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2016—2020)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4545
  • 论文编号:el2022031723475525953
  • 日期:2022-03-1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新闻媒体论文哪里有?本文以框架的视角对《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的议题进行分析,从新闻文本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媒体建构了何种议题框架以及报道框架具有何种特征。其次,本文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进城牧民的基本生活情况与报道意愿做了简单调查,媒体的新闻报道不应该是自说自话,框架呈现是否客观,还应确认是否符合被报道主体的基本状况。


一、新闻文本的宏观呈现:新闻体裁与主要议题


(一)报道数量

  1. 整体趋势

图 1.1 《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数量

图 1.1 《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数量

通过对《内蒙古日报》“十三五”期间有关蒙古族牧民城市化的新闻报道进行统计分析(见图 1.1),发现《内蒙古日报》2016 年的报道数量为 96 篇,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分别为 67 篇、40 篇、34 篇和 39 篇,5 年间的报道总量为 276 篇,报道的整体趋势为下降后趋于稳定。

2014 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农牧区全面开展“十个全覆盖”[2]计划。在此背景下,有关农牧区牧民的议题报道数大量激增,所以在 2016 年到 2017 年,有关“牧民城市化”的新闻报道数量相对较多。2018 年以后,有关牧民相关的议题报道数量也大幅下降,牧民城市化的议题数量也趋于稳定。

...............................


三、新闻文本的微观选择:表达技巧与修辞手法


(一)词汇分析

梵·迪克认为,“社会”“认知”与“话语”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隐喻关系,他认为,在新闻文本中,词汇的选择和使用就表现出了话语主体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和建构。本研究摘录了《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镇化报道的正文文本,将其进行词频分析统计,报道中每年的词汇频率使用统计如表 3.1 所示。表 3.1 《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词频统计表表 3.1 《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词频统计表

..................................


五、《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中的问题


(一)报道框架的优势分析

1.传媒引导性强,彰显媒体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1]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指导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2]《内蒙古日报》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级党报,这决定了其政治属性明显,坚持党性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体现了传媒正面引导作用。

通过对报道中新闻主题的数量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内蒙古日报》牧民城市化报道与相关政策和社会背景紧密相关,政治类主题所占的高比重,正面报道数量显著,都反映了《内蒙古日报》作为党媒在新闻工作中坚持正面宣传的作用。同时,《内蒙古日报》的新闻报道中,领导政务活动报道频次不在少数,这样的报道方式符合其报刊定位,起到了正面的导向作用。对基层群众的走访慰问,关心群众生活,要求合理安置转移牧民等事件的报道,以此来显示党委、政府对广大牧民群众的关注,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和领导媒介形象。

2.报道层次多元,叙事情节完整

报刊的作用在于传递信息,突出重点新闻,而受众通常会选择和自身相关的信息。《内蒙古日报》通过多层次构建新闻叙事框架,有效传递了新闻信息,在《内蒙古日报》有关牧民城市化的议题报道中,媒体的报道层面涉及了政策解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以及精神文化生活,既满足了受众对于政策性、指令性新闻信息的获取,又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事件情节的展开上,一方面能够将宏观的主题具象化,落脚到细微的人物,以具象的人物细节来呈现蒙古族牧民转移进城过程中的问题与进步。另一方面,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报道内容能够从“小”入手,以小见大,放大人物与故事中的细节,增强了故事的可看性。

.................................


(二)新闻框架不足分析

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内蒙古日报》牧民城市化议题报道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报道框架,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与现实不相适应、自说自话的问题,下文中笔者将对此进行论述。

城镇化是当前蒙古族牧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在 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就已经提出“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这也非常契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城镇化中的存在的问题。在上文的统计中,笔者已经指出,“十三五”期间,在《内蒙古日报》有关蒙古族牧民城市化的报道中,更倾向于描述锡林郭勒盟的进城牧民生活。这与锡林郭勒盟的自身的民族属性有关,锡林郭勒盟也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据锡林浩特市统计局 2020 年 4 月 3 日报告,锡林浩特市的城镇化率逐年升高,2019 年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增加 76483 人,城镇化率达到 92.22%,比 2016 年的 90.57%上升了 1.65%。笔者认为,在少数民族农牧民城镇化的过程中,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更应该立足于调查的基础上,在了解牧民基本生活情况和报道意愿的基础上对于新闻报道的方向做出适当调整。

为了更好地了解转移进城牧民的基本生活情况与新闻报道意愿,笔者对锡林浩特市的牧民欣苑小区的转移进城牧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牧民欣苑小区于 2008 年施工,2009 年投入使用,是锡林浩特市政府为了安置因“围封转移”政策迁居进城牧民而建设的小区,该小区内的居住者大多是从锡林浩特市周边苏木、嘎查迁居进城的农牧民,所以牧民欣苑小区具有一定的样本代表性。

....................................


结语

牧民城市化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化发展的不得已使然,也是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以框架的视角对《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的议题进行分析,从新闻文本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媒体建构了何种议题框架以及报道框架具有何种特征。其次,本文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进城牧民的基本生活情况与报道意愿做了简单调查,媒体的新闻报道不应该是自说自话,框架呈现是否客观,还应确认是否符合被报道主体的基本状况。

研究发现,在新闻报道的宏观呈现上,报道多以经济类议题为主,且大多以消息体裁呈现;在新闻文本的中观建构层面,媒体广泛采用正面报道为主的基调,报道视角倾向于锡林郭勒盟,在叙事框架上,媒体报道惯用三种叙事模式,即创业成功模式、条件改善模式和文化传承模式;在新闻文本的微观选择层面,经济议题相关的高频词贯穿始终,新闻报道中擅于使用“以小见大”的表达技巧,标题最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在正文文本中,对比是最常使用的修辞。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框架分析,笔者总结出《内蒙古日报》蒙古族牧民城市化报道具有政治框架、帮扶框架、指导框架、对比框架与地域框架五种常规的新闻报道框架。通过《内蒙古日报》对本议题的框架构建与进城牧民的基本生活状况调查对照,可以窥见现阶段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对于精神文化议题报道数量较少,精神文化框架未显著突出,未来也可以对此进行优化,提升民族文化传播效果。

从新闻学科产生之日起,围绕着新闻报道的研究不免与社会现实挂钩。新闻媒体对于客观事实的呈现并非镜子式的再现,而是通过取舍选择,重新加以结构化营造的拟态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内部的态度立场、外部的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都对新闻的呈现起到一定的影响。框架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新闻依靠框架的存在得以快速、程式化的生产报道并被受众所接受的机制。正是由于此类研究的存在,我们更应该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反思、审视新闻框架对客观现实的还原程度,不断完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为新闻传播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