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助推理论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之行政管理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70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11420163119669
  • 日期:2019-12-3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强调政府将原本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转交给相关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进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需求。2013 年 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全面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同年 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便详细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随后亦不断深入研究出台各类的政策意见。由此可见,“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改革目标不断强化,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仅是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财政资金有效使用的手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但随着管理改革的深入,人民群众期望获得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际上意味着政府由原来的“供应者”转变成“监督者”,常常存在诸多的异化现象,导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质量问题频发,这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同时也影响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进一步推进。党的十八大报告就从质量保障角度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提出了要求:希望通过继续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强化政府的相关职能,从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着手,提升各领域内的服务质量,进而带动整体的社会和人的发展。随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进一步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公共服务质量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导向。可见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质量优化对政府的行政改革和整体的社会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国外对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实践自20 世纪70年代末便开始了探索,在众多声势浩大的改革模式中,英美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英国自撒切尔夫人执政起,开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新公共管理改革,此后不断发展实现了从经济、效率到质量的侧重点转移提出“为质量而竞争”。美国从里根政府开始,就尝试将私人部门的成功方式引入政府部门,推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并通过了《美国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案》。我国自上个世纪末引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不断向着“服务型”目标转变,公共服务的购买也不断被公众所熟知。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针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质量优化”这一命题,国内外众多的专家学者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各类文献的整理,本文将沿着公共服务质量提出与阶段划分、公共服务质量的含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方式这三个层面依次对现有研究进行回顾,并进一步探析原有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展望未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研究的趋势。
1.公共服务质量提出与阶段划分
质量一词最早起源于企业,它主要强调企业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品质追求。随着管理学和经济学不断发展,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相关名词亦随之出现,20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公共组织的管理者开始注重优化,公共服务质量优化渐渐成为公共管理学界的研究热点。80 年代后,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质量”这一词真正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成为公共管理改革的目标①。
在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引导下,以西方国家为代表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公共服务质量管理及优化的浪潮,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进而不断改革公共服务的制度,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而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的发展阶段,概括来说,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20 世纪 60 年代:“竞争性提升的内在动力”
萨瓦斯(Savas,1987)根据当时一系列私有化的思想提出政府在生产部分的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关的职能转移给第三方组织,这样才有利于公私部门之间形成合理的竞争提升公共服务质量②。此后,朗道( M. Landau,1969)基于冗余理论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提出政府只有通过相应的内部竞争才能进一步增强整体的服务效率和组织的可靠性①。此外,勒纳(Lerner,1995)更是从操作层面强调用战略控制的手段来提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质量,以此为公众提供成本相对较低但质量更好的公共服务②。
............................

二、助推理论与助推框架设计

(一)助推理论
1.何谓“助推”
美国加州为了鼓励市民减少家庭用电,曾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电费账单,这些账单详细罗列了各家的用电量。当人们发现自家的用电量超过邻居时,就会节约用电。该项电费账单的推出正是基于“助推”的原理,当人们认为自身背离主流观点时,大脑会产生不适,进而改变行为适应主流观点①。可见助推理论正是从人们的心理行为出发来进一步优化公众选择的。助推(Nudge)来源于 2008 年查德.H.泰勒与卡斯.桑斯坦所著的《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一书,原意是指“用胳膊肘等相关身体部位轻推别人的肋部,以提醒他人②”,在行为经济学范畴下的助推是指不采用任何禁止或者明显经济刺激的方法,却能影响人的行为选择使之按照预期的方式进行选择。将助推放置于公共管理领域就意味着政府从社会和心理角度设计相关的政策工具,利用更“隐性”的策略来引导受众达成特定选择。
而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层面,助推理论是一种引导式的管理模式,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中助推的主体一般是政府,而助推的对象不仅是单一的公众也可以是社会组织。这就意味着助推主体需要认真分析不同的助推对象错误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以此来建立助推着力点,实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真正意义上的优化。
...............................

(二)助推框架设计
本文在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助推框架进行设计时,总体来说分成了两个部分即技术设计和过程设计。技术设计主要是基于助推理论的假设建立了针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助推分析;过程设计主要是整合了具体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过程,利用技术设计出的助推分析节点和实践机制对优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助推主体、客体、方法加以阐述明确。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具体来看:
第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助推分析。将助推理论的研究引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质量优化中,建立质量优化的行为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过程。具体来看,“助推”就是通过设计更好的选择架构,让人们感到幸福。那么,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领域,政府就是“选择设计师”,需要设计良好的“选择架构”,让受众(社会组织或是公众)改变他们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领域中的错误行为①。而这个“选择架构”就是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助推分析,它不仅需要依据助推理论的相关假设找出助推的分析节点,更要利用这些分析节点推断出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领域的困境情况和解决机制。
第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过程。我们知道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是一个多主体、多要素、多机制复杂的运行的过程,具体来看如下图所示:

因此,针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这一命题,我们也不能从单一的角度考量,需要从“更好地去买”和“买到更好”的两个层面综合地优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更好地去买”更多地是指政府采购社会组织服务的过程,即项目的购买环节。在这个层面更多地是强调优化项目决策与项目设计两个阶段。“买到更好”更多地是指公共服务提供使用的过程,即项目的服务环节。在这个层面更多地是优化项目实施、监管评估这两个阶段。
.............................
三、宁波市海曙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现实困境及原因......................37
(一)宁波市海曙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概况........................37
1.宁波市海曙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发展历程..................................37
2.宁波市海曙区提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现有探索............................39
四、助推理论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实现路径..........................70
(一)项目决策——质量规划阶段的助推优化...............................70
1.转变治理观念,逐步公开信息............................71#p#分页标题#e#
2.规范需求调查,设置默认选项....................................72

四、助推理论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实现路径

(一)项目决策——质量规划阶段的助推优化
项目决策阶段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规划阶段,在该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明确公众需求,由政府主导确定购买公共服务发展方向。在该阶段中主要的困境有政府购买动力不足,时常推脱相应责任和公众不愿表达真实的需求,服务质量优化与实践脱节。面对这些困境问题,需要研究公众在该困境中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建立助推着力点并采用对应的助推实践机制,做到该阶段的助推优化。
1.转变治理观念,逐步公开信息
面对政府购买动力不足,时常推脱责任的现实困境,从助推理论的角度出发应当使政府转变治理观念,逐步公开购买信息从而实现助推优化。在该困境中公众一般会逐渐丧失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参与热情,不会主动表达自身对于公共服务的意见,该行为背后的原因其实是低透明造成的伦理争议,公众认为自身的知情权得不到合理保障,政府部门有畏难情绪认为一旦开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会出现大量的管理问题易出现差错,最终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伦理性受到质疑。针对此类的原因,从助推理论出发建立的助推着力点是优化环境,内含的助推逻辑是政府运用纠正机制纠正错误环境即转变观念,积极采取行动,提升公众的知情权,助推公众更加了解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情况。
具体的助推路径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政府转变治理理念,强调质量至上的意识。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过程中,相关的政府应当转变治理理念,要时刻关注公众的生活情况,不再盲目崇拜经济指标,要将充分考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应该了解当前阶段最重要的公共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购买公共服务活动,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①。只有政府转变治理理念,能才向社会公众释放积极的信号,形成良好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环境进而助推公众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活动热情的提升。第二,逐步公开购买信息,政社合力提升服务质量。该路径主要是强调政府在进行公共服务项目决策的时候可以逐步公开相关的信息,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在内部公开购买公共服务的具体信息目标、原则、数量、资金等信息,随后再逐步将所有的信息公布给社会大众,助推社会大众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由此就可以形成良好的政社合力,进而优化服务的质量。
..............................

结语
当今社会,大力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会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同时面对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社会需求的多元发展,如何真正意义上优化购买公共服务质量,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是现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研究中具体得出了如下结论:
首先,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需要关注各主体的心理行为,全面解决“更好地去买”和“买到更好的”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公共服务的质量优化强调政府运用自身的权威资源,通过实施对应的公共政策来回应社会的需求,使大多数人得到福利。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只有明确购买环节和服务环节各自的质量优化阶段及目标,才能进一步借助助推理论的技术工具实现服务质量的真正优化。
其次,基于助推理论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不仅能满足多样的社会需求,还能充分提升公众的幸福感。借助助推理论的认知和透明度分析各主体在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错误心理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总结出可得性困境、代表性困境、锚定性困境、高透明度的道德风险、低透明度的伦理争议五项内容,利用简化、默认、纠正机制设计各阶段的助推优化措施如规范需求调查方式,设置默认选项提升表达;简化项目流程,限制相关内容降低时间成本等。从各主体的自身出发,理解各主体的心理行为,积极引导各主体选择,进一步实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的目标,提升公众幸福感。
最后,基于助推理论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研究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主要分成以下两点:第一,本文的采用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提纲全部由自己设计,虽然经过多次修改,但可能仍不完善,从而对研究结果的信度及效度产生一定影响。第二,结合助推理论假设设计的助推框架是否真的能解释助推对象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的行为心理,所提出的助推优化路径是否真的被助推对象乐意接受从而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这些问题或许还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检验。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