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G 市 S 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现状及分析
一、G 市 S 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现状
在本研究中,幼儿入园焦虑现状的审视,从具体时间段人数分布以及三个时间点的五大表现人数两个方面来阐述,从具体时间段人数分布来阐述,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整个班级的入园焦虑情况以及有人入园焦虑的特点。9 月 1 日是半日入园,非正式入园,9 月 30 日是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间操比赛,因此这两天不纳入统计范围,具体情况如下:
(一)小班幼儿入园焦虑表现时间段分布
7:50-8:40 入园及早餐时间段不涉及午睡,因此只统计哭(哭闹)、静坐(站)、恋人恋物、不正常进餐四大表现的人数,9 月 4 日-9 月 29 日(除去节假日)共20 天的具体人数如图 2 :
从图 2 我们可以发现,在 7:50-8:40 入园及早餐时间段,在幼儿焦虑的这四大表现中,哭的人数是最多的,人数在 9 月 4 日之后逐渐增多,之后逐渐有所缓解,而在每周休息一个周末后回到幼儿园,焦虑表现人数有所上升。
...........................
二、案例透析
(一)哭、哭闹 案例1
入园时间段 9 月 4 日正式入园第一天家瑞妈妈志愿担任该班级助教,协助教师日常工作,9 月 5 日,是家瑞正式入园的第二天,这天妈妈送他来到幼儿园时,幼儿园已经进餐结束,妈妈陪他玩了一会儿桌面玩具,准备就悄悄离开,被他发现,妈妈只得返回,继续陪他玩玩具,但这时,他已经对玩具失去兴趣,拉着妈妈的手不放,妈妈只能强行掰开他的小手离开教室,家瑞追着妈妈往门外跑,教室拦住他,安抚了一阵,让他自己坐在椅子上,家一只手拿着他的玩具汽车,一只手拿着他的水杯(图 7),边哭边叫“妈妈”。
(一)哭、哭闹 案例1
入园时间段 9 月 4 日正式入园第一天家瑞妈妈志愿担任该班级助教,协助教师日常工作,9 月 5 日,是家瑞正式入园的第二天,这天妈妈送他来到幼儿园时,幼儿园已经进餐结束,妈妈陪他玩了一会儿桌面玩具,准备就悄悄离开,被他发现,妈妈只得返回,继续陪他玩玩具,但这时,他已经对玩具失去兴趣,拉着妈妈的手不放,妈妈只能强行掰开他的小手离开教室,家瑞追着妈妈往门外跑,教室拦住他,安抚了一阵,让他自己坐在椅子上,家一只手拿着他的玩具汽车,一只手拿着他的水杯(图 7),边哭边叫“妈妈”。
分析:
约翰·洛克认为儿童的啼哭分为两类:一类是跋扈的、顽强的,一类是怨诉的、吵闹的。儿童的哭常常是为了争取优势,公开他们的顽梗或傲慢,他们无法实现自己某些欲望的时候,就会吵闹哭泣,以此来保持他们拥有欲望的权力,当儿童有了自己的心爱之物,而别人又不肯给予他们,以哭带抗议他们所受到的压迫和不公正的待遇,但有时候他们的哭的确是源于痛苦或真正的忧愁。[1]而本研究中,家瑞爸爸妈妈及爷爷奶奶都不在,他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还要面对那么多的陌生小朋友,家瑞的哭泣的确是源于痛苦或真正的忧愁,哭泣不仅仅是成年人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
第一天入园有妈妈一整天的陪伴,因此家瑞第二天才表现出焦虑,妈妈突然离开让他极度焦虑,大哭了好长一段时间,家瑞很少来幼儿园吃早餐,都是在家吃了才来幼儿园,来的也比较晚,老师在进行集体活动后在爸爸妈妈或者爷爷的陪同下来到幼儿园。此外,家瑞的家人没有坚持每天送孩子来幼儿园,一哭的厉害就不送来,或者早早的就接走了,为家瑞长时间的焦虑、适应慢埋下隐患。
...............................
第二章 G 市 S 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因素
一、幼儿自身因素
幼儿自身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幼儿自身已有经验。幼儿从家庭进入到幼儿园这个社会,是幼儿人生中重要的一大步,幼儿园与家庭是完全不相同的两个生活环境,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的已有经验直接影响幼儿之后的幼儿园生活体验,本文所指的已有经验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幼儿已有经验对其入园焦虑的影响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同伴能给予儿童接纳感和家庭以外的身份。同伴与朋友之间的区别在于:同伴是指年龄大概相仿的另一个儿童,而朋友则是指与儿童有着一种特殊关系的某个同伴。同伴是儿童社会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伴之间因日常生活、事务等产生联系,他们可以一起交谈、一起游戏、一起分享、一起完成任务,但这种联系是短暂的,也可能是单向的,彼此之间与甚至不需要相互喜欢,是一种不稳定的关系。而朋友则需要互相喜欢,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关系。
在入园之前的同伴交往经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入园后的同伴交往,飘飘在幼儿园进餐中,常常会自己躲起来,躲在“安全基地”或者人少的地方,在访谈中,飘飘不止一次表示怕小朋友抢她的东西,在问她在家有没有好朋友时,飘飘表示:“刘星星,我是大姐姐,她抢我饼,妈妈说是好朋友就要让给她......所以我们做朋友。”在访谈中妈妈表示:“刘星星是邻居家的孩子,比我们家的小几个月,他一般要什么东西,我们都是要飘飘让给他,我们两家的关系很好,没想过飘飘会受到一些这种影响。”可见飘飘在入园之前和同伴交往中处于一种不太积极的状态,有一些不愉快的交往经验,影响了她在幼儿园进行同伴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间接影响了她的入园焦虑。
在入园之前的同伴交往经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入园后的同伴交往,飘飘在幼儿园进餐中,常常会自己躲起来,躲在“安全基地”或者人少的地方,在访谈中,飘飘不止一次表示怕小朋友抢她的东西,在问她在家有没有好朋友时,飘飘表示:“刘星星,我是大姐姐,她抢我饼,妈妈说是好朋友就要让给她......所以我们做朋友。”在访谈中妈妈表示:“刘星星是邻居家的孩子,比我们家的小几个月,他一般要什么东西,我们都是要飘飘让给他,我们两家的关系很好,没想过飘飘会受到一些这种影响。”可见飘飘在入园之前和同伴交往中处于一种不太积极的状态,有一些不愉快的交往经验,影响了她在幼儿园进行同伴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间接影响了她的入园焦虑。
.............................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场所,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幼儿是入园焦虑的主体,但由于幼儿发展还不够成熟,各个方面还依赖看护人,因此家庭对幼儿入园焦虑也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不仅仅有积极的影响,也存在消极的影响。家庭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的成员和子系统组成的一群人,一个成员行为的改变会影响其他成员的行为。家庭系统中的任何两个成员联系在一起就建立了一个子系统,家庭系统包括夫妻系统、亲子系统、兄弟姐妹系统等。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探讨夫妻系统和亲子系统中父母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与养育风格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场所,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幼儿是入园焦虑的主体,但由于幼儿发展还不够成熟,各个方面还依赖看护人,因此家庭对幼儿入园焦虑也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不仅仅有积极的影响,也存在消极的影响。家庭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的成员和子系统组成的一群人,一个成员行为的改变会影响其他成员的行为。家庭系统中的任何两个成员联系在一起就建立了一个子系统,家庭系统包括夫妻系统、亲子系统、兄弟姐妹系统等。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探讨夫妻系统和亲子系统中父母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与养育风格
我国目前家庭结构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单亲家庭”,即由母亲或者父亲某一方与孩子组成的家庭;第二种是“核心家庭”,即由父母亲一起与孩子组成的家庭;第三种是“杂居家庭”,即由父母、爷爷奶奶、祖父母等与孩子组成的三代及以上人共同组成的家庭。关系越复杂的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越多。家庭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养育风格,鲍姆林德将养育风格分为专制型养育、溺爱型养育、权威型养育,
Maccoby&Martin 又界定了第四种忽视型养育,有研究表明,“杂居家庭”的家庭结构更容易引起溺爱型养育风格。
溺爱型养育的特点是低控制和积极情感,是一种松懈的、不一致的、鼓励儿童自由表达自身冲动的养育方式,在这种养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在家庭中获得了较多的关注、自由散漫,进入幼儿园之后,老师要照看的孩子较多,给予的关注度不及家庭中多,以及幼儿园集体的、守规则的生活方式会让幼儿不适应,容易产生焦虑。此外,溺爱型养育下的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在家庭中,进餐、入厕、盥洗、入睡能都是在父母包办下完成的,忽视了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进入幼儿园之后,需要他们自我服务,这一系列的生理需要得不到及时、准确的满足时,就极易产生焦虑。
...............................
一、 家长层面............................................... 45
(一)依据不同家庭结构,选择多样化的养育方式................ 45
(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45
(三)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6
第三章 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
一、家长层面
(一)依据不同家庭结构,选择多样化的养育方式
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家庭中的父母无疑是与幼儿直接互动的养育者,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极大且持久的影响,家长的养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孩子入园焦虑的程度。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鲍姆令德对父母的养育行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研究,他将一般父母的养育方式分为权威型养育、专制型养育、溺爱型养育和忽视型养育。学龄前儿童个体、家庭结构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养育方式,不能一概而论,应当根据家庭结构、儿童个体性格特征等方面采取多样化的养育方式。#p#分页标题#e#
在四种养育方式中,单亲家庭的孩子避免忽视型养育,而杂居家庭的孩子避免隔代教育带来的溺爱型养育,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在一种教养方式中成长的,注重最理想的权威型养育,同时应当将多种教养方式相结合。
小班幼儿的各个方面发展还比较欠缺,自我服务的能力还比较低,在家庭中,都是由父母照料,父母与孩子之间也能达到某种默契,父母能够及时感知并回应孩子的需求,进入幼儿园,教师与孩子之间没有与父母之间的默契,教师无法及时感知幼儿的需求,教师也不能只关注某一个幼儿,因此教师对幼儿发出的需求信号可能不能及时满足,这就需要幼儿自身在入园之前应当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不能包办代替,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进餐、午休、穿衣、入厕等自我服务的能力,进入幼儿园之后,能够进行自我服务,也就能够降低入园焦虑的可能或缓解入园焦虑的程度。
.........................
结语
幼儿入园焦虑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缓解关系到幼儿在园生活体验乃至于整个童年时期的心理健康。本研究在实地细致观察和访谈基础上,对入园焦虑现象进行总结分析和提升,得出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以案例来更好的说明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策略建议,本研究源自于幼儿园实践,通过研究,得出相应结论,又回到幼儿园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
结语
幼儿入园焦虑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缓解关系到幼儿在园生活体验乃至于整个童年时期的心理健康。本研究在实地细致观察和访谈基础上,对入园焦虑现象进行总结分析和提升,得出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以案例来更好的说明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策略建议,本研究源自于幼儿园实践,通过研究,得出相应结论,又回到幼儿园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观察某幼儿园小班三十四名幼儿入园焦虑的实际情况,以及家长的行为表现,发现幼儿入园焦虑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入园焦虑在入园及早餐时间段和午睡前后时间段达到高峰期;第二,“哭”、“不正常午睡”、“不正常进餐”是幼儿入园焦虑三大主要表现;第三,分离焦虑是幼儿入园焦虑的核心部分;第四,幼儿入园焦虑持续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较为严重的持续时间在四周左右甚至更久。而家长方面,家长的焦虑情绪甚至比幼儿还严重,家长的焦虑表现严重影响幼儿的焦虑。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影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因素在于幼儿自身的已有经验、家庭结构和养育风格、家长自身情绪、幼儿园环境、教师专业素养,活动场地转移的方式、入园制度等方面。研究认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家长应该依据不同家庭结构,选择多样化的养育风格,帮助幼儿增长对幼儿园及幼儿园生活良好的感知经验,并做好心理准备;教师应该做好入园前家访工作,与幼儿初步接触并充分了解幼儿,做好活动场地转移工作,创设符合幼儿初入园需要的环境,并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社区也可以通过环境、家长、幼儿自身三个方面来作为。幼儿入园焦虑的缓解工作仅任何一方都是无法进行,因此,需要家庭、幼儿园、社区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各尽所能,最大程度上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