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论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现象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6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82615404613268
  • 日期:2018-05-1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论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现象 摘要:本文所探讨的是:“直译”与“意译”两种翻译方法在实际应用时所表明的各自独特的特点,两种翻译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差异;两种翻译方法所使用的语义场与语域;两种翻译方法所使用的不同的背景及常出现的误区以及现状。另外,本文还谈到了如何用这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准确地传达篇章作者创作时的最初意图。 关键词: 直译 意译 翻译方法 翻译理论 关系与差异 On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Wu Xuan Abstract: What is argued here: the independent features which differentiate these two translation approaches, say,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in real practice; meanwhile the correlations and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two; the semantic field and the linguistic register in which the two translation approaches are applied; the different contexts in which they are employed; and the status-quo of these two approaches. What is in question here as well is how to properly use the two approaches to convey the original ideas that the passage or discourse in original expresses. Key words: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methods; Translation theories;Relations and differences Key words: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methods;Translation theory;Relation and difference 引言 直译与意译?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所谓的英汉互译方法,即: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特点的对比,分析其异同,跨越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障碍,在忠实于原文的情况下,阐述表达原文的一般规律。英语与汉语的语言结构与文体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所谓“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语言与文体结构。由于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英汉语言表达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这些表达方式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直译时,译语要做必要的调整[1]。这两种语言之间还有许多差别,在汉译英时,如完全“字照字”的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势必会出现“英语式的汉语”(English Chinese),这时就需要“意译’;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特别要注意的是:“直译”中要杜绝“生搬硬套的翻译”,“意译”也不等于“信口开河,不着边际的翻译”。 “意译”则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需过分注重细节,但要求译文自然流畅。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造成了两个民族独特的语言与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翻译时必须对两种语言文化基础有基本的认识,不能逐字翻译。凡语言都有习惯表达,言外之意。在深入领会原作的精神实质的前提之下,不拘泥于原作的字面形式,创造性的表达原作思想,但不可添枝加叶,改变原作的风格。 目前,在翻译界通用的方法是将“直译”与“意译”相互结合:任何一篇好的翻译作品,并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翻译方法贯穿始终,而是在保持原文内容的准确性,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将这两种翻译方法在同一翻译作品中并用,相得益彰。笔者对翻译界的这种做法完全认同。笔者认为,两种翻译方法在任何一篇翻译作品中都能并用的话,一定可以译出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 直译和意译的辨证关系 谈到翻译就牵涉到双语运用问题。这就涉及到采用适当的方法,就是指“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直译可以对号入座,字字翻译,但很多时候必须在句子某些成分上作些词类、词序、句式等方面的调整或变动,才能使翻译出的“成品”成为既“忠实”又“流畅”的“再创作作品”。如果直译行不通或是不理想的话,就要采用意译了。 有的句子只需直译就很明白了,如“ It is my duty.”等比较浅显的句子,不需要变换语序就翻译得很好。而有的句子由于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性,在翻译时需要对原来的语序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需要透过字面意思,用重新组织的汉语句子将原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表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意译。意译包括用词的选择、句子的重新调整、隐含意思的恰当表达等,比如“competitive products”一词,可译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而译为“拳头产品”,就更为传神,并且更容易被中国读者所接纳[2]。但是,意译绝不具有随意性,不能不顾原文本意随便翻译,不着边际。有的翻译作品虽然很通顺,符合逻辑,甚至文字优美,但是一对照原文,却发现译文离题万里,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和逻辑进行编,这不是在翻译,是在编译。其实,直译和意译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准确地表达原作者的本意,没有好坏之分,但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辨证的关系。最常见的翻译是直译与意译二者的有机结合,需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做到恰如其分才是翻译的最终目的。 一. 英语语言习惯中的直译与意译: 例如: (1) A:How often do you eat here, David? B:I eat here a lot. (2) A: All his geese are swans.? B: John is really such a person. 如果把第一句里的“a lot”直译为“许多”或“很多很多”,这句话通顺吗?如果把第二句译成“他养的鹅都是天鹅。”,中国人听了不会莫名其妙吗? 意译技巧最常见于中英惯用语的对译。上述第一个例子B要译为:“我常在这里吃饭”,第二个例子中的A要译为“敝帚自珍”。 (3) A merry heart goes all the way. 心情愉快,万事顺利 (4)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 Empty vessels make the most noise. 满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 (6) False friends are worse than bitter enemies.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意译虽然在翻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也不能忽略直译在翻译中的地位;能字字对译最好,若不能,就稍微调整句型结构,以符合译文的特点,保持原文的精髓与味道。 二. 直译与“生搬硬套”的翻译 英语原文中的句型结构与汉语中的句型结构,如果是一致的话,直译就可以了。但英语原文中的句型结构与汉语中的句型结构不一致的话,如仍然采取直译的方法,就变成了“生搬硬套”的翻译。 如: a. In private firms, new employees need special training. 在私人公司里,新员工都要接受特殊的培训。(直译)(正确) b.In private firms, green hands need special training. 在私人公司里,绿色的手都要接受特殊的培训。(“生搬硬套”的翻译)(错误) c. Simon is a big mouth. Simon是个大嘴巴。(“生搬硬套”的翻译)(错误) b与c既不忠实原意,又不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因此,必须运用“语言视角转换”、“词义的调整”等手段使译文通顺。b与c应分别译为:“在私营公司里,新手都要接受培训”,“Simon是个爱传闲话的人”。 三. 直译的误区: (一). 直译在否定句中的误区 英语中的否定句分为“部分否定”和“全部否定”,不能完全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否则,就会造成误译,甚至与原意背道而驰: a. 部分否定句型,这种句型不同于汉语的思维形式: All of the candidates cannot be employed. 误:所有的申请者都不能被录用。 正:并不是所有的申请者都可以被录用。 b. 单一否定中的部分句型: 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d no turning. 误:那是一条没有弯的长巷。 正:无论多长的巷也有弯的地方(路必有弯,事必有变)。 I can’t thank you more. 误:我不能更多地感谢您。 正:我对您真是感激不尽。 (二). 直译长句时的误区 在较长的汉译英句子中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关系,很难按顺序用一句完整的汉语句子表达出来,这就要采用翻译中的“断句法”来处理,另外,还要根据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 例如:The painting, being called "The girl and the four male heads", was found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museum Kunsthalle Bremen museum in Germany and taken to the Munch Museum in Oslo for evaluation---experts there said it was probably painted by Munch in 1898 or 1899, and differs from his style of the time. [3] 这是一个很长的句子,必须采用断句法,将该句截短为几个“块儿”,然后逐一翻译成形: “该作品名为‘美女与四男头’,发现于德国不来梅博物馆。尔后,送到挪威首都奥斯陆的蒙其博物馆做文物鉴定。当地专家声称:该作品是绘画大师蒙其在1898年或1899年创作的,和他当时的绘画风格截然不同。 (三). 有些长句需要直译与意译结合 例如:But a broader and more generous, certainly more philosophical, view is held by those scientists who claim that the evidence of a war instinct in men is incomplete and misleading, and that man does have within him the power of abolishing war. 这个句子的主句部分可以意译,从句部分可直译。“有些科学家的观点更开阔,更富有普遍性和哲理性。他们指出,有关人类战争本能的证据尚不完全,而且容易引起误解。事实上,人类自身具有消除战争的能力。”这个句子虽长,结构不复杂,如果进行直译,其译文将十分逊色,如果进行综合处理,译文将有声有色地传达原文的神韵[4]。 四. 翻译时,句子中的词语或句子需要调整或变动: (一). 英文的日期、地点等的排列是从小单位到大单位;单词连用时是分量轻的在前,分量重的在后,中文则反之。例如: a. David was born at 8 p.m. on 1st June, 1869.(David在1869年6月1日晚上8点出生。) b. Mary is from a small town in Queensland, Australia.(Mary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个小城镇的人。) c. Beat our enemy, or they will oppress and slaughter us.(打倒敌人;不然的话,他们会屠杀和压迫我们。) (二). 中英文词类不一定对应,所以,英译汉时必须进行调整。 例如: a. Johnson used to be mentally sound but physically weak.(Johnson曾经思想健全、身体虚弱。)(副词变成名词) b. Vincent’s real estate career was quite a success.(Vincent的房地产事业是相当成功的。(名词变形容词) c. The abolition of Slavery in the U.S. at the time was a matter of great urgency.(在当时的美国,消除奴隶制是当务之急。)(名词变成动词) d. Some Aboriginal people in Australia are for the Policy of Multiculturalism.(某些澳大利亚的土著人赞成多元文化的政策。)(介词变成动词) 总而言之,直译和意译各有所长,可以直译就直译,不可直译时就采用意译,甚至双管齐下,两者兼施。有些惯用语的英译就要先直译后意译,才能兼顾到译文的表层结构和原文的深层意思[5]。例如: a. 不劳而获 (Reap without sowing → Profit by others' toil.) b. 饮水思源 (When you drink the water, think of its source → never forget where one's happiness comes.) 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Plant melons and get melons, sow beans and get beans → You reap what you have sown.) d. 真金不怕火 (True gold fears no fire→ A person of integrity can stand severe tests.) 五. 英语句型中有修辞介入时不可直译: 英语语言表述中,经常会有大量修辞手法的使用,其中有不少修辞格很难用直译方式表达清楚,即便是同一修辞格,由于处于不同场合,也不能直译: (一)simile(明喻)与metaphor(暗喻)不能直译: 如:a. David is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本句采用了Simile(明喻),如果译作“David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穷”就显得粗俗滑稽,而且不是该句的本意。这时就要采用意译:David一贫如洗。 b. Johnson was a dark horse. 本句采用了metaphor(暗喻),如果译作“Johnson是一匹黑色的马”就显得词不达意,而且不是该句的本意。这时就要采用意译:Johnson是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 (二)metonymy(借喻或借代)不能直译: 如:In his cradle, Simon started to get special training to be a knight. 误:在摇篮里,Simon就开始为成为骑士(贵族头衔)而接受特殊训练。 正:从童年时起,Simon就开始为成为骑士(贵族头衔)而接受特殊训练。 (三)allusion (引典)不能直译。如果是尽人皆知的典故。可以直译,不必加说明,如果多数人不知道,最好是意译,或者直译加注释。 如: When invading Masco, Hitler met his Waterloo. 本句中meet one's Waterloo是欧洲文化中的典故,由拿破仑在Waterloo(滑铁卢)遇到惨败而来, 所以要意译为:“在进攻莫斯科时,希特勒吃了大败仗”。 (四)Idiomatic usage(习语)不可直译: 英语语言表达中蕴含着丰富的习语,使英语语言极具表达力与感染力。其中有些可以直译,有些则不可直译,只能采用意译: 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Good to begin well, better to end well.? 要善始善终。 以上两句可以采用直译。 再如: You can tell John is a big shot, and he rides in a limousine everywhere he goes. 你可以看出约翰是个大人物, 无论去哪里他都坐豪华轿车。 Tom is a big john. Tom是个新兵。 以上两句不可直译,只能采取意译。 结束语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中的重要理论,也是多种翻译方法论的出发点与立足点。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是为了可以忠实而通顺的传达原作者的风格与意图。不同的篇章与不同的作品在翻译上的处理是截然不同的,这就需要处理好两种翻译方法的适用范围与语域。中英对译时,虽然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字字直译,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存在差异,翻译时必须在译文上作些调整或变动,即:采取意译,才不会有“翻译腔”,才可以使翻译作品达到“信”和“达”的标准。总而言之,是采用“直译”还是“意译”要依其所处的场合、条件、意识和句型而定,不可望文生义。直译与意译各有所长、要用其所长。进行直译时要防止进入误区,在有误区的地方要采用意译,使直译与意译相互补充,取得理想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 [1] 居祖纯《汉英语篇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 [2]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二版 [3] 雅虎英语新闻网站 [4] 尤金●A●.耐达 《语际交流中的社会语言学》(译著,译者:严久生)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5] 冯庆华 上海:《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