学前教育平衡的普及、提高教育质量、维护家庭权利、制定利害攸关的政策供给了强力的支撑。经研究证实,目前幼儿市场已经开始出现市场失控的情形,部分民办幼儿园的服务和质量令人担忧,尤其是优质学前教育服务更是令各方都感到负担沉重。政府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缺乏干预和财政支持,致使学前教育供给存在严重困难。由于家长对幼儿园的相关信息了解不够,很多家长无法区分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这就给孩子进入幼儿园带来了困难。
第三章 成都市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结果描述
3.1 调查结果回收概况
3.1.1 政策文件及数据采集统计情况
主要通过浏览官方网站、公众号及进行实地考察等各种方式,收集成都市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其载体幼儿园的具体分类结构、数量及布局情况和阶段性建设成果,并将其进行归纳整理,如表 3-1 所示。
通过分析上表中的量化数据可知成都市普惠性学前教育概况,相关政策、制度与规划设置基本完备,确定了当前三大类幼儿园分类结构,同时对市内幼儿园数量及布局情况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小结了阶段性建设成果相关情况。力求为后续调查研究做好前期工作准备,做到对研究对象和内容提前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以避免出现实际调研过程中出现偏差。
第五章 成都市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对策与思考
5.1 政府统筹管理,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笔者认为成都市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治理在目标上就是一定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政府统筹管理,协调学前教育的治理和自治两种形式共生,充分发挥多方主体的作用,经过多种保障体制机制,全力实现“有限政府,规范市场,专业社会,自主学校,自觉公民[34]”,推进成都市普惠性学前教育科学有序地发展,促成学前教育基本服务均等化,让居住在成都市全市范围内的学龄前孩童都共同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基本权利,保障学前教育的优质普惠性资源和整体覆盖率的稳步提高。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夯实国民教育体系结构完整性、稳健性及构建和谐社会建设。
5.2 强化意识宣传,引导多方主体共建普惠性学前教育
首先就职能管理部门来讲,更是要首先转换相关负责人的思想观念,并主动将自身角色从吹哨者向执行者进行转变。要自动引导多方主体积极参与,主动共建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政府首先要明晰思想观念与意识在其中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在控制人类行为中产生主观意识的起源,必须强化意识的培养,将其体现在各个公众个体的思想观念上来。通过多种信息化的媒体介质,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思想意识的正向宣扬,吸引各方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促进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要做好广大普惠性幼儿园教职工的观念与认识,是大家深刻明白工作的真正价值,从道德层面切实提高站位,扎实做好教学服务工作。
公共服务(产品)理论认为,安排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机制,能使各种公共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平衡[35]。因此,针对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新问题,需要在社会治理格局的大前提条件下,做好治理主体角色的转换,力争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具体做法为一方面是要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地参与到普惠性学前教育领域进来,体现政府为根本指导导向,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多方动力全面加入的“一主导多元化”全民供给体制。另一方面则是设立多元主体协作运行平台与通道,构建公开和动态平衡的治理体系,最大化地发挥多元主体的参与主动性。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相关国内外文献研究结果,从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学前教育管理者与参与者等多元维度为调研对象,通过收集法规、政策、制度、规划、统计表等文件,同时进行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调研,使用 SPSS 26.0 进行综合统计,对成都市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进行结果分析,最后提出改进建议与对策。
第一,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服务问题是一个较复杂、较宏大的问题。近年来,成都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建设卓有成效,不断向更高要求大步迈进。但当前成都市普惠性学前教育仍然存在着供给不充分、资源不均衡、需求不强烈、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说明成都市普惠性学前教育仍处于发展的攻坚阶段,其公共服务体系亟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第二,普惠性学前教育由谁来提供(供给主体)、提供什么(供给内容)、如何提供(供给方式),这个问题贯穿本论文始终,如何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这是一个关键的话题。而构建一套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机制、需求机制和运行机制,是促进成都市相关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而这是在“多中心治理”理念基础上提出来的,需要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运行机制。
第三,在当前需要凸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思路与理念。针对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新问题,需要调整治理主体角色,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构建起多主体积极协作的合作通道,设立政府起主要引导作用的服务供需机制,争取起到实效。在社会治理格局下,让多元主体加入进来,保障其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促进成都市未来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