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新媒体语境中的英雄建构——以《战狼》冷锋媒介形象为例[新闻媒体论文]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81
  • 论文字数:37748
  • 论文编号:el2021120120412925003
  • 日期:2021-12-0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国际新闻界论文哪里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新媒体语境中英雄相关的媒介话语。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指的是架构出来的事物如何被思考的一组陈述,也指我们基于这种思考而做出的行动方式。③詹姆斯.保罗.吉将话语理解为”谁与什么“,谁和什么并不是孤立的、彼此分离的,话语传达了一种综合的,但往往又是多重的或”多声音“的谁在做什么。④本文所论述的媒介话语,即英雄相关的媒介所产生的社会符号意义,是一种对英雄的特殊认知,形塑了英雄如何被了解。

绪论

二、国内外关于男性气质的研究现状
我国对男性气质的研究最早源于西方。西方男性气质的相关研究起源于 20世纪初的妇女解放运动,此时主要受到两极对立论(男性气质是由先天生理因素决定)和双性论(纳入社会文化因素对男性气质影响)影响。20 世纪 30 年代至80 年代,性角色理论(将社会文化的建构作用和社会塑造生理性别相结合)在西方社会占据统治地位。随后 Kessler 研究团队提出”支配性男性气质“概念,向传统单一的男性气质研究提出挑战,也意味着男性气质研究开始有更多的社会学意义。直到康奈尔在《男性气质》一书中提出男性气质的四种类型,即”支配性男性气质、从属性男性气质、共谋性男性气质、边缘性男性气质“,真正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具有丰富意义的男性气质理论体系。
我国内地对男性气质的研究散见于一些性属研究的专著中,即便如此,也比较难得,关于男性气质与媒介的研究更加稀缺,而我国港台地区研究起步较早,取得成果比内地多,影响也大。②比如袁支翔 、萧苹使用内容分析方法探讨了从1997 年至 2006 年之间男性杂志所建构的男性形象与男子气概。结果发现,本土与跨国杂志男性形象之间存有显着的差异,本土杂志以年轻和软性的男性形象为主,而跨国杂志的呈现则为年长与硬性的形象。
直到近年来,我国内地对媒介形象与男性气质的研究开始逐渐繁荣。如吕鹏出版了《性属、媒介与权力再生产:消费社会语境下电视对男性气质的表征研究》,这可以说是中国内地第一本相对体系的阐述电视媒介形象与男性气质研究的学术著作。④他从电视体育节目、电视偶像剧、军旅题材电视剧等着手,深入探析电视这一媒介所呈现出来的男性气质与形象。裴开瑞从李小龙的身体展示出发,认为他的身体已经被放在不同的男性气质模式和不同的理想化身体理念中进行理解,是华人男性气质的典范。⑤张晨光和刘晓敏从张涵予、孙红雷、黄渤三位男性影视明星切入,认为影视文本与大众媒体、自媒体共同构成了明星形象的 ”媒介间形象场域“,深入探讨大陆明星男性气质通过媒介建构呈现出的特点,以及男性气质在不同媒介中建构的过程。

图 8:人民网 2013-2019 年相关报道冷锋的角色类型分布
图 8:人民网 2013-2019 年相关报道冷锋的角色类型分布

.................................

第三章  新媒体语境中冷锋英雄形象的男性气质重构

第一节 男性气质类型的发展
以人民网为代表的媒体报道和以微信公众号、知乎为代表的民间话语共同参与建构了新媒体语境中含有浓厚男性气质的冷锋英雄形象。在探讨冷锋英雄所含有的男性气质类型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男性气质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外延进行了解。
在对”男性气质“进行界定的问题上,康奈尔首先分析了本质主义、实证主义、规范性以及符号学四种与之相关的定义策略,并且进一步说明,本质主义对男性气质的定义就是取用一个特征来作为男人们男性气质的核心,并以此作为依据来解释他们的生活,这一定义具有明显的弱势,就是对于本质的选择相当任意,缺乏共同认可的本质;实证主义从强调发现事实的角度出发,指出所谓男性气质就是男人们实际上是什么,这一观点同样存在”看似中立实则是建立在对性别的某种假定上、依赖那些特别的分类以及废除术语的应用“这三重困难上;规范性的定义则承认这些差别的存在,并给出了一个男性气质就是男人应该是什么的标准,这一标准虽允许不同男人不同程度上接近这一标准,然而却易产生出自相矛盾的意味;符号学视角通过一个有男女符号差异且非此即彼的系统来定义男性气质,这一视角虽减少了前三种范式的武断与自相矛盾,但同样具有非常有限的应用范围。
康奈尔认为,”男性气质“并非客观静止以及期待我们延展出概括性科学的孤立客体,而本身就是我们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不难看出,康奈尔对于男性气质的选择策略,有别于以上的分析方式,是属于社会建构论范畴的。在男性气质的现代用法中,这一术语假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来源于某种类型的人。②  其实康奈尔这种观念也就是默认了社会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肯定了男性气质可以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和灵活交互,承认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由此,他指出男性气质的形成具有多方面、多维度、多样性的特点,体现了性别、种族和阶级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男性气质细化为支配性、从属性、共谋性和边缘性四种类型。

国际新闻界论文
国际新闻界论文范文

...................................

第四章  新媒体语境中英雄建构的反思

第一节  新媒体语境中英雄建构的话语权力变化
葛兰西在论述文化/权力模式的思想构成时,通过考察语言的文化特性和功能,揭示了哲学世界观中所包含的权力关系。① 如同马克斯揭示了剩余价值这一经济权力,韦伯提出了科层制度这一政治权力一样,葛兰西指出了文化霸权和领导权。进一步地说,作为一种支配力或影响力,权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症候。如果说古代的权力往往通过暴力或强制,那么现代的权力则首先体现为理性与知识,以及理性与知识的言说过程——话语。② 话语权大抵发轫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当代文化研究,可以简单概括为话语的影响力,即控制舆论的权力。换言之,话语权由哪一方紧握,哪一方也就控制着舆论,最终影响着、甚至决定着英雄建构的方向。
在纸媒、广电主导的传统媒体时代,话语权由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新闻媒介牢牢把控,英雄形象的建构都是由新闻媒介进行报道和刻画的,大众只能作为受众对英雄形象进行被动的接受。而新媒体语境中,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大众话语权的获得和使用,大众开始通过微信、知乎等新媒体平台参与英雄事迹的讨论和英雄形象的建构。当然,此时的英雄形象建构虽不再由新闻媒体”一方独揽“,但它们通过人民网或者官方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媒体话语权力的”消解“
新媒体在英雄建构中的活跃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由封闭、单向的传统媒体一力进行英雄形象描绘的时代悄然离去。不过,传统的大众媒体却依然可以围绕”新媒体“展开话语再生产。① 这既是传统新闻媒体对于在开放、多元的新媒体语境中进行英雄建构的策略性回应,也是他们在大众、官方等多方力量相互交织建构的职业性坚守。作为有”网上人民日报“之称的人民网,积极适应新媒体传播语境,吸纳全国各级各类的新闻报道,以数百篇的新闻报道话语实践着对《战狼》冷锋英雄的形象建构。
.........................

第二节  新媒体语境中英雄建构的改善策略
新媒体语境中英雄形象的正向建构需要充分了解到媒体话语和大众话语两种话语的建构力量,给予媒体话语和大众话语在英雄形象建构的现实作用以足够的关注,从而对内符合国家宣传方针、媒体运作规律和大众切身利益,对外促进国家形象的正向建构、赢得国际社会认可。
一、 对内: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促进大众深度参与
新媒体语境中微信、知乎等社交平台的广泛使用促使包括媒体、大众等在内的各类社会人群拥有了自我赋权和话语表达的权力。由切身利益为出发点、以传播旨趣为驱动力的社会大众积极投身于冷锋等英雄的公共讨论,或涉及他们的生活经历、或触动他们的情感闸口、或引发他们的人生思考,在英雄形象建构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发挥”个体赋权“的最大效用
新媒体语境削弱了传统媒体英雄建构内容上的单一性和传播渠道上的单向性,赋予了大众参与英雄形象建构的话语权力,但能否将这份话语权力的效用发挥至最大,却取决于大众自身的媒介素养和参与能力。提及大众的媒介素养,大众首先应具备使用微信、知乎等社交媒体的技术素养,培养自身能够独立完成相关信息生产与表达、获取与分享的基础能力。其次,社交媒体中包括英雄建构在内的众多议题都存在信息巨量、内容庞杂、种类繁多等特征,这既包括关于冷锋英雄故事回味的原始信息,也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和大众媒体对英雄建构的引导,还包括各市场和商业方面的广告推广。多样的信息隐含着发布者各异的目的和取向,且信息发布主体以普通者为主、内容本身也存在精华和糟粕之别,自然也给受众的信息辨别能力和价值观念判断提出了挑战。因此受众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远离偏听偏信的误区,在未能有效辨别信息类别的情况下绝不轻信和轻传,以期获得更加全面的英雄形象图景。
 此外,大众还应锐意提高自身的话语表达能力,以期更好的参与新媒体语境中的英雄建构。过往,大众话语权力的缺失或者说社会话语权分配不合理,既有上层建筑方面的局限,还也有大众的话语表达能力较弱,不具备参与英雄形象建构的话语表达能力。与之相应,新媒体语境中,即使大众借助知乎、微信公众号等民间话语平台获得了参与话语表达的基础条件,倘若不能及时提高自身的话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公共讨论的话语热情,而是继续表述低俗、内容粗鄙以及缺乏对个体言语的负责态度,那么依然无法避免在新媒体语境中被扭曲和被代言的尴尬。也就是说,大众话语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大众在新媒体语境中参与英雄建构的程度。
...............................

结语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 2019 年 4 月 16 日公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 84.87 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 65.12 分钟。① 这表明,互联网新媒体将对我们产生前所未有的广泛影响。基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媒体话语和大众话语必将在英雄形象的建构中发挥更为重要的深远作用。
以人民网报道为代表的媒体话语对《战狼》冷锋英雄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将其描绘为具有民族大义的新型”超级英雄“、充满雄性荷尔蒙的”铁血硬汉“、满怀爱国信仰的”痞子兵王“以及存在过分夸张的”个人英雄主义“。而以知乎、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民间话语平台则将其刻画为”社会正义的维护者“、”海外征途的守护者“和”国家强盛的表征者“。媒体话语和大众话语出于自身的社会角色和利益诉求,在英雄类型的具体旨在上确实存在差异,但都不约而同的蕴涵了冷锋强烈的男性气质和喻示着大国的崛起。冷锋的媒介形象强化了康奈尔提出的”支配型男性气质“,吸收了”共谋型男性气质“,对”边缘型男性气质“进行了变奏以及颠覆了”从属型男性气质“,意味着一种全新的、重构的男性气质,展现了发展与担当、仁爱与友善、大气与自信的国家形象,也应警惕战狼思维的极化衍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媒体语境中的媒体话语在英雄建构的权力运作中,媒体精英话语的绝对权威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不可避免的消解,对英雄建构的引导力和影响力逐渐弱化。同时,民间话语平台的出现为大众提供一个参与英雄形象建构和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机会。大众基于英雄形象进行自我表露,围绕英雄特质展开情感互动,依托英雄事迹形成集体想象,将各自的生活状况和情感状态纷纷投射到英雄形象的话语表达。
为了更好的实现新媒体语境中的英雄建构,媒体话语和大众话语应进一步对自身话语权力进行优化,对内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和促进大众深度参与,对外深挖英雄内在潜质,获得国际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