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范文在哪里找?随着工业化发展,生产力提高,大量各式消费品供给充裕,甚至出现过剩现象,用鲍德里亚的话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被物包围的世界。与生产社会相比,不断增长的物和服务让消费者有了选择权,不再是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而更多的是消费什么就生产什么,消费拥有了新的地位、社会逻辑和文化。物品的功用跳脱出了传统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局限,人们赋予物品一定的标志和象征意义,让其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去感知它的文化精神特性,消费其品牌符号价值。换句话说,物越来越有文化内涵,人越来越有意义追求,这其实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谋而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时下,旅游日益成为人们受欢迎的一种生活消费。旅游主体早己从早前的达官贵人或文人雅士阶层拓展至普罗大众,旅游客体亦是各式各样,层出不穷。本文为大家提供了篇关于社会学方面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学论文范文一:“放纵”与“保养”:“90后”青年的身体悖论及其社会学意涵——基于S市的田野调查
正值青年的“90后”群体中为何存在一种脱发焦虑?是笔者关注“90后”青年身体悖论的起源。作为“世俗青年”代表的“90后”一代,普遍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生活的不稳定。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在青年身体上得以凸显。从“脱发”开始的身体危机在“90后”青年生活中不断显现。社会风险带来的不安全感使得一种身体焦虑逐渐在“90后”青年群体中弥散开来。在高度现代性的后传统环境中,人们认同的建构不能再依赖传统或宗教的稳定话语体系,身体成为一个锚点以供个体实施对自我的规划。“90后”青年从家庭与学校中脱离出来,其身体成为其独自面对市场竞争与社会风险的基础性资源。伴随着消费社会中身体符号的不断丰富,“90后”青年们自发投入到对身体的关注与保养之中。“90后开始养生”已经成为青年群体的共识。然而,当下“90后”青年却兴起一种独特的身体管理方式,即一边“放纵”自己又一边“保养”身体。青年身体呈现一种悖论样式。由此,本文旨在探讨“90后”青年身体悖论的成因以及社会隐喻。通过调查与分析,笔者将从以下3方面探讨“90后”青年是如何形成这样一种身体悖论的?首先,“90后”青年的身体悖论是在现代社会的身体关注热潮下一种特殊身体现象。身体悖论使得“90后”的日常生活图景呈现一种分裂态势,身体的“放纵”与“保养”以一种时空维度上的接替形式各自占据着“90后”青年日常生活的半壁江山。通过“90后”青年在网络中的身体展演,身体悖论延伸到虚拟世界,并触发一场“网络狂欢”。其次,作为身体悖论的两面,身体的“放纵”与“保养”来源于“90后”青年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接触到的多元身体知识与信息,这些身体知识与信息以一种反思性的方式,参与到“90后”青年建构自我的原则中。笔者认为,面对工作中身体的制度安排与“疲惫”体验,身体“放纵”不单纯是年轻人的享乐,其中隐含着对自我、身体以及生活掌握控制权的“反叛”意涵。身体“保养”是由于“90后”青年在他者目光、群体带动、身体资本以及“疼痛”的具身性体验中所内化的一套关于“健康美”的身体规则。这种身体规则倡导个体承担起照顾自我身体的责任,通过健康生活方式与商品化手段塑造一个“健康美”的身体是被主流社会所推崇的。相互矛盾的身体的“放纵”与“保养”需求同时出现在“90后”青年身上。最后,相互矛盾的“放纵”与“保养”需求何以会同时出现在“90后”青年个体身上?个体又是如何应对这种矛盾身体需求的?延续身体社会学探讨结构与行动关系的理论脉络,笔者对青年身体悖论提出一种探索性反思。笔者认为,“90后”青年身体悖论的出现是结构张力下的一种个体应对。现代社会身体热潮的出现,可以追溯为个体化、现代性反思性以及消费社会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催生两种相悖身体需求的结构张力如下:首先,现代性的制度反思性,促使当代社会存在一种不稳定性,身体悖论便是在身体知识的不确定性下所产生的。其次,个体化背景下的“90后”青年,通过制度的抽离与再嵌入,被个体地投入到劳动力市场竞争与消费社会之中,青年个体所享有的自由其是是一种不确定的自由。最后,被个体地投入到劳动力市场竞争以及消费社会规则之中的“90后”青年,面临着生产与消费的双重规训。青年个体辗转于持续性的努力工作与间歇性的放纵享乐之中。除此之外,消费社会为了刺激欲望的生产,为青年营造了两种身体意象。面对上述结构张力,“90后”青年个体通过对身体的反思性建构,以商品化的手段取代“健康美”的身体规则中的健康生活方式以此试图实现“放纵”与“保养”的共赢。这体现了“为自己而活”的“90后”青年主动设计自我身体的能动性。因此,笔者通过探索性反思将“90后”青年的身体悖论看作是个体应对结构张力的产物。
摘要
Abstract
第1章导论
1.1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缘起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身体相关研究
1.2.2青年与社会关系研究
1.2.3文献述评
1.3概念界定与理论视角
1.3.1概念界定
1.3.2理论视角
1.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第2章“放纵”并“保养”:“90后”极具分裂性的生活图景
2.1现代社会的身体热潮
2.2“90后”青年身体悖论的呈现
2.2.1脱发焦虑:从“头”开始的身体危机
2.2.2自相矛盾的“吃穿用行”
第3章“90后”对于身体的“放纵”及其隐喻
3.1逃离工作:青年身体的制度安排与工作体验
3.1.1找回私人生活:工作制度与身体的时空重组
3.1.2抵抗工作理性:紧张、疲劳与空虚的工作体验
3.2年轻人的享乐:消费社会的多重选择与“年轻”符号
3.2.1享受身体自由:消费社会的多重选择
3.2.2“年轻”身份:青年消费的符号意义
3.3掌握控制权:身体“放纵”的反叛意涵
第4章“保养”:“90后”自我规训的生产
4.1一种关于“健康美”的身体规则
4.1.1“照看”身体的个体责任
4.1.2“健康美”的身体形象
4.1.3如何“照看”:健康生活方式与商品化
4.2规则的内化:“90后”身体“保养”的原因叙事
4.2.1他者目光:被“凝视”的身体
4.2.2接受“安利”:参照群体的带动作用
4.2.3作为一种资本的身体
4.2.4身体“疼痛”:亚健康的身体感知
第5章结构张力与个体应对:身体悖论的一种探索性反思
5.1结构张力
5.1.1制度反思性:身体知识的不确定性
5.1.2个体化悖论:制度的抽离与再嵌入
5.1.3从生产到消费:双重规训与欲望生产
5.2反思、认同与“90后”青年的个体应对
5.2.1“为自己而活”的现代青年
5.2.2生活风格:身体的反思性建构
5.2.3话语争夺:身体展演与群体认同建构
第6章结语
参考文献
社会学论文范文二:消费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分析——以厦门集美学村为例
根据消费社会理论的探讨,学者们都洞察到了我们的消费已超出了维持生存的标准,正进入重视个性满足和精神愉悦的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活动不仅借由物品的功能来满足基本需求,而且从产品和品牌中获取表达自我个性理念、彰显社会身份地位以取得外界的认同与自我概念的构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进行符号消费和符号展示,寻找角色期待和角色认同,这是消费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特质。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形式多种多样,层层相叠,环环相扣,其符号结构可分为表达层、内容层和引申层,发挥标记、信息指引和象征意义三大方面的作用。旅游吸引物融合了原生文化、旅游文化和社会文化,赋予独特的符号及象征意义,而这符号象征意义通过传播,对潜在的需求契合旅游者形成了吸引力,旅游者来到旅游目的地后对符号象征意义进行解读印证,其口碑游记和旅游者的身份、气质类型又形成新的符号信息因素融入在新一轮的旅游吸引物系统之中。经旅游化或引发社会关注后,小众的特殊符号意义景点作为该类特色景点的代表符号,趋向大众景点发展。符号象征意义就是如此通过旅游活动,成为社会生活和旅游者之间的重要连接点。笔者通过对厦门集美学村的案例探讨,进一步深化对上述理论的理解和解读。经调研分析,集美学村的建设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美观实用的校舍,鳌园是陈嘉庚给自己规划设计的墓园,起初并无作为旅游地的目的和打算,当地政府出于社会综合效益考量,在城市景观设计、市民文明教育等方面充分渗透和融入嘉庚因素,塑造和强化“嘉庚”这一符号.各式各样的媒体宣传和活动打造推广了陈嘉庚的影响力,无形中推动了旅游吸引物的社会建构和传播,旅游者从各途径接收到“嘉庚精神”符号感召,来到集美学村进行旅游体验,通过“消费”旅游客体,感知和检验“嘉庚精神”的符号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嘉庚精神”从原来基于陈嘉庚事迹语录总结而来的诚毅、爱国、重教、简朴的精神品格拓展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代表符号,集美学村也随之从见证嘉庚事业、印证嘉庚精神的景点跃升为弘扬传统美德,践行时代精神的精神符号“圣地”。
研究个案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消费社会理论研究及应用
一、消费社会学理论
二、消费社会理论在旅游方面的应用
第二节旅游吸引物研究现状
一、旅游吸引物概念内涵
二、关于旅游吸引物建构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文献述评
第三章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理论基础
一、消费社会理论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系统
二、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系统
三、旅游吸引物的三重文化属性
第二节旅游吸引物的建构
一、旅游吸引物建构的主客体
二、旅游吸引物建构路径探讨
第三节理论研究框架
第四章集美学村旅游吸引物研究
第一节集美学村景区介绍
一、景区概况
二、景区的形成发展过程
第二节陈嘉庚及嘉庚精神
一、陈嘉庚生平
二、嘉庚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发展
第三节集美学村旅游吸引物分析
一、集美学村的三重文化
二、集美学村的旅游吸引物神圣化
三、集美学村的去商品化
四、集美学村的旅游者分析
第四节个案小结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社会学论文范文三:科学家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学术不端行为是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学活动中违反科学规范、科学准则的行为。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论文抄袭、剽窃、篡改实验数据等。本文以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角色冲突以及科学家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来阐明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怎样才是符合自身角色定位和角色期望的,并通过检视自身行为,履行其作为公众人物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以及科学家自身五个维度分析了科学家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其中科研环境不纯粹、科学共同体高度分层、受利益因素驱使是导致科学家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最主要原因.在当下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科学家在从事科研活动时总是把利益、声望、社会地位放在首位,而忘记从事科学活动本身是以探求客观世界、维护知识纯洁性为初衷,从而做出种种学术不端的行为。通过具体的案列分析,指出了当前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出现的问题,如学术评价体系不合理等等。总之,科学家学术不端行为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科学家自身缺乏科学精神、没有社会责任感、不够自律所导致的。对于科学家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与防范,笔者认为应该采用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起来的方式,一方面加强科学家自身的学术规范教育、思想指导,明确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力度等制度约束来减少不端行为的发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的学术不端行为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抑制,科学也将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
厦门市某居民小区内的宣传栏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2选题意义与目的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
1.3.2国内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
2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及其不端行为的表现
2.1科学家的概念界定及其社会角色问题
2.1.1科学家的概念界定
2.1.2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
2.1.3科学家角色冲突
2.1.4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2.2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界定与表现类型
2.2.1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界定
2.2.2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类型
2.3科学活动各环节中的不端行为
2.3.1课题申请阶段
2.3.2课题审批阶段
2.3.3课题研究阶段
2.3.4成果发表及评价阶段
3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
3.1社会原因
3.1.1科研环境不纯粹
3.1.2科学共同体的高度分层
3.1.3“熟人社会”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负面影响
3.2经济原因
3.2.1经济利益的驱动
3.2.2学术不端行为的经济成本较小
3.3文化原因
3.3.1功利主义文化盛行
3.3.2学术越轨亚文化的兴起
3.3.3传统文化没有得到传承
3.4制度原因
3.4.1科研评价体制重“量”而不重“质”
3.4.2科研评价体制的评价标准不够细化
3.4.3同行评议存在不合理之处
3.4.4制度本身的矛盾性
3.5科学家自身的原因
3.5.1科学精神的缺失
3.5.2责任意识不强
3.5.3学术不端认知能力的缺乏
4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与治理
4.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1.1营造自由探索的科研环境
4.1.2营造互相监督的科研环境
4.2增加大众媒体对科学家的关注与报导
4.3加强对主流文化的引导
4.4深化学术制度改革
4.4.1科研管理制度的改进
4.4.2建立人性化的科研评价体制
4.4.3提高不端行为的经济成本
4.5加强科学家的自律意识
4.5.1加强自身科学精神的建设
4.5.2明确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4.5.3树立正确的功利主义科学观
5结语
参考文献
社会学论文范文四:90后城市空巢青年生活状态及困境的社会学解读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住房问题依旧是横行在青年群体面前的主要难题。然而解决住房问题是空巢青年摆脱空巢状态的首要前提和物质保障。根据《2019年上半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上半年50城的房价收入比的均值是13.6,相比于2018年的13.9有小幅度的下降,排在该排行榜的前五位城市为深圳、三亚、北京、上海和厦门,对应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36.1、30、24.9、24.6和22,说明在这些城市的购房难度和压力是最大的。房价居高不下,空巢青年的薪酬又远远赶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说明对于绝大多数的空巢青年,距离拥有自己的房子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政府应当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住房租赁政策,充分保证租售同权,不断优化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扩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对于外来劳动力的覆盖面。其次,政府应当政策引导房地产行业,为空巢青年的独居生活打造量身定做的公寓品牌,提升公寓的服务水平,使这种品牌朝着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空巢青年面临的主要生活困境是居住环境不佳,空巢青年往往与周围的邻居互不相识,在大城市里独居极易产生孤独感,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永远是大城市里的外来者。房地产行业应当把握商机,设计并开发出适合于独居青年生活的住所,通过缩短居住区域的公共空间以缩短空巢青年的心理距离,比如在设计公寓时,不再在空巢青年的个人居住区域内设置厨房和餐厅,而是增设人性化的场所,提供公共厨房和公共休闲区给居住区内所有的空巢青年使用,适当减小居住面积不但可以降低空巢青年的租住成本和减少资源的浪费,而且空巢青年共同使用厨房也就获得了社交的机会,拉近了彼此的交往距离,增强了空巢青年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最后,为空巢青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通过组织空巢青年的专场招聘会,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和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可采取创业替代就业的方法,为空巢青年提供专业的创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给予空巢青年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提供相关的贷款业务,积极鼓励空巢青年创业,并帮助他们顺利平稳地实现创业,从而提高就业率,解决青年群体就业难的问题。此外,大城市应当提供适当宽松的落户政策,相较于一线城市越来越严苛的落户条件,新一线城市己经展开了“抢人大战”,新一线城市纷纷颁布的人才引进政策,也释放出了城市落户门槛降低的信号,但是抢人政策存在明显的学历和技能等级的筛选条件,对于空巢青年的就业和落户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国内研究综述
1.3理论基础
1.3.1现代性与个体化
1.3.2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1.3.3社会关系理论
1.4研究对象
1.5研究方法
1.6研究框架
290后空巢青年产生的时空背景
2.1宏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空间格局的挤压
2.1.1现代城市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是物质前提
2.1.2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促使青年涌入大城市
2.2中观:家庭结构变迁带动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转变
2.2.1传统家庭生活和社会规范的弱化
2.2.2青年多元化的婚恋观逐渐形成
2.3微观:社会个体化的趋向及青年自我意识觉醒
2.3.1青年继续社会化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2.3.2个人生活习惯的满足以及追求生活质量
390后空巢青年的生活状态
3.1空巢青年的个案阐释
3.1.1空巢青年的家庭背景
3.1.2空巢青年的自身情况
3.2空巢青年的居住条件
3.3空巢青年的消费习惯
3.4空巢青年的社会交往状况
3.4.1空巢青年的社交网络状况
3.4.2空巢青年的社交方式状况
3.5空巢青年的心理状况
3.6空巢青年的情感状况
3.7空巢青年的就业状况
3.7.1空巢青年的就业意向
3.7.2空巢青年的就业质量
490后空巢青年的生活困境
4.1空巢青年的居住困境
4.2空巢青年的消费困境
4.3空巢青年的社会交往困境
4.3.1社会交往的结构性困境
4.3.2社会交往方式的困境
4.4空巢青年的精神生活困境
4.5空巢青年的情感生活困境
4.6空巢青年的就业场域困境
4.6.1职业晋升空间的困境
4.6.2职业规划的困境
5对策与结论
5.1协助空巢青年群体走出生活困境
5.1.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就业创业的环境
5.1.2营造温暖社会氛围,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5.1.3开发“一人经济”,加强人文关怀
5.1.4纠正心理偏差,主动参加社会活动
5.2研究结论
5.2.1精神孤寂是空巢青年独居生活的主要困境
5.2.2大城市没有为空巢青年扎根提供足够的机会
5.2.3空巢状态是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正常经历
参考文献
社会学论文范文五:单身女博士婚姻剩余困境的社会学阐释
单身女博士婚恋观体现出初婚年龄较晚、择偶标准较高、家庭劫色分工平等、生育意愿自主性强的同质性特点。在理想初婚年龄方面,女博士的受教育经历与受教育时长客观上延迟了理想初婚年龄;女博士对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挤压了婚恋时间,主观上延迟了理想初婚年龄。在择偶标准方面,尽管单身女博士对于男性外表、爱好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在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或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基础都有着无形的、且难以彻底突破的底线,并且对于配偶间的情感基础有着强烈的渴望。在婚后家庭角色期望方面,突破了传统家庭角色中的性别差异,对传统家庭女性分工内容强调了男女平等。在生育意愿方面,尽管对子女数量和子女性别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性,但生育时间则呈现以个人发展为理性规划的特点。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普遍存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区或社会又具有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和性质。青年群体的婚姻行为是青年在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背景的不断互动中,逐步实施和调整自己的婚姻期望的行为及其结果。当代青年婚姻剩余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村无能力、无背景、没有能力外出务工的“丁男”,与城市兼顾知识与智慧、经济能力与社会地位,以单身女博士为代表的“甲女”。单身女博士的婚姻剩余困境现象是社会转型期在新旧文化更替过程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带来的社会阵痛.与“丁男”的绝对剩余不同,当代单身女博士无论在经济能力、学习能力、社会经济地位、收入水平等方面都处于社会金字塔的尖端,是婚恋市场中的高质量群体。由于教育的引导,女性自我意识提升,而社会主流文化对女性的社会认知发展相对缓慢,形成了对女性的文化堕距。社会对单身女博士为代表的高知女性的束缚只是暂时的,由于社会的进步女性获得了拥有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利,高知女性的普遍存在以及不断壮大的规模正在推动社会对女性的认同与社会文明的进步。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理论基础
1.2.1社会交换论
1.2.2女性主义理论
1.2.3污名理论
1.3文献综述
1.3.1教育对女性婚恋影响的研究
1.3.2“剩女”现象的研究
1.3.3高知女性婚恋观的研究
1.3.4高知女性婚姻困境的研究
1.3.5高知女性婚恋焦虑的研究
1.4研究设计
1.4.1研究对象
1.4.2研究方法
1.4.3访谈提纲设置
1.4.4调查实施
1.5研究框架
1.6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6.1研究的创新点
1.6.2研究的不足
2单身女博士的基本状况与婚恋观状况的阐释
2.1单身女博士的家庭基本状况
2.2单身女博士的个人基本状况
2.3单身女博士工作与生活基本状况
2.3.1单身女博士的学习工作状况
2.3.2单身女博士的日常生活状况
2.4单身女博士的婚恋观状况
2.4.1单身女博士的理想初婚年龄状况
2.4.2单身女博士的择偶标准状况
2.4.3单身女博士的婚后家庭角色期望状况
2.4.4单身女博士的生育意愿状况
3单身女博士的婚姻剩余状况
3.1基于理想初婚年龄的婚姻剩余状况
3.1.1基于理想初婚年龄的主动婚姻剩余
3.1.2基于理想初婚年龄的被动婚姻剩余
3.2基于择偶标准的婚姻剩余状况
3.2.1基于择偶标准的主动婚姻剩余
3.2.2基于择偶标准的被动婚姻剩余
3.3基于婚后角色期望的婚姻剩余状况
3.3.1基于婚后角色期望的主动婚姻剩余
3.3.2基于婚后角色期望的被动婚姻剩余
3.4基于生育意愿的婚姻剩余状况
3.4.1基于生育意愿的主动婚姻剩余
3.4.2基于生育意愿的被动婚姻剩余
4单身女博士婚姻剩余的困境阐释
4.1宏观:社会文化变迁对单身女博士身份认同的困境
4.1.1儒家文化下社会对单身女博士的社会性别认同困境
4.1.2网络媒体推动形成单身女博士的刻板印象
4.2中观:社会文化变迁下的家庭代际冲突困境
4.2.1基于理想初婚年龄的代际冲突困境
4.2.2基于择偶标准的代际冲突困境
4.2.3基于女性角色期望的代际冲突困境
4.3微观:单身女博士的婚姻焦虑
4.3.1基于理想初婚年龄的婚姻焦虑
4.3.2基于择偶标准的婚姻焦虑
4.3.3基于婚后家庭角色期望的婚姻焦虑
4.3.4基于生育意愿的婚姻焦虑
5结论与启示
5.1研究结论
5.1.1单身女博士婚恋观的特点
5.1.2单身女博士婚姻剩余的态势
5.1.3社会文化变迁影响单身女博士婚姻剩余
5.1.4家庭代际冲突挤压单身女博士的择偶空间
5.1.5单身女博士的自身价值困惑加剧婚姻焦虑
5.2研究的启示
5.2.1单身女博士婚姻焦虑反映了社会文化变迁的阵痛
5.2.2两性平等思想的演化有助于缓解单身女博士的婚姻焦虑
5.2.3单身女博士的自我提升有助于提高高知女性的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