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社会学论文,作为育人的工具,语文教科书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儿童形象是小学语文教科书里的重要内容,他们传递着价值性知识,同时承载着社会对儿童的期许。因此,研究结果表明,统编本反映了当前社会优势群体的地位以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存在一定的缺憾和不足,具体表现在“创新精神”和“国际理解”上的内容需要补充拓展,以及各类目间的价值取向协调性需要增强。同时在人物塑造上存在拔高、成人化和刻板印象等问题。由于本研究的整个研究过程正处于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出于“防疫”的需要,导致研究者不能深入课堂做长时间的观察。再加上统编版教科书从2018年才开始使用统一使用,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都还只使用过12册中的其中几册,教师和学生也还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他们对本研究中一些问题的考虑可能还不是很成熟。本研究通过对教科书中每一篇涉及儿童形象的文本内容和插图进行分析,揭示统编本中反映的儿童形象,以期为教科书的编写者和使用者们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一线教师正确使用统编本中的儿童形象,从而充分发挥统编本的教育价值。从上述研究来看,课程社会学分析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上述学者主要针对的是教科书中价值性知识的缺漏。
........
第一章绪论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成人对待儿童的方式有所改变,社会对儿童的关注也日益增长,儿童逐渐被视为一个特殊且独立的群体。本研究选择统编本中的儿童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以课程社会学的视角揭示教科书中的儿童形象背后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和特点,并对涉及儿童形象的文本内容、插图展开分析和反思。从而在理论上拓展统编本的研究视角,丰富儿童形象的研究。教科书的编写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意识的影响,统编本作为当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教科书,它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对我国小学生的影响最具广泛性,每一位儿童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它的影响。内容上聚焦于教科书的价值取向,方法上以频度统计和内容分析法为主,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并依据分析量表对课程内容的价值性知识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社会潜隐的价值导向或社会现实问题。艺术领域的儿童形象研究主要是从绘画作品以及工艺品入手。张阳研究了中国画里的儿童形象的特点,他发现国画里的儿童形象与成人形象存在巨大差异,他们的头部占比更大、面部表情更生动、五官未长开,而且少数民族的儿童在外形塑造上受民族和宗教的影响较大。[6]陶思妤研究了民国粉彩瓷绘中的儿童形象,对彩陶中的儿童的服饰、玩具及游戏活动进行考察,她通过图案还原民国初年真实的儿童生活,并发掘儿童形象背后的社会风俗。[7]可见,此领域的研究者们主要分析儿童形象的外观、作品的艺术价值及背后的风俗。
........
第二章统编本儿童形象的课程社会学分析框架
第一节框架建立的依据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课程标准将课文内容划分为“个人和社会、人文和科学、人类和自然价值”维度。本文结合儿童人物特征,提取个人、社会、科学和自然四个维度。其中个人层面的价值性目标包括乐观、礼貌、关心他人、尊重理解、进取、宽容,社会层面包括爱国、尊重文化多样性,科学层面包括求实、崇尚真知、创新;自然层面包括关心自然和生命。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进一步的理解和细化,教学目标侧面反映了篇目的价值取向,因此分析教学目标也有助于透视儿童形象的价值取向。具体路径是先找到教师用书中涉及儿童形象篇目,分析其教学目标的表述,比如第一册《日月明》出现了儿童形象,教师用书的教学目标写到“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因此这篇课文里的价值性目标是“团结友爱”。《升国旗》的教学目标提到“懂得尊敬国旗,热爱国旗”,价值性目标则为“爱国”。本研究对128篇课文的价值性目标进行汇总,若是出现多个价值目标或是多种品质,则按教师用书最突出说明的统计。汇总后再进行分类,其中个人层面的价值性目标是乐学、聪明、勇敢、诚信、自尊、进取、积极乐观;社会层面的是亲孝、爱国、友爱、奉献;科学层面的品质是批判、求真、守则;自然层面的是爱家乡、爱大自然。根据文件对18个要点的介绍,其中属于个人层面的能力品质是:乐学善学中的“热爱学习”、健康生活里的“自信自爱”;属于社会层面的能力品质是人文情怀中的“尊重与关爱他人”,社会责任中的“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合作互助、规则与法治意识”,国家认同中的“爱国情怀”以及“国际理解”,还有实践中的“劳动意识”;属于科学层面的能力品质是批判质疑中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属于自然层面的能力品质是“热爱并尊重自然”。
第二节框架的描述
本研究对使用的分析框架进行了信度检验以保证其合理性和可靠性,也邀请了两位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与本人共同参与信度检验测试。在测试前,随机选择一本教科书作为样本并附带教师用书作参考。三位研究者(G、L、F)基于建构的分析框架对样本教科书中涉及儿童形象的内容进行独立的选择和归类。最后得出,三位研究者的选择结果近似,根据相互认可度公式和杨孝溁、卓佩颖的研究框架信度检验公式可得到如下结果:在文化构成上,儿童的国别和民族类型相比人教版更加丰富,但“汉族中心”取向依旧突出,图文并茂的外国儿童有25个,少数民族儿童仅为6个。虽然统编本在一年级开篇中通过插图呈现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儿童,但插图的作用能分析其外在形象,儿童的内在能力品质却无从得知,因此不做计入。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统编本对少数民族儿童特有的文化元素有所忽视,如吃穿住行、民俗节日、艺术风情等方面缺乏详细地介绍。此外,在家长访谈中也有人提出要增加描写少数民族儿童形象的选文,涉及异域文化的课文在年级分布上也有待合理化。同时统编本里的儿童形象输出了社会所期待的儿童性别特征,比如男童坚强、勇敢、聪明,而女童大多是文静、柔弱、做家务的形象。这种缺乏多元的塑造的单一性别角色模式,容易使小学生形成性别刻板印象,无法客观对待多元发展的社会。侧面反映统编本在有意无意间引导儿童生活在社会规范好的文化情境之下,并逐渐形成社会规定的性别行为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价值性目标的表述
第三章统编本儿童形象的外在价值取向分析........................................................16
第一节统编本儿童形象的性别角色分析..........................................................................16
第二节统编本儿童形象的文化构成分析..........................................................................20
第四章统编本儿童形象的内在价值取向分析........................................................28
第一节个人发展取向分析..........................................................................................................28
第一节个人发展取向分析..........................................................................................................28
第二节社会责任取向分析..........................................................................................................31
一、数量控制:突出孝亲敬长....................................................................................................31
第五章师生及家长对统编本儿童形象的认知和评价......................................40
第一节学生对儿童形象的喜爱程度调查..........................................................................40
第二节教师对儿童形象的认知情况调查..........................................................................45
......
第六章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外在价值取向复演社会现实中的优势群体地位
统编本中儿童形象失衡的性别比是社会现实的复演,过于强调男童无疑是一种价值偏颇,也复刻了男性处于社会核心地位、女性则处于弱势边缘的社会现状。研究结果显示男童数量是女童的两倍,篇目中也更多以男童为主角,由此可以看出教科书编写者对男童的偏爱。经考察编写团队人员以男性居多,编者往往会受其个体文化的定势影响,不自觉地赋予了男童更多的话语权和行动权,特别是聪慧的儿童多由男孩来展现,无意间渗透出男童更加聪明的价值取向。而女童作为弱势群体,行动和话语权相对较少,也相对被忽视。统编本的文体以现代文为主,儿童所处时代也以当代为主,贴近日常,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也印证了总主编温儒敏的说法:“新编教材选文强调经典性和时代性,适应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1]从场域的统计结果来看,注重社会生活的描写,其中学校生活的场景最多,儿童多以家庭成员和学生的身份出现,基本是普通人,因此较为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虽然战场“小英雄”的数量被锐减,但仍有遗留血腥场面。人类现在同住于一个地球村上,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儿童过早地接触战争题材的文章,会因缺乏相关生活经验导致难以理解人物的行为活动。同时在教师问卷中也有人提出脱离当代的课文在教学方面存在难点,已超出小学生的理解力和审美力。朱永新教授说“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童年是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期间应该深种爱、同情、宽容、理解、尊重、和平等的种子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如此这般,善良的种子才会开花结果,孩子成年后也会用这些美好的价值筑造属于自己的世界。”[2]确实,一个童年没有种下善之种的孩子,在他成年之后是极有可能开出恶之花的。所以对儿童的教育应该是向善的,对于战争的反思应该是成年人的事情。
第二节内在价值取向隐性渗透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根据四个价值取向的频度统计,个人发展取向占比39%,社会责任取向占比24%,自然关怀取向占比28%,科学精神取向仅占8%,存在价值失衡。从个人发展取向来看,编者对儿童的社会期待是“积极乐观”,与以往强烈的政治性不同,符合当前尊重儿童的主流价值观念,即视儿童为自我发展的人;从社会责任取向来看,编者对儿童的社会期待是“孝亲敬长”,这种取向是我国传统的道德品质之一,也是历来所推崇的品质,此外国际理解的取向上有所缺失;从科学精神取向来看,“批判精神”和“求真求实”并重,它们都属于新时代儿童应具备的品质。但是“创新意识”这一能力品质在统编本中没有呈现,这与我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符,是内容编排上的一大缺失;自然关怀中突出强调“热爱自然”,是传统与现代社会都提倡的主流观念,切合当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总而言之,统编本儿童形象呈现的内在价值都是当前社会大力弘扬的能力品质,儿童形象已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媒介,是隐性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载体。儿童形象借以文字符号的方式进入教科书文本,表层上是客观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吸收人类精华、完善学生人格等,实际上却是借助儿童形象渗透主流意识形态,以间接和内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对学生的能力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社会学论文范文
......
结语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语文教科书的工具性在于让学生学习语言、掌握母语,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也就是说语言的工具性同时体现着社会的控制性。因此要克服这些问题,本研究还需要在后续研究中深入分析和阐释:第一,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跟踪和观察研究,进一步扩大研究群体的分布,比如教师群体,尤其是对农村或者大城市小学语文教师的研究。第二,本论文的分析框架确立依据是前人的研究成果、课程标准及教参修订的,内外在价值取向分类方面还有待完善,后续研究需要进一步优化分析框架。第三,儿童形象价值取向的分布和呈现方式可以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后续需要进一步结合再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综上所述,两大领域内的儿童形象研究存在相似性,研究内容都集中于对儿童的外貌、行为和道德品质的分析,同时反映社会风俗或社会现象,但内容都较为浅显缺乏相关的原因分析。研究方法都使用了内容分析法,不同之处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多探讨教育价值,特别是德育价值,研究方法也使用地更加广泛包括问卷、访谈等,但目前的研究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对儿童形象的调查也不够深入;而文学艺术领域更侧重于分析其艺术价值,即儿童形象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及艺术手段。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