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问题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40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11021210818372
  • 日期:2019-01-0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论文,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行政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绪 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的生活从来不是在风平浪静中度过的,似乎时时刻刻都需要面对灾害带来的威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科技高速发展,几乎覆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近年来全球大型危机事件频发,公共危机事件呈现常态化的频发状态。就我国而言,从 1998 年南方洪涝灾害、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2011 年的青海玉树地震、2013 年的雅安卢山地震、禽流感事件、2015 年的天津塘沽特大爆炸事件到 2016 年的西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等,可以说,这些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发生了危机事件,危机事件爆发的频率高。而这些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严重威胁着我国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使公民的正常生活无法有序开展。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如果应对危机的机制无效,很容易引发社会公众心理的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说如何有效的处理公共危机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而面对公共危机,任何组织或是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所以,公共危机管理成为全社会需要共同重视的问题。面对复杂的公共危机事件,给政府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使得政府并不能独立应对,所以此时就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在以往的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主导者”的角色,现如今由于危机事件呈现的突发性以及复杂性,使得政府不可能能够像从前一样包揽所有的事情。再加上政府从上而下的科层制机构导致信息传递的滞后性,以及组织机构、人员结构等的缺陷,导致政府失灵现象屡有发生,这些都影响了政府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效能。因此,面对复杂的公共危机事件就需要社会各种力量集中起来进行合作。其中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贴近群众、专业性较强等优势,在近年来的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力量。二者合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然而,由于历史、传统观念、现实等因素的制约,两者之间还没有达成合理有效的合作,因此,研究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合作问题,而后提出解决思路对于今后政社合作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西方国家是最早开始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他们对公共危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危机管理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最早的主要是关于企业内部危机的研究,是企业危机管理的一部分。而后关于危机管理的研究开始分析政治危机,也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战争等,与此同时,也关注洪水、火灾、飓风、地震等各类灾害的预防和紧急救援。在之后的 20 世纪的 60 年代以后是西方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发展成熟阶段。在这一时期有关公共危机管理的著作呈现繁荣之势。阿里森(1971),其著作《决策的本质》用独特的视角对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进行了审视。赫尔曼(1972),其著作《国际危机行为研究视角》,也是较早的关于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史蒂芬 菲克(1986),其著作《危机管理——对付突发事件的计划》,书中阐述了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罗森塔尔(1989),其著作《危机管理:应对灾害、暴乱与恐怖主义》,可以说是第一次围绕组织机构和危机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文中运用一些危机事件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科层制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的问题。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西方公共危机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西方学者开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研究。特别是 2001年美国“9 11”恐怖事件发生之后,学者们对危机管理的研究更加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时期的代表的有:罗伯特 希斯(2001),其著作《危机管理》中,将危机管理分为危机缩减管理、危机预备管理、危机反应管理、危机恢复管理,这就是著名的“4R”危机管理理论。迈克尔 雷吉斯特(2002),他是英国危机管理方面的专家,其著作《风险问题与危机管理》中,指出在现如今复杂的环境中,危机管理的过程也非常复杂,因此其研究涉及到了危机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劳伦斯 巴顿(2009),其著作《组织危机管理》,把危机定义为四个基本问题,分别是:你知道什么、何时知道、采取何种措施、如何确保此危机不再发生。①关于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随着危机事件的频发,学者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逐渐增多,也逐渐开始转向对个案的关注上,通过个案的分析提出某些共性的东西。并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将多门学科都贯穿其中。
.........
 
第一章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危机的基础
 
一、政府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的理论基础
“政府失灵”最早是由韦斯布罗德提出的,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阐述。他认为:市场自身固有的缺陷会影响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供给,而国家可以解决部分市场失灵的问题。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化,比如在拥有的财富、宗教信仰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化的存在,这就直接使得个人对于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变得个性化,而在现实中政府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决策是一种具有政治性的决策,因而不可能满足全部社会成员的个性化的需求,这样政府就存在失灵现象。也就是说政府不可能是万能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能政府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其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存在着浪费资源的现象,效率低下,因此仅仅依靠政府自身一家的力量,将难以满足社会成员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公共危机难以预先知道更加剧了政府失灵,无法充分动员社会力量,这就需要除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物品提供者的出现,而社会组织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进行公共物品供给时,可以发挥其灵活性、自主性等特征彰显自己的力量,从而弥补政府“失灵”。总之,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就为社会组织参与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提供了可能,不仅弥补了政府的缺陷,也为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的现实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前政府独自包揽一切公共事务的管理模式已经力不从心,政府单一主体的管理已经制约了政府治理的绩效,导致政府在某些方面的失灵。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也是如此,政府独自应对危机同样存在诸多局限。公共危机管理一直是政府承担社会职能的重要内容。由于公共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当危机爆发之后,政府必须及时反应做出应对。一直以来,政府作为唯一的管理主体,不管是在平时的危机管理中还是在危机应对中,常常忽视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而自己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面面俱到,于是导致了解决危机事件的低效。因此,公共危机管理在整个危机过程中需要多部门的协同运作。这就对政府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采用的是科层制的行政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就是层级式的管理,上行下达,一层一层传递下去,职责划分明确。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能够在第一时间组织成立危机管理指挥部进行危机应对,政府的统筹性强。但是在实际的实践中科层制却带来了一些弊端:机构的庞大不可避免的带有官僚主义作风,官本位的思想限制了其集中社会力量,还有就是政府机构的繁多,内耗严重,造成资源浪费。还有部门之间层级僵化,危机处理所需要的灵活性不够,容易导致沟通不畅、协调滞后的低效率现象,而不能及时救援。
.........
 
第三章 国外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经验借鉴......35
一、国外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经验................35
(一)日本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经验.................35
(二)美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经验.................38
二、国外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启示................40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40
(二)建立合作的协调机构.................41
(三)注重培养公民危机应急意识.....42#p#分页标题#e#
第四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的对策思路 .....43
一、政府要转变理念,增强合作意识.....43
(一)转变全能型政府观念,主动与社会组织合作................43
(二)加强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扶持力度..........44
二、社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合作能力...............45
三、建立合作的沟通协调机制,保证合作有序开展.......47
四、建立制度化的合作保障机制,维护合作环境...........49
五、动员合作力量,塑造合作的社会文化..........52
 
第四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的对策思路
 
一、政府要转变理念,增强合作意识
(一)转变全能型政府观念,主动与社会组织合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所面临的公共危机越发频繁,其影响范围之广、破坏程度强都是显而易见的。拥有充足组织资源和权力的政府机构在应对危机事件时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是政府面对如此复杂的、频繁的危机事件,由于政府机构的庞大组织机构以及机构运行的局限,政府无法面面俱到,而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贴近群众,专业性,灵活性的优势正好可以在某些领域弥补政府的不足,和政府形成优势互补。近年来,在历次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社会组织已经成为重要的参与者,社会组织通过筹集物资弥补需要,发挥组织内成员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对受灾群众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给予其心理安慰。在这个方面,政府有可能因为相关专业人员已经不够使用而无法照顾全部受灾人员的情绪,这时社会组织就会召集更多的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的不足。因此,可以看出社会组织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它可以很好起到弥补作用,政府要转变其固有的理念,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首先,政府要改变对社会组织的认识,改变先前认为外部力量介入很可能会给危机管理带来更多麻烦的思维方式,应该看到社会组织是可以替政府分担并承担一些社会职能,是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一个好帮手。①政府也要对官员和公务员进行引导,让他们也要正确认识社会组织的作用,当和社会组织进行合作时,要给与其平等的地位,与其进行沟通合作。防止出现一些官员因为害怕惹麻烦而不愿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的现象。其次,政府要做的就是改变事事亲为,事必躬亲的做法,改变过去全包的处事作风,正确看待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与其进行合作,逐渐形成“分类监管、资源引导和行为控制的新型管理体制”,②为社会组织提供平等参与机会,同时也要对其加强监督,防止“志愿失灵”。第三,政府可以积极采取措施主动与社会组织合作,可以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或者可以为二者搭建一个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定时开展一些交流会议,就重要问题双方能够及时沟通,这样就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形成互信,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提供良好的信任基础。
.........
 
结 语
 
随着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事务治理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公共危机管理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方面,由于其突发性、破坏性和危害性,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治理的热点。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以及志愿失灵现象的存在,使得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的一系列相关的分析,试图探索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的对策思路。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在历次重大的公共危机中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政府已经看到了社会组织的参与能力,并逐渐寻求和社会组织的相关合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就我国而言,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还存在合作地位不平等;合作内容缺乏广度和深度;合作主体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缺乏统一协调;合作缺乏社会认同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全能型政府理念的偏差,缺乏合作意识,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有所防备;社会组织自身发展不足,缺乏必要的运行资金,人才等;合作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等,两者的合作存在诸多问题尚待解决。这也正是本文需要进行解决的课题。总的来说,通过本文相关的研究分析,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关于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我国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的依据进行阐述,说明了双方为什么合作;而后分析了双方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最后提出了公共危机管理中双方进行合作的对策和思路,明确双方需要努力的方向。然而,由于笔者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加上所做研究的时间仓促,使得本文的研究是对所有公共危机事件的总体上的共性研究,没有把公共危机事件的每一种类别分别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可能导致一些个性化的东西没有展现出来。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一些对策,还不够全面完善,所以还希望这个课题能够得到更多学者的继续研究,最终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建设提出更具价值的可行性建议,为二者合作提供更多的思路。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