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重大突发事件中无人机新闻媒体报道创新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80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52720332618939
  • 日期:2019-05-0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对现阶段无人机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与创新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展望无人机技术在新闻报道领域的优势与潜力,以期扩大无人机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并希望促进其与更多前沿技术相结合,发挥更大价值,在移动互联网和融媒体时代,寻找新闻报道制胜的突破口。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重大突发事件因其具有突发性、难以预见性、破坏性和紧迫性而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业界和学界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它具有难以预测性,新闻媒体不可能提前做新闻策划和报道准备,而一旦发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破坏性,对人民、社会和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会造成冲击和影响。因此,在重大突发事件当中,信息和信息的传播是最重要的,对这类事件的报道通常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既考验着各个新闻媒体实际作战的硬实力,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体现。
但是,因为重大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和现场情况的特殊性,使得记者很难在第一时间深入第一现场进行新闻报道,这不但影响了新闻时效性,造成信息闭塞,也影响了新闻真实性,在恐慌的社会情绪下,容易滋生谣言,事件本身的破坏性和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的不良舆论,将会对社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冲击。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时间快、内容新,也对新闻的呈现方式和传播媒介有很强的自主选择和判断能力,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已不能满足受众的各方需求。
无人机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应用,有效缓解了这一状况,并催生出无人机新闻这一全新的新闻报道类型。无人机新闻即“Drone Journalism”,指利用无线电遥控程序和设备操纵自带摄影摄像装置的不载人飞机采集的新闻。因为具有不受时空限制、操作灵活简便、拍摄视角独特等优点,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领域。自 2015 年,无人机技术在新闻报道中崭露头角以来,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配备了无人机,成立了无人机队。无人机已经成为新闻采编及报道的基础装备。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伤亡人数在 17 人以上的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无人机依据其全天候、多地形、全媒体的新闻航拍,在报道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事件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此三类重大突发事件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对象。

...........................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无人机新闻发源于美国,但是由于无人机新闻报道和美国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尤其是无人机对重大突发事件现场的报道,其自由权利受到了美国政府的严格限制,因此学术上关于国外使用无人机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新闻报道的资料非常有限,笔者在这里重点梳理的是当前国外对无人机新闻报道规范方面的研究现状。
无人机技术在新闻报道领域的探索最早出现在美国,学院派和媒体记者都积极开展了无人机新闻实践活动,使用无人机拍摄报道飓风、洪水等。2014 年 2 月 1 日,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一名电视台记者里韦拉使用无人机拍摄车祸现场,进行新闻报道;①2014年 4 月 27 日,小石头城的摄影记者布赖恩用无人机记录了龙卷风袭击之后的阿肯色州梅弗劳尔,当地狼藉的画面在电视台播出。②但是,这些无人机新闻报道却与美国的一些法律法规相抵触,美国警察控诉韦拉的行为违背了航空管理规定,随后韦拉也被电视台解雇;无独有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附属机构 WFSB 中的摄影记者佩德罗用因其使用正在拍摄的无人机横飞了一个车祸现场的上空也被警方质疑是违法行为;布赖恩的无人机龙卷风报道也被联邦航空管理局指责为拍摄不合法,违背相关规定。同时,学院派的无人机新闻实验室也都先后收到联邦航空管理局的通知,暂停所有室外无人机飞行活动。
无人机拍摄进入新闻报道领域的实践遇挫后,学院派将研究重点转向了无人机新闻技术体系、理论、道德和法律建设方面。我国学者龙鸿祥在他的论文中指出,美国一些高校成立了无人机新闻研究课题组,集中研究无人机与新闻自由、无人机新闻的法律规范和伦理道德上。③一些美国记者组织了“无人机记者职业协会”并搭建了该网站,重点关注无人机新闻的新闻伦理和社会道德。而另一方面,无人机新闻报道也不乏支持之音。Matthew Schroyer,无人机新闻专业领域的创始人,认为相机长焦镜头的拍摄比无人机拍摄的侵入性更强,反对无人机新闻是对新闻自由的侮辱。直到 2014 年 12 月,美国 11 家新闻机构被正式授权开展无人机新闻采访活动,但是无人机新闻采访也仅限于日常新闻报道、新闻纪录片中,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新闻报道仍然受限,如何在框架内利用无人机对突发事件进行视频拍摄、图片报道,也还在探索阶段。
...............................

第 2 章  重大突发事件中无人机新闻报道概述

2.1  无人机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发挥积极作用
2.1.1  突破自然灾害事件客观条件的限制
在自然灾害新闻报道方面,无人机能突破事件破坏性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以“高空中目击者”的独特视角为受众呈现全面、立体的新闻画面。
2012 年 9 月,贵州毕节和云南省彝良县交界处发生 5.7 级地震,一位无人机爱好者使用无人机对震区进行了航拍,从画面中可以看到搭建的帐篷、集聚的人群、沉陷的街道、坍塌的房屋等情况。相比之下,载人直升机对灾区情况的航拍则略显逊色,从中难以看到以上这些细节的画面,只能看到地震对当地山脉和河流的破坏。
2014 年 8 月,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 6.5 级地震,无人机在第一时间传回了灾区25 分钟的航拍视频,直观地报道了灾区情况。
2015 年 4 月,尼泊尔发生 8.1 级地震,强震波及我国众多地区。武警警种学院灾情侦查与快速评估作战分队启用无人机赴日喀则灾区,在实施救援任务的同时,也将航拍到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实现了这次跨国地震的信息透明化,并实现了地灾信息三维可视化。
2016 年 4 月,日本九州岛熊本县发生 7.5 级地震,地震不仅使房屋倒塌,还引起了火灾、山洪等。日本媒体也充分利用无人机的优势,对震区进行了现场报道。
2016 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的暴雨天气,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财产造成严重影响。新华网新闻无人机队奔赴灾区,航拍记录了各地区的受灾实情、救援工作等。其中,新华网新闻无人机队安徽中队的飞手第一时间赶赴安徽受灾现场,开通 24 小时抗洪报道滚动专题,多平台联动报道,依靠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报道方式,全方位立体展现了抗洪救灾的方方面面。
2016 年 7 月,受台风“尼伯特”的影响,福建闽清县 16 个乡镇遭到特大暴雨的袭击。重灾区的通信中断,道路沉没,媒体的无人机便派上了用场。通过无人机航拍看到了大风和暴雨对当地的破坏:严重的内涝,倒塌的民房。航拍视频和图片向社会第一时间传达出了灾区的情况,在微信和微博中被广泛转发,既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帮助。
2016 年 9 月 29 日,浙江遂昌苏村遭受山体滑坡灾害,为全面了解事件情况,《浙江日报》等媒体使用了无人机进行航拍报道,在这次无人机新闻报道中,尤其让我们看到了现场救援的最新情况:救援人员开挖道路,大型专业设备现场抢险的施工情况,转移群众,安置物资,次生灾害排查等等,全面展现了救灾现场中蕴含着的团结精神、人文关怀和科学素质。
..................................

2.2  重大突发事件中无人机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画面,是保证新闻真实的重要条件;镜头,是新闻叙事的重要环节。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来说,实时的现场画面比口播、滚动字幕等播报方式更加具有感染力,传播效果也更为强烈。并且,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受众对新闻现场画面的要求更加立体,不仅要求看到事件核心现场,对事件周围的状况、发展趋势等多元信息也有很大期待。因此,无人机新闻报道,无论是对传者、传播过程来说,还是对受众而言,都有其不可代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新闻媒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当今媒体竞争愈发激烈,抢占传播的入口,意味着获得了眼球和流量,因此,新闻报道必须强调速度。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体现,对新闻报道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错过新闻事件第一发生时间的报道很容易成为“明日黄花”。无人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件发生现场,并且能飞到人们无法进入的区域进行航拍,提升新闻时效性,帮助媒体抢占新闻制高点。#p#分页标题#e#
第二,保证记者人身安全。从重大突发事件的特性来讲,其事件发生现场对记者都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记者不宜甚至不能进去采访,使用无人机采访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无人机采用“点对点”遥控信号传输模式,无人机与地面控制基站各有一个收发装置,只要无人机在有信号覆盖的位置,就能够实现远程操控,现在无人机遥控的距离一般在 500 米左右。无人机独特的优势为记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第三,新闻采编同步进行。使用相机拍摄,需要把拍摄的素材上传到电脑端才能进行编辑、发布,存在一定的时间周期。而无人机可以通过手机的 4G 信号与手机连接,通过无人机专门的 APP,可以实现无人机与手机间的双向数据传输,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可以实时传输到手机屏幕上,这样就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发布新闻。 第四,无人机航拍画面更能满足受众需求。无人机航拍的现场画面相比较于传统相机,视角广阔大气,俯拍纵深感强烈,长镜头也具有很强的纪实性,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震撼的视觉冲击力,有利于满足受众对信息的多元需求。
综上,无人机航拍技术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扮演着新闻采集和呈现的重要角色,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新闻报道方式.
..............................
第 3 章  重大突发事件中无人机新闻报道的创新应用························12
3.1  变革新闻生产理念,彰显新闻价值························· 12
3.1.1  抢占第一现场,提高新闻时新性······················· 12
3.1.2  深入事件现场,保证新闻真实性···················· 13
第 4 章  重大突发事件中无人机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19
4.1  重大突发事件中无人机不到场····························· 19
4.2 “去现场”和“在现场”消解新闻采访基本原则 ··················· 20
第 5 章  重大突发事件中无人机新闻报道策略···························26
5.1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 26
5.1.1  深化无人机新闻报道理念,普及媒体应用 ··························· 26
5.1.2  建立飞手数据库,开发公民无人机新闻 ······················ 27

第 5 章  重大突发事件中无人机新闻报道策略

5.1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5.1.1  深化无人机新闻报道理念,普及媒体应用
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在我国愈发频繁发生,影响越来越广,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冲击。发挥新闻媒体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加强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建设意义深远。无人机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开启了时代新思路,但是却存在着不及时到场的问题,建立起无人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反应机制迫在眉睫。
建立重大突发事件中无人机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信息是产生舆论的根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种的信息,尤其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人们的敏感性空前提高,很多时候事实和谣言并存,任何模糊的信息或者危言耸听的消息都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影响。建立重大突发事件中无人机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就是要针对突发事件的难以预测性,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在事件发生之时快速、准确地将新闻事实呈现给受众,不仅将灾情如实告知,更要注重对政府应对事件作为的报道,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并将事件结果和社会情绪引向积极的一面,防止事态虚假恶化,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谣言而引起的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建立重大突发事件中无人机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重在重塑媒体和记者的新闻报道理念。西方媒体在这方面的实践值得我们借鉴,首先西方媒体历来非常重视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虽然其对灾难、事故和非政治犯罪的报道经常被诟病为超过了一定限度,但是西方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和反应非常及时,新闻事实报道准确;其次,关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主题,西方媒体强调反常和冲突,对于事件的原因敢于问责,对于后果持续追究,因而事件报道通常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

结语
无人机技术的独特优势,正在改变着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格局,我们在收获技术带来喜悦的同时,更应该沉下心来,研究技术背后的力量和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如何把握无人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的“度”,如何做到新闻事实与受众认知习惯的统一,如何拒绝同质化内容,同时又能有效规避无人机在使用时产生的风险,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发展“无人机+”战略,也是未来媒体行业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移动互联网时代,万物皆媒,单一的技术或者传统的媒体生态,难以独善其身。“无人机+”战略就启示我们要着眼于无人机全产业链,在无人机航拍行业标准、管理方式、飞行服务、培训、人性化呈现等方面做实质性的推进。而且,上述因素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尤其重要,无人机新闻报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不仅需要数量的增加,更需要质量的提高。将来,无人机成为各个媒体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标配时,能成为领军者的,一定是在新闻作品水准、队伍素质、管理模式、媒体融合度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都占据优势的媒体。
另外,无人机作为科技生产力的一种应用,不能脱离人的意志而单独存在,它的本质是为人类服务,应该成为人类的同化力量。无人机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当中,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技术的新奇而陷入盲目追求流量的误区,无人机技术始终应该在社会正常秩序、新闻报道基本规范内使用,赋予无人机技术人性化和正确价值观,防止技术凌驾于安全、道德、法律之上。无论是国外对无人机新闻自由的探讨,还是国内对无人机飞行采访活动管理办法的制定,都是为使无人机在有效的空间内实现新闻报道领域的软着陆。特别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有着更加特殊的功能,涉及传媒、公众、政府等多方面的信息沟通和互动关系,起着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凝聚群众心力等作用,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无人机新闻报道,应该立足于自身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此类报道的信息服务、舆论导向的综合效益,更着眼于促进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推动新闻传播产业的创新。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