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新闻媒体论文,进入新时期后,这种情况有了明显改变。首先,本文发现进入新时期后优秀教师人物报道数量明显有所提升。随后笔者以通讯体裁为主对报道特征和具体报道对象分别做了内容分析,得到了丰富结论。从报道角度出发,能发现《人民日报》对优秀教师人物报道比较重视,主要表现为文章多以中长篇报道为主,细节丰富,多刊登于显著版面,绝大多数为《人民日报》自己采写等。报道风格比较有文学色彩,使用了大量牺牲型隐喻来描述和赞美主人公等。文章标题紧扣教育主题,体现教师的职业属性;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笔者发现篇幅、版面和隐喻的使用分别都与年份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这启发了笔者在之后的研究中有意识地关注到报道内容与时代的关系。在对报道中的主人公进行具体分析时,笔者首先研究了报道对象在政治面貌、地域、性别、岗位、任教学科等方面的分布情况,大致体现出了《人民日报》优秀教师人物通讯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职业特征。出现这种研究倾向的原因,本文推测,可能是由于研究者处于高校环境的占绝大多数,因此他们更加关心高校教师媒介形象。另外,青年是互联网中最为活跃的参与者,在传播新格局下讨论教师形象,选择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必然能得到更多关注。
....
绪论
对策型研究中比较突出的是宋洁的观点,这位学者提出教师群体应该提高公关意识,主动为自己发声,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自我形象重构,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教师群体的传播力,改变教师被传播、被定义的失语局面。①比较遗憾的是这种建议教师主动参与建构媒介形象方向的研究目前还很少,并且在对策上停留在呼吁阶段,没有更加具体的指导。不少中老年教师没有使用微博、博客的习惯,也认识不到这些社交媒体在现今舆论场的特殊意义,因此缺乏参与热情。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应当注意到中老年教师在网络传播格局中的不利地位,为网络时代信息贫民提出更有指导意义的建议。这需要学者进一步研究如何将社交媒体的传播力继续辐射,直至覆盖到更多失语教师群体上。因此笔者认为,在看到目前取得的成果时,整体研究的不足也比较明显。新传学者在选择研究样本时,容易忽略中老年教师群体,目前新传界在对教师形象进行选择性研究时,高校教师和青年教师最受关注,截止至今还没有针对中老年教师媒介形象的研究。虽然现状如此,但中老年群体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信息贫民,从促进社会公平角度上来说应该得到研究者更多的关注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学者多是从媒介现有报道中选择研究对象,而媒体在报道时选取对象就已经经过了筛选,由于高校教师和青年教师分别在学术界和网络世界的特殊地位,使这两类群体更容易被媒体选择,也更容易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
.....
第一章改革开放前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呈现
第一节“十七年”:确立教师的“人民性”
通过这两次会议,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和工作重心得以确立,创办速成学校、组建识字班等举措逐渐得到落实,教育向工农开门的路线终于清晰起来。在这“最黑暗”的角落,教师的文化素养要求必然要服从于人民识字扫盲的迫切性,一星烛光虽然微弱,但总能照亮一个个小角落,也能引发黑暗中生活着的人心中对光明的渴望。在26位报道对象中,只有一位学历比较突出,就是曾经在大学中任教的吴书柬,但他登上报纸并不在于他是大学老师,而是在于他放弃城市里的大学教职选择去往穷苦农村支持基础教育,在新闻文本中,记者着重强调了回到农村的吴书柬拒绝了政府为他安排的中学教师和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的职务,一心想当小学教师。这些报道对象不是没有高学历教师,但没有任何一位的突出事迹是学历高学问好,吴书柬的报道足以证明,《人民日报》在宣传教师典型时,更注重的是乐于为扫盲工作奉献,而不是渊博的知识。文化程度较低的报道对象,一方面切实地反映了当时教育事业的艰难、教育人才的紧缺,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这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优秀教师典型,为其他扫盲教师扫除偏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
第二节“文革”十年:极“左”思潮的笼罩
在“大跃进”运动中,教育工作的“大跃进”也得到了中央的确切指示,195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该指示再一次提到了劳动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在前文肯定教育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又具体地指出了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解决办法,要求所有学校都要将生产劳动列为必修课、每个学生必须参与一定时间量的劳动,再一次重申生产劳动是培养全面新人的正确道路。《人民日报》报道的这一时期的优秀教师,以多种面貌投入了生产建设中,王志亭义务加入征粮工作帮忙算账,郎洁华带领学生生产粉笔,田桂芝给学校锅炉房砍柴,石丕君教农民使用新型肥料等等,这些得到着重突出的生产事迹,丰富了教师教学之外的形象,他们既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更是新中国勤劳的生产者。文章特别写到,“这样就逐渐使学生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伟大,消除了学生看不起劳动人民的思想”②,这表明报道对象的优秀之处不仅在于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劳动热情,还进一步强化了劳动光荣、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观念。这些报道呼应了劳动与教育结合的教育方针,更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建国口号深入人心。
第三章变与不变: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流变特征............................57
第一节一以贯之的优秀教师总体形象特征..................................57
第二节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阶段性变化................................64
第四章建构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成因及其规律..............................76
第一节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整体特点的成因..............................76
第二节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阶段性特点的流变背景........................80
第三节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中的规律................................92
第五章改良优秀教师典型报道的三个向度......................................97
第一节回首过去:扬弃早期宣传中的典型报道工作经验......................98
第二节立足当下:突破优秀教师人物报道的思维定式.......................100
....
第五章改良优秀教师典型报道的三个向度
第一节回首过去:扬弃早期宣传中的典型报道工作经验
这两场主要领导人针对新闻工作的谈话,总结了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在宣传报道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强调了宣传工作需要文风生动,需要坚持党性,需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需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对建国后的新闻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早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典型报道工作的有益经验,笔者整理如下:首先,真实性原则必须得到遵守,添油加醋、弄虚作假易损害党办党刊的威信,宣传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其次,办报人员要坚持群众路线,了解被宣传对象的特点,采用接近性强的人与事作为宣传典型;最后,要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下,改进宣传报道的文风,增强生动性和战斗性,树立党报党刊的革命风采。“左”倾倾向在“十七年”后期至“文革”结束期间曾经再次出现,甚至更加极端,如《人民日报》等媒体在报道优秀教师时只选取服务贫下中农子女的教师,把生活穷苦、给贫下中农孩子上课作为最主要的筛选原则,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极大地损害了《人民日报》的形象与地位。因此当代《人民日报》优秀教师人物通讯的写作,要学会从过去的成功经验和走过的弯路中获得启示,把坚持真实性原则和党性原则统一起来,深入教育行业内挖掘报道对象,把握好典型人物的选取标准,深耕报道对象容易吸引受众的特质,用生动的文笔充满感情地传递出来。
第二节立足当下:突破优秀教师人物报道的思维定式
除了多采用悲情气质的优秀教师作为报道对象外,通讯中隐喻的使用也展现出了记者在塑造人物叙述事迹时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倾向和道德期待。前文已经提及,约有占全体四成的通讯在主人公形象塑造中使用了隐喻,其中最为主流的喻体就是牺牲型意象,在40年的优秀教师人物通讯中反复出现。这类意象的主要特点就是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暗示教师奉献了一切,助学生成人成才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自己最终却“蜡炬成灰泪始干”,一无所有、两袖清风。虽然这些隐喻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赞扬主人公对教育事业和学生们的无私大爱,但它另一方面又暗示了教师必定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牺牲,甚至可能还要迎接一个比较悲凉的结局。这种类型的隐喻背后折射的不仅是记者的观点,更是《人民日报》乃至全社会对教师群体的期待。尽管这能够激励部分教师对工作投入更多精力,但无形之中为我国教师戴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固化了教师的悲情形象,甚至可能会劝退一些
有志投身于教育界的青年人。
......
结语
同时,为凸显新时期优秀教师人物报道的特点,本文也对改革开放前的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做出了分析。首先,笔者搜集并研究了发表于“十七年”时期和“文革”时期的优秀教师人物通讯,发现这两个时间段《人民日报》建构的优秀教师媒介形象各有特点,但与职业的关联性并不显著。“十七年”间,优秀教师通讯通过苦难叙事、实践叙事和奉献叙事确立了优秀教师的“人民性”。本文发现,记者在报道优秀教师时,在报道对象和报道重点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加大对乡村中小学教师、军校教师和科学技术的重视上;比较出乎笔者意料的是,尽管我国教师队伍中党员比例较高,但实际的报道文本中主人公被提及党员面貌的篇数并不多,这显示了《人民日报》在相关新闻中可能有意淡化了主人公的政治面貌特点,或者以更巧妙的方式来进行意识形态宣传。针对优秀教师媒介形象特点,本文发现,从整体来说,主人公的职业精神成为报道中最受记者关注的内容,其次教学能力也是记者反映的重点,此外报道还注意展示了报道对象的个人私德。这三者共同建构了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使之具有强烈的精神感召效果。教师对全社会的示范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下全民对文化的需求和典型报道的工作传统共同建构了主流媒体中优秀教师的总体形象。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