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学前教育论文,在活动实施后,分析实践过程中真实的经验教训、总结出针对幼儿园的STEM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可行方案,为今后的STEM教育研究者提供真实活动案例,同时也有助于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对STEM教育形成更直观更全面的认识。这些困难和挑战很有可能是共性的,是普遍存在的,而突破这些困难和挑战的思路及方法自然成为了经验的一部分,同时利用UTOP工具诊断后得分普遍较高的方面也作为经验总结在下文。问题总结的主要是总结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同样是利用UTOP工具的诊断以及对观察者的简单访谈得到。建议主要是针对幼儿园教师提出的,目的是让有意愿尝试STEM教育的一线幼儿园教师有能力开展有效的STEM活动,营造良好的STEM学习氛围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能大胆表达和自由探究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形成的,等到STEM活动开始时才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自由操作注定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营造氛围的工作必须放到日常生活中去。
..........
一、绪论
本研究包含了STEM活动的设计及活动的实施,对于没有STEM教育经的老师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必然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大多数试图尝试STEM教育的“新手”老师会实际遇到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一定是积累经验和教训的过程,设计和组织幼儿STEM区域活动,不仅能为一线幼儿教师今后更好的组织STEM教育活动做铺垫,详细的设计思路和活动案例还能鼓励部分没有过STEM教育经验,没有机会接受专业培训的幼儿园教师们积极投入到开发幼儿园STEM活动中来,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实践案例,也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领域STEM课程标准等政策性文件的完善。本研究选取武汉市一所省级示范教办园J幼儿园展开研究。选择该幼儿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考虑到便利性,该园为笔者所在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方便笔者在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中开展研究,二是考虑到J幼儿园是一所以科学教育为特色的特色园,必然拥有丰富的科学领域的玩教具和适合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校园环境,而科学教育是STEM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笔者认为J幼儿园有一定条件支持STEM活动的开展,J幼儿园的教师们在科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上也必然会有更丰富的经验,有能力给予笔者充分的指导,并且他们尝试STEM教育的积极程度也可能会更大。
......
二、STEM区域活动概述
(一)幼儿STEM教育的内涵及要点
幼儿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对周遭事物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认知,获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认知和经验对幼儿来说意义重大。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在生活中获得的不准确的经验很可能会妨碍他们今后的学习。当幼儿错误的知识经验展现出来时,教师应该用巧妙的方式进行纠正,要向幼儿提供可以令其信服的证据或理由,鼓励他们分析获得的证据和信息进而将其合理化形成新的正确的知识经验。正如原则二要求的,有效的STEM教育要修正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错误的先验知识,打破成见。原则一则是强调有效的STEM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他们的知识、技能分析和解释他们周围世界的能力,即将所学运用到真实生活中去。我国幼儿园也同样强调保教内容的“生活性”,要求保教结合,生活和学习相结合。第二部分则是对活动开展整体效果的评价,最直观的方式便是通过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来评价。而若想了解STEM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以指导教师未来发展的话,就需要利用专业工具对活动进行诊断,因此第三部分利用了美国UTeach中心开发的UTOP课堂评估工具在课堂环境、课程结构、执行效果和教学内容四个维度上对活动进行了诊断
(二)幼儿STEM教育与区域活动的联系
开展STEM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在集体教学、幼儿游戏活动甚至一日生活活动中都能进行正式与非正式的STEM教育。本研究之所以选择区域活动作为幼儿STEM教育的载体是因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与幼儿STEM教育理念相当契合,为STEM教育引入幼儿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它们的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附着在活动区内的材料、情境和相应的活动中,幼儿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来获得多种直接、自然的经验。在活动区内,幼儿可以自由的探索。STEM教育同样是通过提供学生“动手做”的体验,让学生在参与式体验当中动手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强调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与实验操作收集资料、分析线索,最终得出结论。第二,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区域活动多为幼儿的自选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入感兴趣活动区,对活动内容、方式以及操作材料进行自主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个性化学习的需要。STEM教育也非常重视幼儿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营造真实而有趣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幼儿的探究欲,促进幼儿进行深入有效的探究。第三,重视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区域活动多为小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自由交往和表现的机会,能够增进同伴间的相互了解,因为集体教学活动无法展现出每一位幼儿的才能和优点。这与STEM教育所主张的在团队协作中解决问题不谋而合。
三、研究实施背景及活动设计....................21
(一)幼儿园相关背景介绍....................21
(二)STEM区域活动设计过程....................24
四、分析与评价....................32
(一)活动的有效性分析....................32
(二)整体活动目标达成情况....................34
五、总结与建议.....................51
(一)STEM区域活动总结....................51
(二)给教师的建议....................55
.....
四、分析与评价
(一)活动的有效性分析
教师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对于幼儿来说有价值的探索内容应该来源于与其自身相关的事物或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全部活动的活动主题都与幼儿自我生活经验有一定联系,起码不会让幼儿感到活动是完全陌生的。并且幼儿的所学完全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幼儿在学会香蕉奶昔的制作方法后可以举一反三,尝试制作别的口味的奶昔,他们也许会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更多神奇的现象,例如将猕猴桃与牛奶一起打碎搅拌牛奶会发生结块现象,最终变得浓稠如同酸奶一般。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的核心,所投材料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了区域活动开展的质量。幼儿认为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的活动材料是有趣的活动材料,与生活经验有关的活动材料能够唤起幼儿己有的生活经验,幼儿根据经验操作材料能够获得成就感,调动了自己的积极性。本研究中教师在实际材料投放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比如种植活动选择了幼儿园中的常见午点火龙果作为活动材料,投放到种植区的花盆也是幼儿与父母利用废旧塑料瓶或奶粉罐子共同制作完成的。
(二)整体活动目标达成情况
从知识维度来看,参与活动的幼儿对知识的掌握均能达到预先设置的目标,在部分活动中对知识的了解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例如“获取火龙果种子”活动中,获取种子的前提是要知道哪个部分是种子,“种植火龙果”活动中,讨论种植火龙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要求幼儿了解一般植物的生长要素,“美丽的对称”活动中,对对称图形特点的了解是讨论如何剪出对称图形的必要知识经验。而在“制作香蕉奶昔”活动中,观察材料发生的变化,分辨混合和溶解现象尽管不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但是都是可以基于观察和简单的分析获得的知识,在最后的讨论环节幼儿能够解释白砂糖和香蕉“消失”的不同原因说明他们能够分辨溶解和混合的不同。“神奇热缩片”活动中,幼儿能够描述热缩片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拓展了他们对塑料这一材料的认知活动的分析与评价一共可分为三部分,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对活动进行有效性分析,只有事先证明了本研究中的五个区域活动满足有效STEM区域活动要点,后续的分析才是有意义的。不仅如此,为了提供充足的例证,后文对每一个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展开了分析。
........
五、总结与建议
首先,教师有必要加强在一日生活中与“胆小”幼儿的交流。与教师交流多的幼儿在活动中通常有着更积极的表现,他们更愿意在教师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其次,教师在鼓励幼儿合作行为的同时应该阻止“包办”行为的发生,因为在活动中一味依赖别人的幼儿相当于失去了自主探究的机会。教师不仅是要鼓励幼儿自己尝试思考尝试动手,还要用巧妙的方式制止幼儿的“包办”式帮助,一旦发现“包办”教师首先要肯定幼儿的帮助同伴的行为,告诉他们遇到困难互相帮助是对的,但是用自己的双手做出来才会最快乐,鼓励幼儿当同伴的“小老师”而不是直接帮他们完成作品。最后,教师要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提高自我效能感,让他们愿意参与探究。幼儿STEM教育十分强调教育的公平性,要求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到有效的STEM活动中去。教师可以通过将任务分解,让幼儿在每一步中都体会到成就感,可以通过正面的评价与反馈给幼儿信心还可以帮助幼儿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以提高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