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3.2 国内情境危机传播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 SCCT 理论的研究较为成熟,反观国内该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笔者分别以“情境危机传播理论”、“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情景危机沟通理论”、“情境式危机传播”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部分研究中的危机传播主体是企业,学者们主要探讨企业危机应对策略的应用及效果等。王琦运用实验设计法,模拟两种严重程度不同的危机情境及相应的危机应对策略等,研究发现严重程度较高的危机中,消费者对于企业危机责任归因更强,购买意愿降低,危机较轻时,推卸责任可以使消费者对组织责任归因程度降低[11]。曾婧以 SCCT 为理论依据,分析 2010-2017 年间民航企业危机传播文本,总结出民航企业在不同类型的危机情境下,对危机应对策略的运用都能在 SCCT 中找出相应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 SCCT 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12]。牛华姿通过对“奔驰高管辱华事件”、“宜家召回夺命柜事件”及“三星手机爆炸事件”进行假设性研究,并证实不同的危机类型中使用相匹配的危机应对策略能够得到正面的媒体效能,以此帮助企业寻求最合理的危机应对策略[13]。范东洋使用实验研究法,分析 279 份研究样本,把危机责任感知作为调节变量,分析了不同的危机应对策略对企业声誉影响的差异[14]。
学者们对于政府危机应对策略的研究是我国 SCCT 理论研究的重点。汪臻真以“水污染危机”为例,运用实验法研究政府危机应对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危机损害越严重公众对于政府危机责任归因越强,SCCT 研究中应当关注危机损害这一要素[15]。李粼玮通过对“7·23 动车事故”进行个案研究,分析政府部门使用的危机应对策略,对照研究发现组织所使用的危机应对策略与 SCCT 给出的策略建议相吻合,但是由于政府在危机初期丧失了信息传播的主导力和对于表层信息的重复说明导致危机应对策略的效果不佳[16]。钟睿以“11·22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为案例,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发现政府主要采用重塑型策略,辅以其他援助型策略,危机应对策略虽与 SCCT 高度吻合但效果不佳,并提出政府应树立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等危机管理建议[17]。
目录
第三章 情境危机传播理论评析
3.1 理论背景
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危机传播已成为一个独特的危机研究领域。如果说危机管理是组织危机回应中的“所言所为”,那么危机传播就是其中“所言”的部分[48]。1988年,本森建议,危机类型与危机应对之间应有联系[49]。1995 年,库姆斯提出,危机爆发之后,组织机构对公众所说的话是危机管理研究的空白点,库姆斯所说的空白点即危机应对策略[50]。危机管理的象征意义被研究者所忽略,研究者们很少关注例如组织在危机后发表的公开声明等危机应对策略,也无从了解这些信息在危机发生后如何塑造利益相关者对危机及处于危机之中的组织的看法。
在这种情况下,库姆斯希望能够提供一系列的危机应对策略指南,为组织采取适合的危机应对措施提供参照。于是,他在组织管理理论和修辞学理论的基础之上,以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理论上把危机类型与危机应对策略联系起来。以利益相关者危机责任归因、危机情境等要素来确定采取何种危机应对策略更为适宜,这些标准强调的就是组织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应该公开说些什么,即所言的部分。
以往的危机传播研究偏向以组织为中心,从组织的需求出发,主要以自上而下的线性危机传播模式为主。面对复杂的、多元化的危机传播主体及危机情境,以往研究成果显示出越来越多的滞后性及局限性。
........................
第五章 政府应用情境危机传播理论的典型案例分析
5.1 无锡高架桥侧翻事件始末梳理
2019 年 10 月 10 日 18 时 10 分左右,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312 国道 K135 处、锡港路上高架桥桥面突然侧翻。18 时 28 分,@无锡交通广播迅速推送《突发!312 国道锡港路上跨桥垮塌》一文。19 时,救援队伍到达事发现场。《人民日报》关于现场救援的直播观看量高达 2161 万余次。
事件发生后,@无锡发布连续更新《昨起,无锡全面执行房贷利率新政》和《非全日制=本科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你怎么看?》两条与事故无关的博文,被网民批评并反问“账号是外包出去了吗”。然后,记者分别致电政府值勤热线和宣传部责任人,均没有获得有效信息。随着事件的广泛传播,网友对高架桥侧翻原因出现各种猜测。
10 月 11 日 4 时 18 分,@无锡交警首次发布消息,提醒原经事故路段车辆选择绕行。10 月 11 日 5 时 37 分,@无锡发布推送消息,确认一对母女和一名单亲爸爸遇难,2 人受伤。初步证实,高架桥侧翻原因系货车超载所致。
10 月 12 日凌晨,@无锡发布推送图文微博,对“四车总重 400 余吨压垮无锡高架桥”、“无锡公安局长戴 400 万元手表参与救援”等谣言给予强烈否认。7 时 31 分,@无锡发布推送《事故发生后,我们在行动!》的消息,详细介绍了事发之后的救援处置工作。15 时 26 分,@无锡发布称,市政府已成立调查组,对事故原因和与管理层的责任开展深入调查。由于网友对于桥梁设计的质疑,同日,设计单位中设股份发声,经过多人多软件连夜复算,确认设计符合各项规范要求。桥梁超载标准为 55 吨,但是涉事货车超载达 200 多吨。
表 12 无锡高架桥侧翻事件危机阶段划分表
.......................
结论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公众的话语力量被激活,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话语权的下放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度、不对称的传播格局。传播媒介的易获取性和强互动性使危机事件相关主体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表达自己的意见,危机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危机情境更加复杂。
本文将危机事件发生前、中、后阶段的历时维度和多元危机主体在危机场域中观点碰撞的共时维度相结合,遵循危机事件背后的政治、文化、媒介等社会逻辑的宏观视角与危机主体文本表达的微观视角相勾连的研究路径,以“奔驰漏油事件”和“无锡高架桥侧翻事件”为研究案例,分析了组织危机情境、危机应对策略等重要因素。通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组织危机应对样本进行解读,分析了组织在危机事件中的危机情境、所使用的危机应对策略以及危机情境和危机应对策略的匹配情况。其后通过分析利益相关者与相关政务微博、权威媒体等新闻报道的互动情况,总结了利益相关者对于危机应对策略的态度和评价,从而检视危机应对策略的有效性。
SCCT 理论为组织应对和处理危机提供了参照和指南,它为组织寻求尽可能小的危机伤害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但是危机应对的效果可能不佳,组织不能神圣化危机应对策略,不能把它当作危机应对的规范性准则。在瞬息万变的社交媒体环境中,并不存在固定不变、必须遵守的最佳应对策略准则。虽然危机类型具有相似性,但是每一次的危机都是不同社会背景和多重社会关系等共同影响的产物,每一种危机都催生特定危机应对策略的需求。由于社会文化差异和具体情境差异,组织要接受社交媒体环境下危机应对效果的有限性。面对具体危机时,组织应当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完全照搬应对策略,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适当修正危机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