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31
  • 论文字数:140445
  • 论文编号:el2021051816344822165
  • 日期:2021-05-1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社会学论文,通过归纳,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实证结果表明,缺少父母一方或双方的陪伴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而且这些儿童的学习努力程度不高,难以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产生积极的互动,他们更加不愿意参加学校或班级活动,感知的班级氛围不友好,甚至有转学的念头。缺少与班级中其他学生的互动,也解释了为什么班级中陪伴缺失儿童的存在没有产生显著“近墨者黑”现象(负面同伴效应)。整体而言,陪伴缺失儿童在班级中处于较为劣势的境地,他们既缺失了父母的照料也缺少同伴和老师的鼓励,从而阻碍了他们的人力资本发展。有关养育方式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了同伴效应的另一面,也即“同伴压力”。班级中接受最佳养育方式的学生比例的提升,会显著提高其他学生的认知技能,但是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的发现也对传统教育体系提出了变革要求。父母的培育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认为子女的成功取决于哪种态度(偏好)和技能。本研究的一个重点是探讨因家庭培育模式差异导致的班级中学生能力组成的变异是如何影响学生的人力资本形成与发展。这对于社会和学校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学生的人力资本具有重要的启示。

.......

 

1引言

 

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家庭培育在塑造儿童命运分化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弱势家庭所面临的育儿困境,为新时期的民生保障政策提供新思路。本研究旨在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学校抽样调查数据,探讨由于家庭培育模式差异导致的儿童之间的人力资本形成差异,并检验其微观作用机制。随着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弱势(低人力资本)群体的民生保障政策也要更上一层楼。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了教育扶贫的作用,提出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等重要科学论断。本研究指出弱势父母的低质量培育是造成子代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和社会应该重点解决弱势家庭在发展子女潜力方面存在的资源不平等问题,包括改善弱势儿童的早期生活环境和培养弱势父母的培育能力,从而阻断贫困的代际转移。如果孩子在很小的年纪就能预见其未来的经济成就,那么这样的教育系统会产生家庭之间的育儿竞争,最终形成“零和博弈”。因为所有家长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成功机会,教育投资陷入内卷化。我国当下城市中产阶级的“育儿焦虑”就是直观的体现。因此,为了缓解起点不平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系统可能需要变革。

......

 

2文献综述

 

2.1人力资本理论
然而,这种对认知的新理解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许多学者仍旧使用智商测试、标准化的成就测试,甚至学校成绩作为衡量“认知能力”或智力的代理指标。智商和成绩测试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晶体智力。本研究基于数据的可得性,也主要考察了晶体智力。但是,这一现状也意味着,学者们依然需要发展能更普遍地考察和捕捉认知能力的不同方面的代理指标体系。魏下海等(2018)基于NEO人格问卷的人格特征维度量表,结合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实证考察流动人口的非认知能力对创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倾性、开放性和严谨性均对流动人口的创业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但神经质对创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刘中华(2018)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少年的非认知能力对其学业成就影响显著,而控制了认知能力之后,结论并没有改变。研究指出,父母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王春超等(2019)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根据“大五”人格指标构建非认知能力,探讨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性收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收入分位数水平的提高,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下降;此外,女性的非认知能力对其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更高。

 

2.2人力资本形成的经验分析
在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中,禀赋、父母培育或投资行为、以及获取技能环境的相对重要性是什么?童年哪个阶段对认知和非认知技能的投资最有效?儿童早期和晚期(青春期)的技能投资是互补还是替代?有关人力资本形成的实证研究旨在回答上述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对于公共政策的设计也至关重要。掌握技能形成的最佳时期有助于确定公共投资应该在何时展开。父母与其他投入之间的替代关系(如公立学校教育)决定了旨在促进技能获取的公共计划是否可以集中精力提供公共投入,或者父母的支持和辅导是否应成为此类计划的核心内容。本节旨在总结上述研究在过去二十年中的进展。而从非认知技能而言,权威型的养育方式则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上述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的结果也进一步表明,相较于专断型,只有权威型养育方式会显著影响子女的学习行为和信念偏好;其他两类养育方式并没有与专断型产生显著差异。站在孩子的角度,父母向那些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家长学习,再转而向自己的孩子传递信息。这种家长之间的互动不同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如果说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基于“榜样效应”的认同感,而由家长产生的互动再传递给孩子则可能产生“同伴压力”,也即在本文中表现为“别人家孩子”对自己孩子造成的潜在的负面影响。
社会学论文范文

 

3基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模型...........................................................................42
3.1多阶段人力资本生产函数............................................................................42
3.2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模型................................................................................46
3.3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拓展....................................................................49
3.4家庭培育模式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54
3.5小结................................................................................................................56
4家庭早期投资差异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58
4.1数据和变量....................................................................................................59
4.2模型设定与识别策略....................................................................................64
4.3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的经验分析....................................................................68
5家庭陪伴模式差异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83
5.1父母陪伴缺失现状的制度背景....................................................................84
5.2数据、变量与识别策略................................................................................85
5.3家庭陪伴模式对儿童教育发展的经验分析................................................92

.......

 

6家庭养育方式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6.1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本章还发现了不同于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的溢出效应。养育方式的溢出效应更多地体现出了一种“同伴压力”的特征,也即,班级中采用放任型养育方式的占比的提升,会显著提高其他学生的认知技能,但是也会对其他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随着班级中采取最佳养育方式的家长的比例提高,平均而言,其他家长们会显著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使其向最佳养育方式靠近,但并不会调整他们的养育投资(包括金钱和时间维度)。应该说,不同于前述章节的机制分析探讨的学生互动与师生互动,本章有关溢出效应的机制分析侧重于发现了班级中家长之间的互动。本研究证明了家长之间会互相学习,其他家长会向那些采取最佳养育实践的家长学习,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养育策略(即使这种养育策略对自己的孩子造成了同伴压力,也即“别人家孩子”对自己孩子的负面影响)。这一发现也使得本研究更具有政策启示,意味着通过积极的家长互动来改善家长的(不良)养育方式可能是有效促进儿童人力资本发展的一个策略。本文给出的解释是,养育方式的溢出效应主要由家长之间的互动产生,其他家长会向那些采取最佳养育实践的家长学习,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养育策略。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6.2养育方式的识别与分类
本章采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调查数据CEPS,该数据提供了衡量养育方式和人类发展结果的方法(认知能力,教育成就等)的丰富信息,从而帮助本研究可以明确地考察家庭养育方式在学生人力资本发展产生的直接和溢出效应作用。具体而言,使用CEPS基线和跟踪调查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识别了四种养育方式,检验了家庭养育方式是如何影响人力资本发展;还进一步考察了班级中养育方式的溢出效应,并探讨了可能的互动机制。通过将样本限制在随机分配学生的学校,本章得到了基于因果推断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而言,放任型养育方式抚养下的学生的认知测试分和考试成绩分别统计性显著地高出专断型0.341分和3.438分。权威型养育方式与专断型相比,在认知测试分上没有显著的区别,但是考试成绩则显著高了2.627分。忽视型养育方式在认知技能维度,也是显著优于专断型。有关非认知技能的估计结果中,相较于专断型,权威型养育方式下的学生的自我能效更高;而放任型养育方式与专断型没有显著差异。相较于专断型,忽视型、权威型和放任型培养模式下的学生都显著地减少了心理问题,其中权威型的表现是相对最优的。总体而言,就认知技能而言,放任型养育方式培养下的学生的相对表现最佳

.......

 

7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认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例如控制学生和班级特征变量,以及学校和年级固定效应),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是由家庭培育模式差异导致的,这种来自家庭的影响会进一步在班级中产生溢出影响。检验同伴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同伴效应的作用形式对于学校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意义。本文的研究发现丰富了对家庭社会经济劣势是如何阻碍儿童发展的理解。通过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学校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得以进一步考察班级中因家庭培育模式差异导致的同伴能力组成的变异是如何产生溢出影响。以往有关教育生产函数中的同伴效应,主要考察了同伴的特征,例如性别,留级生,移民等在班级/学校中的组成变异是如何影响其他学生的教育成就。而本文将上述三种培育模式具象化为儿童的个人特征,从而考察了父母和同龄人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的互补效应,这一研究发现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使这种养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但也一定程度上对孩子造成了同伴压力。当下中国社会,家庭间的育儿差距已经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现状。一方面,城市里的中产家庭热衷于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将教育竞争的赛道移到了学龄前;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家庭则普遍面临着照料缺失的困境,以及那些刚脱离贫困的家庭可能还没意识到投资子女的重要性(王蕾等,2019)。这些育儿差距在经济不平等加剧的当下可能长期存在,成为了阻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