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比较思考[学前教育论文]

  • 论文价格:100
  • 用途: 大专毕业论文 Thesis College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40
  • 论文字数:44589
  • 论文编号:el2021090408363624614
  • 日期:2021-09-0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论文哪里有?本研究对中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和比较当前中班与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上的差异,了解不同的人口学变量下,中班和大班幼儿在同伴交往能为方面的差异,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形成良好同伴交往的相关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研究
徐长宽1(1992)的研究,将中班幼儿分为三类,分别为受欢迎儿童、受反对儿童、受忽视儿童。发现中班的这三类儿童,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解决与其他幼儿的矛盾上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差异。陈益2(1996)在他的研究中,选取了 70名中班幼儿作为被试,观察他们在集体自由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同伴交往行为,研究结果显示,中班幼儿中,具有高认知技能的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要优于认知技能较差的幼儿。认知技能较差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往往会表现出退缩,像老师告状的概率也要大于认知技能高的幼儿。他的研究还表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包括交往策略、解决冲突手段等,可以通过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得到提升。中班幼儿受认知局限加之幼儿同伴交往经验较少,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水平受到限制。
徐仲卿3(2015)的研究中,将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行为分为两类,分别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积极行为包括合作、分享、帮助等,消极行为包括拒绝、冲突、退缩等。在结构游戏中观察两类幼儿的行为特点,研究表明,大班幼儿在区域性的结构游戏中,会表现出更好的同伴交往水平,产生更加积极的同伴交往影响。刘倩4(2016)通过对大班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比较研究发现,大班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论文
.............................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同伴交往
“同伴”是指幼儿具有相同发展水平的个体。“交往”1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交流,表达思想、情感和需要的过程。“同伴交往”2(peer communication)是指同伴之间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交流过程。同伴交往3与亲子交往和师幼之间的互动交往具有很大的差别,幼儿在与家长和教师的交往,会受到认知水平的差异、角色之间交往的服从性和强制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交往的平等性受到影响。幼儿在与同伴进行交往建立在具有相似的认知水平且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存在制约,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其他幼儿进行平等、自由的沟通和交流和互动,并且在与其他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同伴上的认同感,发展自己的社会性,促进自己认知、情感、态度的发展,从而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1.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现状分析2.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现状分析3.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差异分析
研究选取 W 市四所幼儿园和 T 市三所幼儿园,共 54 个班级,25 个中班,29个大班,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师对班级内的全部幼儿进行《4-6 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问卷》的填写。研究对象具体情况见表 1。
表 1 样本量
表 1 样本量
...............................

七、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1.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在亲社会行为这一维度上的差异
研究发现同伴交往能力中的社交主动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以及社交障碍这三个维度中,都是大班幼儿高于中班幼儿,但在亲社会行为这一维度中,中班幼儿高于大班幼儿。也就是说,相较于大班幼儿,中班幼儿具有更高的亲社会行为水平。阮素莲1(2014)的研究表明,中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最高,其次是大班和小班,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幼儿及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幼儿园因素。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但同时幼儿亲社会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其合作、互助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中班幼儿在亲社会行为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分高于大班幼儿,其原因与幼儿及家庭、教师、幼儿园都密不可分。姜勇2等人(2015)的研究表明,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所提升,除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同伴交往的直接经验对自己产生影响,家长和教师也是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重要的中介变量。因此大班幼儿不仅受到更多的同伴因素影响,也受到成人的影响。幼儿进入大班之后,幼儿合作游戏的形式逐渐增多,在集体生活中对于合作、互助的需求也较中班有所提升,因此同伴之间互动的频率和形式也会有所增加。大班幼儿更加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对自我认知逐渐清晰,张丽玲3等人(2010)的研究表明,大班幼儿合作游戏出现的频率增大且合作游戏的形式更加的复杂多样,同时对于规则的理解也更加普遍,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倾向于在规则内解决,但是,大班幼儿又十分缺乏解决与同伴之间出现问题的经验,也不知道该通过何种手段去解决。当幼儿在与同伴共同合作某一事情时出现无法通过规则而解决的矛盾,就会出现因矛盾无法解决而导致的冲突发生,这也就是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亲社会行为这一维度的水平低于中班幼儿的原因。因此相较于中班时期的幼儿,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反而有所下降。这个问题在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的亲社会行为这一维度中表现出来。
.........................

八、结论及进一步有待研究的问题

(一)结论
第一,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且大班优于中班;
第二,中班非独生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显著高于中班独生幼儿;
第三,大班独生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显著高于大班非独生幼儿;
第四,除亲社会行为外,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各个维度均优于中班;
第五,大班独生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显著高于中班独生幼儿;
第六,大班女孩的同伴交往能力在亲社会行为这一维度显著高于大班男孩;
第七,大班男孩的同伴交往能力显著高于中班男孩,而中班和大班的女孩同伴交往能力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0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