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流动社会背景下新闻社交媒体对身份间性的再构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8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33021322919833
  • 日期:2020-02-12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研究的根本旨趣在于,对承袭于“主体间性”的“身份间性”之理念与社交媒体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作探索,如“身份间性”如何影响流动人群的情感认同与社会适应、“身份间性”如何影响不同群体间的媒介形象认同与自我认同、以及“身份间性”如何影响不同阶层或不同政治身份人群间的传播实践等社会问题,从而揭示“身份间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如何延伸并影响客观交往秩序。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依鲍曼(Zygmunt  Bauman)之见,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从“固态”社会走向“液态”后现代社会的巨大转变,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永远处于“流动”状态,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亦永远处于“流动”状态。这种液态化和流动性,首先指涉为关系主体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脱离和嵌入。正如吉登斯所言:现代制度本质和影响的核心要素是在无限的时空轨迹中“摆脱”社会关系的地方语境和社会关系“改造”的过程,“摆脱”即吉登斯所谓的“脱域”,它促成了时空分离的加速进行。①本研究立足的现实背景即流动社会的客观存在
前述的液态化和流动性,在现实层面还可指涉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宏观领域的更动与革新。具体到新闻传播领域,即表征为传播主体的自我认知和群际认知以及阶层认知,在不断地交往和对话的过程中发生流变。这种流变在线下的符号互动场域和线上的符号互动场域同时作用。在流动社会的背景下,极具流动属性的社交媒体作为一个自变量“嵌入”到公众的现实生活中,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秩序,组织结构和经济活动,公众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社交媒体作为一个加速器推动着现代性的脱域化和全球化趋势的演进,此为本研究的虚拟背景或称媒介背景。
事实上,本文所指称的“流动社会”不能仅仅从社会学、人口学的维度进行解读,不可忽视的是其内在的传播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维度。在对于社交媒体传播进行研究时,大部分学者能有机地结合线上和线下两种传播场景,但真正将其很好地放置在流动社会的宏观层面背景下,进行结构性想象和思考的似乎并不多见。
处于流动之中的公众,在线上线下两种新的社会关系中,面临着建立“新自我感”、“新认同感”的重要课题。而“身份”这一元素正是影响公众认同感的关键要素。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社会学家亨廷顿将人们的身份按归属性、文化性、疆域性、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分成了六类。②按照不同的标准进化划分,公众的身份属性亦是多元化的,可以说,没有哪个个体仅具有一种身份,也就是说,没有哪个人仅属于某一群体。而“认同”是一个习得的过程,是主体从客体身上选择一些特征进行内化,并进一步深化为自我的属性,乃至形成人格的一种重要机制。“身份认同”概念早期研究是以哲学范式为主,在哲学上按其主体论的发展将身份认同分为三种研究模式:一是以主体为中心的启蒙身份认同,二是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身份认同,三是后现代去中心化身份认同。
........................

1.2 文献回顾与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一)流动空间:新的空间逻辑
曼纽尔.卡斯特提出“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和“地方空间”(space  of places)的概念,他认为当下地域从文化、历史和地理意义中解脱出来,即吉登斯所谓的“脱域”,它们被重新组装成一个类似图像拼贴的网络,创造了一个“流动的空间”。流动空间是新的空间逻辑,“通过流动而运作的共享时间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③ 齐格蒙特?鲍曼进一步指出,由于现今社会世界正由相对稳定的“固态”向流动的“液态”转变,传统的关系网络和保护机制解体,导致个体日益陷入流动和不确定性的恐惧之中。④在“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转向的过程中,身份认同对于个体的社会适应而言显得愈加重要,但身份认同也变得愈加困难。早在 1908 年,乔治?齐美尔就曾论述过一种长期扮演“异乡人”或“边际人”的边际身份形象;①之后罗伯特?E.帕克在其书中说明,在边际人的内心中存在文化的变迁和融合,他们是文化上的混血儿,又是夹杂在两个群体之间不协调的矛盾体。②而在媒介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流动人群的身份认同又多了一重虚拟的维度,一个个新的、旧的身份标签同时存在于单一个体之上。个体需要在不同的身份之间来回切换、进行角色扮演、角色采择以及平衡角色冲突,但最终往往陷入对于媒介化身份的认知迷茫。
(二)身份与主体间性
在哲学和社会学维度下,理顺“身份”和“主体间性”这两个关键概念。在笛卡尔和莱布尼兹解释了身份和个人主义的哲学概念之后,康德认为真正构成自我的是本体世界,而不是现象世界。也就是说,人们通过遵守道德规律而形成一个真正的自我。而后,黑格尔为康德的主体观加入了对他者的参照和历史的客观因素,至此,“身份”这个概念仍未被提出。直到马克思提出:如果人有本质,这个本质也应该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非“每个单独个体固有的抽象性”。③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使自己成为个体;④“只有通过历史进程才成为个体”。
   图 1-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取

2.1  问题与假设提出
本研究旨在探究流动社会背景下,社交媒体使用对不同主体身份认知产生的结构性影响,了解主体身份认知漂移和异变的特性与核心缘由。然而,纵观“流动社会与身份认知”研究的文献综述,国内关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虽有不少,但鲜有将“社交媒体”这一结构性作用因素提取出来,放置在“流动社会与身份认知”的研究框架下进行分析和论证的学术文章。为充实该主题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笔者所在调研组在 2017 年 3 月至 6 月期间,分别对以广州、杭州、南昌、九江、鹰潭、新余及其各城乡等为一、二、三线城市的地域进行了大规模田野调研,实地搜集大量样本与数据。基于此,“流动社会背景下社交媒体对身份间性的再构”主要对以下问题与假设进行探究:
图 2-1 研究假设的模型图
H1:在流动社会的背景下,各圈层的社交媒体用户在接触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出现了表征各异的身份认同问题。
h1:社会媒体上的情感交流反而令城市新移民的现实社会关系出现隔阂,导致主体间出现情感认同障碍。
h2:在使用社交媒介获取信息时,底层群体接触到针对内群体身份形象的负面社会评价后,会想象式地迁移为对自身的评价,进而陷入社会评价焦虑。
h3:虚拟与现实两种身份的同时存在,使体制内群体身份认知出现矛盾,传播行为和传播心理具有不一致性。
..............................

2.2  研究方法
为强化和深化研究发现,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即遵循质化研究的思路,并结合量化的研究方法来以数据作为支撑。如图 3-1 所示,调查问卷、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是本研究收集资料的主要途径。
图 2-2  研究方法及分析过程图
研究小组使用了多级随机抽样方法。于 2017 年 4 月至 6 月通过实地田野调研,在六个代表性的城市、城乡交界处和农村地区选择研究样本。共收集回有效样本近 2500 份。首先,在城市选择过程中,除了全面比较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外,媒体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参考。选定的城市可以代表中国第一,第二和第三线的发展水平:它们是广州和杭州,南昌和九江,鹰潭和新余。其次,为了提高整体样本的代表性和全面性,在设计研究路线的过程中,按照区域划分,分别在这六座城市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中心区域(高校、公园、居民区等)、城乡交界处与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最后,除了在每个选定的区域内按性别、年龄随机且平均地分发调查问卷,进行实地样本与数据、访谈资料的搜集之外,参照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观察并记录当地的生活环境,行为,文化特征等。通过自己的现场感受获取非文献资料的直接经验信息,并基于此调整自己的问题假设与访谈提纲。
..............................
 
3 研究发现 ............................... 16
3.1 边缘与中心:“我们”的家园和“他们”的城市之间的身份适应分化 ...................................... 17
3.2 报道与现实:拟态环境与实际体验之间的身份锚定模糊 ......... 19
3.3 线下与线上:社会阶层与传播秩序之间的身份抒写矛盾 ......... 22
4 认同弥合:走向理性的社交媒体受众 ........................... 24
4.1 文化认同 .................................... 24
4.2 政治认同 .................................. 25
5 结论与讨论 .............................. 26

4 认同弥合:走向理性的社交媒体受众

4.1  文化认同
凯尔纳认为,媒体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提供构建认同性的资源和材料。①对于参与社交媒体使用的流动人口而言,他们面临者一个文化的等边三角形。其中一条边是迁出地打在他们身上的文化烙印;第二条边是迁入地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第三条边则是社交媒体不断生产和革新的文化形态,既包含微信朋友圈的“圈子文化”、“差序文化”,它还包括微博抖音等的“陌生人文化”。多元文化环境,初期会在认知、情感、行为、社交等多个方面给迁移者带来“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②”(Oberg,1960),造成其自我定位的边缘化。但在一段时间过后,
会出现文化认同的分化和倾向化。从两个维度分析,一则,中年及老年的迁移者会倾向于坚持认同迁出地的文化并以此进行身份定位,而青年及少年的迁移者往往更认同迁入地的文化或是社交媒体的拟态文化。二则从时间、程序、功能、依赖性等变量分析,社交媒体浅度使用者与社交媒体深度使用者也出现认同的分化。事实上,文化融入是更高、更深层面的城市融入,移民从文化的角度接受、适应、喜爱移居城市,即对移居城市形成高度的地域文化认同是移民安居乐业,获得归属感、幸福感以及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前提保障。①萨义德在《东方学》中表明,“自我身份的建构牵涉到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建构,  而且总是牵涉到对与‘我们’不同的特质的不断阐释和再阐释”“身份的建构与每一社会中的权力运作密切相关”。②对于移民而言,首先要掌握自我身份认定的主导权,兼收并蓄的理解等边三角形代表的三类文化,同时在意识上不落入媒介标签、蓄意污名和刻板印象的圈套,理智而清醒的在多元文化交叉的复杂环境下找准自我的定位,运用间性思维做正向的理解,感受他群对我群的善意。
..............................
 

5  结论与讨论


在现代哲学的发展中,自海德格尔始,“主体间性”开始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主体间性”的基础在于生存本身,它是主体间的和谐共在,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互动和对话。在公众媒介化的生存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除了使用社交媒体作为交流媒介外,它还应该基于主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文化、语言、社会关系的中介。“主体间性”的第二层含义囊括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将自我视为原子个体,而是与其他主体共存。当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的概念时,这个概念没有本体论的意义。 它只具有认识论的意义,旨在解决认识论如何成为先验“我们”的问题。
在流动社会的背景下,个体对于“我们”的认知以及“他们”的认知伴随着“身份”的不断变换和转化而变更。而社交媒体作为一个结构性变量深刻嵌入公众生活,其所蕴含的间性逻辑以及与外在结构间的含混性,提供给“身份间性”更大的转换空间,使个体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行动逻辑,客观地说,社交媒体强化和再构了“身份间性”。具体而言,本研究在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出社交媒体再构后“身份间性”的三大表征,即“我们”的家园和“他们”的城市之间的身份适应分化、虚拟媒介记忆与现实交往体验之间的身份锚定模糊以及线上传播结构与线下社会阶层之间的身份抒写矛盾。
社交媒体中的“身份间性”作为一种在场,更具有超乎第一媒介时代的复杂性,在多元文化脚本的映射下呈现出一种新的认知互文性。主体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与自我保持一定的批判性距离,在想象中假定一个他者的视角。①可以说“身份间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扰了个体间、群际间、阶层间的身份认同;而回溯到“主体间性”的哲学本意,“身份间性”亦可谓是缔造了身份认同,因为群体既可感知到来自他群揣测的恶意,亦可感知到来自他群揣测的善意。主体自身的对立性和矛盾性影响着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内在需求、情感情绪和语言行为。 主客对立的现实得到超越,“主体间性”作为本体论的意义才得以实现。主客处于对立关系中永远不能达到自由,主体征服客体不是自由;世界只有不再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才有可能通过交往、对话消除外在性,被主体把握、与主体和谐相处,从而成为本真的生存。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