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新闻媒体 亦称大众媒体,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包括纸质媒体(报刊)和电子媒体(广播、电视)两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作为“新电子媒体”的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媒体类型。(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新闻媒体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2004 年我国播出了第一部网络小说改编剧《第一次亲密接触》,2011 年网络小说改编剧进入井喷期[1],2014 年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成为互联网及影视业的热词。现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网络小说改编剧进入了一个资源整合时期。也就是说,网络小说改编剧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还以 IP 为纽带,与传统影视行业、网络游戏、网络文学、金融业务、明星周边产品等领域合作,形成了一个泛娱乐化、泛生活消费的产业链。在 2015 年,中国电视剧市场规模就达 882 亿元,包括电视广告约 429 亿元,版权收益约 222 亿元,海外销售约 5 亿元,网络电视剧广告约 200 亿元,用户付费约 25.6 亿元。同年,生产了 773 部电视剧,获准发行 395 部,贡献了 30%的电视收视份额及 3771.82 亿次点击量,跃升为全球第一的电视剧生产与播出大国[2]。其中,网络小说改编剧是我国电视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剧目类型[3],2016 年在网络剧 TOP50 中占比 42%,流量 20 亿以上的网络剧均为小说改编[4],例如 2016 年的《微微一笑很倾城》(220 亿次播放量)。如今,收看电视剧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各种类型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在 2010 年的影视剧市场有 50%以上属于翻拍剧,所以有学者认为网络小说改编剧题材种类繁多,剧情新颖离奇填补了好剧本的空白[5],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小说改编剧的题材重复,情节趋于同质化及过于追求眼球效应而不顾念剧情上的内在逻辑属于快餐式的消费品[6],同样有不少原著小说粉丝发声改编剧在剧情上改动过大甚至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并且反映播出题材过旧。不过,一般网络小说版权购买发生在小说火爆之后,以及电视剧制作周期过长,必然导致所拍摄题材为网络小说平台的过时题材内容。再加上业内人士以利益为考虑,过于注重收视率、播放量及其影响因素,忽视了观众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在 2015 年中国广电总局对网络小说改编剧加大审查力度并出台了“一剧两星”政策(即一部电视剧每晚只能在两个卫视播放)[7],这一政策既增加了观众的选择也激发了电视台进行电视节目的创作,同时也加大网络小说改编剧市场的竞争。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探讨网络小说改编剧观众的收视行为、产品涉入度、满意度及忠诚度之间的关系,并了解观众的收视习惯、人口统计变量与收视行为、产品涉入度、满意度、忠诚度的差异情况。由此,提出以下研究问题:(1) 网络小说改编剧观众收视习惯、人口背景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2) 网络小说改编剧观众的认知-态度-行为程度是怎样的?(3)不同收视习惯的观众在收视行为、产品涉入度、满意度、忠诚度之间有何差异?(4)不同人口背景的观众在收视行为、产品涉入度、满意度、忠诚度之间有何差异?(5)不同人口背景的观众在收视习惯上有何差异?(6)网络小说改编剧观众的收视行为、产品涉入度、满意度、忠诚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网络小说改编剧概念及相关研究
2.1.1 网络小说改编剧的概念
目前,关于网络小说改编剧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认定,因此要给其下定义首先要从网络小说的概念说起。在 wiki 上网络小说是指利用网络如 BBS/WEB连载发表的小说其性质与一般小说相类似[17]。百度百科认为网络小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包含所有在网络上发布与流传的小说;狭义指由网络写手创作并在网上首次发表的作品[18]。有学者认为,网络小说是网络传播方式与传统小说形式相结合的文学作品[19]。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小说是首发于网络小区,作者与读者之间具有“伴读伴写”互动性特征的作品[20]。简单来说,网络小说是指以传统小说结构为内容,以网络作为传播载体和首次发布平台,一般以连载的方式呈现内容其创作受到读者回馈机制的影响。我国著作权法将改编定义为必须以原作品为基础,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或用途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21]。百度百科则认为,改编剧是指将原著或故事通过再创作形成的新作品,经拍摄成为电视剧、电影或舞台剧的形式。综上所述,“网络小说改编剧”是指以首发于网络的小说作品为蓝本进行作品的再创作,最终通过摄制电视剧的技术手法形成一个由声音和画面组合而成的音像作品。
.......
2.2 收视行为的操作性定义
自从有了电视媒介就有很多学者去研究电视观众的收视行为。针对传统电视媒介,廖凤瑞(1995)从收视时数、收视类型去探讨观众的收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5]。李良荣(2013)认为收视行为包括观众的收看频率、收看频道、对节目的关注程度[26]。但是,Walter Gantz(1982)发现电视节目表的变化会对观众的收视行为产生影响[27]。Greg Hearn(1989)发现电视观众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会对其日常的收看行为产生影响,并指出有吸引力的内容在影响收视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28]。林怡菁(2016)则认为观众的收视行为取决于个人对节目形态和文本的认知程度,当观众的认知持正面想法,就会促使其产生收视行为[29]。然而,随着电视普及率的增加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观众的收视行为已经发生了改变。Miriam(2002)从媒介接触管道及新媒体特性去探讨收视行为,认为新媒体的激增为媒体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观众受到工具及仪式化动机的影响,相对传统的媒体管道,新媒体更加注重工具的使用[30]。雷蔚真(2009)认为移动视频重构了传统视频媒介的收视空间并对观众的收视行为产生影响,通过梅罗维茨的“媒介-场景-行为”理论结合经验例证提出了三种新的空间:私人空间中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中的私人空间以及深度私人空间,这三种不同空间对应不同的新型的收视行为[31]。P. Cesar(2009)提出了社交电视的概念,认为移动电视媒体的出现使得观众收视行为得到了延伸。例如媒介融合技术将电视、视频会议终端和原始互联网浏览器等融合在一个屏幕之上,使观众在观看的同时能够与其他物理空间的观众在同一个屏幕上分享彼此的收视体验,其中最为典型的媒体形式就是社交媒体和 IM(Instant Messaging)[32]。观众之间实时分享电视观看体验被视为电视消费的一种新方式,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进行在行业报告领域,大多数使用“第二屏幕”或“社交电视”来形容这一新的电视消费现象。这一新的收视行为也引起业界的极大兴趣,因为可以通过各种数据了解观众的收视行为和提高观众评级。例如 2012 年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就成立了社交电视实验室[33]。综合以上研究者对于收视行为之探讨,本研究认为“网络小说改编剧观众收视行为”的操作型定义可界定为:观众的收视频率、类型、动机、时数,针对社交电视的特性还应当包括小区参与、信息寻求,其中类型及动机一般使用名义尺度衡量,故将其归类为收视习惯,独立形成一个变项。
........
第三章 研究模型 ....15
3.1 研究架构.........15
3.2 研究假设 ........15
第四章 研究设计 ....18
4.1 问卷设计 ........18
4.2 施测方法 ........21
4.3 数据分析方法 ...........23
第五章 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25
5.1 前测问卷信效度检验 ..........25
5.2 正式问卷信效度检验 ..........30
5.3 样本分布结构之描述性统计..........35
5.4 不同收视习惯观众之差异分析 .....39
5.5 不同人口背景观众之差异分析 .....45
5.6 相关性分析 ....50
第五章 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本章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总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前测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二部分是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三部分是样本分布结构;第四部分及第五部分主要进行差异分析;第六部分是相关分析。
5.1 前测问卷信效度检验
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来抽取因子,结果显示,收视行为与产品涉入度分为了三个因素,其解释变量为 61.436%,说明三个因素对收视行为和产品涉入度的量表具有 61.436%的解释力,其中收视行为的解释变异量为 50.211%,产品涉入度的解释变异量为 67.421,由此可认为量表提取的公因子比例较高,详见表 5-3。本研究因子旋转法采用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结果保留了因子负荷量在 0.5 以上的因子。如表 5-4 所示,因子 1 包含了 9、10、11、12、13、14 共6 个题项,主要包括了对剧中植入产品的购买、搜索、分享、兴趣、回忆及关注,故仍将其命名为产品涉入度,显示了观众对网络小说改编剧植入产品的情感、态度及行为特征,解释变异量为 67.421%。因子 2 包含了 2、3、4、5、6、7 共 6个题项,主要表述了观众的收视行为,包括对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小区参与、信息寻求、交流、收看时数,故仍然将其命名为收视行为,解释变异量为 50.211%。因子 3 仅有第 8 题项,原归属于产品涉入度之中的一道反向题,经过因子分析该题项独立为一个因子,然考虑到该题项为反向题是否存在对本研究并未产生影响,并且仅此因子只有一个题项整个结构显得很不平衡,故将次题项删除。#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文以网络小说改编剧为案例区,以网络小说改编剧观众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之上,确定了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研究假设,主要通过问卷星发布问卷获取观众收视行为、产品涉入度、满意度及忠诚度的相关资料,并对所获取的资料先后运用了信度分析、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 T 检定、相关分析等数字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将本研究假设检定结果整理见表 6-1。网络小说改编剧作为跨媒体改编产品,得以从文字向影像转换是对内容的需求[57]。并且网络小说改编早已经成为电视剧的主要类型之一,受到电视台、网络视频网站的重视,例如优酷视频就专门开辟了一个超级网剧的栏目。因此,本研究以网络小说改编剧作为主题论述观众在收视过程中认知-态度-行为的改变。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在传播过程中到达率-认知-态度整体具有较高有效率,然而,在到达率-行为改变是不太理想的,如图 6-1 所示。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