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新闻媒体论文,从本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出,百姓问政作为传情达意的有效工具,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群众通过对政府的“询问”“疑问”甚至“问政”,监督政府行政,让政府知民意悉民情,从而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推动行政效率的提高。其中,政府和人民的沟通中,媒体必不可少,它起着沟通上下的作用,在监督政府方面负有重要责任。本论文在对“百姓问政”的含义、作用、形式等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安徽日报·百姓问政》栏目个案为例,运用文本分析法系统研究了该栏目的具体问政特点、功能和成效,挖掘出该栏目具有“诉求表达功能”“参与决策功能”“监督追责功能”“民主动员功能”“构建‘政民命运共同体’功能”等五大问政功能,并总结了该栏目在五大功能构建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浙江日报·一线调查》的问政监督成效以及《四川日报·问政四川》网络问政特色,并对《百姓问政》栏目的“五大问政功能”提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因而,本论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第一章绪论
以往的研究中对于省级党报的问政功能研究非常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语境之下,省级党报担负着舆论监督、传情达意、缓和社会矛盾的特殊使命,与此同时,也面临融媒体转型需求。因而要重视对省级党报问政功能方面的研究。本论文以新闻传播学和公共管理学为交叉视角,聚焦省级党报《安徽日报·百姓问政》栏目现有问政功能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访谈法、文本研究法等,剖析其问政功能制约因素,并提出优化路径。因而本论文具有研究视角的独到之处。根据选题,本论文重点关注的文献有以下两个领域:一方面,是关于舆论监督、协商民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文献,这些文献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论文在吸收这些学术成果上,把理论融入分析之中,力图做到有理有据。另一方面,是关于百姓问政不同形式和发展阶段的文献。涉及的文献包括报纸问政、电视问政以及网络问政等方面。在分析和比较不同形式的问政基础上,本论文尝试找出百姓问政的发展特点及规律,为《百姓问政》栏目的融媒体发展方面提供启示。本论文以《百姓问政》栏目为主要案例。该案例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以《百姓问政》栏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解读,剖析其问政功能如实现、效果如何,进而给我国其他问政栏目提供启迪和经验借鉴。此外,还分析和总结了《浙江日报·一线调查》《四川日报·问政四川》两个相关案例的问政特色。
......
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其一,百姓问政的价值取向在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是行政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民主化也是社会公平的必要保障。百姓问政能够促进人民群众民主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它提供了公民表达自身诉求的渠道,通过问政把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出来,并通过后续的监督追责使百姓的诉求得到解决。这一过程是正义价值观的体现,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1]其二,百姓问政的直接目的是规范政府行政。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寻租、不作为、乱作为如若不加监督,必然会带来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发生。这其中,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尤为重要。百姓问政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疑问和质问”开诚布公地表达出来,及时发现和纠正政府的不当行为,并要求政府回应。通过问政,有效实现了对政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2理论基础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在于治理结构现代化。现代社会,学者普遍认为过度集权的治理模式容易导致专权和专断,由此会造成权力错配和失衡,从而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制约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因而,合理组合和配置政府的行政权力,亟需改变传统“大政府小社会”的治理模式,也就是要引入多元治理模式。这一论断在我国社会发展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改革开放四十年,见证了我国政府权力由集中到分散,由单一治理主体到多元共治,由全能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不断转变。治理结构的改变促进了我国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社会现代化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实质上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权力关系的转变过程。一方面,三者权力关系转变迫使政府由单一式、集中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多样的、分权的治理模式;另一方面,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推进又促进了三者权力的重新配置,政府治理结构也更加科学高效。在这种意义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承认和尊重市场和社会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贡献。也就是说,要吸纳更多主体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二者的参与。
......
第三章《安徽日报·百姓问政》栏目问政功能现状分析...................................................16
3.1《安徽日报·百姓问政》栏目简介.....................................................................16
3.2研究样本介绍.............................................................................................................17
3.3《安徽日报·百姓问政》栏目的主要问政功能.........................................................23
第四章《安徽日报·百姓问政》栏目问政功能提升困境...................................................29
4.1诉求表达形式有待优化.............................................................................................29
4.2参与决策机制有待完善.............................................................................................30
4.3监督追责有效性有待提升.........................................................................................32
第五章其他省级党报问政的经验与启示.............................................................................36
5.1《浙江日报·一线调查》栏目:监督追责过程全覆盖.............................................36
5.2《四川日报·问政四川》栏目:开创网络问政新局面.............................................37
...
第六章《安徽日报·百姓问政》栏目问政功能提升路径分析
6.1优化诉求表达形式
当今时代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个体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也呈现多样化。人们对新闻的关注程度不像以往那样集中,更加关注新闻信息传播的渠道、方式和载体。一方面,由于网络的便捷性,用户的阅读习惯已经由纸质书籍慢慢转移到了线上阅读;另一方面,生动有趣的视频崛起,更加受到用户青睐。对于传统纸媒来说,“用户粘性”已经大大下降。因此,作为传统纸媒的子栏目,《百姓问政》栏目在注重“内容为王”的同时,更应该牢牢把握“网络问政”这一时代脉动。一是要继续加强原有微博渠道“微话题”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和互动强度,吸引粉丝关注和留言。二是借助《安徽日报》电子版、官网、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深化专栏建设,提升影响力。三是借助视频媒体平台,例如抖音、快手、斗鱼等平台,发布问政短视频、直播问政过程等,吸引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关注和参与。融媒体的关键在于“融”,既在原有内容和渠道的基础上,加强对网络平台尤其是移动端的挖掘,借此全平台融合度,不断加强《百姓问政》栏目的吸引力,提高关注度和美誉度。
6.2提高参与决策水平完善协商
对话机制的核心是做到各问政主体的平等交流和充分协商。由此,《百姓问政》栏目应当加强“网状”决策协商,构建纵横交错的协商网络。一方面,加强主体间的纵向交流和协商。强化相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协商,如加强政府官员之间、群众之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之间的交流。在他们内部对问政议题友好协商,达成共识,用统一的意见集中反映自身群体的观点和意见。其次,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横向交流和交锋。不同主体代表的利益不同,大家畅所欲言,友好地表达自身诉求,对观点进行批驳和协商,各方适当妥协,最终尽可能达成一致意见。既有“冒着热气、带着泥土味”的基层声音,又有符合政策、蕴含法律味的“专业意见”,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协商网络,各方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合理表达,这样的协商才是卓有成效的协商。#p#分页标题#e#
...
第七章结语
当然,本论文的研究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该栏目问政功能的分析还不够具体深入;二是对不同党报的问政共性问题总结不到位;三是对融媒体转型和网络问政的分析还较为笼统。在互联网时代,百姓问政形式富于变化,但其问政逻辑和所蕴含的理念价值是永恒的。我国的百姓问政蕴含舆论监督、协商民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三大中国特色,本质上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随着我国社会民主的发展,百姓问政的效能也将进一步得到发展,今后还需要学者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希望通过笔者论文的研究,能够为百姓问政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微小贡献。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