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成因是多方而的,既有受市场逻辑指引,媒介组织追求最大可能的市场占有率以完成其对广告倒拃的影响,也有自排、他律机制不尽完善的影响,也要考虑到社会整体伦理环境消极、媒介从业者自身生体状况堪忧的因素。基于这样的分析,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公共治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对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治理中,政府部门需完善新闻法制建设,使得新闻传播过程的治理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强新闻法制的落实,做到执法必严:对新间传播道德失范进行治理时,政府部门还应引导媒介行业自身加行业自律,树立行业内部的监理制约机制,通过媒介对失当和违规新闻传播活动的批评,建立起媒介行业自身的道德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加强从业者的意识,同吋创新他律形式,引导社会力量对新闻传播开展多元监督;政府部门需转变职能,由执行政策向制定政策转变、由操作向管理转变,促成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政府部门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应有预见性,尽可能考虑未来,注意解决问题而非提供服务,引导舆论,打造意见领袖;政府部门还需加强技术投入,着力加强对新闻传播及其效果的监测、分析和研究,提高引起與论的技术能力:还应关注新闻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满足其“保健因素”的需求以消除不公平感,增加其违规成本。
.......
1绪论
新闻传播承担着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沟通生产和交往的信息,开创经济行为等经济功能,这就反映了新闻媒介具有产业属性。新闻媒介是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流通的社会协作体,新闻传播是从事精祌生产和精神交往的行业,其经营活动具有企业性。一方面新闻传播要服务十国家文化产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其具有自己的经济利益,新闻传播活动需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新闻传播承担着协调公众的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传递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休闲娱乐、学习和社会化等一般社会功能,这就反映了新闻传播具有社会公益属性。新闻传播的公益性要求媒介组织既不是单纯的营利组织,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不是单纯的宣传工具,执行单一的宣传任务,而必须服务于社会的公共利益。新闻传播的产业属性使得政府部门对于新闻传播产业原有的、建立在等级权威之上的包办式管理必然行不通:新闻传播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公益属性又使得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显得粗暴而盲目。故而,应在充分肯定公民社会和市场作用的基础上,以多元主体互动协作实施对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公共治理
........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在观察新闻传播道德失范时,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现象是由于传播者出于自身或媒介组织私利的考量,罔顾社会公益、抛却媒介责任,主观营造虚假的或不恰当的媒介真实:而有些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现象则是由于事实不当、传播方法失当,造成传播结果客观上与上观意愿初衷。因此.不能从媒介从业者从第传播活动的动机对新间传播道德失范加以界定区分。故而,本文从媒介所执行的社会功能、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及所带来的宏观社会效果对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外延进行如下界定:未能履行及时准确、全而客观地报道事实的责任。对新闻传播的需求就是准确报道,更高层次的要求则是在报道中要分清事实、意见,最高层次的需求则是报道关于事实的真相、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报道出实。这一点对当前我国的媒介组织尤显重要。当下,媒介组织存在这样的一种倾向:追求轰动效应、娱乐效应,罔顾社会效果;着力刺激受众情绪,以煽动性的内容激发人们追逐低级趣味。
2.2研究的理论基础
这种比较或刻意为之或意识进行。当比较的结架令其满意时,员工即会感到得到了公平对待,进而对工作积极性产生正面影响:比较的结果+能领其满意吋,员工则会感到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产生挫折感和怨恨情绪,进而对工作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当员工的不公平感过于强烈时,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恢复自身对于公平感的体验:首先是改变认知,如进行自我安慰、自我解释,以减少心理失衡,恢复主观上的公平感;足改变投入产出比,如要求比较对象投入增加或报酬减少,要求自身报酬增加或消极怠工以减少投入等;还可能泄私愤,造谣中伤,制造人际矛盾或离职等行为恢复主观上的公平感。
.....
3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现实表现.......14
3.1新闻寻租.......14
3.2真实性缺失.......17
3.3媒介审判.......19
4新闻传播道德失范产生的原因.......25
4.1缺乏行业自律.......25
4.2他律机制缺位.......26
4.3治理主体单一.......27
5发达国家治理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经验和启示.......32
5.1发达国家治理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经验.......32
5.2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启示.........35
.........
6新闻传播道德失范的公共治理途径
6.1完善行业自律
提升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应加强相关教育,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使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报道时,能够将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内化为我需求。同时在具体学习方式上也需注意避免形式主义。具体而言,可鼓励新闻传播学界和行业协会开展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主题的学术讨论和研究,并组织新闻从业人员参与其中,为从业者遵循行业规范、规避道德失范营造良好的气氛道德和新闻伦理课程建设,为新闻行业培养更高道德修养的从业者。
6.2建立他律机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新闻法治工作一直在曲折中前进,各种普通法、专门发以及党和政府的文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新闻法》。通过对世界各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是先制定与之相关的法律及法令,促成新事业的发展,然后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与之有关的道德及准则。只有当新闻法与新闻道德之间能够形成正相关的相辅相成关系,新闻事业才有可能得到迅速而全而的发展。新间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体现宪法精神,贯彻宪法原则,使宪法的权威得到强化:需以保护公民切实保护公共获知倍总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要注意研究世界的走向,引进国际通行的立法原则;需体现党的领导和国家意志。
......
参考文献
[1]姜苏、徐惠:《思考传媒》[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美]戴维.奥斯本、特勒.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周敦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3][英]斯蒂芬.奥斯本:《新公共治理:公共治观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新观点》[M],包国宪、赵晓军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4][美]菲利普.帕特森、[美]李.威尔金斯:《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M],李青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美]李普曼等:《新闻与正义》(修订版)[M],展江等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美]沃纳.塞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描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7][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黄煜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8]喻国明:《大众媒介公伯力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www.zhonghualw.com2006年版
[9]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