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健康视角下新闻媒体雾霾报道分析--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比较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1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71509262919120
  • 日期:2019-06-1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笔者通过对两大舆论场在雾霾健康议题中的叙事结构进行梳理后发现,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新媒体舆论场在雾霾健康议题上既存在着对立,又具有合作统一的现实基础,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扬二者的统一,规避矛盾冲突。最后笔者基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对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新媒体舆论场冲突与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重塑两大舆论场治霾协同性的对策建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指出要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兼顾绿水青山。这是中央在顶层设计层面对于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一体化的延伸思考。
近年来,粗放式的工业化大生产,在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以致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岌岌可危。近年来频发的“雾霾事件”一次又一次触动了公民脆弱的神经,于是乎“逃离北上广”不再成为公众的戏谑之词,“季节性大迁徙”成为民众无奈表象下的首肯之选。自 2011 年雾霾首度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其关注度逐年上升,PM2.5 成为全民性议题。“治霾、防霾”上升至国家环境治理的大政方针,围绕“雾霾议题”的泛媒体化建构,多情境化报道,多角度性阐释成为当下新闻媒体最为关注的焦点。
作为社会的瞭望哨,新闻媒体具有环境监测的功能,告知性是媒体的最大特点,它的逻辑起点在于公众的信任。当雾霾以长久的持续性和广泛的波及性影响公众日常的生产生活时,媒体有责任也有义务消除人们的不确定性,当“雾霾致死、致癌”等谣言滋生扰乱社会安定之时,媒体担负着澄清流言,肃本正清的社会使命。如《人民日报》、《健康报》等传统媒体专门开辟专栏板块,多角度及时性的报道空气质量现状,提醒市民雾霾天气的安全防护措施,从整体格局到部分谋划,重点聚焦环境新闻报道。此外,从技术赋权的角度来看,新媒体的出现重构了传媒生态格局,打破了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垄断基础。人们开始普遍热衷于从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又因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所具有的草根性特质,从而使其话语结构和表述方式在同一话题框架下具有不同的属性,而不同属性的媒体在议题设置与框架视角层面也有所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场域特性。本研究即透视其背后的差异化成因,以期重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治霾协同性。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价值
  研究目的
对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在雾霾健康议题上各自所持的框架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二者在叙事模式,表达方式,话语结构等层面的差异与冲突,本着打通两大舆论场,重塑治霾协同性的目的,分析官媒和自媒话语结构的差异性,给出重塑两大舆论场在雾霾议题上保持协同性的对策建议。
二  研究价值
(一)学术价值
目前国内关于雾霾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理论阐释和相关业务总结两个方面,即选择一家媒体的雾霾报道进行分析,或者分析都市报和党报对雾霾议题建构的差异化,以及境内外媒体对我国雾霾的报道,并将其置于国家视角下展开分析等。综上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尚未从健康视角切入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关于雾霾议题框架的比较研究,进而深度解析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在雾霾健康议题上的冲突与融合,探索其成因,找寻打通两大舆论场,促成官媒和自媒良性互通的方法论。本论文试从此角度进行切入,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结合的方式,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雾霾健康议题建构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在理论探索上有所突破。
(二)应用价值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生态环境遭致持续恶化,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健康都造成了难以预计的损失。雾霾即是其中一例,从 2011 年雾霾进入公众视野以来,有关雾霾的议题持续井喷,健康问题是雾霾议题中公众最关心的一大话题,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均有较高的讨论量,但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在有关雾霾健康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本文便以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在雾霾健康议题建构中的差异和冲突为切入点,分析导致其冲突的原因所在,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这对于媒体改进报道方式,帮助破除健康谣言,重塑治霾协同性有所裨益。
...........................

第二章  概念梳理及支撑

第一节  框架理论
一  框架理论的起源与定义
对框架理论的发现与研究,以现有学界的普遍观点来看,贝特森是第一位提出“框架”概念并展开研究的学者。“框架”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 1955 年贝特森所撰写的《一个关于玩耍与幻想的理论》,在这本书中他对“框架”下了这样一种定义:“框架它是一种元传播。所有信息,无论其边界明确还是模糊,它都具有一种恒定的框架支撑,它以帮助接收者理解事件含义为根本出发点。”14据考究,这也是“框架”概念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框架理论”在学术适用中的实用性和广泛性,也被众多学科借鉴吸收,如政治学、社会学、认知语言学等等。而后,戈夫曼将之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范畴之内,并逐渐发展为主流理论。1974 年《框架分析》一书出版,戈夫曼将框架适用于新闻传播学语境之下,并对框架做出了如下阐释:“框架是一种理解并感知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心理模式,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社会行为方式,现实经验的感悟都依赖于框架,它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信息。”戈夫曼认为人们拥有着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会根据外部世界的变化来及时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和期望态势,而这便是框架理论的来源。
对于“框架”这一理论的定义,目前学界大致有以下定论:
恩特曼认为:“框架涉及选择和凸显,即选择部分既定事实进行定调,使之在传播文本之中不断凸显,以达成新闻从业者对问题的界定和评价”。
盖姆森认为:“框架是有限定标准的意见集合和发展脉络,它的存在为一系列事件赋予了意义”。
吉特林认为框架也是一种筛选准则,“是关于某一事件、某一事实存在、发生以及其意义和问题进行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
........................

第二节  受众参与理论
一  受众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受众往往指称为信息传递的接收者,包括报纸书籍的读者、广播影视的听众等,它具有广泛性、混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随着网络这一第四媒体的兴起,何为信息传递的中心,传播者和受众谁是新闻传播的主导一直备受争议。早期的受众研究,一直将受众定位于被动接收者的地位,先后提出了“魔弹论”、“强效果理论”等,随着研究的进展,传播学者开始重新定位受众的角色扮演,开始逐渐意识到,受众并不是同质化的,他们会对信息做出能动的反应。20 世纪 60 年代,受众研究开始向信息接收者这一角色身份倾斜,开始以受者为中心展开理论研究,以施拉姆为代表的一批传播学者开始重新界定受众,施拉姆曾对受众本位论作了形象的解释,他把受众比喻为食客,把传者传递的新闻信息比喻为自助餐,受众参与传播就好比食客在自助餐厅就餐一样,受众可以对各种各样的餐品进行选择,至于吃什么,不吃什么完全由受众决定,媒介对此无能为力。这一假说将受众置于中心地位,受传者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完全是依靠其兴趣和自身需要,人们使用媒介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随后德国学者伊丽莎白·纽曼提出了“沉默的螺旋”这一受众模式参与理论,从而最终确定了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二  受众参与内容生产研究
2004 年,web2.0 在一场头脑风暴论坛中横空出世,它定义了这样一种受众行为理论,那就是更加重视用户的交往行为,用户不仅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更是网站内容的创造者。在这样一种时代潮流之下,受众参与理论开始被重新定义和放大,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即 UGC 开始普遍存在于各大新兴网络信息平台。UGC是用户生产内容的简称,泛指用户在网络平台上以任何形式发布自己制作的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内容,这一新兴事物出现之后随即获得了迅猛发展,微博、博客、SNS 等社会化媒体成为 UGC 的主阵地,用户生产内容如同雨后春笋般日渐复苏,传统的传播模式发生移位。
.......................
第三章  两大舆论场的叙事结构分析 .................................... 17#p#分页标题#e#
第一节  议题来源分析 ...................................... 17
第二节  文本主题分析 ...................................... 21
第三节  议题基调分析 ..................................... 23
第四章  两大舆论场的冲突与融合 ................................ 37
第一节  两大舆论场冲突的表现 .................................. 37
一 两大舆论场的场域特性存在冲突 ................................. 37
二 两大舆论场的话语表达方式存在冲突 ........................... 38
第五章  两大舆论场冲突与融合的原因分析 ............................... 46
第一节  两大舆论场冲突的原因 ...................................... 46
一 社会转型期矛盾频发 ..................................... 46
二 新媒体技术赋权带来公民意识的复归 ............................... 47

第六章  两大舆论场良性互通的策略分析

第一节  传统媒体层面
一  改变固有的话语体系模式
以《人民日报》《健康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涉及雾霾健康议题时依旧沿用宣传政府治霾防控措施以及采用高专业性术语报道雾霾健康议题的话语方式,采用自上而下告知宣传的策略进行信息传递。例如  2015 年 3 月 1 日《人民日报》刊发的《雾霾对人有何影响》,这篇报道中多次引用官方政府的语言体系,如“组织开展健康监测”、“建立覆盖全国的健康监测体系”、“积极开展雾霾污染成分调查分析”等⑧,再如 2013 年 11 月 20 日《健康报》刊发的报道《实验室研究不能反映人接触 PM2.5实际情况,研究者表示——“雾霾使鲜肺 6 天变黑”太夸张》,该报道引用复旦大学教授宋伟民的话,用专业的学术话语系统组织报道,如“超声荡方法洗脱”、“药物预防组和药物治疗组实验分析”等⑨,其次传统纸媒在表现形式上均采用以纯文字为主的呈现方式,图文结合的报道少之又少,再加之报道内容的晦涩,议题的高专业性极易造成可读性缺乏。此外,这两大传统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也仅仅只是母体的延伸,这种自上而下的报道模式和话语体系必然遭至民间舆论场的排斥和抵触。
因此,笔者认为传统媒体要坚持话语体系的创新,要输出平衡的,客观的报道,对雾霾威胁公众健康的议题,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科普、宣传政府治霾功绩层面,而是要正视问题,并希望与社会各界共同应对这一问题。在报道角度选取层面不能站在宏观的立场,而是要低下身来与公众的日常社会和价值相嫁接,要以关心、责任、信任的基调,将感性色彩和理性事实相融合,要体现出人文关怀。
.......................

结语

1.在文本的叙事结构分析层面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舆论场和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二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本文笔者将叙事结构的分析划分为七大类,即议题来源、文本主题、议题基调、传播策略、参与主体、传播路径以及传播时效等。传统媒体在建构雾霾健康报道的过程中多以政府的积极行动和专家的防护建议为主,在议题来源的选择上更多以官方和专业权威人士作为主要消息来源,如采用疾控中心、医学专家的建议等为主,在文本主题上,传统媒体以“专家解读+应对策略”为主,采用“科学解释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逻辑结构范式。议题基调普遍以中立为主、正面为辅强调对当前雾霾健康监测体系的建设、对政府治霾的决心和功绩进行相关报道。新媒体在建构雾霾健康议题过程中采用以环境污染的反思与健康威胁的呼吁为主的框架模式,在议题来源上新媒体同样以专家为消息源,这是由于雾霾健康议题的专业性所导致的,但是同传统媒体相比,专家的发声具有混杂性,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结论。此外网络渠道和民众而来的消息来源占比最高。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