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幼儿园园长应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前书写知识。据了解,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幼儿园不开展培训,教师很难主动参与学习或自行进行课外补习。只有提高教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习才会有内在动力。
一、绪论
(三)研究综述
1.核心概念界定
(1)前书写观 “前书写”最早可以追溯到 1966 年 Marie Clay 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到的“读写萌发”。受 20 世纪 60 年代全语言理论思潮的影响,读写萌发(emergent literacy)、书写萌发(emergent writing)等学术理念开始相继出现,直接促进了有关幼儿前书写问题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该理论强调阅读和写作的目的、词汇的功能以及幼儿阅读和写作的真正意义,而不是练习抽象的、孤立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我国最早对前书写话题的研究能追溯到 1998 年陈学群提出来的采用集体教学和区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前书写教育活动①,之后以刘宝根、周兢、虞永平为代表的前书写概念被相继提出。刘宝根从“早期阅读”的视角分析了“前书写”的概念,认为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学习相关技能来表达思想的过程,比如通过绘画、文字或者符号等等。儿童在这些表达过程中会逐渐掌握笔姿势,逐渐熟练应用书写技巧等②。周兢提出,前书写教育活动的重点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注意,收集周围环境中的文本信息,逐步学习和积累一些书面语言的基本常识,包括初步掌握握笔的基本方法,涂鸦和汉字的写作,萌发初步的写作意愿③。虞永平指出,前书写活动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在开始接受正式书写技能教育前,用手中的笔或其他替代物作为工具,通过涂鸦、画画、类似文字而不是文字的符号、接近正确字体等形式传递信息,与身边的同伴及其他成人进行交流,共同分享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读写经验④。此外,研究者陈思认为,前书写是学龄前儿童在掌握正式书写知识和技能前,通过积累日常书写经验和写作工具,从不会写到掌握书写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二、幼儿园教师前书写观及其教育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幼儿园教师的前书写观
本研究从幼儿前书写内涵、前书写价值、前书写目标和前书写指导方式四个维度,了解幼儿园教师的前书写观念。数据结果如表 2-1 所示:
如表 2-1 所示,幼儿园教师对前书写内涵、前书写价值、前书写目标和前书写指导方式认识的平均得分率分别为 62.20%、73.20%、52.45%、31.95%。总体而言,幼儿园教师具有较好的前书写观念。在前书写观的四个维度中,教师对前书写价值的认识得分最高,达到 73.20%。但是,教师对前书写指导方式的认识较为薄弱,仅占总数的 31.95%。
三、影响幼儿园教师前书写观及其教育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对前书写教育没能给予足够重视
教师对前书写教育的理解直接指向教育工作的落实,研究者对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前书写的内涵和意义,仅凭借字面意思去得知。虽然教师知道前书写是正式写作前的准备,但仍然是不完整或不精确的,在进行前书写活动时,他们会默认前书写就是绘画或正式书写,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前书写理论知识不足,对前书写教育的认识片面,出现教师指导重技能训练轻兴趣培养的问题。
访谈片段(选取较为典型的访谈记录):
研究者:“您认为的前书写活动包括哪些?”
教师 1:“前书写”,我们没有听过,所以也不会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没有相关的培训。
教师 2:“前书写”按照字面意思应该就是提前书写,提前书写不就意味着提前教授书写汉字的内容,好像与《指南》精神违背了。
教师 3:“前书写”,我听过这个词,但是具体指什么我说不清楚,平时我们也不会开展相应的前书写教育活动。
通过与教师的访谈得知,6 名教师听过“前书写”,了解前书写是早期阅读的一部分,但不清楚前书写和书写有什么区别和界限?半数以上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恐文字”现象。他们怕一出现汉字就被指责为“小学化”,这会阻碍开展与书写相关的活动。这也是为什么幼儿园教师只关注幼儿的书写动作,忽略汉字的笔顺和空间结构特点的主要原因。由于教师对前书写的误解和对“书写”的恐惧,影响了前书写作品的质量,缺少对前书写发展有效地教学策略,因而无法对幼儿进行有效地引导。因而,教师的前书写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和重视。总之,由于教师对前书写活动的错误认识和缺少对前书写相关核心知识的了解导致了幼儿园教师前书写观及其教育行为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幼儿园教师欠缺有关前书写指导的专业知识
教师之所以过于重视前书写作品质量,是因为教师对前书写教育的指导缺乏发展性。教师指导在教育工作中扮演着无比轻重的角色。前书写教育中教师指导的发展性体现在以幼儿为主体,对幼儿自身前书写能力、前书写兴趣等方面作出适当的评价。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对幼儿此方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学习过程和方法等方面,很多教师不注重对幼儿的情感体验进行评价,忽视幼儿情感表达和书写体验。在幼儿们的写作和绘画活动结束时,老师往往会表扬那些完成得很好的幼儿,却很少评价那些在其他方面取得进步的幼儿,比如写作姿势,兴趣表达等,以至于有些幼儿会问“老师,我画的好吗?”。“幼儿园教育评价应该具有发展性,多标准,重过程,多角度的特点。”《纲要》明确规定,教育评价是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特别提到要全面认识幼儿发展,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注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性,社会性和实践能力的倾向。
四、幼儿园教师前书写观及其教育行为的改进建议
(一)加强职前职后教育,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前书写观
从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园教师的前书写观及其教育行为存在问题,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教师没有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知识结构单一,只具备相关学科的专业常识。在前书写活动过程中,教师重知识轻兴趣,重结果轻过程。在活动中,他们对教什么(what),怎么教(how)有着不确定的态度。因此,需要通过职前职后培训来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前书写观。
幼儿园教师的职前教育主要是学生时期所接受的正规师范教育。幼儿园课程、五大领域活动的设计、幼儿发展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是学前专业的学生所必修的基础课程,职前教育应注意引导教师对本专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相关理念渗透到活动的实施中。例如,幼儿园可以设立帮带制的新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在新教师入园后,由熟手型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带,从而快速提高新手型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在实行帮带制的过程中,幼儿园可以为新手教师们设定统一的成长目标,“帮扶”小组可以自由选择培养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新手型教师的素质,幼儿园还需要定期对熟手型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育观念。
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教育通常以园本培训为主。经访谈发现,幼儿园教师表示外出培训的机会少。由于经费不足,一人一岗,教师工作高压大等原因,现在最常用的培训模式是园本培训。园本培训以专题讨论、讲座、评估为主,专家讲座次之,主要以走出去,请进来形式进行。选派当地教师接受培训或邀请知名专家授课,邀请当地优秀教师进行交流。教师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学上,关于前书写的培训基本没有。与此相关的只开展了“幼小衔接”主题的培训。培训方式多为灌输式,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培训后没有相应的后续实践指导。虽然强度很高,但能吸收的并不多,训练的实际效果也不是很明显。通过对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幼儿园缺乏对教师的前书写相关知识的培训。很长一段时间,幼儿园缺乏对教师前书写观念的正确引导,导致教师对前书写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少有前书写活动或前书写内容小学化。幼儿园要重视教师前书写知识的培训和学习,让教师接受专业的教学指导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可以互相讨论和交流经验,从而提高教师前书写活动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前书写观念。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