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扶贫现状及发展对策之行政管理研究--以河南省清丰县菌菇产业扶贫为例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0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81309253819203
  • 日期:2019-06-23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文以河南省清丰县菌菇产业扶贫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理论以及笔者对清丰县管辖之下四个乡镇中多个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的实地调研,客观分析了清丰县菌菇产业扶贫的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特征为基础,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确立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的重大战略举措。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城乡差距得知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就当下我国农村发展现状而言,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农作物生产结构单一及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扶贫工作依然艰巨。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让农民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这一美好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通过发展农村产业,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脱贫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20字总要求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抓手,将“产业兴旺”置于首位,更突显了发展农村产业处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位置。
此外,在脱贫攻坚阶段,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实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首要对策。地方产业发展是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地方增收的主要途径。以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为途径进行扶贫开发,能够更具效率的实现精准脱贫,也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实力,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2018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产业扶贫作为两者间结合的可行路径,能够对当下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

第二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贫困内涵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贫困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体现着对贫困问题的认识,斯密认为“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在什么程度上享有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他将必需品定义为“按照该国习俗,有地位的人们(即使是最底层的人们)缺少它们便不能过像样的生活的所有物品”,这是一种具有相对性的贫困认识。马克思认为贫困之所以产生是与资本主义所有制相关联的,资本家占据生产资料,榨取工人的剩余劳动,进而造成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发展经济学于1940年的出现使贫困问题开始受到重视,阿玛蒂.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突破了以往将贫困问题局限于收入水平的狭隘研究,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理论框架,在他看来,贫困者之所以贫困的原因是缺乏创造收入和获取机会的能力,其本质是因权利的缺失或其他条件的不足造成的。西奥多.舒尔茨批评了唯工业化对农业、农民的伤害,认为世界上大多数贫困人口是以农业为生,因此强调发展农业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出路,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表达了发展现代农业和人力资本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的提出为发展中国家研究农业发展和贫困问题提供了借鉴。
我国对贫困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期在实践和理论上关于贫困的概念强调的是绝对贫困,主要是指经济意义上的贫困。国家统计局于1989年将“贫困”定义为“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生存需求”。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制定的消灭农村绝对贫困标准,除要解决温饱问题之外,还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方面做改善。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20)》中的扶贫目标是“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及2015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中都明确了农村扶贫总目标,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

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概念界定
一、贫困
国内学者对于贫困的研究起于20世纪末,童星等人认为贫困是社会、经济和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和服务相对或绝对缺乏,并缺少发展机会的一种状态。康晓辉认为贫困是一种生存状态,人因为不能合法获得维持生存的基本物质和参与社会基本活动的机会,而不能维持个人生理和社会文化可接受的生活水准。陆小华总结了前两位的观点认为,贫困是指特定人群生存所需的物质供给、技能保障、意识引导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处在匮乏甚至是不足以维持生存的状态,前者是相对平困,后者是绝对贫困。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贫困的定义都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结合已有研究,本文将贫困概括为生存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缺乏及被剥夺,其中生存需求包含满足人生活的基本条件,如:一定的物质及经济基础、生活住所等;精神需求包含话语权、参与权、受教育权、自主选择权等。
二、扶贫
扶贫是指通过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持,助推贫困地区脱贫的行为,经常同减贫、反贫困交替使用。我国农村扶贫工作中,在每个阶段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减贫计划,扶贫责任落实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扶贫工作体系。按照扶贫的方式,可分为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两类。
救济式扶贫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大规模扶贫之前的扶贫方式,主要的帮扶措施是直接财政补贴或实物救济,以保障贫困群体的最低生活水平。救济式扶贫是在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存在普遍贫困的宏观背景下实施的以平均分配加社会救济为特征的战略、保障了贫困群体的生存需要,起到了一定的减贫效果。但是,救济式扶贫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农民的贫困状况。从1986年起,我国开发式扶贫的思路得到不断的探索与推广。开发式扶贫是指通过政府提供相关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措施,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以增强贫困群众自我积累与自我发展能力。2013年,针对贫困问题呈现出区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交织一起的现状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在当下扶贫攻坚阶段,主要是将扶贫对象精准确定到户、到人,确保农村人口在2020年全部脱贫,精准扶贫的措施主要包含: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生态补偿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
.............................

第二节乡村振兴战略与产业扶贫的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间发展的不平衡是最大的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最大的不充分,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当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当下国情,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乡村振兴是指通过大力发展使乡村繁荣兴旺起来。乡村振兴不是单一方面、单一领域的振兴,而是包含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在内的全面的振兴。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的总要求相互作用、各有侧重,其中产业兴旺是关键,生态宜居是前提,乡风文明是灵魂,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根本。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根本,产业兴旺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动能,贫困地区只有发展了产业,才能“拔穷根”,倘若没有产业这一实体经济的支撑,乡村振兴永是空中楼阁。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产业扶贫的关系
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到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之一是“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一脱贫任务的完成,离不开产业扶贫这一最直接、最长效的脱贫手段。乡村的振兴必须以摆脱贫困为前提,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根基,产业扶贫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能够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产业基础。在当下脱贫攻坚阶段,扶贫过程中更加强调“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重要性,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产业扶贫的优势在于,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内生脱贫方式,不仅为贫困地区提供技术培训、增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也为脱贫后的农村发展及兴旺奠定了一定的物质、人力基础。#p#分页标题#e#
...........................
第三章清丰县农村产业扶贫发展现状..........................19
第一节清丰县基本概况..........................19
第二节清丰县农村产业扶贫考察分析..........................19
第四章清丰县菌菇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0
第一节清丰县菌菇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40
一、部分农户发展意识和参与度待提高........................40
二、产业扶贫中帮扶主体带动能力不强........................40
第五章乡村振兴战略下清丰县菌菇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50
第一节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50
一、调动农户参与扶贫产业的积极性.......................50
二、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50

第五章乡村振兴战略下清丰县菌菇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
一、调动农户参与扶贫产业的积极性
农民是乡村的主人,是产业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脱贫攻坚期,必须将“人”这一关键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农户参与积极性是产业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首先,要做好扶贫政策宣传工作,避免走形式、走过场的行为。政策宣传是农户了解产业扶贫项目的第一步,仅仅通过村喇叭宣读政策并不能使农户了解清楚扶贫政策,因此要将扶贫政策的书面语言转化成农户易于理解的地方语言,确保农户透彻理解。其次,政策宣传过程中要注重同农户的沟通和交流,为农户深入了解扶贫政策提供有效咨询途径,以便农户享受政策红利、提高对产业扶贫理念的认识,激发基层民众脱贫致富的动力。再次,要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项目,通过社会力量的加入弥补政府在产业扶贫中的局限性,能更好的推动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最后,在扶贫政策宣传过程中要听取、吸收农户的发展意愿和诉求,给农户充分的话语权,要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激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清丰县菌菇扶贫产业想要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离不开农户自身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必须加强农户对科学种植技术的学习与培训。一方面,建立系统的种植培训体系。从初期菌种选择到后期的销售进行全方面的指导。首先,发挥清丰县菌菇种植专家的作用,通过举行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菌菇种植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普及食用菌种植及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次,要定期开展理论和实践培训。改善先前仅有的室内培训方式,将室内理论学习同室外动手实践相结合,使受培训人员通过参与实地种植环节理解、掌握种植经验和技术。再次,丰富培训的方式,在原有一对多培训的基础上,选择接受能力强的农户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培训,通过精细化指导满足不同种植户的需求;优化培训内容,培训课程要与当下食用菌生长情况相匹配,提前告知不同时间段食用菌种植需重点防控的事项。最后,为农户培训后的咨询反馈提供渠道。培训后的咨询反馈不仅可以为农户答疑解惑,还可以使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农户的诉求以便使培训工作更贴合农户种植与经营需要。
..........................

第六章结语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