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国庆节文化的新闻媒体建构研究--以央视网(2014-2017)国庆专题报道为例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9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50919333118888
  • 日期:2019-04-2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通过对央视网国庆专题报道的分析总结了媒体对国庆节文化建构的方式,首先对国庆节文化情景的建构,包括喜庆热烈的场景设置和庄严神圣的心理情景;其次对国庆节文化内容的建构,媒体通过历史的重新解读、突出建设成就、塑造人物榜样的方式进行,
最后是关于国庆节文化形式的建构,媒体赋予国庆节符号丰富鲜活的内涵,并且利用仪式化的传播来激发情感。通过对建构方式的分析找出当前媒体建构国庆节文化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国庆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节日,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价值,包含国家精神和人民情感,同时也是形成国家共识和凝聚力的重要的文化符号。所以国庆节不论是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还是引领国民认知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国庆节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人们的观念上都能意识到国庆节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缺乏特定的庆祝仪式,不能像传统节日一样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味道和浓浓的节日气氛。其次是媒体对国庆节的建构,更多的把国庆节当做一种政治意识或是政治事件进行报道,在报道中更多的呈现了国家以及政府部门的庆祝活动,而丰富多彩的民间庆祝活动比较少,所以媒体建构的国庆节并没有形成一个全民参与的民间节日。因此在对国庆节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上民众存在思想和行动的不统一。而媒体在国庆节文化的建构的过程中,其核心内容的选择和表达方式都存在重官方轻民间以及重政治轻文化的现象。总之富有意义的庆祝仪式的缺乏以及民众互动参与的缺乏是国庆节文化媒体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国际地位不断的提高,要使我国的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不仅靠商品的输出,更需要文化软实力的输出。这就给国庆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提出了重大的研究课题,在新时代如何发挥国庆节文化对国民的教育、对精神文明的创建、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的引领作用,如何把其精神内涵融入社会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转化为民众的普遍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怎么样能够让国庆节文化更轻松、更有趣味进行改造和重塑,让这些赋予特殊意义的节日仪式活起来。所以在深入挖掘国庆节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精神品质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国庆节文化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中国文化。
......................

1.2 研究的现状
经过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并没有学者对国庆节文化,以及国庆节文化媒体建构的进行专门的研究,所以现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欠缺,其他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国庆节报道的研究综述
将“国庆节报道”作为关键词输入“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在新闻与传播学科能够查询到学术研究并不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国媒体对中国国庆节报道的分析,以框架理论为基础比较分析国外媒体和国内媒体关于中国国庆节的新闻报道的不同,或重点研究国外媒体对中国国庆节的报道,从报道的议题选择、报道角度、叙事角度、话语的使用等各个方面分析中外媒体的不同,以及外媒报道的倾向性。例如李叶倩的《框架理论下的中国国庆日-以<纽约时报>对中国 60 周年国庆日的报道为例》以《纽约时报》为例,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版面设置等方面分析了其报道特色,探究《纽约时报》在中国国庆节这一新闻事件报道上为西方读者呈现的新闻框架。第二,关于媒体国庆周年的策划、国庆节报道的特色分析,这类的研究主要以个案分析为主,从新闻语言、编辑策划、活动庆典等角度,分析国庆节报道特点。例如王维维的《<人民日报>国庆日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基础,运用文本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新闻报道语言的各个要素:词汇、话语、修辞、手法等进行描述研究,在社会、历史、文化语境背景下探究国庆新闻文本的语用目的和语用效果。许瑞红的《新华网“国庆专题”报道特点分析》 该文以新华网为例,通过对新华网国庆节庆祝活动的大量报道的分析,总结归纳了新华作为主流媒体的报道特色以及与众不同的地方。第三,国庆节对受众价值观以及国家形象认同方面分析:例如 常卫国的《红色节日体系的价值观养成功能--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长效机制的探索》该研究指出国庆节作为红色节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价值的引领和力量凝聚发挥着重要作用,把国庆节作为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成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傅晓鸥的《红色节日文化中的“同心”教育功能--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同心”教育方式的思考》强调了国庆节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以及媒体在建构认同的方面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第四,主要是报纸上报道的动态新闻,包括各地国庆节庆祝活动的报道,以及关于国庆节报道内涵缺失的新闻评论。例如侯金亮在《重庆日报》上发表的《找回国庆节的精神内涵》评论中提出国庆节不能成为消费节、旅游日,而要表达人民对国家的情感。
...........................

第 2 章  专题报道的国庆节文化观念

2.1 国庆节文化内涵
文化究其本质是人类借助符号等中介来传达意义的行为活动,所以文化的作用更强调的是“教化”作用,即通过传统、习惯、观念、价值来教化人们,能够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使民众能够真正的从内心认同,并且指导自己的行动。文化是人类发展水平的凝结,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所谓的物质文化,指物质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体现,同时物质要素也是文化的载体,是人和社会发展的体现和标志;精神文化是指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风俗等。
2.1.1 国庆节文化的精神形态及内涵
国庆节文化的精神形态是指国庆节文化的内容,包括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价值观体系、文化习俗等。国庆节是红色节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红色文化的普遍特征,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所以国庆节文化属于中华民族的革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价值和内涵,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决定了国庆节文化中包含传统革命文化精神和新时代精神两个部分,既要求人们在物质文化充实的今天能够铭记历史,学习革命精神,珍惜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生活,并懂得未来的发展需要民众去培养新时代文化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是革命文化精神内涵的体现,这一精神内涵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精神内涵包含了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目标的红色文化基因,报道中更多的是通过缅怀为了建立新中国牺牲的革命英雄,反映了中国的革命特色。在抗战期间,无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生命诊释了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比如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太行精神等展现了革命、斗争、独立、解放等价值追求,充分展现出战争年代中华民族面对敌人时的不屈的作战意志,面对各种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勇气,用强大的自信和坚强的毅力诠释着中华民族的气概,将革命英雄的积极状态呈现在受众面前,时刻利用自身的微薄之力为抗战活动做出贡献,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必胜的信心和抗战到底的决心,这种意志是革命传统文化中的强大支撑,也是国庆节文化的核心所在,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展现与文化的发展传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时代文化,这一精神内涵分为两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两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为此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环境中摸索前进,在继承革命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又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在这个时期发扬的是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内涵,在农业领域主要表现了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精神,最具代表性的有大寨精神;在工业领域主要体现在一批“英雄模范”的塑造,比如典型的大庆精神,除此之外,还有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等展现了爱国、自强、创业、互助、奉献等价值取向。在这些精神的鼓舞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逐步改变了中国落后贫穷的面貌。
..........................

2.2 国庆节文化主要观念的分析
通过分析和整理节日文化以及国庆节报道的相关文献资料,很多学者在思考国庆节媒体建构中提到,国庆节的报道只有客观的呈现国家、历史、民族、社会、个人这些层面,才能更好的理解国庆节文化内涵,比如建构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才能更好的让人们了解中国,传播中国;在报道中体现什么样的民族主义情怀,才能调动民众的爱国情怀;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我国的历史,吸取经验教训,指导实际。包括社会中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和价值的取向,这都是一个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p#分页标题#e#
文化观念是一个节日文化的核心内容,媒体建构的文化观念可以正确引导国内外的民众从根本上认同中国和中华民族。在该部分旨在研究央视网国庆专题报道呈现出了怎样的文化观念。读者通过新闻标题就可以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央视网 2014-2017年国庆专题报道标题的关键词的分析,得出媒体建构的国庆节文化的主要观念。
由于专题报道的特殊性,专题的栏目和纪录片并不计入数据统计,只针对专题的新闻报道进行统计,除去存在多种文化观念,不同报道形式对同一观念的重复交叉呈现,文化观念的展现并不明显的标题,共计 179 个。本研究通过谷尼图悦热词分析工具对收集的 179 篇央视网国庆节报道的标题进行关键词频次和权重的统计。

.......................
第 3 章  国庆节文化的媒体建构方式分析························ 19
3.1  国庆节文化情景的建构 ······················ 19
3.1.1  喜庆热烈的节日场景设置························ 20
3.1.2  庄严神圣的心理情境营造······················ 20
第 4 章  媒体国庆节文化建构的思考····························· 31
4.1  媒体国庆节文化建构的优势·························· 31
4.1.1  历史继承与新时代思考的结合···························· 31
4.1.2  仪式化传播过程中共同体建构的优势 ····················· 31

第 4 章  媒体国庆节文化建构的思考

4.1 媒体国庆节文化建构的优势
4.1.1 历史继承与新时代思考的结合
在央视网的国庆专题报道中,媒体呈现了全面的信息,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在国庆节文化内容的建构中,既有历史继承有又新时代的思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待中国历史的态度,在专题的报道中详细的展现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丰富的史料文献与现在的中国相结合,尤其是对历史的解读不仅仅局限于对历史原貌的真实再现,更表现在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在报道中没有刻意隐瞒屈辱的教训,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解读来积累治国理政的经验,为国家现代化的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二、对待革命英烈的态度,缅怀革命英烈,向革命先辈致敬是专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题报道中并没有单单赞美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光荣牺牲的精神,也并不是他们革命事迹的简单罗列,革命年代的国家动荡不安,需要每一个人为了国家的独立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然而今天的国家和平稳定,我们需要的是继续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革命的献身精神在新时代的建设中得到了补充和延伸,在物质条件如此充裕的时代,我们应该有感恩情怀,需要向先烈学习树立崇高远大理想信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弘扬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为主的精神品质;培养自尊、自信、自强品质,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结语
国庆节文化倡导的是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强调的是富强、文明、敬业等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参与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愿望。媒体对国庆节文化的建构不仅可以达到强化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目的,还可以将国庆节文化进行分享、交流和传递,让人们在节日氛围中得到历史熏陶、精神洗礼与文化涵养。
央视网国庆专题报道对国庆节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建构,整体上着眼于国家,更多内容和议题涉及国家和政府的庆祝仪式、群众的庆祝活动。整体的感情基调呈现举国同庆,欢乐祥和的图景,以积极正面为主,出现个别的国庆节负面事件是出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但在报道时往往以突出各部分、各单位积极应对处理问题,引导公众的行为,而相对弱化不文明现象本身。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大众传媒承担着传递信息、舆论引导的责任,由于国家政治制度和传媒自身等因素的约束在建构的过程中也存在内容选择的倾向性,表达方式的功利化,互动的形式化等问题,因此我们期望大众传媒的报道能够深刻全面,注重表达的现代化,以及创新传播方式来解决现在媒体国庆节文化建构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大众媒介精心传播、民众积极参与,才能将国庆节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并丰富其精神文化内涵,通过大众媒介,节日的民俗得到激活,国庆节的文化得到传播。深入的挖掘和整合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其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唤起民众的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传承国庆节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节日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