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2.2 关于扶贫的研究现状
2.2.1 关于贫困的研究
阿玛蒂亚·森提出发展性贫困的概念并认为贫困是缺乏可行能力和机会。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出贫困不仅是没有经济收入,更是缺乏权利、机会、尊严、知识等。③贫困是一种状态,造成贫困的原因和贫困的表现较为多样化,主要表现为生活困难。④随着人类对贫困认识的不断深入,贫困的概念也进一步被拓展。
贫困概念界定的多维度性决定了贫困成因的多维度性,因此对于贫困的成因要从多角度考虑。目前学界认为贫困的成因主要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于贫困成因研究的外在因素研究覆盖多学科,对于其外在因素的研究主要以贫困文化的研究为主,其重点在于讨论贫困者的内部因素和造成贫困之间的关系。外在因素主要是贫困户在外在环境上面临不利的社会经济结构,比如贫困户生活的地方交通不便、经济不够发达、自然资源贫乏等;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不足,内在资源不够。
造成贫困的原因和贫困发生的方式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成因和方式,学界将贫困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⑥绝对贫困指个体的经济收入没有办法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温饱及生存问题尚不能解决;⑦相对贫困指的是人们的经济收入可以解决自身的温饱及生存问题,但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⑧Townsend 在此基础上对相对贫困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延伸,认为相对贫困指的是个人在社会参与的各个方面机会的缺失。①关信平指出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还是缺乏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弄清楚了贫困的成因和分类,才能更好实施“精准扶贫”。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贫困成因的多维度性决定了贫困定义的多样性。因此,针对不同的贫困成因,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才可达到扶贫效能的最大化。
社会学毕业论文
第 3 章 黄山市 K 镇电商扶贫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3.1 黄山市 K 镇基本情况介绍
3.1.1 黄山市 K 镇地理及自然资源概况
K 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南部,地处山区。K 镇包含 8 个行政村,分别为 A村、B 村、C 村、D 村、E 村、F 村、G 村和 H 村。59 个村民组,93 个自然村,共有人口 6325 人(2019 年数据),其中党员人数为 382 人。
地势方面,主要是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场面积为 102981 亩,耕地面积为 13215亩,有 83.5%的森林覆盖率,绿化水平较高;气候方面,该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 609 米,将于主要集中在春夏季,年均降雨量约为 1800 毫米。秋冬季节降雨较少,气候较为干旱,年总日照时间约为 1810 小时,日照充分。年均气温 14℃,主要风向是东南风;自然灾害方面,该地因为地处皖南山区,主要受到泥石流、山体滑坡、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2019 年来,该镇还受到非洲猪瘟、禽流感、新冠疫情的影响;交通方面,因为地处偏远山区,该镇交通较为不便,盘山公路较多,一天只有两趟来回县城的班车,分别是早上六点半和早上七点的,村民出行需要匹配大巴车的运营时间;快递方面,该镇有两家快递中转点,一家是私人经营的,主要涵盖除邮政快递之外的所有的快递,另一家是国家经营的邮政快递,两家快递每天都会往返于县城和 K 镇之间,运送投递各种快递。
.......................
第 4 章 黄山市 K 镇电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
4.1 黄山市 K 镇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
关于 K 镇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在问卷中采用多选题的方式进行了调查。本次调研一共回收了 101 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 101 份,无效问卷 0 份。经过汇总分析,可以看到,在 101 位受访者中,有 50 人认为当地贫困户参与度不高,占比为 49.5%;有 39 人认为当地领导不重视,占比为 38.6%;有 51 人认为电商扶贫资金少,来源单一,占比为 50.5%;有 46 人认为基础设施不到位,占比为 45.54%;有 61 人认为电商人才缺乏,占比为 60.4%;有 42 人认为农产品竞争力小,占比为 41.58%;有 20 人认为监督不到位,占比为 19.8%;其他有 2人,占比为 1.98%。通过汇总分析,可以了解到,当地电商扶贫排在前五的问题分别是电商人才缺乏、电商扶贫资金少来源单一、贫困户参与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到位及农产品竞争力小。因此,在下文中,笔者会针对以上五个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与研究。具体见表 4.1。
表 4.1 K 镇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汇总表
4.2 黄山市 K 镇电商扶贫的对策
4.2.1 培养人才,促进扶贫方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提升农村电商的专业性需要提升农村电商参与主体的专业性,提升其参与主体的专业性主要依靠“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但是,在当前农村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失的现状下,引进人才是大有难度的。因此,在现行条件下,可以采取双轨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引进人才”,着重培养人才。
一是需要完善电商培训机制,加强电商扶贫的“造血”功能。对症下药,及时针对不同群体增权赋能。如针对在家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培训的内容要简单易学,要具有实用性,另外培训最好是分时段周期进行。偶尔一次的培训是起不到效果的,对于农户技能水平的提升也只是杯水车薪。培训要分模块定期举行,从电脑基本技能地掌握到如何开店如何上架农产品如何美化店铺等都需要分专题进行讲解。再者,政府部门可以联系当地的高校,进行一定的资源链接,邀请高校相关的老师定期过来开展教学指导工作,给村民传授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农产品进行实际的案例讲解,使村民在理解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内化知识的内涵。比如 K 镇所属的市内有黄山学院这样的综合本科院校,也有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联系与电商相关的高校资源,不仅可以帮助村民进一步了解电商,也可以给高校的师生提供更多的锻炼与实践的机会,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是需要因材施教,给予村民更多的社会支持,不断提升其内生动力。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个案研究,更加注重挖掘个人内在潜能,发现个人的内在优势,激发个人想要改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K 镇在发展农村电商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背景的村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电商培训。从提升村民的兴趣入手,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电商培训中,不断加强村民的内生动力。
........................
第 5 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5.2 未来展望
电商扶贫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经验。国务院在 2019 年发布全国电商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五十佳名单,江西省“电商扶贫+”的新模式、内蒙古化德县“雏鸡筑梦”电商精准扶贫模式等均在榜单之中。这些成功的实践不仅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和思考,也让各地的农村电商能够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当前我国扶贫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从救济式扶贫走向开发式扶贫,社工在扶贫的过程中可以以其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做到精准对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建立联结机制、提升群众的发展能力。①那么,如何发挥社工在电商扶贫的过程中专业优势是很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本文在论文资料的收集和写作的过程中,因为笔者本人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还不是特别强,因此研究内容可能还不够具体深入,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和深化。此外,笔者在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时,还不够成熟,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不断去完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