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隐私关注:研究综述和实证研究
国内关于隐私关注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对国外论著的总结,有学者梳理了国外期刊上发表的社交媒体环境下的隐私关注文献,分别从概念定义、测量量表、前置因素和行为影响四个角度阐述隐私关注[王雪芬、赵宇翔、朱庆华,2015;欧阳洋、袁勤俭,2016];还有学者不仅将国外有关用户隐私心理的研究分类,还建立了相应的集成模型[朱候,2016];田丽和安静[2015]汲取了国外隐私关注研究的经验,然后将隐私关注置于中国的社交媒体的语境下探讨研究现状,并尝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上学者对隐私关注的分类整理为后来国内相应的实证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本土的实证性研究,即从国外已经验证的隐私关注研究中汲取经验,来探索国内不同网络环境下的用户隐私态度。一类是把隐私关注作为因变量,考察其影响因素。刘鲁川等人[2018]以社会渗透理论为基础,发现焦虑情绪会直接影响社交媒体用户隐私关注的构建,并且指出隐私关注在用户的感知和使用意向间的调节作用。齐昆鹏和李真真[2018]借用 APCO 模型建立研究假设,揭示了当下我国公民隐私关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提出网络感知、数据素养等都是改变隐私关注作用机制的因素。张学波和李铂[2019]进一步将研究群体聚焦于大学生,同样发现媒介素养和风险感知会作用于大学生的隐私关注,继而影响其在社交网络的自我披露行为。另一类是把隐私关注作为自变量,考察其行为结果。徐敬宏等人[2018]聚焦于大学生微信用户群体,研究了高校微信用户的隐私关注对其隐私的担忧、认知和后续反应的影响,同时发现具有较高隐私关注水平的大学生使用微信时也会存在“隐私悖论”的现象。强月新和肖迪[2019]则把重点放在探索用户的隐私关注与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上,同时强调了隐私关注的中介作用。
近年来,国内关于网络用户的隐私关注研究蓬勃发展。其中,多数学者考察了前因变量对隐私关注的影响。然而,隐私关注是一个涉及文化和传播的复杂概念,简单地将其置于因变量的位置是不够的。研究者应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影响其变化的各种因素,建立更加完善的概念模型。
大学生微博用户的隐私关注与管理探讨目录
第三章 问卷设计与发放
3.1 问卷设计
3.1.1 研究变量
1.控制变量:性别、专业,网龄和学历
传统市场的隐私问题研究显示,网络经验越丰富,个人越重视隐私问题[Phelps J,Nowak G,Ferrell E,2000]。随着网龄增长,人们通过互联网络上传和接收的数据逐年增多,对网络中潜在威胁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因此,网龄会直接影响用户的隐私关注水平[Bellman S,Johnson E J,Kobrin S J,et al 2004]。有学者指出,社交网站上包含的个人信息的确具有风险性,而且一般女性比男性更关心身份披露的问题,也更有可能在社交网络上采取私人化社交形象[Lewis K,Kaufman J,Christakis N,2008;Fogel J,Nehmad E,2009]。国内学者整理了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一是人口统计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二是网络使用经验,如使用频次、个人经历等[王雪芬、赵宇翔、朱庆华,2015;欧阳洋、袁勤俭,2016;齐昆鹏、李真真,2018]。因此,本研究将性别、专业、学历和网龄作为控制变量,将性别、专业、学历做虚拟变量处理,网龄当作有序变量处理。另外,因年龄相差不大,不考虑大学生的年级因素。
2.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
本文涉及三组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关系:第一是保护动机的各项因素引发大学生微博用户的隐私关注程度;第二是保护动机的各项因素引发大学生微博用户的隐私管理行为;第三是大学生微博用户的隐私关注继而引发用户的隐私管理行为。在这三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中,隐私关注也是保护动机和隐私管理的中介,因此,本研究将隐私关注作为中介变量。
......................
第五章 深度访谈与补充
5.1 关于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人们在讲述故事时用到的词句都是其意识的缩影,深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探究问卷无法看到的用户内心更深层的想法,补充了个人细致入微的真实的体验,克服了用户填答问卷中瞬时思考的缺点。第五章用翔实的数据展示了大学生微博用户的隐私关注与管理的关系,其中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题邀请有意愿参与访谈的答题者留下联系方式。笔者在考虑性别、地区、年级等因素尽可能均衡的条件下,从愿意接受深访的名单中选取了 8 名在校大学生作为受访对象。
由于隐私话题的敏感性,访谈全部采用线上一对一的形式,开展时间为 2020 年 2月 10 日至 2 月 12 日。笔者事先会告知受访者交流的话题,并承诺所有信息都以匿名的形式展现在文中,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可以选择跳过。需要注意的是,笔者会提前告知对方会录音,在得到能够接受的答复后才会开展正式访谈。平均每个人和笔者交谈的时间约为 40 分钟,随后笔者将录音内容进行编号并整理记录。整理录音时发现这 8 名大学生谈到的内容满足了判断受访者数量是否足够的两个标准:充分性和信息饱和性[埃文·塞德曼,2009],故而后期不再追加其他人访谈。根据保密性原则,本访谈用编号表示访谈对象,具体信息见下表:
表 16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第七章 结语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针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结合隐私关注与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未来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发展相关研究。
第一,就扩展研究群体范围而言,未来开展的研究可以增添更多的时间、人力、物力收集问卷,研究对象不局限于大学生群体。如果资金允许,可以适当地以物质奖励换取答题者的耐心填答,尽可能多地回收问卷,保证收集的数据在人口统计学因素方面的均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将研究对象拓展至一般人群。
第二,传播隐私管理理论主要关注人们如何定义和交流他们的隐私信息,重点强调人与人之间隐私管理的交流与社会行为。边界因素只是 CPM 理论的一个分支,它解释了个人信息的公开与保密之间的界限。隐私管理的范畴不止于此,还可以使用边界因素以外的构念描述隐私管理,也可以从实践访谈中延伸出不同的维度细化隐私管理行为。
第三,无论是 CPM 理论还是隐私管理的概念,在学界出现的时间都不算太长,因而成熟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测量隐私管理的量表数量较少,具有可参考性的量表数量更少。众所周知,开发量表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需要详细的分类条目测量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期望本领域的学者在以后的研究中开发出契合更多尺度的量表,以丰富后续的研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