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二、研究综述
学术界与国际广播对国家形象建构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是从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展开的:
(一)国家形象研究概况
一般来说,国外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其主要背景是冷战。正是冷战,突出了国际政治中国家形象的重要性。与国外研究相比,中国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才开始进入自觉阶段,并逐渐积累了一系列的成果。比如:管文虎《国家形象论》(2000)指出,国家形象是外部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活动和国家成就的总体评价和认同,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①。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2002)指出,综合国力的确可以视为一个国家形象的基石,但把二者等同起来并不严格,公众可能错误地判断国家的综合实力②。刘继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2002)指出,构建国家形象是通过信息传播与目标受众有效接触,在目标受众心目中建立积极清晰的国家形象的过程③。
国际上对国家形象的研究:K.E.Boulding《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1959)指出,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观念和形象往往会影响这个国家对对方国家的政策和行为,进而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⑤。 Catherine A.Luther《Press images,national identity, and foreign policy:acase study of U.S.——Japan relation from 1955-1995》(1999)指出,媒体传达的国家形象与政府的外交决定和行动密切相关⑥。
这部分的研究时期较国内研究就要早很多,早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家形象的概念开始在西方逐渐突显,二战后西方对国家形象的研究日益系统化。西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掘了国家形象与其政治特别是国际外交的相关关系,它们互相影响并对形象建设和政治交流产生着影响。
新闻报道论文
第三章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塑造国家形象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
CRI 日语广播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并非随意而为,而是遵循着一些合理有效的策略方针,以其作为根据进行对外传播布局,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塑造正确的中国形象。具体的策略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树立国际意识、维护国家利益、针对性原则、注重人文交流和中华文化。
一、树立国际意识
国际意识就是要树立全球思想,坚持对外传播的国际性与开放性,“确立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双向认同关系是塑造良好形象的前提”①。虽然是针对日本的对外传播,但是不能只局限于日本,因为中国与日本各自都在国际上发挥着自己的独特的作用,双方都与许多国家有着关系,而双方的交往更是对整个国际往来有着举住轻重的作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同样会影响日本在中日关系上的考虑,所以塑造一个与各国有着密切的、友好的关系,并承担起中国该有的责任在世界上积极发挥自身力量,以维护日本在内的各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是必然之举。
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在国际主义的主导下宣传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而全球思想同时也是毛泽东处理国际上大小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当时各个决策开展的前提。我国早期曾不断追求“革命”,不断地寻求改变国际秩序的方法,但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不再继续挑战国际制度,而是努力参与到国际的交流与制度之中,在严格地按照相关制度发展的同时也在负起大国的责任,监督他国遵守相关规定,在实现自身经济利益和其他追求的同时也在维护着全球的和平与发展。我国当前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发展经济从而更好地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平发展也就成了中国对外战略的主要目标,对外传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我国的发展与建设创造并保持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向日本传达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的方针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原则主张,从而在加强中日关系的同时更能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
第四章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的发展研究
第一节 影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的因素分析
一、内部发展
CRI 日语广播前身是 1941 年建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国共产党当时将电台作为对外宣传的利器,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进行日语的广播播出”①,在将近八十年的历史里累积了很多经验,经历过日本侵略到中日建交的漫长过程,见证了历史也明白和平发展的重要。无论是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引发的国内反日游行,还是日本大地震时期中国对日本的帮助,以及钓鱼岛领土争端这类更为敏感和严重的问题,这些中日之间的重大事件都让 CRI 日语广播更懂得中日之间仿佛行走在钢索上的微妙关系,以及维持双方友好并在对日传播中塑造良好中国形象的重要性,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更熟悉和了解日本受众的兴趣喜好,或者一些应该规避的敏感问题,能更有针对性的发布信息。
CRI 日语广播作为中央媒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本来就要更坚厚,熟悉日本文化的高学历和多经验人才,先进设施器具的提供和技术的保障,并且中央直属事业单位有国家财政扶持的预算拨款,不必过于担心信息获取过程中产生的花销与维持电台运行的经营问题,并且在国内知名度高,在国家级媒体权威性的保证下,国内的信息一般都能顺利获取。同时地处北京这个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能接触到很多重要的信息,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对事实进行了解和传播,保障了信息传播的及时性。特别是政策相关的信息能保证传播信息时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步调。CRI 日语广播的工作人员在分工架构上合理明确,保证信息的质量并适应不同的媒介形式以及各板块的合理运营。并且在日本也有相关人员长期驻守以及时接受日方新鲜消息,同时日本籍的工作人员来保证传播内容在语言表达的“本地化”和选题上更侧重日本受众的需求,最后工作人员同时收集多种形式的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适应性处理,以适应不同媒介属性、不同传播机制的复杂融合形势。
图 4.1 CRI 日语广播样本内容种类
..............................
第二节 针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塑造国家形象的建议
一、全媒体化与 MCN 模式
在录制广播的同时拍摄录音室的实时视频上传到视频平台,广播全媒体化,变得可视化,这个是现在流行的广播发展趋势,在很多韩国的广播节目,特别是要采访明星的节目中,不仅会通过电波进行传统的仅有声音的广播播送,还会搭设摄像头对播音室的情况进行实时拍摄然后上传到 You Tube 等视频平台供受众收看。虽然在播音室里做不了太多的互动,但是在当下的媒介空间下,人们也都很习惯和喜欢通过短视频、动画至少是图片等可视化的手段来接收信息。并且视频能保证一部分真实性,CRI 日语广播本来就会邀请各种嘉宾来参与广播节目的录制,并且还搭建了很多网络平台如 YouTube 可以及时发布视频信息,通过视频可以看到真人及其表情和动作,在收看播音的途中也能排解一部分的无聊情绪,调动受众兴趣。
通过组织台内主持人等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之后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个人账户,实行个人化的媒体内部网红打造,最终把个人受众成功转换成 CRI日语广播的受众。通过 MCN 打造个人品牌,现在很多媒体已经开始在台内组建MCN,MCN 模式“以整合内容生产者资源为主”①。CRI 日语广播中的很多节目本来就分工较为明确,特别是广播节目每天的担当都是固定的成员,并且播音员本身很擅长口语化生活化的表达,很适合去营造播音员的个人品牌。首先可以在内部组建专门负责 MCN 的部门,然后在日本受众接触的网络平台上创建主持人个人的账号,特别是国外版抖音“Tiktok”,在日本有着很高的人气和广泛的受众,通过上传结合工作内容以及个人化表达的内容来突出播音员的性格,并吸引时下爱好短视频形式的各路受众,让他们对视频中的人物本身以及其工作的内容和媒体产生持续的兴趣,在建立起个人品牌之后,就可以把个人受众成功转化成 CRI 日语广播的受众。并且不仅可以培养台内的工作人员,在 MCN 部门成熟以后,还能签约台外的人员来帮助进行国内信息的对日传播。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就有一群专门传播日本信息的营销号,特别是微博的热搜几乎每天都会有日本的相关信息登榜,而在抖音里则可以看见在日生活的点滴,反过来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和职工就是一股强有力的力量,它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账号传达更真实可信也更“接地气”的内容给日本受众。
............................
结语
中国国家形象具有独特内涵,精准地塑造、展示和传播好我国的国家形象是对外传播重要的战略目标,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提升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下国际局势复杂,中国与日本作为彼此相邻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大国,两者的关系浓缩了和平和对立、依存和竞争,在对日传播中展示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是中日减少冲突并紧密联系的途径,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发展至今七十多年,在对日传播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锐意创新传播内容,发挥新兴媒体作用,它在塑造我国国家形象上的现状值得关注。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展示的具体的中国国家形象,以及其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中的策略和方法,还有当下影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的因素,从而对其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塑造中展示的具体中国国家形象,通过本文的抽样调查和内容分析发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广播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地理等五个方面来塑造中国国家形象。首先展示了中国与日本的国际交往频繁紧密,同时拥有国际认同和国际地位并且践行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外交形象,还有我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的关心的中国政府形象。其次展现了经济发展迅速、消费水平上升的中国国内经济形象,并且与各国来往频繁在世界上占据很高经济地位的中国国际贸易形象。以及通过广播的口语化和亲和力去讲述中国自己的文化底蕴,中国与日本有着相似的传统文化背景并且属于同样的文化圈层,通过传统文学、民风民俗以及饮食文化等相关内容去塑造我国富有独特内涵的中华传统文化形象,还展示了涉及当下这一段时期内中国人民的思想行为语言等文化实态的多样多元的中国现代流行文化形象,从而提升国际上对我国国家软实力的认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