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eatures of Tourism English and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language customs and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on the translation or interpretation of touristmaterials, and advances correspondingways to dealwith them.
Key words:tourism English; features; translation
摘 要:上海论文网本文就旅游英语的特色和汉英民族不同的语言习俗、特点等因素对旅游材料翻译的影响及其对策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旅游英语;特色;翻译
英语是信息时代的全球语,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之一。世界上使用英语(母语,官方语或第二语言)的人口一直在递增,而旅游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巩固了英语作为全球语的重要地位。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略懂英语的东道主,也需要素质良好的英文导游,旅游英语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旅游英语使语言知识与旅游专业知识得以完美结合,它内容丰富,涉域广泛,承载着宣传中华民族文化之使命,有很强的实用性与社会效益。
一、旅游英语的特色
旅游业有鲜明的时代感、民族性、文化色彩和地方特征,旅游英语与旅游业联系紧密,也有着与之相应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一)旅游英语包括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感悟。对每个旅游者来说,不仅仅是观光和享受,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文化的影响。与之相对应,旅游英语中除了旅游专业术语之外,还包含了一系列具有文化底蕴的语言文字材料。旅游英语的语言文化范畴中,有浅层文化,更有深层文化。前者是指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要素,其作用是为有文化内容的材料开路;后者则指旅游文章、诗词等原著的赏析以及相关旅游材料的理解,是一种文化的品析过程。中国文化在诸多方面都反映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其传统模式往往求简捷而少推理,靠灵感而非逻辑,重直觉而轻论证,因而具有整体的模糊性和相当的偶然、神秘的色彩。因此,旅游英语在表达文化意念时带有浪漫主义的语言文化特点,也表现出写实务真的语言文化现象。作为跨文化交际之媒介,旅游英语的语言文化特征也就显得更为突出。以介绍景点黄山为例:可以描写黄山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No ordinary mountain is worth seeingafter a trip to 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 no SacredMountain is worth seeing after a trip to Mount Huang-shan.)导入主题;接着介绍我国宗教对名山的深刻影响以及黄山的与众不同之处。显然,这个介绍传达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表达要求人们在仔细考虑其文化品味的基础上,秉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达到译文赏心悦目的语言效果。
(二)旅游英语具有维美的语言特征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消费,很大程度是进行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要促成这种文化的消费,语言的沟通与美感是关键。旅游英语作为对外宣传中国的载体,是经过加工提炼并符合美学要求的。1、旅游英语传达着独特的文化内容。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开发与建设美丽富饶的祖国大地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技术精湛的手工艺品、诱人可口的佳肴美味,使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旅游文化独特的内容。而旅游文字材料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与其思想内容,内容新颖优美,它就能为人们接受,就能为大量绚丽多彩的旅游文字材料的创作夯实基础。旅游英语作为宣传中国文化与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游览的国际宣传媒介,除了恰如其分地表达主题内容,还必然较多地侧重于对美的事物的描述,并要把优秀美好的中国文化发扬光大。2、旅游英语是经过润色的优美语言。美的旅游文化内容需要用美的语言形式来体现。美的语言形式往往能使人们对所了解的文化或事物产生良好反应与记忆,语言愈生动,愈形象,愈能上口,人们就愈易感知,愈易掌握。因此,旅游英语的表述强调修辞手法与技巧,并允许具体语言与抽象语汇并存的语言现象。首先,现代人的审美感情往往敏感而丰富,要求有气氛,有情调,这正是旅游英语所要营造的。如:我们用“Kunming is acharming place where spring hovers all year round andflowers of all sorts bloom in a riotof color.”(昆明是美丽的地方,四季如春,万花争艳。)来描述昆明的美好景致,句中用词“hover”(翱翔、盘旋)、“riot”(放纵、喧闹)十分贴切,很好地体现了人们丰富多感的审美情。其次,旅游英语追求的语言美不仅仅是良好的英语语音素质,还要求人们注意宣传文化所必需的语言风格美。掌握优雅的语言风格是对礼貌语言、文学语言及语言形式的深刻理解,不但要求人们语言的“文雅、谦逊、和蔼可亲”,而且要求语言符合美学上的法则,如“对称、和谐、整齐多样”等。例如一则深圳“锦绣中华”的旅游广告中写道:“Splendid China is, soto speak, /shyylw/ aworld offlowers and greenery and awindowfor a glimpse of Chi-na’s history and her tourist resources. Welcome toSplendid China.”(“锦绣中华”堪称是花的世界、绿的世界;更是一览中国的历史之窗,旅游之窗。欢迎您来“锦绣中华”。)广告中的英文语言流畅,有说服力,也有亲和感。它的措辞简洁却能达到意味隽永的目的;它的选词尽可能地师承大自然却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它用到了“tourist resources”(旅游资源)这样的专业词汇,却不另人觉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这样的描绘注重语言上的修饰,但决没有蒙蔽其内容的真实,虽非常普通,却能切实引发受众对景点事物的认知欲望。因此,赏析旅游英语的过程不仅是掌握一种语言,其本身就是一种智能的训练和美学的修养。旅游英语的维美特征必将产生美的效果,也使运用它的人们更有人文情怀及行业精神。
二、旅游英语翻译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旅游业一直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展着。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日益扩大,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然而,她的魅力只有通过精良的翻译才能被人们真正领略。好的旅游英语翻译迎合旅游者的文化品味,也能突出中国旅游业的特色与吸引力。
(一)不同语言习俗对旅游资料翻译的影响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对待语言的习俗上大相径庭。在中国哲学中,由于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着重于把握不断变化的整体真实,其真正的目的是在“得意”。“得意”虽然不能脱离语言,但又往往不能拘泥于语言,更多的时候要靠直觉顿悟。这一点在描写旅游景点的文献中广为体现。如:描写“西湖天下景”之“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纯粹地刻画了一幅惬意的风景画,情趣盎然之余,令人心生向往。其中喻意需要借助语言和形象符号,但顿悟之后,这些都统统被抛掉,即所谓“得鱼忘荃,得意忘言”。而在西方,要把概念和观念具体化,必须以语言作为根据,语言是概念的形式,是观念的结构,是沟通的媒介。要把概念和观念传递给对方,必须借助语言。同时,由于英语在世界上的通行度和通行范围都胜于其他各种语言,我们也必须承认英语的变通性。英汉民族的这种语言习俗差别必定对旅游英语的整体翻译风格产生深刻影响。在翻译旅游文字材料时,我们不难发现:汉语多写实得意,英语常写意传情。如:旅游文献中用“莺歌燕舞”来描写祖国的一派大好形势,如将之直译为“Ev-erywhere orioles sing and swallows dart.”,西方人得到的印象只会是描写百鸟栖息的山林。汉语在表现手法上的写实并非是目的,而只是手段,造成寓意才是作者的初衷。因此,在翻译这个成语时,我们只能用写意的手法将之译为“the ambience ofprosperity”(繁荣兴旺的景象),才能让西方人了解到其中要诠释的情形。旅游文献中大量的汉语成语是不能按字面翻译的,有些成语的比喻形象是译文读者所不能接受的。如:我们用用“灯红酒绿”来描绘放荡奢侈的生活,如将它死译成“withred lights and greenwine”,这势必会贻笑大方,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莫明其妙。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灵活地将它翻译成“dissi-pated and luxurious”(放荡奢侈)。
(二)不同语言特点在翻译中的处理与运用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活动。语言之间的共性是可译性的基础,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则是翻译的主要 障碍。翻译要克服的实际上就是语言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英汉两种语言各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在翻译旅游材料时,要充分注意到他们的这些不同,努力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神、言之有趣。1、深刻理解语言材料。汉语虽然是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时态,语态等)的语言,却有着与英语相同的丰富词汇。就其表意能力而言,汉语的信息负荷能力超过英语,在分解和组合上也比英语更富有弹性。例如:中文“榭”(或“水”“榭”)翻译成英语为“pavilion on the water.”(水中的亭阁),“岳”译为“the sacred mountain”(神圣的山)。可见,要正确地翻译这些旅游材料,首先要理解其中文内涵,语言背景材料的研究非常关键。其次,我们在从事旅游英语的翻译时,还应遵循“地道”译文的原则。“地道”译文是在透彻理解表意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把“《史记》”译为“Records of theHistorian”,就能体现出中文中的“史”为“历史学家”,而整本书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而不是其他的历史文献。所谓“地道”,还应是符合语言习惯,并非一定要把“土”的变成“洋”的。原材料表达的前提是理解,只有理解译出语和译入语的特点,在表达时才能做到译文地道,具有译入语的风格。如:将“春华秋实”译为“No autumn fruitwithout springblos-soms.”,其原文较好地表现了汉语追求对仗美、平衡美及音乐美的形式要求,译文也符合旅游英语的审美规则。另外,对于一些具有独特而又浓厚文化特征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用音译。如:“功夫”“武术”甚至是“豆腐”,我们都可将之直接音译成“kung fu”“wushu”“doufu”,这样的翻译手法可促进语言发展,又能宏扬中国的本土的文化特色。2、注重译文的“可接受性”。众所周知:coca-cola在英语中只是一个商标名,而“可口可乐”代表的则不只是一种饮料,而且还有饮料品质和功能,其蕴藏的含义远远超出了音译。数年来,这一商标名为人津津乐道,广为流传。同样,旅游英语中在介绍岳飞的“莫须有”之冤假罪名时,我们可用“Give a dog an ill name and hang him”(这句话不照字面解释,应解作“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英语谚语。“dog”在西方文化中一直是“忠诚,可信”的象征,结合岳飞精忠报国之忠臣形象,这一罪名的意义就很自然地被西方人所理解了。又如:中国有一道名菜叫“霸王别姬”,如把它直译为“TheKing Bids Farewell toHis Concubine”就会令人费解,西方人如不是对中国饮食文化有所了解,就算知道这是一则菜名,也无法在它与“乌骨鸡炖鳖”之间产生联想。当然,世间万物需要有一个好的名字,但我们在旅游材料的翻译中需要充分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在适当的时候要作进一步的注释。再则,口译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口译的瞬息性特点不允许人们充分地推敲句子,这时译文的“可接受性”就是要在保证受众知情、知意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诚信翻译。我们知道,汉语往往会呈现出诗化特征,旅游过程中又常碰到诗词题记等文字材料。在有限的口译时间内,我们只能是用直白朴实的翻译方式来传达语言的意义。如:将“曲径通幽”口译成“the lonelylane”(孤单的小径)或将苏轼的名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译成“Whatever hermakeup, Xishi is always beauti-ful. So is West Lake.”(不论怎么打扮,‘西子’总是美的,西湖也是一样)是尊重原文的,也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3、注意文化差异。翻译是对文化的一种演绎,光有语言的对比和转换是不够的,因为语言只是文化平面上的一个点,它是文化的符号,但它却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上受制于文化。语言的文化涵义是复杂的,语言间充满了字面意义对应而实际意义不对应或不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曲解它们对应的语言概念就犯了文化错误。旅游英语内容丰富,范围往往包括历史、地理、法律和宗教信仰、民俗风尚及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涉及领域广泛,相应的语言材料也旁征博引,翻译中就容易出现“拉郎配”的现象。如:在介绍成语典故时,将汉语中的“怒发冲冠”与英语中的“to make one’shair stand on end”视为对应词。其实,两者之间的含义差之千里;前者源于“完璧归赵”的故事,形容“愤怒至极”的样子;后者则来源于英国1825年一名盗马贼被拉上绞刑架时恐惧万分的形象,意为“毛骨悚然”。另外,旅游英语是宣传中国之媒介,我们要特别注意它在实际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例如:若干年前某一大城市中心挂一横幅,上用英文写着“Youhad better have only one child!”(还是只生一个好)。一些西方旅游者看后大吃一惊,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当局会这么公开地进行威胁。原来,“had better”似乎是警告说:“你如果不……就要对你……”。因此,在旅游英语的翻译中,我们还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的交际规则,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改革开放以后,旅游英语迅速普及。旅游英语有着与旅游业同样的行业视野,它以其质朴美丽的语言特色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及世界各个旅游客源国丰富多彩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旅游知识。同样,它也凭着其精良而又直白的翻译风格,陶冶着人们的生活情操,强化着人们的爱国热情,优化着人们的精神风貌。#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文化学院.语言与文化论丛[C].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
[2] ZhuQi new, ZhangXiuGui. /shyylw/English guide required translation [M]. Beijing: China tourism publishing house, 1998.
[3] Ross. English [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0.
[4] ZhangDeMing. Language style learning [M].shanghai: the northeast university press,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