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文化资本视角下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动因、空间、策略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7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5102247108617
  • 日期:2018-04-2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本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成果:一是从文化权益论出发,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为目的和学者们对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的表述,提出要将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和对个人进行文化艺术创造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保护权纳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范畴,才能真正做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村民的文化权利。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的经济条件逐渐得到改善,村民人均收入逐步提升。与此同时,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但由于长期以来乡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城市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发展落后于乡村经济发展。村民的文化生活匮乏,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这一背景下,党和国家重视乡村文化建设,推行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对于保障村民文化权利,帮助村民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活习惯,培养村民公共精神以及培养社区公共性,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性和先进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增加和制度法规的健全,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活动日益增多,村民的文化生活日渐充实,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突出反应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如政府单一主导造成供给能力低下、供需错位;村民参与不足,公共精神难以真正建立以及服务内容与形式缺乏传统元素,不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整合等问题,这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升,不利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等化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乡村文化服务体系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村民的文化权益。
..........
 
1.2 文献综述
 
1.2.1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我国重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因为受历史原因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文化建设远落后于经济建设,乡村建设远落后于城市建设,而国外则很少或没有这种情况。加之国外多数国家都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因此国外学者专门针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较少。但是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是对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首先是理论贡献:比如上世纪 70 年代在英国诞生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上世纪 80 年代由美国学者珍妮特·丹哈特和罗伯特·丹哈特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文化权利论、公共产品理论等,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主要理论依据。其次是模式借鉴:比如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民间主导模式、以法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以及以英国和新西兰为代表的政府和民间组织分权化模式等,为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比较和借鉴的对象。耿达,傅才武(2015)将当前学术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概括为文化福利观、文化权利观和文化治理观,分析并指出了各自的优劣。在批判吸收以上三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服务”这一符合我国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职能转变的新视角,指出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公众性”,“是一个立体化的综合体,包含了国家与民众以及市场上一切可供利用和补充的有益元素”。
..........
 
2.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困局
 
21 政府行政主导:公共产品供给困境
政府主导是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显著特征。这既是必要,也是必然。其必要性在于首先,当前我国推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要求,也是政府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上的新思路、新尝试。政府重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村民提供文化服务,旨在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保障文化权利,这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因此在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时,政府主体地位不容缺失。其次,“文化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共享意义的转移网络,相反,文化往往包括共享的和竞争的意义网络。”①文化本身就包含有某种价值理念,这使得各种文化之间是竞争、排他的关系。尤其是国家在推行公共文化服务时,其提供的文化产品必然带有政治性,其实质也是在推行某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用以增强对政府的认同,维护统治秩序。因此我国政府提出要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更是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各国文化激烈碰撞融合的背景下,向村民传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或核心价值体系,占领乡村文化阵地。政府主导的必然性在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开展以来就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质。自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以来,通过各相关部门相继提出或加强的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和农村数字文化工程这五大工程,迅速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其次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就是“以公共财政为主要资金来源,面向农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及为提供服务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公共文化品的生产与供给网络,资金保障等系统的总称。”①乡镇财政的匮乏,使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外部资源极具依赖性。目前我国的公共财政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并且政府具有公共财政的供给和分配权力。这也使得政府主导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政府主导首先表现在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规划方面,其次是表现在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面。目前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也鼓励社会参与。提倡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和动员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变政府“独唱”为政府与社会“合唱”。但是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政府主导在很多时候异化为政府包办,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在供给体系方面,出现了诸多困境。
.............
 
2.2“乡土社会”衰落:公共精神培育困境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无法分离于基本的社会经济结构,因为文化既是现存实体的理念反映,也是各种意义所形成的体系。”①传统中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社会,不论是个人、社区还是国家,都带有浓浓的乡土气。因而,费孝通先生将其为“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核心在于土地,在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传统中国社会,人们被“粘”在土地上,流动不频繁。因此乡土中国是一个血缘和地域为纽带的“熟人社会”,村落是封闭的、稳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村民团结协作,其生活、交往的遵从上一辈流传的固定规则,村落内部凝聚力强,对文化的认同度高,为传统公共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也意味着,以土地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乡村文化诞生的根源。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主导的历次社会运动破坏了乡村原有乡土秩序,传统的宗族文化、宗教文化、族群文化的发展严重受阻。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是破坏了传统公共文化发展的根基,集体经济瓦解,个体经济兴起,随之而来的是公共文化消亡,私性文化悄然蔓延。另一方面,政府继续推动改革,放宽了人口流动的限制,农民纷纷离开家园,寻求新的收入增长方式。这进一步导致乡土社会的瓦解,乡村由“熟人社会”转变为“半熟人社会”甚至是“陌生人社会”。
...........
 
3.文化资本视角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契合与作用空间
3.1 文化资本视角下解读乡村公共文化服务....23
3.1.1 服务的实质:城乡文化资本再分配........24
3.1.2 服务的方式:提供客观化/体制化文化资本 ..........25
3.1.3 服务的目的:提高个体化/具体化文化资本 ..........26
3.2 作用分析
3.2.1 市场化理念促进体制优化......27
3.2.2 资本化思维提高村民参与......28
3.2.3 产业化运营推动文化传承......30
4.文化资本视角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策略
4. 1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优化逻辑
4.1.1 优化的核心:重视民俗传统文化............32
4.1.2 优化的路径:推动文化资源资本化........34
4.1.3 优化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建立.....36#p#分页标题#e#
4.2 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4.2.1 以思想带行动:重视文化建设,完善文化设施......37
4.2.2 以创新优服务:引进市场机制,建立需求导向......38
4.4.3 以多元促发展:丰富参与主体,推动持久运转......49
 
4.文化资本视角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策略
 
从文化资本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理论介入领域和作用空间不难看出,文化资本视角在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是供给体系优化,提高服务效能,完善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启发性或指导性。基于此,笔者尝试探讨文化资本视角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化逻辑,并结合文化资本的生成、积累、流动、再生产所需的条件或机制,以及调研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对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提出一些浅显的见解。
 
4.1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优化逻辑
为何要以重视民俗传统文化为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因为首先,这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场域内资源整合的需要。“中国现代的文化历程,从个人与作集体意识的文化的表述,就是普通人从共同体文化的普通承担者被贬低为特殊的‘民’、‘民间’,再转变为正常的成员(即文化上的公民)的历程。这个历程的完成,就是中国在成为正常的民族国家的历程。”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文化、传统文化曾经在较长时间内被认为是一种低俗文化,不能被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所容纳。在这一条件下,乡村成为民俗传统公共文化发展的主要阵地。但当前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缺失,既削弱了其对村民的吸引力,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也给公共文化的整合带来困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阻碍。因此加重民俗传统文化在乡村公共文化中的“戏份”,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的重中之重。“我认为传统文化还是非常必要,比如说有些非物质文化要传承发扬,民俗要挖掘啊,现在在我的观念里好多东西都濒临失传,就希望政府能引起高度重视,有些东西要(通过文化服务)去挖掘,去整理。在老百姓心目中传统文化还是更适应老百姓的一些需求。”(LPX-02)其次,是实现城乡公共文化资本均衡分配需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平等,都能享受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强调简单的平均化,而是要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控制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做到民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均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发展需要重视民俗传统文化,一方面表现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在“保持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①可见在国家层面,已将保护乡村传统文化视为加速服务发展的前提。其次,我国乡村的地域广阔,且文化建设欠账较多,要缩小城乡公共文化资本占有量的差距,所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因此想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的本就不充裕的公共资金来实现均等化发展无疑是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乡村内生的传统文化资本来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是为村民创造更多享受文化服务机会的可靠方式。比如重塑祠堂、庙宇、茶馆等传统文化设施的文化功能,使其发挥公共服务的作用。以及组织民间艺人为村民表演民俗节目,满足村民精神娱乐需求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保障村民享受文化服务的权利,促进“机会均等”。
...........
 
总结
 
现阶段,本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成果:一是从文化权益论出发,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为目的和学者们对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的表述,提出要将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和对个人进行文化艺术创造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保护权纳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范畴,才能真正做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村民的文化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内涵,也在具体实践中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延伸至文化再生产领域。二是通过实地调查,对“一乡一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对访谈资料、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梳理,总结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突出问题以及经验借鉴。三是针对现阶段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出现的政府单一主导、村民参与不足、服务内容同质进而导致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性差的问题,通过运用文化资本视角,分析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方式以及目的,搭起理论桥梁,并分析了文化资本理论市场化、资本化、产业化的内涵或要求对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最后在文化资本理论指导下,讨论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化逻辑与对策,并初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模型,对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高村民参与,推动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了成果,但在笔者的写作过程中明显感受到存在下列不足:首先是访谈提纲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虽然笔者在访谈时也在不断对问卷进行修改,但仍然不够完善、全面。这影响到笔者对“一乡一镇”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的全面把握,进而影响到研究结果。其次是在村民访谈对象选择上,同我国广大乡村一样,“一乡一镇”的青壮年都多数离乡务工。加之笔者的调查时间有限,因此在村民访谈对象上,大部分都只能选择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文化程度较低的留守老人或妇女,这影响到笔者资料收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更让笔者遗憾的是,由于缺少对青壮年文化需求、参与文化服务的感受等情况的了解,笔者对于解决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后继无人”问题的想法只能搁浅。最后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因此在理论运用尤其是对文化资本理论的运用上颇显吃力,因此文中部分内容都只能浅尝即止,泛泛而谈,这对论文的整体质量和研究结果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