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符号学视角下5-6 岁幼儿对“祖国”理解的探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9855
  • 论文编号:el2021121519593426556
  • 日期:2021-12-1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学前教育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在国家地理认知层面的理解比较浅显,只限于对周边环境的认识,这也是限于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从周边环境出发,幼儿对家乡的景点的把握高于对其他城市景点,也是由于对家乡的景点和自己喜欢去的场所印象深刻。但现在幼儿也能够知道其他城市的名称及景点,得益于社会的发展,现在旅游的便捷,大众媒体信息资讯的传播,都能够拓展幼儿的认知,使得幼儿不仅对周边环境有所认识,但并非所有幼儿都能经常出去旅游,因此,除了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地理知识的信息,运用电视、电脑等社会化渠道也是幼儿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 1 章 绪论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祖国

“祖国”一词源于拉丁文“patre”,英文为“patriotism”,也通常用“homeland”、“motherland”或是“fatherland”表达。“祖国”在《当代汉语词典》当中的解释是“自己的国家”,除此之外在其他权威辞书以及中国知网各文献中很难找到对“祖国”精确的定义性描述,这也反映出“祖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顾炎武提出中国概念的核心是传统文化,因此“祖国”的核心也是包含了各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王正平(2001)提出祖国包含了自然、社会、政治三大要素③。杨刚(2008)认为祖国由国土、国民与国家组成④。博士研究生李乐 (2009)认为“祖国”一词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具有文化和符号的意义①。佐斌(2000)认为对一个国家概念的理解分为知识和观念亚系统与情感与评价亚系统,认知成分包含了对身份特征、国家地理知识、国家象征的认知,情感成分归纳为国家身份的重要性、对国家的依恋、归属感以及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等情感②。这片祖祖辈辈生活过的自然土地,经过历史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已凝结成整个群体特有的符号,也因此人们对于这片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作为一个中国人,祖国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同胞情谊早已形成了一种神圣的符号、一种民族的历史记忆和一种千丝万缕的情结,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国”是传统文化及其载体的结合体。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社会领域也提到幼儿的归属感的发展,其中对学前儿童每个年龄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如:4-5 岁幼儿能说出自己的家乡,知道当地的代表性建筑或景观;知道自己是中国人;5-6 岁幼儿能感受家乡的变化,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知道国家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③。总而言之,对国家的理解既有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更有对概念背后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的认知。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幼儿对“祖国”的理解包含在国家意识的范畴内,但由于 5-6 岁幼儿对“祖国”的理解尚不能达到理解国家抽象内涵的阶段,因此本研究中“祖国”的内涵包括了认知与情感两个维度:在认知维度包括对自己国民身份的认知、对国家符号的认知、对国家自然人文景观的认知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情感维度包括对国民身份的认同感、国家归属感以及国家自豪感。

学前教育论文怎么写


第 3 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1.1 5-6 岁幼儿对“祖国”整体概念与具体内涵的理解程度

根据文献综述,关于“祖国”的定义较为抽象,各学者的定义存在交叉与拓展的现象,使得祖国内涵由具体到抽象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在研究中不能完全适合于幼儿的经验发展特点,因此,本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祖国”内涵的总结,根据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对国家内容维度进行了具象化的划分:①“我的祖国”,幼儿对祖国的整体认知与情感以及幼儿对国家符号的了解;②“国民身份”,幼儿眼中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形象区别,以及对中国人身份和日常活动的了解与认同;③“传统文化”,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为切入点,表现出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④“国家地理知识”,幼儿自身所处地区的著名景点以及所处地区环境的认识。结合中国的特点以及幼儿年龄阶段的特征,对 5-6 岁幼儿对“祖国”可理解的内涵进行梳理与划分。

3.1.2 运用符号学理论对 5-6 岁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本研究在收集幼儿四个主题的绘画作品的基础上,从符号学符形、符义、符用三个维度,解读幼儿对祖国的理解,总结出幼儿在表达“祖国”时符号选择和使用的特点,让他们诉说画中的“故事”使幼儿在绘画后对自己作品的解读为作品增添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们把握幼儿心中的“祖国”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与认知的途径,同时发现学前儿童通过符号的使用表现出对内心情感的方式。使用儿童艺术作品来建立儿童对特定学科领域的想法和思想的方法已成为公认的研究方法,5-6 岁幼儿根据他们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中的相关经验来画心目中的“祖国”系列主题的绘画,观察幼儿作品中线条、形状、组合和颜色的使用,挖掘幼儿使用符号的特点,通过绘画能够帮助幼儿将思想外化,构成一个富有表现力的领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幼儿如何看待祖国。


第 5 章 从符号学视角解读幼儿对祖国的理解


5.1 从符形学角度解读 5-6 岁幼儿对祖国的理解

符形学包含了符号的各种形态,符形学问题包括了感知符号、艺术符号和符号的实际使用等①。绘画作品中呈现出的符号文本是多种多样的,如图形符号、色彩符号、人物符号等,符号本身没有任何内在意义,但它又可以是表达意义的任何事物。当我们赋予符号以意义时,在绘画作品中都呈现出不同的含义。

5.1.1 绘画作品中的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顾名思义,是指用图形来传达某种信息的符号。5-6 岁幼儿逐渐开始注意到物体的写实,他们努力尝试用各种线条和图形——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来提高形象与真实参照物之间的相似性。如图 S01-1,幼儿画的是战争的场面,里面包含各式各样的武器,区分每个武器分别是什么,要通过图形符号表示。在幼儿的认知中,火箭的外形头部是三角形,中部是长方形和尾部是环形;坦克则是长方形、椭圆形和圆的组合,幼儿通过对基本图形的组合,把实物的本质抽象出,从意象到再现事物的过程,使人能够轻易地辨认出幼儿所要描绘的对象。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


5.2 从符义学角度解读 5-6 岁幼儿对祖国的理解

符义学即符号意义的传达和解释,即符号与所指谓之间的关系,主要包含了感知、接收和解释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也分别对应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第一性、第二性和第三性。

5.2.1 对符号的感知

一个符号的使用能够用其他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是不同的,这也强调了幼儿所处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探讨符号如何被幼儿感知,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符号意义是需要被感知的,生活中到处呈现的都是刺激,都是可感知到的事物,但不一定都导向认知,只有一部分映入眼涌入耳,成为被感知的事物。在对幼儿的访谈及对幼儿的观察中发现,环境是影响幼儿对符号感知的重要因素。而儿童的发展是多层次环境关系的复杂的嵌套结构,幼儿自出生最先接触的环境便是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会有意或无意的把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想让幼儿感知的事物直接或间接的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对外部的世界有初步的认知。在访谈中我们也能够发现能够对祖国各个维度理解深入的孩子,她的家庭因素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有的 5-6 岁幼儿能够对中国以及世界地理位置、地图形状都有大致的区分,甚至有的孩子对世界乃至宇宙都有一定的了解。究其原因,是家中长辈为她准备了很多有关地理的读物,并会给她讲解相关知识,即使她并没有什么出国的经验,也能够掌握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有关外国的地理知识;有关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如此,因为“我看过故宫二十四节气绘本,妈妈买的”以及“我家有二十四节气的书”,所以他们提到二十四节气能够说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两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节气歌。


第 6 章 反思与建议


6.1 反思

6.1.1 社会发展对幼儿理解祖国的冲击

5-6 岁幼儿对祖国的理解处于具体举例阶段,由于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认知处于前运算阶段,在对国家符号的认识中,幼儿对货币、国旗、国徽的认识程度高于国家名称和地图,由此可见幼儿对有自然实体的国家符号的认知程度会高于抽象的概念。因此,我们可以探寻更多拥有具体形象的国家符号以加深幼儿对祖国的认知。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使用货币的机会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网上支付和刷卡,幼儿能够使用真实货币的机会就更少了,并且新一代货币与之前从大小到颜色都有所不同,使幼儿对我国货币的认识增添了许多的不确定,但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也是一个重要的符号,因此,是否需要教幼儿使用货币,如何使幼儿对货币的认识更加明确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对祖国的认识,幼儿对祖国的情感也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5-6 岁幼儿的情感发展处于具体形象阶段,与认知水平有关,因此幼儿对祖国的情感要和具体事例结合起来,处于萌芽阶段,具有具体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幼儿对祖国的情感产生于升旗时静静注视国旗伴随着国歌冉冉升起或是成为小升旗手的自豪这些具体事件中,还不能够对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意识的分析。

在幼儿对国民身份的研究中发现百分之百的幼儿能够流利地说普通话,这是普通话普及的结果,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幼儿对方言的掌握几乎为零,现在幼儿还能够分辨出方言和普通话,但再往下一代,我们的方言是否会逐渐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思考方言是否需要传承,并且应该如何传承下去。除了方言的传承,还有民族服饰的传承,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的服饰,但是幼儿对于汉服的认识也较为匮乏,究其原因,汉服经历时代的更替逐渐被日常服饰所代替,直到近些年才重新流行起来,直到汉服的幼儿不多也是情有可原。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