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学前教育论文,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个别教师“课程游戏化”理念不足,二是实施情况与认知不相符,存在不实施或是实施不到位的情况。其次,根据调查结果发现,“课程游戏化”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存在幼儿园培训机制、评价机制不完善;环境缺乏游戏化因素;课程资源不够丰富等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本身“课程游戏化”能力不足;理念更新不到位;工作压力大,精力有限。本研究中,本人自主设计语言教育活动观察表与语言教育活动评价表,详细观察与记录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从游戏化因素,游戏化效果等方面,分别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本次调查研究仅围绕语言教育活动展开,但并不意味这“课程游戏化”仅存在于语言领域,更不意味着在教育活动中随意加入游戏就是“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方式。而是需要教师脱离教材的束缚,冲破传统课程观的桎梏,适当改造“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不断创新发展。
......
一、绪论
当前在我国,对于“课程游戏化”的研究多处于基本性、整体性研究。本研究聚焦于语言教育活动,更加系统、具体地分析和探究“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施过程。一方面补充并完善“课程游戏化”理念的研究,另一方面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内容,同时也为“功利主义”、“小学化倾向”所困扰的教育带来一些启示。一方面为幼儿园及一线教师提供具体的可操作建议,有助于更新教师“课程游戏化”理念,提升教师“游戏化”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改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方案以及创建游戏化的幼儿园环境,最终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观察法指研究者制定研究目的和计划,在自然环境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连续观察与记录,获得事实素材。通过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发现,幼儿园课程、游戏,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热点,尤其在我国,近年来,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研究不再停留于理论,而是结合实践,站在不同角度提出游戏化策略,旨在探求一条适于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之路,例如江苏省率先提出“课程游戏化”项目,并提出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六个支架”。由此说明了“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的重大研究价值。
......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探究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现状。因此,为保证调查的全面性与有效性,本人在走访呼和浩特市多所幼儿园后,选定赛罕区8所公办幼儿园作为调查对象,向这8所幼儿园的125名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并与24名教师进行深入访谈。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不同,因此,越是年龄小的幼儿越是应当强调游戏的外显性,通过明显的游戏吸引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抓住她们的兴趣点;而大班幼儿有意注意已经有所发展,一部分幼儿的抽象罗辑思维开始形成,因此,教师在建设课程时应注意游戏与幼儿年龄阶段的匹配度,避免游戏的“滥用”和“无用”。但这不意味取消大班幼儿的游戏,而是强调教师要改变“游戏化”的方法。以语言教育活动为例,大班采用的游戏形式可以将具体形象性的游戏逐渐替换成以具有一定挑战性和难度的语言游戏、规则游戏等,以此培养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将“图书角”变成“小小故事会”或是“小课堂”,以演讲者和听众、老师和小朋友的身份分享故事。这样有利于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实现游戏化的活动延伸,巩固语言教育活动内容。
(二)调查过程
为深入调查“课程游戏化”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实施情况,本人在8所幼儿园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大、中、小各一个班级进行非参与式观察,详细观察并记录各年龄班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发现“课程游戏化”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本人在观察语言教育活动后,与组织活动的教师进行交流,目的是深入了解教师对于“课程游戏化”的认知态度,以及“课程游戏化”在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施后的评价与反思,根据教师访谈结果对问卷调查与观察记录进行验证与补充,进一步分析“课程游戏化”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问题及原因。表1-2的统计结果显示,“基本了解”的教师人数较多,占比59.2%;其次是“完全了解”的教师人数,占比26.7%;“基本不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教师人数较少,分别占比2.5%和11.7%。但现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缺憾,大部分理论研究中缺乏实践性,很少探求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成效的具体关联;而一线教师所做实践研究缺乏系统性,导致对“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的实施现状归纳总结不够,指导不到位以及游戏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将在各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厘清“课程游戏化”理念内涵,明确“课程游戏化”项目要求后,深入调查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课程游戏化”现状,并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现状的分析..................24
(一)语言教育活动中“课程游戏化”取得的成效与原因分析......24
(二)语言教育活动中“课程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6
四、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建议..................36
(一)更新“课程游戏化”理念...........................................................36
(二)创建幼儿园游戏化环境...............................................................37
(三)改造“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38
结语..........................................................................................................46
......
四、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建议
(一)更新“课程游戏化”理念
“课程游戏化”理念的精髓在于游戏精神的始终贯穿。因此,教师、幼儿、教育活动都需要“游戏化”。首先,确保幼儿游戏的主体地位。幼儿对于“游戏化”的感知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幼儿参与程度高,互动效果明显,说明游戏化程度较高,反之,幼儿游戏化的程度较低。因此,给予幼儿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鼓励主动学习、大胆发现,与同伴互相倾听与表达,给予正面评价。其次,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关键,教师的教态、语言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游戏化效果。因此,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质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指导上,教师首先要做到享受游戏、愿意与小朋友做游戏,并且能够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有益游戏,才能使教育活动活灵活现。最后,“游戏化”的教育活动是游戏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桥梁”,更是影响游戏化效果的直接因素。“游戏化”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活动材料以及环境创设,活动评价等方面。因此,教师要注重教育活动的每一环节,而不仅仅关注于活动中的游戏运用,真正做到将游戏精神贯穿始终。
(二)创建幼儿园游戏化环境
游戏化的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能够激发幼儿在环境中自主探索的欲望,也对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有所启发。游戏化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强调幼儿园为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能力,专门创设的环境要素或物质材料,比如幼儿园内五彩缤纷的主题墙、教室一角、区域环境等。首先,幼儿园物质环境不应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应是让人眼花缭乱的,而是应具有启发性、互动性,能够刺激幼儿“开口说话”的。例如,在教室或走廊低处墙面绘画出主题不一的连环画,在每一幅图片中留下一条“线索”,引导幼儿进行看图说话。其次,环境创设可以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例如定期邀请不同的幼儿与教师共同完成一面主题墙,并且署名,由参与创作的幼儿作为主题画的小主持人,与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创作。最后,注重教育活动与区域活动的联系性。以语言教育活动为例,教师常常会将活动中的图书投放在“图书角”,而幼儿在活动过后往往很少翻动已经看过的书籍,“图书角”在区域活动中常常无人问津。
..........
结语
“课程游戏化”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质量工程”,已成为众多幼儿园贯彻落实的实践方向。最后,通过分析整理“课程游戏化”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问题及原因,本人提出了更新“课程游戏化”理念、创建幼儿园游戏化环境、改造“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提升教师游戏化能力等系统性建议。在这次研究撰写的过程中,本人深切体会到幼儿园课程需要游戏精神,更需要通过实践真正把游戏“化”入语言教育,“化”入幼儿成长教育的每一步,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而在这其中,教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教师的游戏化理念,到游戏化的活动设计,再到游戏化的活动组织与活动评价都是实现游戏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课程游戏化”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实施现状,希望给予幼儿园及一线教师一定的“课程游戏化”实施建议,以此更加深入的思考与钻研幼儿园课程的研究,也期望以之作为游戏精神注入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一步,为“功利主义”“小学化倾向”所困扰的教育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