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新冠疫情防控的社区韧性探讨——基于协同治理的嵌入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5266
  • 论文编号:el2022022222500429277
  • 日期:2022-02-22
  • 来源:上海论文网

行政管理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当前灾害治理理念向主动应对模式转型,许多研究认为社区经历灾害扰动后难以恢复到初始形态,而是经过自适应、主动学习和创新成长为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社区适应能力的获得过程正是韧性能力的建构过程。协同治理机制嵌入新冠疫情防控当中展现了强大的灾害适应能力,极大地培育了社区韧性。


1  绪论


1.4 文献评述

韧性理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实现了从工程学单一学科领域到跨学科背景,从单一要素到多要素耦合的跨越,研究内容包括韧性理论演进、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也包括案例研究的具体实践,取得了丰富的学术进展。在社会科学领域,结合规划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韧性评价及指标体系是韧性研究的热点领域,但其研究对象主要停留在国家和城市宏观层面,对中观尺度的社区研究相对较少。韧性理论引入中国后,本土学者结合中国实际将将治理理论于韧性相结合,将韧性视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要求(俞秋阳,2020;赵玉丽,2020),逐渐成为学术前沿。

演进韧性范式下韧性社区的概念和内涵仍未统一,社区韧性能力评估方法仍是学界争论的话题。此外,韧性社区的研究以往多集中于自然灾害防范,旨在推进规范标准的制定,指导防灾减灾的物质环境建设,公共卫生事件涉及较少,新冠疫情后逐渐成为学术热点。从目前看来,国内社区韧性评估多为借助机械工程学等自然科学方法的静态化评估,社会学视角缺失。韧性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视角,为此不能仅仅静态地对社区韧性能力进行评估,必须将其置于风险和危机演进的动态过程中,关注多主体网络互动过程。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社区协同治理理论

社区的内涵

将社区作为一个相对清晰的客观研究对象起源于滕尼斯 1887 年提出的“共同体”和“社会”抽象二分法。“共同体”是以亲缘、地缘和其他客观联系为纽带,以统一和团结为特征,以家庭、村庄和信仰团体为典型表现形式的客观实在。“社会”是以利益和契约为基础的组织形式,如政府、政党、军队等,具有更为明显的理性特征(滕尼斯,1999)。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1987)首次明确社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费孝通(1998)在进行我国本土的社区研究时指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如家庭、民族或社会组织如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形成的生活上互相关联的集体。总之从上述对社区的定义中我们发现,社区是特定地域内人的要素和制度要素的集合,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社区是一个地理概念,具有相对稳定的地域界限。社区的各种建设活动在本社区内完成,因此一个社区的建设发展水平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特征和特有的人文历史相联系。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地域性分野愈加显著,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之间、不同地域的城市社区之间的文明程度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因此在进行社区研究时必须把握社区的区域性,社区为社会公共空间提供的场所和条件是开展社区活动的最基本前提。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5  协同治理嵌入新冠疫情防控的社区韧性建设——以工人村社区为例


5.1 空间管制与资源调配扎牢物理韧性

5.1.1 协同空间管制弥补工程韧性之不足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社区物业公司和志愿者队伍共筑社区防线,充分发挥外防输入、内防输出的作用,有效地减少了人员的肆意流动,最大程度阻断了社区与外部的风险传播。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微观单元,承担了各项任务的下沉,因此社区在公共卫生防治中往往面临着人手短缺的压力,上述共治主体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与社区居委会形成合力,是对社区力量的有益补充。以此次新冠疫情的社区防控工作为例,在社区居委会的牵头下,许多社区组建了一只包含社区工作人员、街道下沉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等多方主体的社区疫情防控队伍,排查社区进出人员,做好体温测量,同时也参与到社区的日常检查和消杀工作中,使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常态化。

大连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小区管理的通告后,工人村社区实施了封闭式管理。无围墙的成片散楼周边拉警戒线确定封闭区域,社区居委会、辖区派出所和志愿者形成“1+1+N”协同工作机制,在进出通道闸口设置 24 小时全天体温测量点,对外来人员进行核查,为无围墙的成片小区划定了物理界限。精细化的空间管制措施使居民的生活空间“堡垒化”、“栅栏化”,为无围墙的工人村社区构筑了人工物理防线。


7  新冠疫情防控的社区韧性优化路径


7.1 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塑造物理韧性

社区韧性不仅蕴含在遭受风险冲击时社区协同治理机制的及时反应能力,还有赖于常态化的稳定能力,灾害初期的缓冲和吸收能力。即使是韧性基础较好的社区,如果缺乏常态化的应急协同机制,社区危机应对体系也会在灾害初期遭受高强度的冲击,社区适应力滞后于灾害破坏力,社区系统难以自行恢复,只有依靠外部治理力量的志愿来达成新的平衡。加强“平战结合”的应急协同治理机制,增强社区基层的应急弹性,对于塑造具有韧性的社区共同体十分必要。

注重社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区应急设施的冗余性。基础设施韧性是完善社区危机治理体制的物质基础,社区基础设施的冗余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开展社区风险治理的先决条件。一方面合理规划社区物理空间,为应急设施建设预留空间,重视老旧社区应急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另一方面,重视人力资源的冗余性和专业化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拥有专业知识的社区应急队伍,对社区应急队伍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的应急知识能力培训,将应急培训纳入制度化轨道。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社区应急预警机制。社区因地制宜地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卫生危机应对预案,保证应急资源冗余,在灾害扰动初期迅速做出即时反应将灾害冲击将至社区可承载的范围内。推动信息技术手段支撑的应急预警机制建设,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大流行前及时发出警示信号,切断疫情传播链条的节点。通过推进人口流动大数据、居民健康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通信息资源共享的行政壁垒,为上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8  主要结论与未来展望


8.2 展望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球性大流行,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已经成为关乎人类命运的世界性焦点话题。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新冠疫情仍将长期存在,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处于政府议程前列。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医疗卫生科研、国家顶层设计和社区基层治理共同发力,社区基于协同治理在应对疫情冲击时表现出的适应能力、成长能力和恢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疫情走势。笔者认为基于协同治理嵌入的新冠疫情防控的社区韧性的未来研究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本文试图在构建社区韧性能力的评估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案例研究,探究协同治理如何嵌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并提升社区韧性能力,并分析当前新冠疫情防控的社区韧性建设困境,旨在进一步发挥疫情防控机制效能,为完善社区韧性和可持续能力提供建议支持。但由于笔者理论把握浅薄和研究思路的局限性,论文研究仍存在诸多未尽之处,对于协同治理嵌入的新冠疫情防控的社区韧性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总体而言,未来研究可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

第一,研究内容方面。本文将社区韧性视为适应能力,根据社区的构成要素将韧性能力分为物理空间、组织架构、文化环境、信息资源四个维度。当前学术界关于社区韧性的内涵尚未有统一的定义,社区韧性的评估维度与指标仍存在争议。可以关注社区应对风险冲击时的稳定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进一步丰富社区韧性的理论内涵,结合社区内涵、社区疫情防控的本土特色和社区协同治理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创新细化社区韧性的评估方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韧性能力评估体系,以反映社区新冠疫情防控的全貌。

第二,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工人村社区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危机应对措施,研究社区韧性能力构建,难以精细化衡量社区韧性能力的提升程度,也无法量化式展示协同治理与韧性的相关关系。目前学术界在进行韧性能力研究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在建立社区韧性的评估体系的基础上,以定量分析的方法,更加精准地反映社区韧性提升过程。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