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深圳晚报》对深圳城市形象的呈现思考(2016-2020)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4456
  • 论文编号:el2022032119355026656
  • 日期:2022-03-2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新闻媒体论文哪里有?,本文认为《深圳晚报》相关报道在对深圳城市进行呈现的过程中有图文并茂、定位准确等优势,但也暴露出了对文化形象挖掘不够、新老媒体互动不足等弊端。与此同时,《深圳晚报》所呈现的深圳形象,是政治、经济以及媒介自身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角力。回归我国改革开放迎来四十余年、深圳时下也被赋予“四区叠加”身份的现实,本文认为,《深圳晚报》在未来对深圳城市形象进行呈现和传播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深圳本土“文脉”的挖掘,报道内容多引入市民视角、倾听民声、传达民意,找寻属于深圳的独特性并予以强调,并且还需在新媒体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增强与受众间的互动关系。


第一章 绪论


四、研究现状

(一)城市形象研究综述

大众传媒活跃于对城市形象的呈现与传播之中,几乎影响乃至进入到了所有的城市活动与市民生活工作场景,人们对于某一座城市的印象与概念往往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力行,更多是来自于大众传媒的呈现。人们关于城市的一切潜意识,以及对城市形象的每一次凝视,都离不开大众传媒这块镜子。

1.国内关于城市形象问题的研究综述

从研究视角上来看,我国现有对城市形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建筑学、环境学的角度入手,侧重对城市规划以及对城市形象设计的研究;二是从营销学角度入手,探讨构成城市形象的要素以及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的方式;三是新闻传播领域开始展开对城市形象地研究。总体来说,城市形象的研究起步于环境学与建筑学,后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与城市之间竞争加剧,人们开始利用营销手段通过大众传媒对城市进行“包装”与“呈现”。

1.1 建筑学、环境学源泉

我国最先开始对城市形象问题进行探索的是从事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建筑美学研究学者。他们从实用角度出发,侧重于城市规划的设计与实行。这些学者认为,城市形象的根本在于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城市硬件设备的投入与管理,以及以此呈现出来的精神内涵,而对城市的传播只是构成城市形象的次要部分。李兴国在《北京形象——北京市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及舆论导向》一文中首次提出构成城市形象的五大要素,分别为环境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听觉识别系统以及理念识别系统[4]。于此他提出了策划城市形象建设的四大原则,即美学原则、识别原则、系统原则、科学原则[5]。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深圳晚报》呈现城市形象的话语特征


3.1 宏观话语结构特征

在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当中,语义的宏观结构统领新闻主题。本文通过对选取样本的阅读分析,发现《深圳晚报》在对深圳城市形象进行再现的过程中具有标题通俗化与口语化、主体结构“三段式”的特点。

3.1.1 报道标题通俗性与口语化

报道标题作为“文章的门面”,标题具有画龙点睛的功能。例如 2016 年 1月 27 日《深圳打造“质量强市 2.0”促进社会共治》,2017 年 6 月 19 日《深圳@世界来赴绿色约会》和 2020 年 6 月 15 日《洪湖公园荷花盛放 市民争相“打卡”》三个标题中使用了网络流行语“2.0”“打卡”“@”,在纸媒的标题中使用网络用语并非常态化现象,这样的题目会因其用词新颖别致而引发读者的注意力。又如 2016 年 4 月 7 日《擦亮公共安全的“能见度”》,2016 年 4 月 12日《来,一“骑”感受山水梅林》,2017 年 4 月 15 日《潮汐车道会“走路”》,2017 年 12 月 11 日《深圳湾“舞者”刮起最炫候鸟风》,2018 年 4 月 8 日《深圳中部大“绿肺”让你心旷神怡》,2019 年 6 月 4 日《民治街道民乐村迎来华丽“蝶变”》,2020 年 6 月 10 日《光明迳口社区鱼塘变身“天空之镜”》和 2020年 7 月 10 日《深圳用“绣花”功夫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新闻标题中的“绿肺”“走路”和“天空之镜”等均是比喻修辞手法,便于读者理解,弱化严肃性,灵活生动地表达了文章主旨,提升阅读性和趣味性。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第五章 《深圳晚报》呈现深圳形象的思考


5.1 《深圳晚报》呈现深圳形象的影响因素

在前文中通过对《深圳晚报》近五年内城市报道的分析,本文总结出了《深圳晚报》城市报道所呈现出的具体形象,并且这一形象总体呈现出正面、积极的特点。根据媒介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媒介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可循,但其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又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互作用并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深圳晚报》对于深圳城市形象的呈现并非是孤立完成的,需要将其置身于宏观的生态环境下进行分析。

5.1.1 政治因素:改革开放与政策典范

曾几何时,深圳还是中国沿海地区的一座默默无名的小渔村,时至今日,深圳已然成为国际经济、贸易、航运中心,这其中的变化可以说是完全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

1976 年,全国生产力水平低下,恰逢此时,深圳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首先获得国家的重视,首当其冲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至此,获得国家政策“倾斜”的深圳,拉开了快速发展的新篇章。深圳依托特殊的政策优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体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其他经济特区以及非经济特区均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对于深圳来说,经济特区这一身份给予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先行先试的机会。经济特区享有改革失败的免责权,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深圳成为国内改革试验的“实验田”。二、特殊政策的扶持。国家赋予深圳特殊政策,同时,还对其土地、税收、厂房租金、信贷等方面给予了特殊政策。


5.2 《深圳晚报》传播深圳形象的改进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深圳晚报》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深圳城市形象,但是在呈现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形象的缺失、民间话语的不足等等。针对不足之处,本文对《深圳晚报》在未来对深圳形象进行呈现与传播时,结合深圳的自身情况,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以期呈现出一个更生动、更有吸引力的深圳城市形象。

5.2.1 紧扣优势 多元呈现

城市形象的组成因素较为复杂,这也导致一座城市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是莫衷一是,在诸多现代化国家化大城市之中脱颖而出,找到能够代表城市并利于城市发展的特征,是城市形象宣传要解决的问题。

紧扣城市的优势点来进行城市形象的定位与宣传,一方面有利于良好的城市形象的构建,另一方面也容易为受众心理上接受,从而提高传播效果。例如,众多城市在宣传定位时都想利用其旅游资源,对于一些具有旅游资源的城市来说这无可厚非,诸如桂林、杭州、苏州等等,这样的宣传是有效的,合适的。但对于旅游资源并不算突出的城市来说,这样的宣传及定位往往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深圳的特点是其高度的现代化、高新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发达的国际航运、宽松灵活的经济政策以及频繁的国际贸易往来等,《深圳晚报》在未来对深圳进行城市形象呈现与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坚持把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开放灵活的经济政策作为自身经济类别的重点议题,一方面可以以此吸引更多外资的涌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新一轮的“人才争夺赛”之中为本市“抢”到更多的新时代人才。


结论

新闻媒体是呈现现实世界的重要一环。正是基于媒介对现实呈现功能的认知以及设立深圳为“经济特区”四十周年的现实背景,本文将视野聚焦于深圳市大型综合报纸《深圳晚报》上,希冀通过对《深圳晚报》2016-2020 年的城市报道进行分析,对《深圳晚报》所呈现出的深圳形象予以总结,并对其产生如此深圳形象的原因进行推导,分析《深圳晚报》在对深圳形象进行呈现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优势与暴露出的不足进行总结,并结合深圳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方向,以期《深圳晚报》可以更好地发挥媒介的“舆论引导”以及“现实构建”的功能。

经过研究,本文发现,《深圳晚报》总体上呈现出了一个稳定、热闹、高新科技发展、积极正面的深圳形象。从报道主题来看,《深圳晚报》报道主题丰富,从经济到生活,从高新科技到住房举措,各个领域均有涵盖。在报道倾向上,《深圳晚报》以正面报道和中性报道为主,极少出现负面报道,且负面报道多集中于以环境为主题的新闻。

透过文本,本文认为《深圳晚报》相关报道在对深圳城市进行呈现的过程中有图文并茂、定位准确等优势,但也暴露出了对文化形象挖掘不够、新老媒体互动不足等弊端。与此同时,《深圳晚报》所呈现的深圳形象,是政治、经济以及媒介自身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角力。回归我国改革开放迎来四十余年、深圳时下也被赋予“四区叠加”身份的现实,本文认为,《深圳晚报》在未来对深圳城市形象进行呈现和传播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深圳本土“文脉”的挖掘,报道内容多引入市民视角、倾听民声、传达民意,找寻属于深圳的独特性并予以强调,并且还需在新媒体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增强与受众间的互动关系。

最后,因本次研究样本数量多、时间范围较长,而数据统计和内容分析都对准确度有较高水平的要求,虽然本人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个人的主观性,竭力降低失误率,但研究过程中仍旧带有些许局限性,最终本次研究只能展现深圳大致的城市形象,对城市形象的定位和传播认识还未能做到尽善尽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