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哪里有?笔者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发现 J 镇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过程当中存在着政府职能缺位、村民主体意识缺失、环保部门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因此,政府作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主体,应当发挥最为关键的作用,在治理网络的构建、连接多元治理主体、促进责任机制的形成、提升网络的治理能力等方面,都要做好整体的指挥规划,跟进后续的监督管理。
绪论
0.2.1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研究。
西方社会更早地接受了工业革命的洗礼,相对而言,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更早地暴露在学者的研究视野之内。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技术水平都处于世界前列。格罗斯曼·克鲁格(Grossman G M Krueger,1995)从生活垃圾的根源入手,研究了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的问题,低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少的生活垃圾,当收入水平有所提升之后,产生垃圾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如果收入水平持续提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生活垃圾产生的数量又开始回落,从整体来看,呈现出倒 U 型曲线的相关关系①。罗宾·R·詹金斯(Robin R.Jenkins,1993)在她所著的《固体废物减量经济学:用户收费的影响》中提到:运用经济学当中的计量分析技术,对于特定地区丰富的数据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量化对计量用户收费制的效率,也就是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这一激励方式来有效地展开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活动,非常具有代表性②。事实上罗宾·R·詹金斯这一观点可以追溯至 20 世纪 20 年代,当时福利经济学学派当中提出的“庇古税”,即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环境税”。美国科学家戴维科恩(David Cohen,1994)认为,垃圾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因为焚烧这一类的处理方式,在投入份额不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的同时,却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所以他提出要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可以通过制造人造闪电来释放能量,对于要处理的垃圾进行高温融化。优曼许·马赫什瓦里和芭芭拉·雷斯科夫(Umesh Maheshwari&Barbara Liskov,1997)首创散点分布式系统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来收集生活垃圾,具体内容是:首先追踪目标的迁移轨迹并且总结目标的循环规律,再以循环规律与节点为基础进行散点式的分布收集,也即通过缩小垃圾处理面积的方式压缩成本。克拉克(Clark,2005)等人也对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管理等作了相应研究③。
3 N 市 J 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1 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网络尚未形成
针对 J 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有赖于构建出科学完善的治理主体网络,建立起具备弹性和灵活性的治理模式,治理主体网络之于 J 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但是目前混乱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反映出当地生活垃圾的治理网络还没有真正形成。
3.1.1 村民不重视生活垃圾问题
广大村民是乡村生活中的主体,是当地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制造者,更是农村生活垃圾泛滥的受害者。村民本应该在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网络当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 J 镇的事实却恰恰相反,究其原因,第一,旧的生活习惯无法适应新的消费水平。伴随着大豆、小麦、玉米等商品粮价格的上涨,J 镇村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消费能力的提升意味着生活垃圾数量的增长。传统习惯中,随意处置的垃圾会腐烂在土地中,这样的习惯难以更改,相应的观念深刻地留在村民的印象当中,但是塑料、玻璃、橡胶等材质的生活垃圾却并不会自然降解。第二,村民将有效治理生活垃圾的期望更多的寄托于村委会。各村村委会都会雇佣个别村民收集、运输垃圾,因此更多的村民认为自己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等行为是有人善后的,而且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多了之后势必使得负责垃圾处理的村民工作压力骤增。
3.1.2 缺乏专业化环卫企业参与
2008 年,我国首次召开了有关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有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也被纳入了各级政府议事日程之中,这意味着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格局已经开始逐步形成。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下,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有关部门以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为目标设立了专项资金。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社会资本也纷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经过初步估算,2015 年我国就已经形成了 700 亿元左右的农村生活治理市场①。
4 N 市 J 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4.1 推动形成多元治理网络格局
4.1.1 加大对于村民的宣传教育力度
第一,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制度观念。进一步展开对于农村居民环境保护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宣传工作,以最高的行动效率和最大的热情去调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主动性,鼓励、支持、动员全体村民主动参与到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当中来,同时做好监督工作。与此同时,J 镇政府以及各个村委会,要有意识地引导村民认识到,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过度包装商品等消费对于环境保护的害处,规定当地商户供应环保购物袋、号召村民多购买简单包装的产品。
第二,“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展开宣传。线下的方式包括:组织召开村民座谈会、印制并且发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宣传单、在各个布告栏张贴形象生动的冬季生活垃圾处置攻略宣传海报等。线上的方式包括:利用村民内部的微信聊天群、朋友圈等平台大力宣传从源头处减少生活垃圾、并且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等问题的重要性、分享环保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等,同时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之中,绝对不能忽视各大网络短视频客户端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作用,比如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在农村居民群体中使用率较高的应用软件。通过以上多管齐下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保护氛围。
第三,政府要积极发动环保公益组织展开宣传。现阶段,J 镇现有的公益组织当中成员包括以离退休老人为主的团体、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团体,政府应当牵头,组建类型多样、行动力更强的社会组织,发动个体户、政府职员等,鼓励他们利用空余时间参与到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当中来。
4.2 建立畅通的治理主体连接纽带
4.2.1 镇政府应树立正确执政理念
经济发展的问题,对于任何地方的任何政府来说,都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乡村振兴战略之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应当仅限于此。大多数乡镇干部在潜移默化当中达成的共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会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迎刃而解。”已经被事实证明是不切实际的。镇政府要认清广大农民在乡村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硬件设施,也即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和教育设施等生活条件的改善。其次是软件方面,主要指以居民组织建设为主的发展①。综上所述,在思想观念的层次上,J 镇政府和各村村委会十分有必要认识到:必须转变以发展农业经济为核心的工作方向,要真正协调好治理网络中的多元主体,共同致力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这一公共事务。
4.2.2 增进治理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
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治理网络需要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协调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的流动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村民对于治理生活垃圾的建议能不能反馈到上级政府?镇政府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时候如何准确地征求村民意见?这些问题都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进行有效的治理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所谓“上”与“下”之间的信息需要进行高效率的流动和共享。
为畅通镇政府、村委会、村民之间的生活垃圾治理信息沟通渠道,政府应当牵头,通过各项具体措施,真正地做到消除信息传递的壁垒和藩篱,改善信息不够通畅的现状。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使各方的价值观念上达成一致,更好地为治理好农村生活垃圾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为此,搭建起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信息共享平台是必不可少的。诸如:每月环卫站干部定期深入村庄召开线下专题会议;充分利用镇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惠”生活微信小程序和网站布告栏板等线上平台进行建议和意见的反馈;在各村建立专门的垃圾治理聊天群,村民在发现垃圾桶破损、垃圾焚烧烟雾弥漫等现象时,都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智能手机拍照继而上传到微信群中,群内的村委会成员负责统计整理,每周定期上报。通过以上方式进行跨越地区限制、跨越组织界限地分享实时信息。
结语
本文为探索解决 J 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的路径,从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实地调研,以网络化治理理论为依据,提出通过构建治理网络、强化信任纽带、健全责任机制和提升治理能力的方式,从而走出一条“政府主导、村民协同、市场参与、多元共治”道路的方案,来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建设。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发现 J 镇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过程当中存在着政府职能缺位、村民主体意识缺失、环保部门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因此,政府作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主体,应当发挥最为关键的作用,在治理网络的构建、连接多元治理主体、促进责任机制的形成、提升网络的治理能力等方面,都要做好整体的指挥规划,跟进后续的监督管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真正实现并且拓展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就必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更为稳步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整治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打造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乡村。在全新的治理网络当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主动激发村民主体性,动员村民组织参与其中,与专业化的环卫企业携手形成共同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局面,不失为一条绿色、共享、和谐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