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论文哪里有?本文从新闻学和传播学以及媒体公关学三个方面来探究新闻媒体在面对失实报道后,如何消除失实报道不良影响的措施研究。对失实报道的不良影响进行详细阐明,对媒体在发出失实报道后,如何消除失实报道不良影响采取的措施和补救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这是对失实报道研究的突破,也是研究消除失实报道不良影响的一次创新。
绪论
(二)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关于失实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于失实报道的概念、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例如, Craig R McClain 研究当前社交媒体中科技信息传播领域中失实报道的问题。①第二个就是关于失实报道治理措施方 面,SaKeenam Sirajudeen 等相关研究工作者通过对互联网上的失实报道进行分析,并根据其所涉及的数据规模来设计算法编程从而可以对失实报道进行网上检测过滤。此外还有从媒体危机本身和媒体危机处理两大部分进行系统化研究。
2017 年的失实报道案例:《姚明提案被全遭否决》。这则失实报道称:在国内知名篮球媒体人杨毅在他的公众号中爆料下,新接任中国篮协主席的姚明提出了联赛改革议案,而此新提案包括有扩充篮球联赛时间,方位分区制;减少我国国家篮球队的训练时间,想要实行美国”梦之队“的邀请管理制度;并且取消了外部获取援助的制度,但是这个提案遭到了所有人的否定。但经过事后证实,此为失实报道。而此件失实报道由于涉及到了我国的体育领域和流量颇多的体育明星姚明从而备受公众关注,部分公众被失实报道误导,对新闻当事人进行批评。不仅仅对中国篮球的社会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对于失实报道中所涉及到的核心人物姚明的声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类似失实报道还有以事件发生的核心地点为题目的例如《河南大学生娶同学妈妈》此类失实报道,而这类不实报道对该事件发生的位置河南省的形象造成了损害,从而对河南省人民的形象也遭到了一定曲解。
电视新闻论文范文
.........................
第三章 国外媒体消除失实报道不良影响的措施与启示
第一节 从《纽约时报》的更正栏目看媒体危机公关
一、《纽约时报》更正栏目与我国媒体危机事件的比较
2003 年 5 月 11 日,《纽约时报》在其报纸的头版明显的位置刊载了一篇字数长达 7500 字的文章,而标题为《辞职的时报记者留下的一长串欺骗行为》颇具有自曝家丑的意味,而这则报道确实是揭露了自己的报社记者杰森.布莱尔的新闻伪造的”不平凡历程“。①同时,这则报道事件也成为《纽约时报》创刊以来的轰动性大丑闻。但是反观《纽约时报》在这场风波中的做法,没有生怕对其名誉造成影响从而去刻意掩盖,也没有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反而呈现出一种坦荡的风姿和认真踏实的形象。对外,《纽约时报》自报家丑,将审查出的失实报道都进行了公开。对内,《纽约时报》编辑高层进行自我检讨。任何一家新闻单位,都不能承诺自己永远不会出错。所以,即便是出现如此的丑闻,也不可以因而否定它的严谨务实的品格。并且,由于《纽约时报》在相当短的时间对其失实报道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因而最大程度减少了由此产生的媒体信任危机,反而让社会公众对其的认知评价态度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它有其完整的纠错更正制度,报纸设立的纠正栏目与报社内部实行的自我检查制度相辅相成构成了更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其恒久不变的固定的更正纠正栏目和编者的话栏目,对失实新闻报道及时进行澄清修正,消解失实报道带来的不良影响。编者的话栏目和报社内的相关责任主编饰演着监督员的角色。报社内制定的新闻政策也规定了将新闻报道编辑发现的不实之处马上进行更改并澄清事实真相,对读者的提出的质疑及时解答,并且邀请读者朋友和报道当事人行使答辩权。 在失实报道发生后,”更正栏“快速更正失实内容,”编者的话“进行补充,及时迅速做出回应,消除失实报道带来的不良影响,维护媒体的公信力。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下媒体消除失实报道不良影响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媒体消除失实报道不良影响的不足
一、态度层面:不主动
媒体如果出现了失实报道,做好失实报道发生后的一系列跟进处理措施是消解失实报道不良影响的关键,但是我国部分媒体并没有做好这个重要工作。再对我国失实报道案例的研究发现,我国有的媒体在进行道歉澄清和后续跟进措施中依旧存在着”鸵鸟效应“。而所谓的”鸵鸟效应“就是暗指媒体的逃避心理,是一种逃离怯懦的行为。
有的媒体会认为刊登澄清致歉声明就像是”自我揭短“一样,感到很羞耻。就算是公开刊登失实报道更正,也是在版面中越不起眼或者字数上越短越好。通过对十多年来的百条失实报道的数据统计来看,仅有百分之 40 的失实报道主动进行更正道歉的。还有极个别媒体在处理失实报道时,存在着不仅不会澄清致歉,反而还一副振振有词的傲慢无礼态度。
此外还有一些媒体抱着”大事化小“的侥幸态度,自我蒙蔽,甚至刻意忘记失实报道的存在这件事情,不删除不改正任其自由传播。而一些分辨能力较低的公众就会将其认为是真实的信息而传播,从而导致其不良影响愈发严重。
二、时效层面:缓慢
我国媒体出现失实报道时,应立即反应,建立处置应急小组,快速商讨危机公关事宜,最大程度消除失实报道带来的危害,维护媒体公信力。而现实情况则是,在大多数媒体被揭露失实报道后,反而会先”沉寂“一段时间,观察公众反应,社会舆论动态,当发现社会舆论并没有注意到不实报道时,就企图蒙混过关。但是当发现舆论风波逐步变大时,则进行后续公关做法,先是向社会大众公开道歉,表明自己错误,接着向失实报道受害人抱歉,解释为何会发生失实报道,并且对不实地方做出更正,对受害人造成损失的地方给予相应补偿,接下来要对报社内部员工进行惩罚,并将惩罚结果告知公众等,以此重新挽回受众信任,求得受众谅解,消除失实报道不良影响。但是失实报道是新闻,具有时效性,超过一定时间后,受众思维固化,即使做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但也难以挽回形象。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消除失实报道不良影响策略研究
一、失实报道危机出现后的公关应对
(一)里杰斯特提出危机沟通”三 T 原则“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里杰斯特提出的危机沟通三 T 模式:首先是,主动说明情况(Tell your own tale)。媒体在出现失实报道不良事件后,应该向社会公众主动说明问题,抢占第一话语权。其次是,全盘托出(Tell it all)。向社会公众袒露关于失实报道的所有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失实报道,失实报道力有哪些地方失实,面对失实报道自己该怎样处理。最后是,快速去说(Tell it fast)。在失实报道发出后,应尽快对其处理应对,缩短反应时间,把握时效性,提升处理时效,避免不良影响的更大蔓延。在失实报道出现后,这些原则对失实报道的后续处理都提供可借鉴的地方。
1、抓紧发声的话语权
在失实报道出现后中要关注社会各界的舆论动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信息交流。而媒体在澄清失实报道问题方面可以运用以下几个方法:第一是通过自身媒体平台并且联系其他媒体,对失实报道解释说明澄清致歉,让公众感受到媒体有错就改的负责态度。二是网上或者电话沟通处理公众的疑问解答。媒体内部安设置处理小组,有专员关注公众的疑虑问题并进行回答,消除公众疑惑,做到有问必答,以诚恳的态度化解不良影响。
在面对失实报道的报道对象以及社会公众的各种问题时,要针对问题答疑解惑,对失实报道做一个全方位的解释说明,让公众了解具体失实情况和媒体自身的处理态度以及对事件的处理过程,展现媒体的责任担当,最大程度地挽回自己在公众面前的下滑信誉度。不可以在出现事故后,闭门塞户不理不睬,任凭事件发展趋势不断恶化。
..........................
结语
新闻传媒行业处在一个高速稳定的发展状况下。而新闻信息报道作为新闻行业工作的主要内容,必须要保证新闻信息的准确可靠性,而这些也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但是在新闻报道时,失实虚假的情况却常有发生。伴随着失实报道出现的则是失实报道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失实报道对当事个人名誉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巨大损失,对社会舆论秩序造成紊乱等等。
在面对失实报道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影响,首要目的就是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最大程度消除失实报道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媒体的做法,结合我国实际现状,再加上我国媒体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分析出一套媒体消除失实报道不良影响的措施。
在失实报道产生后,首先以良好诚恳的态度公开致歉,向受到失实报道伤害的报道当事人、企业致歉,向社会公众致歉。其次,发布更正报道,对失实的部分仔细更改,澄清事实真相。第三,鼓励受众的答辩权 ,让受害者为自己发声,对受害人进行连续正面报道,恢复其名誉,消除失实报道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第四,完善问责机制,有错必罚、有错必究,问责到人,处罚到人,严厉惩处造谣者给受众一个交代,消除失实报道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