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范文哪里有?本文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对调查区域进行实地查看,了解在沪非户籍居民的体育参与情况、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情况、城市认同感以及在沪生活适应状态,从而完善调查,对于提升在沪非户籍居民的城市认同感提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1. 导论
2.1.可及性的相关研究
关于可及性概念的研究由来已久,最先明确提出”可及性“概念的学者是Ronald Anderson,他通过在卫生服务领域的研究,认为可及性是通过任何途径,进入到卫生服务系统当中并且选择继续治疗的过程。
Roy.Penchansky 与 William.Thomas 于 1981 年基于医疗系统和患者间的适配度,认为可及性便是指”用户与系统之间的适配程度“(The degree of ”fit“between the clients and the system),并据此建立了五维框架:可得性(Availability);可达性(Accessibility);可适合性(Accommodation);可承受性(Affordability)和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
在 2000 年《世界卫生报告》中以官方文件文件的方式指明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是居民实现最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难易程度,即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的便捷程度。戈达德(Goddard)通过对英国医疗服务的研究丰富了可及性理论,他认为卫生服务的供给受到卫生服务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3]。Shengelia B 也是站在医疗服务使用者的立场上,着重论述了医疗患者对于服务获得性和使用数量在可及性模型构架中的作用[4]。Levesque JF 则是基于前人对可及性概念的研究上,提出医疗服务需求者的识别认知、寻找医疗服务和资源、医疗服务的获得性和满足服务需求的机会“[1]。
D Garth.Taylor 从病症回应率出发去认知医疗服务的可及性[2]。DavidH.Peters 等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2007 年的统计数据,从满足每一千人的医疗服务资源的角度出发,对全球 6 大地区中 4 类不同收入群体展开医疗服务可及性的测度,发现中低收入国家和贫困群体的服务可及性普遍较差[3]。Klaus.JRoghmann 通过可达性(Accessibility)、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和服务品质(Quality)三个维度测量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4]。
社会学论文范文
...........................
3. 核心概念界定
3.1.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
针对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以及对国内外各学者对可及性的研究,本研究从上海市非户籍居民获取公共体育服务的难易程度,以及所需服务的被满足程度出发,即上海的非户籍居民产生体育需求时,能否在可承受范围内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合适的公共体育服务。具体包括:第一,需求与服务之间的所花费的时间,即地理可达性;第二,服务需求方对于服务供给的感知是否及时到位,即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感知;第三,服务需求方是否能够有效使用所需求的公共体育服务,即公共体育服务使用情况;最后,服务需求方在使用该项服务后,能够达到事先所预期的目标,即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
图 1 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概念操作图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调查对象公共体育服务可及性现状
5.1.1. 地理可达性
(一)调查对象的地理可达性情况
在上海市 2018 年制定的《关于加快本市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对健身休闲供给进行强化,制定公共体育设施中远期规划,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覆盖计划,打造”15 分钟体育生活圈“[1]。根据表 6 所示,居民步行到达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时间在 15 分钟以内的比例为 62.1%,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居民生活在”15 分钟体育生活圈“的范围内。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居民楼附近都建有一定的体育场地设施(如图 3 和图 4),居民也相继反映了步行到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的时间:
访谈笔录(截取部分)
问:距离您最近的体育公共场地需要多长时间?
答:小区下面就有,过去的话也就五六分钟吧。
在小区里活动的话就 3 分钟,小区里有简易的活动设施;去健身房的话,大概需要骑 10 分钟左右的自行车。
就在住的楼底下,很近,5 分钟以内就可以到。
这边才新建了一块健身跑道,3 分钟就到了,很近。
从这些反馈中不难看出,居民们可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体育场地,满足最基本的运动需求。
表 6 地理可达性(N=528)
................................
5.2.调查对象城市认同感现状
5.2.1. 认知评价现状
(一)调查对象认知评价情况
认知是人们对社会事物的感知和理解, 是认知主体与外部环境相作用的产物, 包含信息知觉与主观建构两个过程, 即接触外物获取信息和对信息作出主观解释与评价[1]。积极主动的认知会加强非户籍居民对社会环境的正向判断,促进该群体的城市融入。根据表 16 所示,认为”上海是座美丽的城市“的居民占比是 81.1%;83.9%的居民认为”上海是座开放的城市“,5.2%的居民则有相反的意见;75.4%的居民认为”上海是座包容的城市“;87.3%的居民认为”上海是座繁华的城市“;83.7%的居民认为”上海是座有活力的城市“。由此可知在对上海的主观认知上,多数居民是有着积极的评价。
人们行走于城市之间,在这座城市繁衍生息,追求自己的生活,自然也会对这座城市产生不一样的感情,根据表 18 所示,居民在对上海的情感表达中,74.1%的在沪非户籍居民表示”我喜欢上海“;67%的居民愿意一直住在上海;对于上海未来预期,82%的居民相信上海会越来越好;61.9%的居民认为自己就是上海这座城市一员,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城市的归属感;59.7%的居民满意自己在上海所享受到基本权利,有 10.6%的居民则持有相反的看法。
.............................
7. 对策与建议
7.1.精准供给,补足公共体育服务短板
7.1.1. 公共体育服务结构均等化发展
当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中,各要素间的发展并不均衡,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使人民的体育需求能更好的被满足:制定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也就是最低底线标准。统一基础标准可以缩小公共体育服务结构间的差距;其次是针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各要素,进行不同层次的供给,如建设大型体育设施场地,可根据周边居民的体育需求、区域文化特色及发展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提升体育场地对周边居民的吸引力,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同时可对居住地周边学校的体育设施加大开放力度,整合利用社会资源;革新体育服务手段,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收集信息,增强体育服务等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体育场地,提高其使用率;可以先行试点区块链技术与体育治理融合,在区域链范畴内构建”公共体育治理链条“,进而促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高与低能够直接影响到居民参与体育的心态,在实地走访中也发现社区所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水平不一,在访谈中居民对于社区的公共体育服务反应也不相同,有高有低。故而优化公共服务质量标准,对于提升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并影响到居民的城市认同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对社会体育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满足居民对于指导性服务的基本需求;注重对居民的公共体育服务设计,减小居民期望值与最终服务使用感知值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