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的行政管理研究分析--基于省属S体育场运营的视角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3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50117160918865
  • 日期:2019-04-2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本文以省属大型公共体育场 S 为研究对象,以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与数理统计分析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立足场馆的公共体育服务的实然数据,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供给内容进行新的层次划分,分析在免费低收费等相关政策环境下场馆公益性显著并基本实现了有效供给;进而对有效供给的影响因素做了归类划分,并对其影响程度和作用原理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最后结合场馆面临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当前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第 1 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自 1983 年始,原国家体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1],经历了后(北京)奥运时期“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阶段[2],直至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强国战略的研究和实施[3],再到 2017 年 8 月 2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所强调的“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4]可见党和国家已经把体育强国梦定立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大梦想紧密相关的新高度,在当今中国体育面临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利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大好机遇发展体育事业,需要社会各界的认真思考和着力推动。在体育事业发展所面对的诸多问题之中,公共体育服务作为落实国家战略[5]、开展群众体育[6]、提升全民健康[7]的重要落脚点之一,自然成为了“服务型”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工作任务。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市场的产生和发育都源于需求,公共体育服务也不例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2017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974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396 元,增长 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432 元,增长 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3%。在如此日新月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潮流中,群众的公共体育需求的也被日益催生并呈现爆炸式和多样化的发展,然而,实然境况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同时在公共体育服务的供需领域也呈现不平衡发展。在 2016 年5 月 5 日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9]中,国家体育总局直接指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与体育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而该矛盾起因于人们对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理想诉求与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发展的应然状态与实然境况之间差异紧密相关。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既看到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和突出矛盾,更看到公共体育服务将在社会关注与群众青睐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与发展潜力[10]。因此,从公共体育场馆入手开展调研,深入挖掘和分析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的状态和缺口,寻求客观科学的解决办法,努力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实现供需平衡,不仅是实现未来公共体育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而且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落实国家“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建设体育强国、履行服务职能、保障居民体育权利”的现实要求。
.........................

1.2  研究的意义
纵观理论和政策研究领域,一方面公共管理理论已在我国行政管理领域逐渐得到认可和运用,并对现阶段行政体制及公共事业改革产生着深远影响,其理论体系对公共体育供给机制的优化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借鉴,另一方面,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11]的出台和实践也为体育场馆资源有效供给的优化提供了真实宝贵的经验和政策法律的环境。虽然目前我国关于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己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但由于研究的历史不长,存在一些不足,同时在研究角度上,无论是从概念的界定还是供给的具体方式上主要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中国化、本土化研究不够充分,缺乏具体的论证和总结,批判性和创新性存在改进的空间。这使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实践指导意义方面,国内相对缺乏实证性研究,很少对一些具体的、有突出特点的地区进行跟踪研究和调查分析,这种并没有在实践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对改善目前的供给现状的作用也就并不明显。本文基于公共体育服务将呈现出前的所未有繁荣景象与发展潜力,并以省属公共体育场馆 S 为案例深入调查分析,立足于场馆运营的视角,从供给主体、供需缺口、供给内容、服务对象、效能评估等多个方面,力图探求优化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的可行性措施,这也是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

第 2 章  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的内涵及相关理论阐述

2.1 供给对象(“社会”)的阐述
“社会”一词在《辞海》中的定义是“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社会的基本要素主要有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35]人口作为核心要素,其通过生产关系派生出各种关系构成社会,各种角色在相应行为规范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
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从公共管理角度可将该集合体简单划分为管理者(政府等)和被管理者(公众)两个集合。在传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观指导下,管理者常常忽略了效率和公平的相辅相成,实际管理实践更主要地体现出“先讲效率,再求公平”方式,导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处于分离对立的地位并逐渐滋生官僚化现象。针对这样的问题,新公共行政学在反思传统公共行政“效率至上”的基础上提出了批评,又突破了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提倡社会公平的新价值观,对公共行政组织及其权力分配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设计,还原并强调了公众的主体地位。
其次,从定义入手展开分析,本文的研究也将涵盖“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地域要素,即对社会作出的明确的空间区域界限;二是人口要素,指明人是社会活动和关系的主体和基础;三是文化要素,也就是在相互关系基础上逐步演化形成的共同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需补充的是,文化要素里隐含了公共关系的因子,因为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体,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下必定形成彼此间的相互联接,这种联接对社会的演化和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公共关系因子的作用也要求我们不单关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状况、人口信息等地域要素硬指标,也将引入政策导向、法律环境、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等软指标。
............................

2.2 公共
“公共”一词包含了公众、公用等内涵,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群体或共同体的集体需求和利益,新公共管理理论也认为,公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所以政府应当按照需求导向,尊崇顾客选择,实施服务供给。新公共管理同是把服务的有效性建立在“顾客满意度”这一主要衡量指标的基础之上,凸显目标导向,简而言之,政府需要把为公众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作为第一要务。
公共旨在界定该服务的本质属性,在国内外研究部分,我们对概念界定使用和相关领域研究做了梳理总结,在此需强调的是“公共”一词不单揭示了本文案例(供给方)的产品属性,还强调受用群体(需求方)的重要特质。
其次,根据公共物品的相关理论,社会产品包含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个大类。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具有这样的特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而且公共产品(含劳务)与私人产品或劳务存在显著不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反之可以由个别消费者所占有和享用,具有敌对性、排他性和可分性的产品就是私人产品。介于二者之间的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
公共体育服务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其拥挤点为赛场容量和观众容量。作为产权拥有者,政府通过“有形的手”投资场馆建设,作为场馆运营者,政府实施场馆运营管理并向公众提供场地和服务,同时负责把服务提供量控制在拥挤点之下。从目前情况看,政府供给可有效避免“市场失灵”,切实保障场馆建设和维护和公民享受相对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并逐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多层次、梯度化供给。另一方面,对需求群体所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分析将为实现以“需求为本”的有效供给提供重要可靠的客观依据。随着市场的发育成熟和规模扩大,由政府、企业、民营非企业单位和体育基金会等多元化主体实施场馆建设、运营并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在不远的未来也将可能成为优化配置的选择[36]。#p#分页标题#e#
...............................
第 3 章  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现状及分析 .............. 18
3.1 省属 S 体育场的基本信息 ......................... 18
3.2“供给侧角度”下的供给层次划分 ...................... 19
3.3  以“需求为本”的供给内容分类 ............................ 21
第 4 章  政府主导下的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28
4.1 影响因素观测变量的选择 ...................... 28
4.2 公共体育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 29
第 5 章  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所面临的问题 ............................. 35
5.1  单一供给主体模式可能造成供给不足甚至供给停滞 .................... 35
5.2  (单一供给主体模式下)有限供给能力制约了服务的创新和升级 ....... 36
5.3  市场信息交流不足影响了服务供给的及时优化调节 ................ 38

第 6 章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优化方案

6.1  优化方案设计
6.1.1  汲取多方资源,建立多元供给
虽然 S 体育场在当前的单一供给模式下还没有遭遇运营困难导致供给短缺,但是在日益激增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压力下,在此基础上的有限供给能力和人事管理体制已经制约了服务的创新和升级,以及市场信息交流不足也将给服务供给的及时优化调节带来的不利影响。
随着国内其他公共服务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在体育产业消费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供需矛盾演变和深化,公共体育场馆所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也在受到更多的关注,并在逐步演化推进和不断发生变革。在解决运营资金短缺问题上,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资金来源,开展体育事业的相关经营活动。这一时期,公共体育场馆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开启了“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探索之路,由单一的事业型向多元化经营型转变,部分发达地区的体育场馆在开展娱乐健身、竞技表演和体育培训等项目的同时,还开发场馆和物业的租赁、展览,以及文娱表演、棋艺康体、文化研究和馆藏陈列等多种项目的经营活动,公共体育场馆的市场化雏形开始不断发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益复杂,脱胎于计划经济时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型体制的弊端,比如投资和使用效率低下和生产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日趋显现,因此,从外部环境汲取多方资源,发展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建设,不断学习运用多种方式手段提供多元化服务供给,促使多元主体之间互动交流,才能不断提高场馆自身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力挖掘市场潜在需求,努力实现有效供给的不断推进。
...........................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