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行政管理视角下宁夏生态移民的社区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9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52620305218936
  • 日期:2019-05-0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文基于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调研,考察移民对搬迁后社区的认同情况,分析其社区认同的现状,探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重构移民村的社区认同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这不仅将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更为顺利做好“生态移民”社区建设提供了支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先后实施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现累计搬迁贫困人口已有115 万人。宁夏的区域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北部为引黄灌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条件良好,但仍有荒地有待开发,而南部山区则是干旱缺水,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除了自然条件严酷外,这里人口超载,耕地过度垦殖,使得这里的人口与资源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此,政府展开了生态移民工程。目前,生态移民的地区经历 30 多年的发展,经济、文化和社区政治在内的生计得到了重新建构和发展,这进一步体现了生态移民的政策的有效性。宁夏举全自治区之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使移民尽快实现异地安家以及异地致富。
然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农村生产、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认同的基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村民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农村社区共同性降低。同时,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使得农村社区异质性增强,导致村民对农村社区融合困难。农村社区认同及其边界逐渐模糊甚至瓦解,降低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不利于农民之间的合作,也给农村社区带来治理上的困难,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随着宁夏生态移民工程的不断推进,移民与村庄社区在经济上的关联日趋薄弱的村庄,其生产方式发生改变,移民村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移民土地减少、移民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加上移民村庄交通的便捷,移民为了谋取生活,很多的移民户选择外出务工,这就对原有传统和封闭的移民新村进行了冲击,使得移民对社区的的认同度有所降低。移民村庄在安置方式上有整村安置与插花安置这两种,插花安置的村民对于面对新的村庄,其原有的交流对象发生变化,他们面对新的环境,其归属感会弱于整村安置的移民。农村社区认同作为村民对社区的一种依赖和归属,可以增强其村民之间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如果移民对移民村的社区认同度增强,使得移民村村民更加团结,一起为建设新的移民村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主动参与到新的移民村建设中,发挥基层民主自治主人的作用,主动参与到基层社区的治理当中。
目前针对农村生态移民的认同的主要集中文化认同、身份认同还有心理认同等方面,对生态移民社区的认同研究少之又少,新的搬迁社区是移民顺利完成身份转化的场域,对社区的认同和支持对应着移民的社区融入中的心理融入,能够帮助移民真正进入新的搬迁社区生活。对社区的适应和认同也是体现移民对社区生活和“生态移民”政策认同的关键要素。因而,要有效的引导移民对新社区的适应,让村民真正的适应搬迁社区,从心理上疏导移民的心理适应问题,同时,有效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从村民的行动出发,一起建设和谐美好的移民社区,一起脱贫致富。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如图 1-1 所示:

本文的研究内容总共分为五个章节,其中,第三章、第四章及第五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社区认同的研究,同时介绍了有关社区认同的相关概念,包括:社区感、社区情感、社区归属感。并根据对相关概念的区分,对社区认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提出本文的理论模型。
第三章为宁夏生态移民的社区认同现状分析。本章节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对移民对社区的认同的三方面即功能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为宁夏生态移民的社区认同影响因素分析。本章节主要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功能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第五章为结论和政策。根据以上两章的研究结果,简要概述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并针对以上发现的研究问题,提出重构及提升移民社区认同的政策建议。最后对本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

2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生态移民现状
国外学者对生态移民的研究最早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对于生态移民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国外学界对其概念的问题主要经历了从“环境难民/生态难民”到“环境移民”再到“生态移民”的过程,但国外学术界对于“环境移民”和生态移民”的概念仍没有统一和清晰的界定。对国外生态移民研究的主题,主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生态移民合法性的反思、生态移民的后续生计、生态移民的土地和环境问题、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和冲突等方面(杜春发,2014)[1]。相对于中国的生态移民,国外学者多以中外合作的形式来进行研究,国外学者大多认为国内的生态移民是政府主导型或自身被动的非自愿性的移民搬迁。国外学者对中国生态移民的研究主题和内容主要包括移民的文化变迁、后续生计、移民冲突、移民的能动性、移民的事前评估和环境治理等方面(杜春发,2014)[1]。对于研究生态移民的区域主要是西藏和青海地区,其研究成果有:西藏和青海的生态移民和游牧民定居研究(Emily T.Yeh,2003)[2];关于内蒙古生态移民的研究(罗杰斯、王耀林,2006)[3];青海玉树关于户牧民家庭生计问题的调査研究(安德雷,2009)[4];青海长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和社区发展研究(富礼正,2011)[5]等。国外学者的研究多为实证研究,这就为生态移民研究提供了一定实证研究基础。
(三)国外社区认同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社区认同的研究主要有:在界定社区认同的概念时候,David(1986)[6]在研究社区认同时,对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居民进行了访谈,发现居民愿意用情感、兴趣、知识等方面来区别于他人的身份,并不愿意以地理划分的方式来区分。Monica 和Azzurra(2005)[7]在界定社区认同的概念时,发现在与社区认同相关的文献中,用功能主义视角来理解社区认同占据了研究的主导地位,即用社区认同所能产生的影响来定义社区认同。Buckner(1988)[7]认为社区认同包括居民的社区感、社区对居民的吸引力、居民社区互动行为这三方面。在对社区认同对个人层面产生作用的研究中,Niamh 等人(2013)[7]研究发现,社区认同可以通过提供社会资源、提供归属感以及为集体行动提供基础来增强成员的幸福感。Puddifoot(2001)[7]发现社区认同主要受对某个地理范围的归属感,长期的居住,和家庭关系的影响;而邻居情况和居住地的舒适程度并不受影响。
................................

2.2 社区认同相关文献回顾
2.2.1 社区感
社区感(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sense of community)属于社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一词最早由学者Sarason(1974)提出的。Sarason(1974)[21]认为社区感是指同他人类似的知觉;一种公认的与他人的相互依赖感;一种维持这种相互依赖的意愿,这种维持通过给予他人或为他人做人们期待的事来实现;是个体对某一更大的、可依赖的、稳定结构的归属感。 对于社区感的定义,起初学者对社区感的概念界定多以地理区域来界定的,后来,由于这种概界定不太全面,忽略了人们心理上的联系。因此,学者就加上了关于心理意义的社区感概念界定。这两者的不可分离,对社区感的概念界定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大多数学者是在 Sarason 对社区感的概念基础上来作出的定义。比如,周佳娴(2011)[22]认为社区感作为一种连接居民与社区、居民与居民之间的情感要素,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牟丽霞(2007)[23]认为社区感是指社区成员对社区生存与发展的心理条件及相互影响的态度体验,将社区感按照结构要素分为集体认同(认知因素)、相互依恋(情感因素)和传承倾向(行为的准备状态)。对于社区感的测量,大多学者以量表的形式来进行测量,其测量社区感的构成要素均源于McMillan 和Chavis 于 1986 年提出的“四要素模型”。#p#分页标题#e#
2.2.2 社区情感
对于社区情感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有关社区情感的定义,另一方面是有关社区情感的影响因素。最早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由麦克米兰和查维斯提出的,麦克米兰和查维斯(1986)[24]认为社区情感是:“一种成员所拥有的归属感, 一种成员彼此间及与整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情, 以及对成员的需求将通过他们对共同生活的认同而得到满足的共同信念”。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社区情感包括成员自己的个人情感,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情感,成员与所在社区之间情感。后来,麦克米对社区情感进一步作出了研究,提出了情绪感受、人际信任、公平交换和传承艺术这四要素模型。我国学者在研究社区情感的时候,单菁菁(2003)[25]在《城市社区情感研究》中指出,社区情感是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以及整个社区的感觉,她把这种感觉放到个人、个人与其他成员,个人对社区的喜爱、认同、依恋等多种情感,并将它们定义为社区归属感(community attachment)。她对社区情感的定义侧重到社区归属感上,对于分析社区情感的影响因素时,研究发现,居民的社区满意度与社区情感有正相关关系,同时居民的社区满意度是影响城市社情感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她提出人的基本情感和社会需要对于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朱淋(2010)[26]在《中小城市社区情感研究》中采用了单菁菁的社区情感定义,并对中小城市进行比较分析,但结果发现,中小城市的居民的居住年限、年龄、社区参与度、社区满意度、经济地位都与社区情感有相关关系。邓遂(2003)[27]在《现代城市社区情感障碍分析》当中,他认为,社区情感居民对社区在情感上的总称,他包括的都是居民与居民之间的好的情感,社区情感包括社区认同感、熟知感、安全感、亲密感、归属感、信任感、荣誉感、依恋感等,在这么多的情感当中,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情感的核心。
...............................
3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认同的现状.....................................19
3.1 移民社区功能上的认同现状分析....................................19
3.2 移民社区情感上的认同现状分析....................................24
3.3 移民社区行为上的认同现状分析............................26
4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认同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9
4.1 社区认同自变量的设置.............................. 29
4.2 移民对社区功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31
5 结论与政策...........................39
5.1 结论................................. 39
5.2 讨论................................ 40

4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认同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社区认同自变量的设置
本文的自变量基于已有学者对社区认同得出来的影响因素和生态移民的特点来设置的。主要的自变量如下:
1)个体特征因素。移民农户的个体特征包括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政治面貌以及宗教。陈振华(2004)[15]发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等个体特征会对社区认同有影响,但桑志芹、夏少昂(2013)[46]在研究中,居民个人层面的因素对他们的社区认同没有影响。因此,选取移民户的个体特征的八个项目作为测量指标。
2)移民特征因素。本文考虑到宁夏生态移民的特点,因此,移民特征因素在本问卷中选取“您家搬迁到此处地方多长时间了?”、“搬迁过程中,您家是如何搬迁的?”、“您家的搬迁距离?”这三个题目作为测量指标。
3)社区政治参与因素。本文基于已有研究发现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与社区政治参与有关。杜秀丽(2015)[47]研究表明,农村的社区认同与政治参与呈正相关系。因此,社区政治参与因素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选取“是否参加过村委会选举?”、“平常的时候您关心村里的公共事务么?”、“您是通过什么渠道来获取村务信息?”、“您是否就村委的公共事务向村委会或有关部门提出过意见或建议”、“您是否会经常去看一看村委会公布的账目”这五个问题作为测量移民社区政治参与的指标。
4)文化风俗因素。戴维.波普诺(2011)[48]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要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移民的搬迁,必然会出现移民对新的搬迁区的文化风俗适应问题。向安强、薛小龙、蔡喜梅等人(2017)[49]在研究水库农村移民社区认同与适应的多重关联因子分析时,发现文化风俗对于移民社区的认同和适应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基于此,本文选取问卷中“是否保留搬迁前传统的民居习俗?”、“搬迁后,当地风俗对您的影响大吗?”、“您过本地民族的节日还是当地民族节日?”这三个问题作为测量移民社区文化风俗的指标。
..............................

5 结论与政策

5.1 结论
本文分别分析了移民户对社区的认同在这三个部分:对社区的功能上、对社区的情感上、以及在社区行为上来分析。分别从现状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就现状来说,在对社区功能的认同度相比较高,不管在对自身物质功能的认同上,还是对社区整体功的认同度都比较高。其次,移民对于在社区情感上的认同上,移民对社区的地域情感认同是比较高的,超过一半的村民认为自己属于居住地人,移民的社区归属感比较高,但是对于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时,发现移民主要交往对象是亲戚,其社区情感是比较低的。最后,在对社区行为上的认同上,多数村民对于社区是否组织社区活动,表示没有或者不知道。再进一步分析是否愿意参加社区活动,村民多以经济负担为主要理由,表示不愿意参与社区的活动。总体来说,社区行为上的认同度是比较低的。
其次,就影响因素来说,第一,对社区功能上的认同,在个体特征因素中,性别、政治面貌、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文化程度状况均对社区功能的认同没有显著影响;在移民特征的因素中,搬迁距离的县内搬迁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搬迁时间、搬迁意愿均不显著;在社区政治参与因素中,对于社区的功能认同均不显著;第四,在文化风俗的因素中,过本民族节日的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搬迁后受当地风俗影响一般对于无影响的有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就社区服务而言,村村委会办事效率、村委会办事的态度均不显著;在邻里交往的因素中,邻居交往、以及邻里矛盾解决均不显著;在社区规模中,超大规模社区对于超小规模社区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在个体特征因素中,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文化程度、宗教状况均对社区情感的交流没有显著影响;在移民特征的因素中,搬迁距离对村民的交往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搬迁时间、搬迁距离、搬迁意愿均不显著;在社区政治参与因素中,积极的关心公共事务的社区村民对村民交流有较为非常显著的的负相关关系,对于获取村公共事务的渠道来自于其他村民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于经常向村委会提出意见的与村民交往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于查看村委会重要账目,有时候去查看账目有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系,参加村委会选举这个变量不显著;在文化风俗的因素中,过本民族节日的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搬迁后受当地风俗影响较大有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就社区服务而言,村村委会办事效率低有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村委会办事的态度不显著;在邻里交往的因素中,邻居家串门次数次数少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社区规模类型中,大社区对于超大社区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三,在个体特征因素中,相较于女性而言,男性对社区活动的参加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民族、政治面貌、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文化程度、宗教状况均对社区活动的参加没有显著影响;在在移民特征的因素中,搬迁时间、搬迁距离、搬迁意愿、搬迁距离对移民参加社区活动均不显著;在社区政治参与因素中,积极的关心公共事务的社区村民对参加社区活动有较为非常显著的的正相关关系,对于获取村公共事务的渠道,广播对村民参加社区活动有着较为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于是否参加村委会选举、是否经常向村委会提出意见、查看村委会重要账目这些变量均不显著;在文化风俗的因素中,搬迁后,过当地本民族的节日与村民参与社区活动有着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余保留传统的民俗文化、受搬迁社区的文化风俗影响很大的变量均不显著;在社区服务因素中,村委会办事的态度好对村民参与社区活动也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村委会办事效率对其没有显著;在邻里交往的因素中,邻居家串门次数多相较于次数少的对社区活动参加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社区相较于超大规模社区对参与社区活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