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社交媒体中口语传播的交互性之新闻媒体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8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42810503018853
  • 日期:2019-04-1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在梳理历史不同口语文化时代的口语性内涵的基础上,发现当下社交媒体给予口语性“协商属性”的回归,实现了人际传播与公共传播的融合,对广大用户建构多元的社会身份和社会现实有积极意义。这是区别于中国大陆口语表达业务的传播学视角创新。

一.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基本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及基本问题
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这样描绘网络世界:
各种沟通模式整合入一个互动式的网络中。换句话说,通过超文本和后设语言的形构,历史上首度将人类沟通的书写、口语和视听模态整合到一个系统里。经过人脑两端,也就是机械和社会脉络之间的崭新互动,人类心灵的不同向度重新接合起来……
曼纽尔.卡斯特的观察是在 20 世纪后十年,仅凭电脑展开互联网沟通刚成为崭新的社会现象,作者就已经做出了相当有远见的预判:电子沟通的整合、受众的终结和互动式网络的出现必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真实虚拟文化的典型特征。
21 世纪的前 20 年,互联网的普及让上述预判逐渐变为现实。极速发展的各种传播介质演绎出越来越复杂和多元的媒介景观,成就了公共领域内多向的、独立个体展开互动的沟通现实。尤其近十年来,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社交媒体,其功能不断丰富,嵌入电脑、平板、手机等各类型智能终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通讯方式、消费习惯甚至生活方式。诚然,它们都在摸索如何利用图文声音整合传播来进一步表达人类的思考,这种动态的、复合的、社交性的影像,已然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生活环境。与传统媒体时代大家坐在一起观看电视,讨论同一份报纸的共同文化空间不同,智能终端召唤着身处不同空间,却可在同一社群内的人们以不同方式共同参与。熟悉的传受关系开始模糊,传播者和接受者不再是独立的两个人,而是一个人身上的多元角色。伴随数以亿计的用户数量的激增,社交媒体逐步帮助个人用户建立以个人为中心网络人际关系。个人的能力不断得到解放,个人从被动接受的客体,变成传播的主体,社交媒体因此而构建起新的社会网络和社交模式,将互联网上的社会关系网络重构推向高潮。今天,媒介化和社会化已然连接为一体,社交媒体把“内容为王”推向“连接一切”。
美国学者安东尼·梅菲德(Antony Mayfield)在 2007 年出版的《什么是社会化媒体》一书,首次使用“社交媒体”这一概念,阐述其内涵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的特点。十年来,伴随传播介质的不断更新,社交媒体逐步明确了两大特征:内容生产与社会关系融合一体,主角是用户而非平台的运营者。人们对其产生的共识即是用户庞大、自发传播和参与生产。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人际沟通中交互性的研究
(一)对交互性的实验法研究
交互性是新媒介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经常被作为区分“新”数字媒介和“老”模拟形式的基准。但关于交互性研究的雏形,在人际传播领域早已出现,并以另一个关键词的形式成为美国学者的研究对象。1978 年,鉴于电子媒体的出现,美国学者 Felipe Korzenny 就提出了以“电子接近性(electronic propinquity)”为关键词提出了媒介介入人际传播的一个理论性方法,推导出电子媒体给人际传播带来的本质变化是接近性的变化。它并不只是指电子媒体的支持,而是强调电子媒体的显著性。“电子接近性”精确指出了:它帮助人际之间实现了空间上的接近、时间上的接近。作者使用 propinquity 与 proximity 同义的“接近性”作为论述的关键意义。
人们需要通过电话、对讲机或其他媒介介入彼此之间的沟通。在日常用语中,我们说:“在电话里这样和别人联系”“明天与我联系(电话)”“在这个意义上,麦克卢汉说,电子方式扩展了我们的感官,以便以一种共同的方式“在那里”。事实上,邮件和电信是人们无法到达那里的精确技术手段。电子接近性指的是电子发射,或电子存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尽管电子表象可能会出现,但它并不是与传播同步的。一个人可以拥有一条传输线和一组潜在的关系,但仍然没有交流。电子接近性允许通信的可能性,但不是通信本身。
由此可见,“电子接近性”探讨人际交互关系因电子媒介而发生的系列变化。Felipe 尝试使用一种全面的理论研究方法,发现人机互动界面对人际交往会产生更好的调节作用,比如视频会议。电子接近性,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特征,是人类传播系统必不可少的延续。在其结构性功能的分析中,他提出了六个命题,得出了十五个推论,论证这六个命题时,囊括了如下变量:感知的事实;感知的带宽;感知的复杂信息;对共同定向传播渠道的感知程度;沟通技巧;感知传播的规则;感知渠道选择的数量;知觉冲突;感知环境的湍流。作者用实验法测试每个命题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是对于人际之间信息交互的较早研究。其测试的变量,形成了电子媒介对人际交互影响的框架,对后人的研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美国学者关于交互性的研究以接近性(propinquity)为关键词不断推进。2002 年,美国学者 Judee K. Burgoon 等人的研究“测试互动原则:中介、接近性、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在人际交往中的效果”,是人际沟通交互性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在早期的渠道依赖的传播研究中,已有比较不同的沟通模式的研究,用以评估口语沟通和非口语沟通的因素,及其对人际交互关系的影响。 当新媒体技术介入之后,则提供了一个新的沟通模式。
............................

第二章 社交媒体口语传播交互性的现实形态

第一节 社交媒体中口语传播交互性的实践形态
根据 mUserTracker 数据显示,2017 年 5 月中国移动社交 APP 的月度独立设备数接近 5.9亿,移动端用户规模持续上升,2016 年经历较快增长后增速放缓,2017 年用户规模仍然稳步增长。用户量的持续增长,为社交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基础。当下,社交媒体已经广泛存在于互联网应用的各个方面,如虚拟社区、即时通信、移动直播、微博微信、音视频等。可见,“社交”的理念越来越普及,“泛社交”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媒体接入了社交功能,催生出更多细分的社交形态,如可作为单独平台的微博、微信,也可以附加或整合到其他应用和服务中去,如蜻蜓、喜马拉雅、央视新闻、爱奇艺等音视频客户端,还有基于位置、电商服务的工具型客户端,如淘宝、京东、滴滴打车,还有基于网红、粉丝的社交入口,如网络直播等等。因此,基于移动端用户的持续增加,社交理念的普及,社交功能在客户端的多向接入,有学者将社交媒体划分为四种类型:平台型、社群型、工具型、泛在型。
第一,平台型。媒介平台是通过某一空间或场所的资源聚合和关系转换为传媒经济提供意义服务,从而实现传媒产业价值的一种媒介组织形态。媒介平台的功能是聚合资源、响应需求、创造价值。微博、微信就属于典型的平台型社交媒体。第二,社交型。人类的社会关系经过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发展到“虚拟关系”。有基于强关系建构的微信群,它是对现实关系的一种补充,具备现实熟人关系产生的信任感,如家庭群、工作群,也有基于弱关系形成的微信群,以趣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微信群,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熟人也可以是陌生人。显然,从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又回到再中心化的社区。第三,工具型,此类社交媒体把社交工具化,如基于位置的滴滴打车、虎扑体育等。第四,泛在型,不是指一种独立形态的媒体,而是以社交属性的内容和服务“嵌入”各类媒体形态中,既可以被新型媒体所应用,也可以为传统媒体所吸纳。展望未来,社交媒体的发展方向是呈现出更多的关联性,它与现实连接将更紧密.
口语在社交媒体中传播时表现有三种存在样态:直播口语,即直播中主播的口语语言;音频语音,即形态相对完整的音频作品里的口语语言;碎片语音,即时限 60 秒的碎片化口语语言。长短不一、直播和保存都可,口语以非常灵活的样态在社交媒体中被使用,且可以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即时交互,契合了社交媒体所建构的以人为节点的多指向和交叉性的网络状态。同时,口语具有特有的音声美,拥有图文符号所不具备的语气、节奏等人文属性,可与图文符号一起,大大丰富了用户的表达能力。因此,社交媒体中的口语传播,
是所有潜在用户之间实现公共议题的多向、人际间沟通交互手段.
..........................#p#分页标题#e#

第二节 社交媒体口语传播交互性的主体构成
一、社交媒体用户是潜在的全部主体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社交媒体的物质载体智能终端具备声文图像的录入功能,因此,从理论上说,每个社交媒体的用户都是潜在的使用主体,都具备发起、参与口语或整合符号交互的可能性。但在不同社交功能、类型、目的的社交媒体中,潜在的使用主体会根据个人需求和社交关系把自己置于具体的社群里,大小规模不同,强弱关系有异。理论上,在社群内,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利用口语进行信息交互的主体。
伴随可能性增多而来的就是选择的必要性。当爆炸式的碎片信息充斥网络,如何选择社群参与交互,甚至可以决定用户时间的有效性和社交的品质。社交媒体“得到”的百人讲师之一,“罗辑思维”罗振宇的声音训练师郑伟接受作者采访时说,“每个用户每天使用智能终端的时间很多,他参与社群和彼此沟通的内容,形成了一种个性风格的语境,在当下的媒体环境里,这种长期自我选择、培养、浸润的语境,就决定了自我的沟通环境和品味格局。”
社交媒体的种类繁多,功能多元,口语的传播样态各有不同,那么,每个潜在的用户都是口语传播的主体吗。正因发起和参与口语传播的可能性增强,成为真实的主体需要具体的社交关系和形成语境。根据社交媒体中口语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口语与完整的传播意义的关系,本文将口语传播的主体概括为两种:强关系中的传播主体和弱关系中的传播主体。
弱关系和强关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关系,从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互惠程度四个维度可以测量出关系的强弱。马克·S·格兰诺维特定义弱关系,具有广泛性、中介性、异质性的特点。魏春梅认为,弱关系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使人们接触不同的社会圈子,可以跨越更大的社会距离而触及更多的人。也可以通过本地桥创造更多、更短的路径,帮助人们获得他们不知道的信息,使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向本来不属于这些群体的某些个体,促成不同群体、组织之间信息的流动。罗斯玛丽·伦纳德(Rosemary Leonard)、边燕杰等人定义的强关系,指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如亲密的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具有长期性、稳定性、高信用度的特点。传播学者将弱关系和强关系理论应用到新媒体传播的研究中,认为在众多社交媒体中,以微信为典型,是基于强关系的社交媒体,个人好友和群好友是基于个人紧密的社会关系而成的社交关系。
.........................
第三章 社交媒体中口语传播交互性的本质特征........................... 86
第一节 口语沟通的核心内涵:公共传播领域多向主体间的口语及整合符号互动............................ 87
一、融合了口语和图文符号的电子口语特质............................89
二、口语沟通由版面内的秩序性互动转向多主体多变相的整合互动....................90
三、语音传播的时长等长性和排他性..........................91
第四章 语境:社交媒体中口语传播交互性的外因逻辑.......................... 101
第一节 “媒介即情境”理论:口语交互性外因的逻辑起点......................... 101
一、媒介情境理论下口语沟通再造公共论述的功能.........................104
二、媒介情境理论下口语沟通的是知识,也是行动.......................105
第五章 话语:社交媒体口语传播交互性的内因呈现............................. 146
第一节 “多模态”沟通话语的符号资源:口语交互性内因的符号逻辑.......................... 146
一、话语:话题情境和口语传播样态决定口语沟通的内容资源...........................149
二、设计:口语语音时长的可控性扩大了沟通关系的多种可能..............................151

第六章 社交媒体口语传播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引发感性的社会心理
经过新媒体的生产和传播,几何倍增长的碎片可能负载有价值信息,也可能是冗余的垃圾信息。面对海量裹挟,用户处在无休止的判断和选择中。与深度思考、理性表达、大篇幅的书写文化不同,快速处理信息的消费习惯,必然要求用户在形成思路、表达观念、传播信息、互动反馈、再度生成信息的每个环节,都符合客体信息和沟通对象的节奏。短小的篇幅、真切的语气、散点状的思考模式,促使广大用户逐渐形成普遍的感性的社会心理,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浅度的思考
新媒体出现之前,人们的表达与沟通需要较长时间的慎重思考,形成思路后再去找电话、写信,否则不低的消费成本让人很难用苍白的内容去买单,空虚无聊的内容,也会让带有距离美的通信手段不再神秘和浪漫。当社交媒体介入生活,它的传播模式是跨阶层、板块的人群之间的多向传播,五种口语沟通实践都处于即时互动的模式下,口语信息的碎片性强,纠错机制灵活,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浅度的思考习惯。口语表达前的思考时间大大缩短,即便出错,也会有足够的方式和时间去弥补落差,比如规定时间内的“撤回”功能。
在“强关系”的社交关系内,最长 60 秒的短时叙事决定浅度思考。微信可以发送非实时的语音对话,“在用户的交流中,这种非实时性决定了他们的叙事以一种片段而非连续的形式快速的流通”,根据伊尼斯的理论,口语作为人际沟通的基本手段,要求传播者和接收者具有“同在性”,同时处于共同的意义空间和场景内,而以文字为主导的媒介传播,使传播者和接收者有了时间上的间隔性,这就赋予阅读者理性思考的空间。社交媒体中的微信等同类应用,能够储存口语沟通各方所发送的语音,彼此可在思考后再回复,那么这种功能包容了语气的人文性和思考理性,实现了口语沟通的非时间限制,也就是说,社交型的口语沟通带有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两种特质。
除了一对一对话,微信也可以建立有公共传播意义的微信群,基于强关系嵌入弱关系,把更多人维系在同类志趣话题的社群内。群内用户随时随地想发就发信息,并且以为对方也会时时在线。私人时间被强行带入社交关系,私人空间被强行撕裂。即便通过设置可解决受干扰问题,但只要人在社群内,就意味着彼此愿意交流、获知。时时在线,没有交流的障碍,海量信息扑面而来,基于分享、讨论、思辨等沟通需求的话题,都会成为社群成员发言的契机,往往,热络的讨论会带动更多人参与。那么,社交型口语沟通便携带了社交关系所决定沟通理性。
从上述特征的分析发现,不管身处何地,正在何时,社交媒体用户建立沟通关系,发生沟通过程,说话完全可以不经大脑,随时随地,想说就说,看到什么想说就说,留给大脑思考的时间逐步减少,浅度思考是社交媒体口语沟通的文化特征之一。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